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心理活动描写片段指导》习作辅导公开课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21857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心理活动描写片段指导》习作辅导公开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心理活动描写片段指导》习作辅导公开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心理活动描写片段指导》习作辅导公开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心理活动描写片段指导习作辅导公开课教案峡口小学 唐水芬教学目标:1、 感受每个人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2、 在体验中,感受内心的想法是层层深入的,一层套着一层的,要善于挖掘。3、 明白内心的想法是一闪而过的,要仔细回想,善于捕捉。4、 能有意识地在习作中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能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重点:如何捕捉内心的想法,并将想法写具体教学难点:捕捉一闪而过的想法,形成文字教学过程:1、 导入1、准备好练习本。2、接下来我会有一段描述,每一句话结束我会停顿,在我停顿时,用简单的一个词语或者短语,表达自己的心情。 早上,闹钟把你从美梦中惊醒,又要起床上学了。 一看,离早读课上课只有10分钟了。(离上课只有十分钟) 匆匆忙忙跑出门,妈妈却问我:“今天不是星期六吗?不用上学的。” 吃好早饭,妈妈说要出去办事,给我三个小时玩电脑的时间。 可是她出去半个小时就回来了,要我不许玩电脑,赶紧做作业。 作业很多,又很难。 最后,终于做完了,可以看电视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睡着了。3、 告诉我你写的心情中的任意一个,不重复。把话说完整,因为所以 我觉得因为4、 看黑板上老师的板书,你有什么发现?5、 总结:每个人每天中的心情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或开心,或难过,或痛苦,或无奈。所以,在作文中,心理活动的描写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将心理活动写具体。 板书:心理活动描写2、 体验感受,方法指导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捕捉你自己内心的想法。(老师从教室外走进来,手里拿着的是昨天晚上的默写本。一脸严肃,气势汹汹。走进教室,把本子狠狠往讲台上一摔,说:“昨天的家庭作业多吗?背诵、默写三段话而已。看看你们默写的,惨不忍睹。有的字写得支离破碎,有的字是缺胳膊少腿,无数个错别字。六年级了,六年级的学生,你们是用怎么样的态度来完成我的作业的?自己好好反省反省。特别我手上的这几本,这都做的什么作业!”T:回想一下自己刚才心情的变化过程,用一段话来描述一下。巡视。方法指导:刚才老师巡视了一圈,发现有一些同学写的不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在哪里?联想,猜测可能的结果)但是老师也发现有一些同学写的不够具体。我们再来一起回顾一下老师刚才的一举一动。进教室,看起来老师非常生气。哪里看出动作、语言、神态老师很生气,你觉得自己这下子完蛋了。为什么这么认为?因为觉得自己你觉得自己可能会被怎么样猜想后果有可能是修改习作,交流。小结:心情是会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的,每一次变化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当我们在写作时,不仅要写出心情,更要写出原因,也可以猜测后果,这样才能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四、尝试写作1、试卷先放着,回头我再发。现在,我布置今天的家庭作业。如果有同学觉得自己会尖叫的,请捂紧自己的嘴巴。第一项:预习第十六课青山不老第二项:背诵第十五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三项:抄写第十三课只有一个地球和第十四课鹿和狼的故事,两篇完整的课文。第四项:这一项我等会再宣布,请你回想刚才老师每说一句话后你的想法,要记住:认真捕捉那些一闪而过的想法,并寻找想法背后的原因。写在作文纸上。2、巡视,作文,挑选一些写的比较好的句子,以供点评3、修改,再点评4、下面,我宣布,第四项作业:刚才的前三项作业都是假的。 请你迅速在作文纸上,写下你的感受6、 巡视,点评7、 给你的作文取一个名字吧好题分享课堂总结:我们学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个人都有内心活动,只是缺少敏锐地捕捉。希望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多捕捉自己的内心世界,把这些话写出来,那就是具体、生动。课后,请大家看自己的大作文本,试试给之前写的作文加入“内心的活动”。附送:2019-2020年小学语文六年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附课堂教学实录教材简析:本课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周哗是鲁迅先生的弟弟周建人的女儿。作者回忆并记叙了她对伯父的印象最深的几件小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伟大精神。教学要求 1学会“唁、浒、囫、囵、佣”5个会认字和“鲁、悼、浒、囫、囵、搞、摊”7个会写字;学握“追悼、水浒传、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各部分的内容并拟定小标题,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淡“碰壁”一事和救助黄包车夫后鲁迅先生的神情的描写。