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第1课 文化与社会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621400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第1课 文化与社会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第1课 文化与社会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第1课 文化与社会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必修3文化生活 考点精析 考点一 体味文化 基础梳理1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 文化的内涵 从本质上看 文化属于精神范畴 是相对于经济 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及其产品 从范围上看 文化既包括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 语言和文字等 的部分 精神活动 非意识形态 社会实践 2 文化的特点 普遍性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 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实践性 是人们 的产物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 为人所特有的现象 纯 自然 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 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而是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通过物质载体 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对点练习 1 2011年产生的网络新词 像 鸭梨 你懂的 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等 多为新事件 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 这表明 A 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B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目的C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D 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解析 网络新词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因此C项符合题意 A B两项本身正确 但与材料结合不紧密 D项本身说法错误 答案 C 2 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如思想 理想 信念 信仰 道德 教育 科学 文学和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人们进行的文化生产 传播 积累的过程 都是文化活动 对点练习 2 俗语说 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如同为春节 北方冰城哈尔滨有五彩缤纷的冰灯迎新 而南国广州则用姹紫嫣红的花市接春 这说明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文化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不同地域的文化各有特色A B C D 解析 说明了南北方文化存在差异的原因 则直接说明了南北方文化形式上的不同 说明了文化现象在不同地域中的差异性 而这种差异性本身就意味着文化的特色 所以 都从一定角度体现了材料的内容 答案 D 3 文化的力量 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 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 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证明 一个民族 如果物质上贫困 就会挨打 如果精神上贫困 自己就会垮掉 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 才能自尊 自信 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对点练习 3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是我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保证 这种信仰的力量 归根结底 是 A 一种精神力量B 一种政治力量C 一种科学力量D 一种物质力量 解析 信仰属于文化的范畴 文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是一种精神力量 因此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深化拓展文化与文明 强化训练 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 这种 力 不同于物理学上的 力 物理的 力 是人类用来 化 自然界的 文化的 力 是用来 化 自身的 这一说法表明 A 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B 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C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D 文化是历史进步的重要源泉 解析 材料强调文化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故B项符合题意要求 A项 本质 C项 主导力量 D项 源泉 说法均有误 答案 B 考点二 文化与经济 政治 基础梳理1 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1 在经济的基础上 文化与经济 政治是 的 经济 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是基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 政治所决定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 经济 给予政治 经济以重大影响 相互影响 2 文化与经济 主要表现在 文化在推动经济建设 发展教育事业 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 提高劳动者素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 文化与政治 主要表现在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 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 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 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 企图削弱和取代他国的民族文化 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相互交融 相互交融 对点练习 1 2010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 电影创作 产业规模等各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 当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较2009年增幅达15 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101 72亿元 这体现文化对经济影响的是 A 人们的文化消费观明显改善B 影视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C 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大提高D 能更好地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解析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材料中体现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故B项符合题意 A项 明显改善 C项 大大提高 夸大了其作用 D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 B 2 文化与综合国力 1 当今世界 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 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 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化软实力 重要源泉 2 2011年秋季广交会于10月15日在琶洲广交会展馆举办 会展上展出的不仅仅是各具特色的商品 还有各国商品背后的民族文化 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商品与商机 还有对自己民族 国家的自尊与自豪 这表明 商业贸易活动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发展促进经济繁荣 我们应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 提高文化软实力 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A B C D 对点练习 解析 会展属于商业贸易的一种形式 故 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故 符合题意 在材料中体现不明显 传统文化 错误 答案 C 深化拓展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1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 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2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 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 物质条件差一点 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 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 是不正确的 强化训练 恩格斯说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这反映了 A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B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 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D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解析 A B C D四个选项本身均正确 但材料信息主要体现了文化 哲学 具有相对独立性 因此A C D三项不符合题意 不选 故选B项 答案 B 易错点拨 易错点1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误区指正 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 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 离不开生活 实践和教育 解析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体现 了文化素养是通过参加文化活动等逐步培养出来的 要选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 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体现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要选 