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二课 鲁班造伞的传说教案 西师大版 .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18007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二课 鲁班造伞的传说教案 西师大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二课 鲁班造伞的传说教案 西师大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二课 鲁班造伞的传说教案 西师大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二课 鲁班造伞的传说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能用自己习惯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2. 能读懂故事,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3. 知道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有留心观察的习惯和创造的兴趣。教学准备1. 学生课外搜集鲁班的其他故事。2. 准备亭、荷叶、伞的挂图以及造伞过程的活动幻灯或者多媒体课件。教材简析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勤劳而富有智慧,中国古代有许多能工巧匠,流传最多的是关于鲁班的传说。大家比较熟知的是鲁班发明锯子、盖房屋的故事,而关于鲁班发明伞的故事则少有人知晓。“传说”,是在老百姓口中代代相传的故事。这篇故事既然是个传说,就是说不一定真有其事,但它一般也以一些基本的事实为基础。 这个故事在鲁班发明伞的过程方面讲得很清楚。首先讲了他聪明又用心,学会了造房子造桥,但他并不满足,还想发明一种既能遮风挡雨又能遮太阳的东西。亭子便是这种产物。 鲁班仍不满足亭子的功能,还想让它变得轻巧能够随身携带。一天,他看到一个小孩用荷叶遮太阳,由此而受到启发,发明了伞。 鲁班在发明了伞后,又开动脑筋,继续改进,终于做出了又轻巧又能收张的伞。 整个发明伞的过程,就是一个仔细观察、勤于动脑的过程。让学生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受到良好习惯和品质的教育。 本课的重点一是造伞的过程,二是体会“仔细观察、勤于动脑”的良好品质对于发明创造的重要性。 建议12课时完成。 鲁班,公输般,通称鲁班,春秋时鲁国人。曾创造攻城用的云梯和磨粉的工具。相传曾发明多种工具。后世建筑工匠、木匠尊其为“祖师”。可以从课题引入,设问:你知道鲁班这个人吗?课前搜集的资料可以用于这里。 从“很聪明”、“很用心”可以了解到这是鲁班取得成功的基础。 写鲁班建造既能遮太阳,又能挡雨的亭子是鲁班造伞的最初动机。 “可是鲁班自己还不满意”,“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这两个句子是鲁班能够发明伞的动力。教师可以在这两个句子上深入,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在学文的时候可以借助插图帮助理解。 叶脉:叶片上分布的细管状构造,主要由细而长的细胞构成,分布到叶片的各个部分,作用是输送水分和养料等。叶脉给了鲁班启发,由此,鲁班发明了伞架。引导学生明白留心观察和认真思考的重要。 写了制作伞的步骤,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将过程叙述得清楚、有条理,让人一看就明白。 同桌可以讨论一下,伞最后形成时是怎样的,可以比划一下,也可以画一下。老师可以抛出一个问题:你还想对现在的伞作一个什么样的改进。教学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鲁班造伞的过程应该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211段) 在这些生字中,建议重点指导“遮”、“傅”、“劈”的书写。 课后第1题: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鲁班造伞的过程。可以同桌互相讲一讲,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练习的机会。 课后第2题:要鼓励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课后第3题:第一句话是递进关系,第二句是并列关系。教学时,不要要求学生说出是哪种关系,而要让学生感受这种表达,会用这样的句式。教学设计参考一、以旧引新,学习课文1. 老师语言提示:对于我国古代的鲁班,大家知道吗?你知道鲁班发明过什么?2. 出示课题:鲁班造伞的传说。3. 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1. 自己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 把课文的生字与词语放进课文中认识理解,把它们弄明白。三、再读课文,掌握故事脉络1. 再一次自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思考:(1)鲁班造伞的过程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2)你认为鲁班造伞最关键的是哪一部分。2. 同桌讨论一下,伞最后成形时是怎么做的。可以比画一下,也可以画一下。3. 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部分再读一下。四、精读课文,启发教育1. 自己读课文并思考:(1)鲁班为什么会成为古代有名的工匠?为什么能发明那么多东西?从课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来?(2)学完这个故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或者教育?2. 同桌讨论学习。3. 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一听。4. 汇报学习情况,老师相机点拨。5. 齐读课文。6. 请生上台讲故事,如能将自己的思考及感想加进去则更好。五、拓展学习,活跃思维1. 齐读课文。2. 老师可以抛出问题:你们还想对现在的伞作个什么改进?增加它哪方面的功能,或者使哪方面的功能更完善?3. 小组合作讨论,可以带来伞的实物进行创造性思考。4. 汇报讨论结果,老师要肯定合理的,对于胡思乱想的创造既要鼓励其想法的新颖大胆,又要引导它的合理性、可行性。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合理创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没有想法的小组不必强行编造一些不负责任的“发明创造”。因为从中他们也受到启发和教育,已经有这些创造的意识了,也应该给以激励性评价。5. 老师评价总结。6. 齐读课文后,交流一下自己搜集的、关于鲁班发明其他东西的资料,讲给大家听一听。附送: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八课 一只梅花鹿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能认识课后生字并正确书写。