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通文本。 2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加以概括。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体会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爱戴。教具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1导语:我们曾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 2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读课题。 3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认识鲁迅先生。(明确: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4介绍作者及背景。 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哗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录,记叙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 5解题: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呢?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鲁迅先生”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得文章既具亲属怀念之情,又带有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意。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教师出示自读提纲,学生自学课文。 认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生字新词读读记记,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来理解。 想想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试着用简短的语言给课文的每一部分加小标题。 2自学反馈,全班交流。 识字学词,理解词义。 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教师重点指导:“唁、浒、囫、囵、悼”等的读音,“囫囵”一词的字形。 理解词语。 殡仪馆:供办理丧事的地方。 追悼: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 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了,比喻颠倒了事实,认错了对象。冠,读“gun”,帽子。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说说文中作者同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课文以空行为标志写了五件事) 第一部分主要写伯父去世了,人们在万国殡仪馆追悼鲁迅先生的情景。 第二部分写作者与伯父谈水浒传和伯父送书给作者的事。 第三部分写伯父讲“碰壁”的事。 第四部分写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的事。 第五部分写鲁迅先生关心她家的女佣阿三。 按顺序逐个部分再读课文。用简短的语言给各部分加小标题。 教师指导拟定小标题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根据每段段意概括出最简短的话和词语作小标题;二是从每段中摘出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或词语作小标题。拟定小标题必须抓住每段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一、深切的怀念 二、谈水浒传 三、讲“碰壁” 四、救助车夫 五、关心女佣或:一、沉痛悼念 二、谈读“水浒” 三、笑谈“碰壁” 四、救助车夫 五、关心女佣 三、沉痛悼念,深受爱戴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说说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的崇敬与爱戴。) 2交流: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里? 来吊唁的人多数量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 送来的花圈挽联多。 来吊唁的人悲痛失声痛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4过渡:当时年幼的“我”知道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的原因吗?(不知道、不完全明白。) 出示句子:“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抓住“呆呆地”“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体会“我”失去伯父时的悲痛心情。 了解“我”对伯父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原来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参加追悼活动后,觉得伯父跟一般人不一样,而是受人民崇敬与爱戴的伯父。)