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17 不平常的信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13222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17 不平常的信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17 不平常的信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17 不平常的信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17 不平常的信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以事情发展为顺序,以信为主要线索贯穿全文的记叙文。它向人们讲述了战士们细心安慰老人,以及英雄妈妈强忍失子之痛,坚持托人代笔写回信的感人故事。文章语言朴实,平中出奇,言简意赅,结构严谨,体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英雄母亲托人代笔的信,体会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间真情,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和对英雄母亲的深情厚谊,感悟蒙生妈强忍失子之痛,坚持给战士们写回信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教学重难点感受战士们对英雄母亲的关心、敬重,体会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激情导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板书课题 不平常的信)2.破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师引导学生提问题。预设:是谁写的信?信里面写了什么?为什么不平常?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在黑板上板书。2、读通课文(1)大家课文自学得很认真,相信收获也很多。下面首先来看看大家课文读得是否正确、是否流利。先找位同学读读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随机纠正读音,理解新词,如“寡”的读音,用“寡”组词:寡不敌众郁郁寡欢沉默寡言。寡妇寡居守寡/清汤寡水/孤寡老人/薄情寡义/孤儿寡母)“敌众我寡”的意思是什么?如果我军是一个班的战士,那么敌军就可能是多少战士?军、师、旅、团、营、连、排)(2)请你身后的同学接着读课文。他读得怎样?谁来评一评?3、感知大意 读好了课文,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能用简练的语句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谁能抓住重点内容概括得简练些?(本文讲述了战士们细心安慰老人和英雄妈妈强忍失子之痛,坚持托人代笔写回信的感人故事。)(随机板书:战士、母亲)三、熟读课文1、熟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第二课时一、设疑自探1、回顾课文,明确问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预设:为什么这是不平常的信?2、提示引路,自主探究。请同学们潜心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这是不平常的信?画出有关句子,并把自己的见解批注在旁边。3、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二、解疑合探(一)同桌交流:与你的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要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二)全班交流:过渡:课文共插叙了三封信的片断,那么哪一封信最不平常呢?(指2-3名同学说说)这封信又不平常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抓住表现这封信不平常的语句来体会体会。谁想说?1、可俺不伤心,孩子是打日本鬼子牺牲的,值。(1)引导:一般来说,母亲失去骨肉,失去亲人,是什么的状态?(伤心、难过、无助、崩溃、悲痛、精神垮掉、心里像抽空一样)而蒙生的妈妈失去了儿子表现得怎样?(坚强)难道她就真的不伤心吗?(蒙生的妈妈认为儿子死为报效祖国而牺牲,死得有价值,死得光荣)(2)过渡:对这场让赵蒙生失去年轻生命的战斗,课文中只简单交代,请看-出示句子:1945年3月,为抢占一个小型机场,我和战友们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这次战斗,对我军的反击至关重要。尽管敌众我寡,战斗非常艰苦,非常惨烈,但最终,日军落荒而逃,我们取得了胜利。战斗中,我的战友赵蒙生光荣牺牲了。简短的语句,使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那惨烈的战斗场面,那你从这段话的哪句话体会出蒙生的确牺牲的值呢?、重点体会:是蒙生和战友们的英勇善战、流血牺牲才换来了战斗的胜利,才成功端掉了敌人的机场,蒙生死的其所,死的伟大。、有感情朗读:大家体会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体会送进句子中有感情地读出来,可长、可短、挑选一句话读也行、挑选一个词读也行。