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贾岛“推敲” 2教案 长春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20732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贾岛“推敲” 2教案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贾岛“推敲” 2教案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贾岛“推敲” 2教案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贾岛“推敲” 2教案 长春版教学目标:1.学习文言文朗读的方法,体会断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推敲”一词的来历,能理解课文的意思。3.品读体会课文,学习古人对知识的严谨态度。4.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教学重点:1.读通并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2.品读体会课文,学习古人对知识的严谨态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设下悬念 贾岛骑驴,闯入韩愈的的仪仗队,是要治罪的,结果却出人意料,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自己读一读课文。二、练习朗读课文1.组间巡视,随机指导。2.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汇报(指名读、同桌间合作读、齐读)3.指导断句。三、指导学生理解古文的大概意思1.组织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了解古文的意思。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3.指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和情节来复述。四、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口头组词。2.指导书写“避”字。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2.抄写注释。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述课文。2.课文讲了几个主要人物?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深入理解课文1.读课文。2.分别把描写他们动作和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你感受到了什么?重点语句: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岛不觉,尚为手势未已。 退之立马久之。 并辔而归。 留连累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严谨认真的态度。三、拓展思考韩愈的见解有什么道理?四、课文译文贾岛推敲 贾岛当初参加科举考试,住在京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炼字定不 下来,便在驴背上吟咏,伸出手来做推敲的姿势,看到他这样的人都很惊讶。当时韩愈作代理京城地方的长官,正带着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地走到韩愈仪仗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作着手势。这样一下不被左右的侍从推到韩愈面前。贾岛如实地回答说出所得的诗句,不知用了“谁”还是用“敲”字无法确定,所以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 下马思考了好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于是两人并排骑着驴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呆了好几天,韩愈因此与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五、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题李凝幽居。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赤壁之战 1教案 语文S版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的后面部分和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的前面部分,有删改。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它的起因是:东吴大将周瑜率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大将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与曹军隔江相对。战前双方都在做战斗的准备:曹操为了大军渡江,叫人用铁索连船,周瑜针对曹军弱点,决定实施火攻。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做到有情感。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3.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4.帮助学生认识“幔、倘、聘、绛、拈、卒、堕”;会写“巡、刃、倘、聘、拈、韩、卒、舵、雌”;理解“巡哨、利刃、天助我也、士卒、决雌雄、漫天彻地、觑、拈、鏖、倘”等词语。5.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一点三国演义的故事。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2.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帮助学生认识“幔、倘、聘、绛、拈、卒、堕”;会写“巡、刃、倘、聘、拈、韩、卒、舵、雌”;理解“巡哨、利刃、天助我也、士卒、决雌雄、漫天彻地、觑、拈、鏖、倘”等词语。3.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交代故事背景。板书课题。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赤壁之战发生的历史背景;交战的双方是哪些人。导语:那么,赤壁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从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做到准确、通顺。自由朗读课文。讨论交流:赤壁之战这篇课文读起来和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本文是古典文学原著的节选,文言词较多,朗读起来比现代白话文要困难些。朗读时要做到字音准确,句子通顺,有什么方法?(学生交流)对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断句要正确。对朗读困难的句子要多练习几遍。在读人物的话语时,还要注意人物的语气、声调。利用工具书,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生字、新词。结合生字表学习生字,并注意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写法和意思。