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我”的悲痛之情。 四、课堂小结 1谈话:那么,你们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受这么多人爱戴吗? 学生自由发言。 引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初步感知鲁迅先生的品质。 2教师小结: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他得到了这么多人的爱戴。从全义内容看,这第一部分是明确地提出问题。后面各部分是以具体事例做答;从叙述顺序看,全文是“倒叙”,先写结果后写原因,明写结果暗写原因。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思考课后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了解具体事件,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为什么伯父鲁迅先生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文章中心句(即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2教师导言:这节课,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件来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二、了解事件,体会品质 谈水浒传。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2理解句子:“哈哈!还是我的记忆好。” 鲁迅先生对作者的爱护、教育,不乏风趣,暗含批评不能那样囫囵吞枣地读书。 3讨论: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羞愧”是因为伯父年纪比“我”大,而比“我”记性好。 “悔恨”是后悔自己读书囫圈吞枣,结果张冠李戴。 “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是因为“我”听出了伯父的话中之意,伯父说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说自己读书比“我”认真。伯父说这话是在婉转地批评“我”的学习态度。教育“我”读什么书都不能马马虎虎的。 4临去时伯父为什么要送两本书给“我”? 送书给作者,更表现了他对作者的关怀与期望。 5议议: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对待学习认真严谨,更表现了他对作者的关怀与期望。 6有感情地朗渎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谈“碰壁”。 1默读课文部分内容。 2说说: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因为年幼时的“我”天真无知,错误地理解伯父所说的话的含义,在座的人为“我”天真幼稚的解满丽感到好笑。 3理解句子:“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围黑洞洞的”指的是当刚黑暗的社会。 “碰壁”指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时遇到的挫折及反动势力对鲁迅先生的迫害。鲁迅先生写文章揭露同民党反动派,他的笔是“匕首”,是“投枪”。同民党反动派非常害怕,不许鲁迅发表文章,甚至要逮捕他。 这句话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反对统治的憎限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这是鲁迅先生受到那么多人爱戴的根本原因。 4议议:作者回忆这个小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 是为了说明鲁迅先生憎恨旧社会,抨击旧社会,和旧社会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 救助车夫。 1快速默读课文第四部分内容。 2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为什么这么冷的天,那位车夫还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体会车夫伤势严重。 “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两只手捧着脚地上淌了一摊血” “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体会:车夫生活的悲惨。 “脚上没穿鞋”光着脚是由于家里穷,连一双鞋子都买不起。 “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是因为他要拼命挣钱来养家糊口。 3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鲁迅先生的什么情感? 动作词:扶、蹲、跪、拿、夹出、洗、敷上、扎好、掏、给。 这些动作词,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热爱。 4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呢? “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寒冷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的憎恨的思想情绪。 “叹了一口气”是鲁迅先生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带来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 5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热情救助车夫这一件事,其中先生严肃的表情,无声的动作,显示了他内心的不平静,表现了他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的深爱与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恶。 