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 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教学准备相关的教学挂图、幻灯片或课件。教材简析本文选自伊索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年轻漂亮的梅花鹿,一开始只喜欢漂亮的皮毛和美丽的角,而抱怨干巴的腿,等到狮子追来的时候,美丽的鹿角差点要了它的命,而难看的腿却让它死里逃生。 课文以梅花鹿的情绪变化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当它沉醉在欣赏美丽的毛皮和鹿角中时,心里是美滋滋的;当它发现干巴的腿时,又变得无精打采;当它借助有力的双腿从狮口逃生之后,才终于叹着气明白了认识事物不能单看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在朗读时,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走入故事中去,用心体会小鹿的情感变化,入情入境地把这个故事读出来。 本课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结尾巧妙自然,引人深思。最后一句话“美丽的角差点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既是对整个故事的总结,也是全文的寓意所在。建议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在狮子追来的时候,美丽的鹿角被树枝挂住了,当梅花鹿使尽全力挣脱树枝羁绊之后,却是外表难看而十分有力的长腿帮助它狮口脱险。所以,我们不能一味欣赏外表的美,而忽略了实用的美。 课文的语言清新、优美,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词语,进行遣词造句的训练。 建议本课12课时完成。 “赞叹”的意思是高度赞美。用赞叹的语气把梅花鹿的话多读一读。 “果然”表示实际情况与自己预料的相同。这里应体会梅花鹿欣喜的感情。 第七段:引导学生借助课文内容,借助标点符号体会梅花鹿的心情,以一种自我欣赏、陶醉的情感来读。 “赞不绝口”的意思是连声称赞,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请学生美滋滋地读一读梅花鹿的话。 “禁”在这里读“”,不要读成了“”。找出描写梅花鹿表情变化的词语,作上记号,体会梅花鹿的心情,想想应该用怎样的表情和语气来读这段话。 “没精打采”的近义词是“无精打采”,意思是形容情绪低落。写的时候,不要把“采”写成了“彩”,可以请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在什么情况下情绪低落,试着用“无精打采”说句话。 第十二段:请学生一边读一边在眼前出现一幅画面,把这个惊心动魄的场面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反复读一读第二句话,体会有力的长腿在林中跳跃的美和在关键时刻发挥的令人欣喜的作用。接下来的情节是故事中的高潮,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小鹿在面临生死考验时长腿发挥的巨大作用。 从“用尽全身力气”、“使劲”、“挣脱”、“拼命”可以看出梅花鹿的处境危险。 最后一段:联系上文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想一想: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凶”字的笔顺是“”。 课后第1题:复述课文,要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故事的发展顺序,然后同桌讲一讲,最后再请同学上台讲述,大家评议。还可以请学生回家讲给家长听。 课后第2题: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这句话中蕴含的寓意。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理解这句话,可以先说说句子的本意,再说说它蕴涵的意思。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课后第3题:意在指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教师也可选择一两个词语在教学中适当穿插练习,做一些遣词造句的指导。 课后关于伊索寓言的简介可在课前做资料介绍给学生,也可以在课文教学结束后请学生阅读。建议学生在课余读读这本书。教学设计参考一、课题激趣,导入新课1. 在高山密林中,住着许多动物,想想都有些什么动物。2. 师相机引出梅花鹿。说说梅花鹿让你联想到什么。 3. 出示课题:一只梅花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伊索寓言一只梅花鹿要告诉我们一个新的道理。4. 简单介绍伊索寓言。二、 自读课文,体会内容1. 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 四人小组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3. 交流:一开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腿,当狮子扑来时,鹿有力的长腿帮助他死里逃生,而美丽的角却险些丧了命。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1. 一开始,鹿觉得自己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2. 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身段 ( )的角3. 指导学生用欣赏、陶醉的语气读好第七、八段,体会梅花鹿的心情。4. 梅花鹿的腿呢?梅花鹿喜欢自己的腿吗?从哪里看出来? 5. 抱怨是什么意思?(埋怨)抱怨不光有语言的埋怨,还有神态的抱怨。找一找表示神态的词语。6. 读出抱怨的神态和语气。请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在什么情况下情绪低落、无精打采。7. 梅花鹿遇见了什么样的危险?指导学生读好第十一段,把惊心动魄的场面读出来。8.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十二、十三段,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小鹿在面临生死考验时长腿发挥的巨大作用。9. 全班交流。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你是从哪里得出这个体会的?鼓励学生联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四、 延伸拓展,引向深入1. 同桌间交流一下学习了课文后的感受,可以结合具体的一件事例来谈。2. 复述课文。同桌讲讲,再请同学上台复述,大家评议。3. 假设你是那只梅花鹿,这次事情过后你会想点什么?说点什么?四人小组交流交流。4. 交流课前搜集的伊索寓言故事,相互读一读,并交流读文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