2019-2020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学习活动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22157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学习活动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学习活动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学习活动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学习活动设计一、教材分析奇怪的大石头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课讲的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玩耍时,对家乡的一块石头产生的疑问,在老师和父亲都未能解答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多年研究终于明白了巨石的由来。选编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写具体。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的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二、学情分析本课学习的障碍是:课文中难理解的词比较多,像“突兀、秦岭、陨石、第四纪冰川”,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地质知识和李四光学生也佷陌生,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比较薄弱,在教学中,教师要巧设提问,如:从文中的哪个句子看得出李四光真会提问?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来分析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从而进一步体会李四光的思考具有层层深入,很有逻辑性的特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三、教学目标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在讨论中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难点: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五、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看了这幅挂图你会产生哪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图中这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介绍李四光的平生。(先让学生说在课前收集到的一些资料,教师再小结。)版块二:扫清阅读障碍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把不会读的字词划出来,然后与同桌交流把字音读准。2.同桌互读,完成学习活动单第一题读词打星星。3.检查预习生字情况。4教师提问,你们对李四光的印象如何?学生畅所欲言,如爱提问题,勤思考,善于学习5.完成学习单第二题。板块三:感悟探究1品读第28自然段,探究大石头的“奇怪”之处。学生自读自悟或同桌研读感悟,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探讨。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完成学习单第三题。提示学生找出李四光提出问题的句子,发现李四光提出问题有什么特点,通过交流分析得出,李四光提的问题很有逻辑性,层层深入。3精读课文第910自然段,读中讨论交流。李四光是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教师提示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4发散思维:想不到这次研究成果竟然和童年的疑问有关。由此你感受深刻的是什么?想给大家说些什么?学生再读课文,从课文中感知李四光的精神品质。板块四:拓展升华1再读感悟,领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的品质写具体的。2你想对李四光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小结。3.读一读“积累窗”,感悟李四光的探究精神。学习活动单一、同桌互动最快乐!我给同桌打星著名捉迷藏孤零零悄悄躲闪严严实实大坑卧倒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震惊流域(我给同桌打星:读正确.读正确又流利)二、我有一双火眼金睛闻名著名1.李四光是()世界的地质学家。2.李四光是我国非常()的地质学家。三、“奇怪的大石头”小组合作来研究李四光提出的问题有答案吗?我们发现1.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2.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3.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4.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5.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四、积累窗阿一些陈旧的、不结合实际的东西,不管那些东西是洋框框,还是土框框,都要大力地把它们打破,大胆地创造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李四光学生活动设计单之设计意图一、同桌互动最快乐!我给同桌打星在本题设计中,主要出示本课带有我会认和我会写的字的词语,引导学生自主检查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并将陌生的做好记号。二、我有一双火眼金睛本题设计有三层用意。1.引导学生正确书写“著名”与“闻名”,“著”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2.在阅读句子中分辨近义词“闻名”与“著名”的区别,并体会在不同的语境中的不同使用方法。3.进一步认识主人公李四光这个人物,拉近与文本人物的心理距离。三、“奇怪的大石头”小组合作来研究在本课中,我设计了此表格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此表格有以下几方面的用意:1.培养学生小组合作阅读文章提取信息的能力,找出文章中李四光提出的问题。这道题目难度不大。2.寻找文中线索,每个问题提出后,李四光是否找到答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体会李四光解决问题的思路。3.通过交流分析感悟李四光提的问题很有逻辑性,层层深入。结合李四光长大后的著名成就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的品质。四、积累窗结合本课阅读中对李四光优秀思考探索的品质的了解,进一步感受李四光的人格魅力,同时也拓展了名人名言的积累。附送:2019-2020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案设计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大屏展示词语:凉爽、柿子、仙子、梨子、菠萝、粮食、加紧、杨树、扇动、香甜、一枚枚邮票 指名读、齐读。 矫正字音:爽 紧 扇 辨析字型:爽 枚二、欣赏秋色,激发兴趣。 师:请同学们欣赏这儿的几幅画,然后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课件展示:秋天的图画) 生:观看图片,听师讲述。 师: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生:指名回答,交流感受 师:孩子们,请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是谁把这美丽的秋色带到我们眼前的? 生:发挥想象,大组交流。 师: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第十一课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播放课件,教师范读,生感受秋雨的美。(出示音乐和画面。) 2、师:听老师读了课文,你们觉得秋雨怎么样? 生:指名回答 3、师:那接下来请孩子们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感受秋雨的美,并找出描写“秋天的雨”的句子,画上“”。 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句子。 4、师:指名汇报画出的句子(大屏展示1、2、3、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生:自读,齐读。 5、师:读了这几句话,谁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秋雨的?请与你们的同桌互相交流。 生:讨论、汇报。(色彩 气味 声音 ) 6、师:我们知道了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描写秋雨的,那孩子门是想看看秋雨的色彩,想闻闻秋雨的气味,还是想听听秋雨的声音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 生:指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四、品读课文,理解体验。(一)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的颜色,课文的第几自然段描写了秋天的色彩呢? 生:个别答 师:那就请孩子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生:自由朗读 师:喜爱秋雨色彩的孩子,找到秋雨的颜色了吗?请你来告诉大家,秋雨有哪些颜色? 出示课件 填空:( )的银杏树 ( )的枫树 ( )的田野 ( )的果树 ( )的菊花 全班齐读词组。 师:秋雨除了这些色彩外,你还知道秋雨有哪些颜色呢?你能照着上面的样子说一说吗? 生:说话练习。 师:这么多颜色,你喜欢哪一种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句子,读一读。 指名读。 小结:秋雨的颜色真多,有黄色、红色、橙色 数也数不完呀!难怪说秋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现在大家明白五彩缤纷的意思了吧,请你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再读第二自然段,感受秋雨的色彩。 (二)师:秋天的雨不但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还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请大家快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秋雨都有哪些气味呢? 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师:指名回答。 师:看,有的小朋友好象真闻到这些水果的香味了,都谗得流口水了,那哪些小朋友能通过你的朗读让老师也感受感受这好闻的香味呢?(指导朗读,适时范读) 生:个别读,男女赛读,全班齐读) 师:秋天的雨还能给我们的带来哪些气味呢? 生:讨论交流 (三)师:小结、引入下一段。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是个非常关心别人的好孩子呢!瞧,它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会对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快读读第四段,就知道了?生:读书,勾画。 师:秋天的雨,告诉我们-(冬天快要来了) 生:补充回答。 师:那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知道冬天快要来了呢? 生:指名回答。(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后面植物、动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学生答一句,大屏显示一幅图,并把读的那句话也打在旁边,就是第四自然段的第二、三 句。) 师:孩子们喜欢秋天的雨吗?为什么喜欢? 生:指名回答。 师:小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它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孩子们的是一首欢乐的歌,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总结,配乐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美景数也数不完,孩子门,请你们拿起你们的笔画出你们心中的美丽的秋天吧!附:板书设计 颜料(五彩缤纷)美妙、神奇 香味(非常好闻) 丰收和欢乐的歌声音(入冬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