关心女佣。 1默读课文第五部分内容。 2说说: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学生自由回答。) 3通过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 表现了鲁迅先生关心体贴劳动人民,平等待人;还看出他那忘我的战斗精神。 4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5体会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既是对文章开头的照应,又是全文的中心句;既是第五部分的总结,也是全文的总结。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三、总结全文,认识写法 1教师小结: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作为一个长者,他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作为一个革命者,他为人民说话,为劳苦大众呐喊而四处“碰壁”;作为一个先生,他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同情劳动人民。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通过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前后照应,篇末点明中心。 四、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捕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语句。 2阅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内容,进一步认识鲁迅先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 略)师:这种自信,我非常欣赏,现在我要提出全课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难的一个问题。不管你会不会回 答,敢尝试的举手。这位同学举手最快,你来回答,我们今天学的课题是什么? 生: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师:这个问题难不难? 生:(齐)不难。 师:我说最难是想看你们敢不敢举手,结果吓着你们了? 生:(齐)没有。 师:好,看我写字,(板书“伯父”)谁知道伯父是什么?你管谁叫伯父?可能和这里的方言不一样, 我换个方法问你,你管父亲的哥哥叫什么?(一学生回答用的是方言)。 师:明白了伯父的意思是什么了吧? 生:(齐)明白了。 师: 这篇课文说的伯父是谁? 生:(齐)鲁讯先生。 师:鲁迅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加个先生?(板书“鲁迅先生”) 生:这是对他的尊敬。 师:是对有学问的人,有道德的人的一种尊称。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板书“我”) 她是谁? 生:她是作者周晔。 师:周晔是谁? 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 师:非常正确。所以这篇课文的标题就是什么呀? 生:(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师:(把文题写完整),作者这么尊称他,不但是他的侄女称他先生,全中国所有正直的人都称他先生, 毛主席也这么称呼他。鲁迅,你们认识吗? 生:(齐)不认识。 师:哪里人? 生:(齐)绍兴。 师:啊,是你们浙江人!那就再把课题读得自豪些。 生:(齐读课题)。 师:我没有从你们脸上看出得意之色,再读一次。(生重读)鲁迅先生现在已经不在世上了,你们怀念他吗?那么再读这个课题表现出对他的怀念(生齐读)。 师:非常好,语调显然变化了。我提一些问题让你们来回答我。就读这个课题来回答。会不会?生: (齐)会。 师:那么我问,谁的伯父是鲁迅先生?读课题回答。 生:(齐)周晔的伯父. 师:我让你们读课题来回答我,是要你们用语调的变化作答案。 生:(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语气突出“我的”) 师:我的什么人是鲁迅先生? 生:(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语气突出“伯父”) 师:我的伯父是谁呀? 生:(齐)读课题。(语气突出“鲁迅先生”) 师:非常好,语感非常强。好了,大家读过课文没有? 生:(齐)读过。 师:还想读吗? 生:(齐)想。 师:这两堂课我们什么都不干,就是读书,你们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好,打开书。怎么读呢?我问大家,你们上课是喜欢严肃点还是活泼点? 生:(齐)活泼。 师:喜欢拘束点还是自由点? 生:(齐)自由。 师:我让你们自由点,敢接受吗? 生:(齐)敢。 师:下面读课文,你想怎么读都可以,默读,朗读,一个人读,几个人读都可以。也可以拿着椅子去找你的朋友读,敢吗? 生:(齐)敢。 师:那么现在开始自由读(学生各自读课文)。 师:好了,先读到这里,大家坐在原地不动,把书扣过来,我看你读过之后脑子里留下多少东西。这 回我不提问题了,是向你们请教。我在备课的时候读了这篇文章,读了半天不知道这文章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你们能帮助我吗? 生:(齐)能。 师:谁来告诉我? 生: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师:写了那么的事怎么就成了写人的了? 生:是通过几件事来反映一个人的品质。 