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实质 也没有体现具体的文化现象 不选 故选C项 答案 C 纠错训练1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 语法是说话的产物 逻辑是思考的产物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 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这表明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无处不有A B C D 易错点2 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误区指正 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只有先进的 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 反动的 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阻碍作用 纠错训练2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为 百善孝为先 近年来 一些部门组织了 十大孝子 的评选活动 这些评选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是弘扬孝道的盛会 这说明A 任何文化都能够促进社会进步B 优秀文化推动经济发展 政治进步C 文化是经济 政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D 文化与经济 政治相互交融 解析 A项 都能够 说法绝对化 C项 前提和基础 说法错误 D项不为材料所反映 答案 B 易错点3 经济是基础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误区指正 经济是基础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因为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身的传承性 纠错训练3 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阿福 阿禧是江苏最具代表与典型意义的城市独特元素 其亲和朴拙 对称和谐的造型 诠释了江苏文化的时代价值 不少商家及时推出了体现江苏文化特色的青奥会吉祥物产品 这些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这说明A 文化创造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B 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完全同步的C 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D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解析 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A项错误 B项 完全同步 说法错误 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C项错误 答案 D 随堂检验 一 选择题 1 2012 广东卷 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 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 被称赞为 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这体现了文化 既是民族的 也是世界的 源于实践 引导实践的发展 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A B C D 解析 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 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 说明了雷锋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故 符合题意 雷锋精神被称赞为 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 也是世界的 故 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 答案 B 2 2012 安徽卷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 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 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 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这些被人们称作 城市的眼睛 的雕塑 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A B C D 解析 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故 正确 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文化的鲜明个性特征 没有体现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故 错误 每一座城市雕塑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寓意 故 正确 决定 错误 答案 B 3 一切受人民欢迎 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 从本质上说 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 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 可见 优秀的文化A 彰显时代的精神 创造时代的未来B 反映时代的潮流 决定时代的走向C 源于时代的实践 引导时代的发展D 源于时代的智慧 推动时代的前进 解析 题干信息 必须既反映 又引领 必须在 获得艺术的伟大 这说明优秀文化来自于人民的实践 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 C项符合题意 优秀的文化要彰显时代的精神 反映时代的潮流 但并不能创造时代的未来 更不能决定时代的走向 A B两项错误 文化源自于实践 而不是时代的智慧 D项错误 答案 C 4 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 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 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 在全球推行 软征服 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 该材料告诉我们 文化与经济 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 B C D 解析 题干信息 通过 输出 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 在全球推行 软征服 以达到 目的 体现了 世界多极化反映的是多个政治力量相互角逐 观点正确 但明显与题意不符 答案 B 5 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 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 使之有双重口味 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 你柿我的冰激凌 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 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 这体现了 A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 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C 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D 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根据材料 台湾果农的做法不仅是将不同原料的东西放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给该商品取了有着中国浓郁文化特色的名称 A项入选 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B项说法错误 没有准确表述文化对社会实践的作用 C项说法错误 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 不能说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项说法与题目无关 本题答案选A项 答案 A 6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诗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 读罢泪沾襟 该诗句可以体现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文化具有继承性 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来源 作用 通过审题肢 马上可排除错误的题肢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得出正确答案C项 答案 C 二 非选择题 7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早期 文化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媒介 近年来 在很多地方 文化不仅仅是 陪衬红花的绿叶 而且直接登上了经济舞台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实现了从 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 到 文化唱戏 的转变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2009年以来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产值月均增幅达17 其中电影 图书和舞台剧等收入增长更高达20 以上 1 根据材料 有人认为 从 文化搭台 到 文化唱戏 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深化 你赞同这种看法吗 运用 文化生活 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意义何在 请对制定文化强省 市 战略提出方法论的建议 解析 本题第 1 问属于开放性的设问 首先要表明态度 是否赞同 然后再根据材料内容和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第 2 问首先要回答文化对综合国力竞争的意义 然后再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进行阐述 答案 1 不赞同 文化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精神动力 智力支持等功能 材料中 从 文化搭台 到 文化唱戏 只强调文化的经济功能 而忽视了其他功能 赞同 文化搭台 只看到文化对经济的服务功能 文化唱戏 则认识到文化本身的经济功能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体现了文化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功能 答案选择其中之一即可 2 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发展文化产业 能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 制定文化强省 市 战略 可以借鉴经验 但要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感谢您的使用 退出请按ESC键 本小节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