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14985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年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I)一年级在籍人数人 ,参加检测人数人,到考率为100%。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平均分为91分,及格率为%,优秀率为%。 二、试卷分析:本次试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为依据,结合课改所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以数学一年级教材为基准命题。命题时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准确检查小学一年级学生应有的简单、基本的数学素养为出发点,力求体现基础性、全面性和趣味性的命题原则,全面考查一年级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改革大题套小题的程式。此次试卷依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试题细化为小题,便于学生审题、答题。改革了以往一道大题下面分若干小题的程式,有效地避免了学生答漏题现象地发生,从而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做出客观、公正地评价。2、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本试卷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的。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趣味性强,贴近生活本卷为学生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且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知识,设计的情景、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置身在一个充满情趣的数学活动中,以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4、注重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解决问题在数学中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比如让学生在上下楼梯图中解决问题。这些活动具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感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5.重视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数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本卷精心选材,考查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如:让学生仔细观察三、答题情况分析:(一)主要成绩:1、学生的学习习惯好。答卷上的字迹工整美观,没有乱画的现象,说明大多数学生日常书写习惯较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保证。同时通过试卷答题可以看出在平时的课堂中较注重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了良好地答题习惯。例如数图形一题中,很多学生能借助图形获得信息,有效地提高了正确率。2、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口算是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同时是学生认为最简单又最容易出错的内容。一题口算、,90的学生计算得了满分,说明学生基础扎实。3、学生对数的组成、数的排序、认识时间、分类等知识掌握得好。除15名学生失分之外,96%的学生得了满分,可见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当好。4、学生看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我会解决问题”是先看图分析问题后解决问题。学生视图能力强,图中还含有数数知识,这题85的学生获得满分。(二)存在问题1、审题不够认真造成错误。这次考试主要问题是孩子们对学习不“细”。目前大部分的孩子在学习数学时的最大困难是无法“审题”。什么叫审题?就是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去看懂题目的要求,明白题目要求自己去干什么。如:“我会填一填”中的第3小题,有些学生在没有明白题意的情况下,就随意填,造成丢分。2、应用策略的意识不强。本次测试实践操作这部分丢分比较严重。如,左图中:长方体有( )个 ,正方体有( )个,圆柱体有( )个,球体有( )个 。有些学生物体数量就没有认真数,填错了。分析原因,我认为他们数物体的顺序和方法没有掌握。3、学困生扣分严重。4、在灵活题、开放性题的失分比基础题多。四、改进措施:1、夯实“双基”教学。数学“双基”的教学始终是数学的主体,也是各级各类考试考查的主体。教学中对“双基”的认识要与时俱进,要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双基”的本质,体现“双基”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依据,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注意学科内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同一知识内容的学习在不同的时间多次进行,每次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种反复绝非为巩固知识技能而进行的简单重复,因为各次学习的情境会互不重合,使学生对概念、知识获得新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他们能进行更高水平的认识活动。2、加强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基本算理、基本概念的教学,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和综合性练习,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训练和指导,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使用学具的习惯等。3、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必要的生活情景,应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完整的学习任务。在情景中,“数学问题”是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发现、去提出;解决问题的条件、方法和答案也是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发现、去创造,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重视考后反思。通过考后的试卷分析,教师要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要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和发挥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针对性。5、关注弱势群体。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后进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后进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6、课堂上多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附送:2019年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II)一年级在籍人数人 ,参加检测人数人,到考率为100%。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平均分为91分,及格率为%,优秀率为%。 二、试卷分析:本次试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为依据,结合课改所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以数学一年级教材为基准命题。命题时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准确检查小学一年级学生应有的简单、基本的数学素养为出发点,力求体现基础性、全面性和趣味性的命题原则,全面考查一年级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改革大题套小题的程式。此次试卷依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试题细化为小题,便于学生审题、答题。改革了以往一道大题下面分若干小题的程式,有效地避免了学生答漏题现象地发生,从而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做出客观、公正地评价。2、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本试卷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的。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趣味性强,贴近生活本卷为学生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且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知识,设计的情景、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置身在一个充满情趣的数学活动中,以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4、注重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解决问题在数学中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比如让学生在上下楼梯图中解决问题。这些活动具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感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5.重视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数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本卷精心选材,考查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如:让学生仔细观察三、答题情况分析:(一)主要成绩:1、学生的学习习惯好。答卷上的字迹工整美观,没有乱画的现象,说明大多数学生日常书写习惯较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保证。同时通过试卷答题可以看出在平时的课堂中较注重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了良好地答题习惯。例如数图形一题中,很多学生能借助图形获得信息,有效地提高了正确率。2、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口算是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同时是学生认为最简单又最容易出错的内容。一题口算、,90的学生计算得了满分,说明学生基础扎实。3、学生对数的组成、数的排序、认识时间、分类等知识掌握得好。除15名学生失分之外,96%的学生得了满分,可见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当好。4、学生看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我会解决问题”是先看图分析问题后解决问题。学生视图能力强,图中还含有数数知识,这题85的学生获得满分。(二)存在问题1、审题不够认真造成错误。这次考试主要问题是孩子们对学习不“细”。目前大部分的孩子在学习数学时的最大困难是无法“审题”。什么叫审题?就是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去看懂题目的要求,明白题目要求自己去干什么。如:“我会填一填”中的第3小题,有些学生在没有明白题意的情况下,就随意填,造成丢分。2、应用策略的意识不强。本次测试实践操作这部分丢分比较严重。如,左图中:长方体有( )个 ,正方体有( )个,圆柱体有( )个,球体有( )个 。有些学生物体数量就没有认真数,填错了。分析原因,我认为他们数物体的顺序和方法没有掌握。3、学困生扣分严重。4、在灵活题、开放性题的失分比基础题多。四、改进措施:1、夯实“双基”教学。数学“双基”的教学始终是数学的主体,也是各级各类考试考查的主体。教学中对“双基”的认识要与时俱进,要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双基”的本质,体现“双基”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依据,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注意学科内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同一知识内容的学习在不同的时间多次进行,每次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种反复绝非为巩固知识技能而进行的简单重复,因为各次学习的情境会互不重合,使学生对概念、知识获得新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他们能进行更高水平的认识活动。2、加强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基本算理、基本概念的教学,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和综合性练习,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训练和指导,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使用学具的习惯等。3、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必要的生活情景,应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完整的学习任务。在情景中,“数学问题”是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发现、去提出;解决问题的条件、方法和答案也是存在的,需要学生去发现、去创造,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重视考后反思。通过考后的试卷分析,教师要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要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和发挥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针对性。5、关注弱势群体。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后进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后进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6、课堂上多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