师:同意她的观点吗? 生:(齐)同意。 师: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 生:(齐)四件事。 师:第一件是什么事? 生:和我谈水浒传。 师:谈水浒。对我就用你这三个字。(板书“谈水浒”)这是第一件事,谁知道“水浒”是什么? 生:水浒传是中华四大名著之一。 师:你对里面印象最深的是谁呀? 生:武松。 师:哦,你喜欢他,他会打虎,可现在不行了,现在老虎是受保护的。课文中第二件事是什么? 生:是我和伯父谈碰壁。 师:谈碰壁,对不对? 生:(齐)对。 师:你上前来,我想让你把“谈碰壁”写上去,可第一件事已用了一个“谈”字了,再写“谈”就重复了,能不能换一个字? 生:说碰壁。 师:行不行啊? 生:(齐)行。 师:你觉得这三个字写在哪里合适就写在哪里。(此生把这三字写在“谈水浒”的下面) 师:可以不可以? 生:(齐)可以。 师:第三件事是什么? 生:救护车夫。 师:前面的都是三个字,你这四个字写上去就不整齐了,当然四个字可以不可以? 生:(齐)可以。 师:你能换成三个字吗? 生:能。救车夫。 师:可以吗? 生:(齐)可以。 师:你把它写上去,第四件事呢?不太好说。 生:关心女佣。 师:又四个字啦。“关女佣”行吗? 生:(齐)不行。(众笑) 师:“心女佣”也不行,那怎么办?在书里找,书里有。 生:见女佣。 师:见女佣?他召见她?好像不太合适。书上有一个字挺好。 生:劝女佣。 师:对,写上去(学生板书)。这个女佣叫什么? 生:(齐)阿三。 师:我写“劝阿三”行不行? 生:不行。 师:怎么不行?阿三就是女佣,女佣不是就叫阿三吗? 生:如果写阿三的话,是他只关心阿三,如果写女佣话,那他是关心所有的女佣。 师:鲁迅挨门挨户去各家劝女佣是吗?(众笑)或者是他家雇了好几个女佣。你这道理还不能说服我。 我可以告诉大家,写“劝阿三”肯定不如写“劝女佣”,但是为什么呢? 生:写“阿三”并不代表她的身份,但写“女佣”说明她的身份比较低,但鲁迅 照样关心她。 师:他说得对不对? 生:(齐)对。 师:但是他有一个词用得不太合适。 生:低。 师:你家里有女佣没有? 生:没有。 师:以后要是有的话千万别把人家看得低了。不过现在也不叫“女佣”了,叫保姆,不常在的叫钟点工,是帮助服务的,而不是佣人了。写“阿三”,你们读了文章知道她是女佣,没读的人不知道她是什 么人。要是写了“劝女佣”呢?别人就会感觉不一样了,鲁迅连家里的女佣都很关心,更不要说别人了。 这四件事出来了,课文就写了这四件事? 生:(齐)不是。 师:还有什么? 生:还有追悼会。 师:写了追悼会没有? 生:(齐)写了。 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追悼会开始了,第一项、第二项.写的是追悼会吗?课文一开始那段写的是 追悼会呢还是写她的心情?(生思考)想一想,没弄懂,举手人不多,再看看。 生:是写她的心情和想法。 师: 对,她的心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她是一种对鲁迅先生的尊敬。 师:怀念他吗? 生:(齐)怀念。 师:这种怀念深刻不深刻? 生:(齐)深刻。 师:我不用“深刻”,你们能换一个词吗?什么样的怀念?(板书“深( )怀念”) 生:深切怀念。 师:哎呀!咱们班的同学真不简单,哪个“切”? 生(齐):“亲切”的“切”。 师:“亲切”的“切”。好的谢谢。(板书“切”)这篇课文在格式上还有一个特点,你们发现没有? 生:有。 师:你讲的你说(对刚才说话的学生)。 生:自然空格。 师:自然空格?每个自然段开头空两格?(众笑)哪篇文章都是这样。 生:自然空行。 师:是隔行分段是不是呀?全文一共四个空行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齐)五部分。 师:你们参考一下黑板,这五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能看出来吗?(生思考有生 举手) 生:第一部分写的是伯父去世时我的心情,然后写我回忆伯父去世前的各种事情,后面是一部分。 师:对不对呀? 生:(齐)对。 师:说得很好,一开始写他的深切怀念,由于他的这种怀念,使他想起了鲁迅先生生前的这些事,是 不是这么一个关系呀? 生:(齐)是。 师:哎呀,大家真会读书!这样一来这篇课文的整体内容你们心里有数了吧? 生:有数了。 这时板书样式为: 深切怀念 谈水浒 说碰壁 救车夫 劝女佣 师:好了,把书再扣下,大家讨论非常顺利;同学们很聪明,很会读书,一下子就搞明白了。课文那 么长,全文的内容都在心里面了。 生:是。 师:下面我们得仔细地学。你光掌握这个大意是不行的,还得好好地学习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那么多人的尊重,为什么那么多人痛哭流涕去怀念他,追悼他。为什么他生前的这些事情周晔都历历在目。这都是有道理的。所以下面呢,我还是请同学们自己读书,读什么呢?一边读一边想,在思考之余,你看看悟 出了什么道理来,里面肯定讲了一些道理。这篇课文很感人,你受到没有受到什么感动。你看到鲁迅先生 这样作人,这样做事,你受到什么启发没有。这篇文章哪里有疑难之处,有问题解决不了。(板书“悟出 道理、受到感动、得到启发、感到兴趣、提出疑难”)都要通过这次读书把它解决了。一边读一边想,这 五点你有哪一点收获,你就把它记下来,在旁边加上批注,圈点勾画。读完之后,我就不讲了,你自己说, 向大家汇报你的学习成果。一会儿我再说汇报的方法,现在你们就这么学。还可以像刚才那样自由地读, 自由地找人研究。开始。(学生开始自由读文、研究) 师:(插话)课文这么长,要抓住你认为值得细读的地方来研究。汇报时不一定要说全文,只要说哪 一段哪一部分就行。 师:好了,先停下。我知道你们还没学完,但这堂课的时间到了,咱们先休息一下。刚才我看了一下, 同学们学习的形式有好几种,都不错,有小组的,其中一个同学扮老师,其他同学汇报。有别的小组是分 别朗读。有的是受到感动了不说受感动,而是用感情朗读读出来,用有感情的朗读来代替汇报,说明你受 到了感动。好了,我们先下课。 第二课时师:现在开始汇报学习成果。先不要举手,听我说怎么汇报。站起来以后先说:“我谈我悟出的道理, 或者说我受到的感动,或是另外几点。(指板书“悟出道理、受到感动、得到启发、感到兴趣、提出疑难”) 最后的“还有疑难”先不说,为什么呢?也许你听了别人的发言自己的疑难就解决了。当同学们都发言完 了,我们再说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行不行? 