献 首 来 降 穿 绛 红 者可让学生比较下面各组字,并分别组词。幔( )倘( )拈( )漫( )淌( )沾( )雌( )刀( )堕( )雄( )刃( )随( )理解词语:巡哨、天助我也、决雌雄、漫天彻地、觑、拈、鏖、倘对朗读困难的句子做到正确断句。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注意反问句的语调)是时/东风大作。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南船/且/休近寨。韩当/急为(wi)/脱去湿衣。先令/别船/送回大寨/医治。练习朗读课文。三、指名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指名朗读每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可在每段旁边做简明的批注。同桌讨论、交流。全班交流。第1自然段:实施计策,黄盖传书愿降;曹操中计,喜接黄盖降书。第2自然段:亲迎黄盖,曹操兴奋不已;火烧曹营,曹操省悟已迟。第3自然段:曹操叫苦连声,黄盖追寻曹操,中箭落水。第4自然段:曹操登岸逃走。第5自然段:数军合围,曹军伤亡惨重;赤壁鏖兵,周瑜大获全胜。四、词语采集,摘抄词语。满江火滚 喊声震地 火须兵应 兵仗火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2.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3.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一点三国演义的故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回到当年硝烟弥漫的古战场,看看几位英雄人物是怎样斗智斗勇的。二、细读课文,认识故事人物。默读课文,想一想:在赤壁之战中,拥有精兵强将的曹操的神态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把这样的语句画下来。1.默读批注。2.交流:(1)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2)操大喜,遂与众将来到水寨中大船上,观望黄盖船到。(3)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4)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5)曹省悟,便问:“谁去止之?”(6)操叫苦连声。请同学们浏览这六句话,提出问题:曹操从“大喜、大笑”到“省悟”再到“叫苦连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认真默读、勾画,找找其中的原因。交流探讨,认识人物形象。1.学习交流“黄盖假降,曹操中计”这部分。出示: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指名朗读程昱、曹操二人的对话。重点朗读曹操的话,体会反问句的语气。从曹操的话语中,你体会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曹操对程昱的提醒不屑一顾,连用两个反问句,可见这时已经曹操傲慢轻敌。)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二人的对话。出示书信内容:“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身。今有鄱阳湖新运到粮,周瑜差盖巡哨,已有方便。好歹杀江东名将,献首来降。只在今晚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即粮船也。”指名朗读信的内容。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封信有何玄机?(学生思考)学生可能会说:带士兵粮草投降,为船里装火药打埋伏;信中说杀江东名将,其实杀的是曹操派来诈降的将领蔡和;信中说周瑜看防得紧,无计脱身,只在今晚二更。这样曹操不但不会起疑心,而且这样为在离曹营二里点火创造了条件,天黑不易被发现。从这封书信可以看出周瑜是怎样的一个人?(深谋远虑)集体朗读书信的内容。过渡语:接到信的曹操此时已是满心欢喜,迎风大笑。课文中除了直接描写曹操十分高兴,还有一处描写可以表现曹操此时心情十分高兴,同学们迅速找一找。2.学习“亲迎黄盖,曹操兴奋不已”。请同学朗读“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读了这句话,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曹操的心情如何?小结:看来,环境的描写可以反映此时人物的心情。曹操抬头仰望明月高悬,俯首江中翻波戏浪,迎风大笑。当听到军士报告黄盖粮船驶来,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这时,曹操心中想什么?心情如何?(兴奋不已)。3.学习“火烧曹营,曹操省悟已迟”。导语:但是,曹操马上醒悟了,为什么?集体朗读程昱的话。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程昱的认识。仔细观察,细心谨慎。导语:可惜曹操省悟已迟,黄盖在距曹寨二里水面点火,江面一片火海。出示: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自由朗读这段文字,边读边想象画面。同桌之间交流。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出示插图,观察图画,并结合这段话中的具体词语,说一说想象到的情景。A.着火的时间短还是长?(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B.火光亮到什么程度?(一派通红)C.烟浓到什么程度?(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谁,那里是岸。)D.曹军的士兵此时是什么样的?(曹军士兵哭喊声一片,个个丢盔弃甲,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E.用一段通顺的话说一说。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谁,那里是岸。曹军士兵哭喊声一片,个个丢盔弃甲,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3)曹操见大势已去,是叫苦连声,此时,你想对曹操说什么?4.集体朗读第五自然段,说一说:“火攻”计策的成功实施主要有哪些关键的步骤?从“火攻”计策的制定与实施,你对周瑜和黄盖有怎样的印象?三、总结全文:“赤壁之战”的结果验证了“火攻”计策制定的正确、实施安排的周密。而计策的制定又源于战前东吴周瑜、黄盖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正确分析,能够知已知彼、扬长避短,特别是把握了曹操的弱点(他仗着兵多将强,骄傲轻敌),利用了曹操的错误(他用铁索连船潜伏着的危机就是:一旦起火,就会火烧连营)。在“赤壁之战”的火影刀光之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因骄而败的曹操,有勇有谋的黄盖,谋略深远的周瑜。四、集体朗读诗句,回味赤壁之战: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五、作业布置。1.诗句采集: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2.片段采集: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3.学完课文,你一定会被火烧赤壁的战争场面吸引。请同学们课后把三国演义找来读一读,你会有更多的收获。板书设计:赤壁之战(火攻)周瑜曹操(三万兵)(八十万兵)黄盖假降喜接降书趁风行船笑迎黄盖备引火船省悟已迟二里点火叫苦连声伏兵追杀登岸逃走数军合围伤亡惨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