生:(齐)行。 师:第一先说是谈什么,然后用哪一段或那一句课文来说都可以。 生:我受到了感动。(读文“我们走过去.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该生读文期间老师不时指导读的情 感和语气,并指导全体同学一起读这些句子。)我从这些课文里看出了鲁迅先生是关心劳动人民的人。 师:就想到了这一点点?你们刚才一块学习的同学谁有补充也可以说。 生:他脸上没有愉快的表情,因为他觉得这些劳动人民都很可怜。 师:谁补充? 生:他就是很同情劳动人民,很憎恨旧社会。 师:她说了一样关心(指前面回答问题的学生)她说了几样?(指刚刚回答问题的学生) 生:两样。 师:一个是爱,一个是什么? 生:恨。 师:对,这里面,从救车夫这里面看到了伯父,他们老哥俩的爱心,也看到了他们心中的什么? 生:恨。(师板书“爱心”、“恨” )师:对,恨,还有什么? 生:还有他们对车夫照顾的也很细心,他们知道这个车夫的车子是租来的,他每个月还要交很沉重的 租费,所以第二天不管怎样车夫也要强迫自己去挣钱,就是忍着这样的伤去挣钱,所以他处理完车夫的伤 口以后,还掏出些钱来给他,让他在家里休养。 师:不但做得细,而且想得细,想得周到,他说得非常好。还有补充吗?刚才没说过的同学谁来说? 生:伯父并没有认为拉黄包车的他的工作很低贱,不理他,而是亲手给他止血。 师:对,并没有因他的工作,而认为低贱放在当时人们认为那种工作是怎么样的? 生:是低贱的。 师:对,是低贱的。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并没有因对面这个人他的工作,他的身份低贱而鄙视他, 他是付出了自己的爱,对不对呀?还有什么? 生:还有就是他对劳动人民很同情,因为他想到这个黑暗的社会里有许多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像这个车 夫一样每天都辛辛苦苦地劳动,却仍旧过着悲惨的生活。 师:所以引起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什么? 生:憎恨。 师:对,很好。不但可以补充发言,你只说:老师刚才我读这段有哪几句我真是心里挺感动的,站起 来读一读也可以,说也可以,谁想试试? 生: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师:他对这段细致的工作非常感动。 生:就是说拉车的人虽然没有地位,但是伯父和“我”爸爸没有嫌弃他,他们一个是跪着,一个半蹲 着。 师:好,他注意到他们的姿势。 生:给他包扎伤口这些做得很细致。 师:对,还有新的意见吗?谁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新的见解,不同于别人的见解,谁就是最优秀的、 最有创新的人,有没有? 生:读“有一天,黄昏的时候.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 师:我觉得你读前面那段天色读得很好,你再读一遍(生重读)。我问问你,你读得很好,我还要看你明白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强调地表现出天色的阴暗,和北风的怒吼? 生:因为在这么恶劣的天气下,这个拉黄包车的还在街上,因为有许多人已经匆匆忙忙地赶着回家了, 他为了挣几个钱,还在街上拉车。 师:所以你强调突出当时那种恶劣的气候,对吧?想得很对,这样就会读书了,接着来。 生:读“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了.车子扔在一边。” 师:有什么要说的? 生:我觉得这个拉黄包车的十分不容易,而且在这种黑暗的社会里,在街上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却 没有人去理他,表现出了这个社会十分的黑暗。 师:简单明了说得很好,还有吗?(有生举手)那位同学说一说。 生:读文“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着药和纱布出来。”爸爸跑着去的。说明非常 地关心那个车夫,想快点给他包扎好。 师:他是跑着去的,看到车夫受伤了,他是跑着去的。好,他注意到了这个“跑”字。课文各段都可 以说,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说。(有一生举手,师对此生说:“你要干什么,先报告你要说什么?”)生: 我是说悟出的道理。 师:好,请说。 生:读“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说的旧社会非常黑暗,写鲁迅先生他在旧社会中受到了许多挫折。 师:没了吗?(向大家)他说够了没有? 生:没有。 师:没有就给他补充。 生:我觉得这句话“四周围黑洞洞的”是说当时黑暗的旧社会,鲁迅先生他是一富有正义感的人,他 是革命的人,经常受到反动派的迫害。 师:好,你是说用“碰壁”来说什么呢?我们还没听太清,课文上鲁迅先生说的“碰壁”,实际上他 在讲什么? 生:他实际上讲的是当时社会黑暗。鲁迅先生的鼻子并不是被墙碰扁的,而是天生就那么黑,又扁又 平的。他说“被墙壁碰扁的”是风趣地面对旧社会的那个黑暗统治,不怕受挫折。 师:他说的是鲁迅先生的鼻子并不是小时候又高又直,后来碰扁的,而天生就有点扁。但是他有一句 话说得好,他说他“风趣地面对当时的现实。我还不明白:究竟是说鼻子还是说社会的? 生:社会。 师:那他直接说社会吧,干吗说鼻子是给碰扁的,这是干吗呢? 生:因为当时我还小,根本不知道社会上的事。如果按您这样说的话,“我”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而他这样用风趣的语言来告诉“我”的话,比较容易懂。 师:嗯,所以她最后懂了,墙壁比伯父的鼻子硬多了,当然碰扁了。这就是她的“恍然大悟”。她作者懂了吗? 生:没有。 师:那么鲁迅先生要说旧社会就说旧社会得了,直截了当。干吗要说鼻子呀?人家说你鼻子扁你就说 起这个了,这是干什么呀? 生:我认为就是说这些,作者小时候也不会懂。说这句话就是说他笑着面对这些现实,他也想让侄女 长大以后自己悟出这个道理。 师:等她长大会悟出来的,嗯,有意思。人家话题是说鼻子,鲁迅把这话题怎么样了? 生:扯开了。 师:转开了,是不是呀?这叫“借题”什么呀? 生:借题发挥。 师:借题发挥是不是?借着这个话题说鲁迅心中要说的话是不是? 生:是。 师:对,说“碰壁”是借着鼻子这个话题(板书“借题”)是一种借题发挥。他说“四周黑洞洞的, 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个“周围”是说什么的? 生:说当时旧社会。 师:那黑洞洞的呢? 生:是说旧社会时的黑暗。 师:对,这些刚才大家都说了,咱们再重复一次,“碰壁”呢?说的是什么? 生:是说当时鲁迅所受的挫折和迫害。 师:他光是一种诉说吗?就说我在这个社会受到了很多挫折,到处碰壁。就只是诉说吗?他是含着什 么情绪来诉说这些话的? 生:很恨旧社会。 师:在骂是不是?骂这个旧社会,“黑洞洞的”太不像话了,好人到处“碰壁”,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是。 师:但是这些话就像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都是在嘻笑间说出来的。我再加上两个字来表达,看你们同意不?我说这叫“借题笑骂”,你们同意吗?(板书“笑骂”) 生:同意。 师:哎,嘻笑怒骂、骂谁? 生:当时旧社会。 师:当时的世道太黑暗了,我再写几个字看你们同意不?借题笑骂世道昏(加板书“世道昏”),当时 的世道昏暗无光,是不是这意思? 生:是。 师:还有吗?不仅仅是这个题,别的都可以说,有别的汇报吗?你们那小组还没汇报呢,试试说说看 看你们打算怎么汇报呢?(叫小组上台来,搬上椅子)谁当老师?(叫一同学当老师,谁想发言就让“老 师”把话筒给谁)。 生:(做老师)同学们从谈水浒传里觉得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是关心“我”。 生:(老师)仅仅是关心“我”吗? 生:应该是关心教育下一代的成长。 生:(老师)说得很不错,还有什么别的见解吗? 支老师:(举手)老师,我有问题。 生:(老师)请说。 支老师:刚才说谈水浒的时候,我听你们谈到了是关心下一代,从具体的课文中哪儿表现出来了, 我怎么看不出来?请老师帮助我。 生:(老师)好,请我们四位最优秀的同学发表意见。 生:(读文),“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从这里看出伯父非常关心下一代,就是他送我两本书让我好好看一下,然后了解一下里面的内容。 生:(老师)仅仅是送礼品吗?有谁补充? 生:读文“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生:(老师)谁说理由? 生:这是说伯父用风趣的语言来批评“我”,说“我”读书马马虎虎,这句话就说明了“我”感到非常的羞愧,以后读书就不再马马虎虎的了。 生:(老师)谁还有补充? 生:这句话就是伯父批评“我”,用这句话来激励“我”,使“我”以后做事就不再马马虎虎了。 生:(老师)支同学懂了吗?(众笑) 支老师:刚才那几位同学说伯父用那句话来教育“我”,使“我”认真读书了。但是伯父并没有说“我”读书不认真呀?他只说记性好不好。我小时候我爸爸也经常说“你的记性不好,我的记性好”。他说我的记性不好,并没有说读书的事呀?那么怎么就叫教育后一代了? 生:(老师)谁来回答? 生:是因为伯父他年纪已经很大了,而“我”的年纪还很小,照常理说应该是年纪小的记性好一点,而“我”却不好,还是伯父的记性好一点,所以又羞愧,又悔恨。 支老师:我觉得同学们的记性都很好。 生:因为“我”看书只是囫囵吞枣,根本就没有记住里面的好汉的个性,所以把这个人的事按到那个人身上,张冠李戴乱说一气,根本就不是记性差,而是没有认真读书。 支老师:“张冠李戴”、“囫囵吞枣”这词儿我怎么听不懂!。(众笑) 生:(老师)我来解释一下,囫囵吞枣是比喻学习上笼统接受,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糊里糊涂。 支老师:这跟吃枣放在一起干嘛? 生:(老师)这个表面意思就是把整个枣吞下去,不尝它的味道,而里面意思就这意思。(众笑) 支老师:张冠李戴 毕步宇解释。 毕生:这词是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 支老师:人家是在开玩笑!(众笑) 毕生:不是开玩笑。这里是比喻做事弄错了对象。 支老师:明白了。 生:(老师)支同学还有什么地方不懂?(众笑) 支老师:现在暂时没有了。 生:(老师)好,暂时没有那就说到这里,现在来碰壁(众笑),哦,说错了,是学习“谈碰壁”这段课文,还有“救车夫”,“劝女佣”又能体现出鲁迅先生的什么品格?陈义说。 陈生:同学们.体现出关心劳动人民,不嫌弃他们的品格。 生:(老师)就是关心劳动人民,痛恨旧社会。 支老师:老师他刚才说错了,他说同学们关心劳动人民。 生:(老师)哦,是鲁迅先生关心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就是这样,还有什么不懂的?(众笑) 支老师:问问大家。 生:(老师)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何葵初,你说。 何生: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众笑) 生:(老师)陈义来回答。 陈生:(读文)“伯父逝世以后.不叫我干重活”。鲁迅先生他自己就是个有病的人,他还很关心女佣阿三,不叫他干重活。 生:(老师)何同学还有什么不懂? 何生:“救护车”夫还没说呐! 生:(老师)“救车夫”刚才支老师.(众笑)刚才已说过了。 支老师:你们是不是打算汇报第一件事和第四件事? 生:(老师)还有。 支老师:还有就再接着说。 生:(老师)那同学们对哪些地方比较感动呢?请谢丽梅同学讲。 谢生:(读文)“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生:(老师)嗯,你读得很不错. 支老师:全班同学跟她学一学,都读一读这段。(学生们齐读这一段)。 支老师:你们再学一下,“来来往往吊唁的人.”听她怎么读,表现出深切的怀念来。 谢生:(读文)我呆呆地望着.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支老师:谁想跟她比? 生:(老师)我。(众笑) 支老师:读吧。 生(老师)(重读这段。) 支老师:你要是读这么快的话就比不过她了。深切的怀念是很沉重的,不可能读这么快。 生(老师)(重读,支老师指点语气。) 支老师:大家读这几句,看我的手势,开始。 (生齐读这几句) 支老师:非常好,你们还有吗? 生:(老师)还有。 支老师:还有就说。 生:(老师)谢丽梅同学,刚才你读了这段话,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谢生:深受广大人民的爱戴。 生:(老师)那这篇课文的中心是什么? 莫生:是.(读文)“伯父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生:(老师)你可不可以用“之所以.是因为”把这两句话串起来?(众笑) 莫生:之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支老师:错了,把“伯父”放在前面。 莫生:伯父之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生:(老师)嗯,说得很正确,那你们学了这篇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周再松同学说。 周生:我觉得就是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我应该向他学习,多做好事,多帮助别人。 生:(老师)希望你能够努力去做。支老师,我的课上完了。(众笑) 支老师:大家觉得上好没有? 生:(齐)没有。(众笑) 支老师:先请回。这几位同学说实在的很会学习,他们一边读一边讲,这位老师提的问题都是她自己提的,包括她刚才提出用因果关系说句子,都是她自己想的,我一句也没提醒她。可见她独立学习的能力怎么样啊? 生:(齐)强。 师:非常好。咱们一块来看一看黑板,我刚才当学生时候没来得及写,咱们一块儿想一想,第一段, 她们抓住了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哪一句? 生:“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师:表面上是说记性好不好的问题,实际上是什么呀? 生:(齐)批评我。 师:婉转地批评我读书的时候怎么读的? 生:(齐)囫囵吞枣。 师:把枣整个儿咽下去了,什么味都不知道,看书快,不动脑子。让他说一说吧,他怎么样了? 生:(齐)张冠李戴。 师:但是鲁迅先生不直接批评他,只说了“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语重. 生:(齐)心长。 师:对。(板书“语重心长”)就像她们刚才说的,先生之所以这么做这么说,就是为了教育. 生:(齐)我。 师:(在板书“语重心长”后加“育后人”,并让学生齐读板书),懂不懂? 生:(齐)懂。 师:“劝女佣”刚才说得不太好,哪位同学还想说说“劝女佣”这一段?别的组有没有愿意说的?生: (读文)“伯父逝世以后.劝我多休息。” 师:大家一起来读这句“他对自己的病,”开始。 (生齐读这句) 师:你接着读。 生:(接着读完)阿三是周先生雇的女佣,自己生病的时候却自己来干活,不叫女佣来干,对她非常关心,而对自己的病一点都不在乎。 师:说得不错,你补充? 生:(读文)“她愁得眼睛起了蒙.像隔着雾”。阿三的眼睛有了病,看不清东西干不好活,周先生没有辞掉她,而是叫她继续留在家里。 师:她说得很有意思。阿三眼睛已经病了,干活也干不好,鲁迅先生并没有辞掉她,反而照顾她让她少干点活。 生:我觉得阿三并不是鲁迅这家里的女佣,而是她的丈夫失了业,她的眼睛又病了,所以鲁迅先生才雇了她做女佣。 师:有意思,你还加上自己的分析,因为她丈夫失业了,又有病,无法生活了,鲁迅把她请到家里帮忙干点活,接济她的生活。好,很有意思。你还想说什么? 生:我觉得还有对文学艺术的爱好。他已经病了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就是说他对文学艺术非常喜爱。 师:他不仅仅是喜爱,他本身就是个文学家,大作家。他用他的文学鞭挞旧社会,写了很多杂文来嘲讽当时的社会,所以反动政府才怎么样啊? 生:(齐)迫害他。 师:明白了吧? 生:(齐)明白了。 师:自己整夜地咳嗽,还要工作,反而劝阿三多休息,这就是帮助别人连自己都怎么样? 生:(齐)不顾了。 师:都忘了。(板书“关心他人忘自身”。看板书问)还缺东西不缺呀?再读一读看,“语重心长育后人,借题笑骂世道昏”,像是在干什么? 生:(齐)写诗。 师:可下面(指第三行板书)突然变成“爱心”“恨”,还得加字。我看你们有这个才气没有。谁来? 先告诉我,“爱心”前应该加几个字? 生:(齐)两个。 师:“恨”前面呢? 生:(齐)两个” 师:填什么?没关系,说错也没关系,试一试。 生:献出爱心社会恨。(众笑) 师:他恨社会还是社会恨他?献出爱心可以,“社会恨”说不通。你来。 生:献出爱心黑暗恨。(众笑) 师:还是说不通,你来试试。 生:献出爱心心中恨。 师:献出爱心了心中还恨,(众笑)搅在一起说不清了。 生:献出爱心把敌恨。 师:这好像是说快板书!。(众笑)还有吗?其实非常平常的两个字,看我填,(填板书)“多少爱心多 少恨”。大家一起读一下整个板书,开始。 生:(齐)(读板书)语重心长育后人,借题笑骂世道昏,多少爱心多少恨,关心他人忘自身。 师:你们刚才告诉我通过这四件事来表现鲁迅的品质,那么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指板书上的诗) 就是这样的人。明白没有? 生:(齐)明白了。 师:大家再想想,“语重心长育后人”这句话表现了一个什么字?只要一个字。 生:(齐)育。 师:不对,他为什么“育”呀?因为对她怎么样? 生:(齐)爱。(师板书“爱”) 师:对了,是一种爱,“借题笑骂世道昏”表现了一个什么字? 生:(齐)恨。 师:和“恨”同样的意思,我写“憎”字行不行?(板书“憎”) 生:(齐)行。 师:“多少爱心多少恨”表现出什么? 生:(齐)爱和恨。 师:“关心他人忘自身”呢? 生:(齐)爱。 师:整个课文归纳成了四七二十八个字,这二十八字又可以归纳成几个字? 生:(齐)“爱”和“憎”。 师:这就叫“聪明人读书越读越薄”。不管这篇文章有多长,写了几千字,它实际写了几个字? 生:(齐)两个。 师:就两个字,表现了鲁迅先生强烈而且分明的爱憎情感。明白了吗? 生:(齐)明白了。 师:到现在为止,还有疑难吗? 生:(齐)没有。 师:没有那就该下课了吧? 生:(齐)不下。 师:不下干嘛?再坐一会?(众笑)好了,下课吧! 附板书深切怀念谈水浒语重心长 育后人 说碰壁借题笑骂世道昏 救车夫多少爱心多少恨 劝女佣关心他人忘自身爱、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