谁先来?小结:蒙生胸怀祖国,为战争的胜利壮烈牺牲,而一个普通的母亲失去了亲生儿子却以为牺牲得值,这分明就是以国家为重,以小家顾大家的不平常的革命情怀。 (板书:国家为重)谁还能抓住这封家乡来信的有关语句来谈谈它不平常的地方?2、他们可真是一群好人哪!(1)从蒙生和母亲的约定里可以看出母亲早已察觉战士们在欺骗他,而为什么母亲还说他们可真是一群好人哪!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封信想一想。(指明回答:他们可真是一群好人哪!好在 好在 好在 。)(随机板书:模仿笔迹,予以安慰)感情朗读,体会“他们可真是一群好人哪”。 引读:这封信的称呼只有一个字:“娘”,但就是这一声深情“娘”正体现了战士们对英雄母亲的关心,读-“俺在部队挺好的”这种深情厚意里包含了对英雄母亲的敬重,读-“仗看来快要打完了”这更体现了一种比母子之间的感情更博大的胸怀,读-“我们排的同志们都挺好的”小结:战士们隐瞒真情代笔写信,母亲打心眼里理解、感激、钦佩战士,这一不平常的举动更体现了解放军与普通百姓间那深深的军民情意呀!(板书:军民情深)谁来接着抓住第三封信的其他语句来谈谈它不平常的地方?3.要我坚持给你们回信母亲为什要坚持一次次托人代笔回信呢?母亲坚持一次次托人代笔回信送去的是_送去的是_送去的是_.(板书:代笔回信 给以鼓励)(1)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重点体会出母亲对前线孩子的鼓励.肯定对战士们的信任和对战争胜利的期盼,还有自己的坚强。(板书:托人代笔,给以鼓励)(2)个性化朗读。随机指导最后一句的朗读:娘盼着胜利的那一天哪!(三)朗读感悟,升华情感:1.情绪渲染(播放课件):(画外音:1937年,卢沟桥上的枪声拉开了8年抗日战争的序幕。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掠夺、无恶不作。他们对我同胞进行刺杀、刀砍、活埋并进行尸体焚烧,甚至还把同胞的心脏挖出来当下酒菜,就连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小孩也不放过。)2、教师配乐范读。在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岁月里,战士们接到这封不平常的家乡来信都哭了.此时此刻,老师也想读读这封信,同学们边听边体会这封家乡来信不平常在什么地方?下面请同学们推荐一个朗读高手来读读这封不平常的家乡来信,读读这不平常的军民情意和他们以国家为重的情感。(给学生配乐)3、总结升华:(出示课件)这家乡来信,不平常在-,不平常在-,不平常在-。(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把获得的信息边变成自己的财富,这也是一种学习。谁来完善一下答案?)小结:同学们,战士们与英雄母亲的信不止一封两封,每一封都是不平常!三、质疑再探:1、课文读到这里,课前大家提出的问题都明白了吗?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想一想你还有哪些不明白或是感兴趣的问题?预设:.在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年代,战士们的信是怎样送到英雄母亲的手里?B、战士们写信“撒谎”对不对?、为什么在1946年的春天大叔才告诉事情的真相?D、课文中的信与平时的格式怎会不一样?.给其他牺牲的战友家人写信了吗?第二封信的结尾是感叹号,剩余两封信的结尾为何是省略号?2、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学生解决不了的老师引导解决。四、运用拓展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1)从内容上谈; (2)从写法上谈; (3)从情感的陶冶上谈等。2、学生自主编题学了这节课,你想出些什么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呢?请你根据本节所学内容,出一两道题考考你的学习伙伴!(可以从文章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等方面来设计,题型可以多样,如组词、造句、背诵、小练笔等。)(教师根据学生自编习题情况,展示典型试题在班级交流)小结:同学们真爱动脑,出的题很有价值,下一节的语文学习交流课上我们再来练习一下,看谁完成得最漂亮。老师在这里也设计了一份作业,请看-3、教师补充题:读了这些不平常的信,你最想说些什么?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4、总结谈话:大爱无私、大爱无畏、大爱无疆,孩子们,让我们铭记这一个个不寻常的故事,从此在心中播下一颗博爱的种子,因爱而生,为爱更强。 板书设计: 不平常的信? 战士 国家为重 母亲 军民情深 (说明:上弧线箭头由战士指向母亲,线外文字:模仿笔迹,予以安慰;下弧线箭头由母亲指向战士,线外文字:托人代笔,给以鼓励。)附送: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18 革命烈士诗两首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教材分析:囚歌是叶挺同志1942年11月21日写的。当时他被囚禁在重庆歌乐山“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内。此诗是在囚禁叶挺同志的第二号牢房墙壁上发现的。这首诗写出了诗人不畏敌人的威逼利诱,为了革命勇于献身的精神。耕荒是蓝蒂裕临刑前在渣滓洞楼上第六号房写给儿子的遗书,希望儿子继承他的遗志,为祖国而生,为祖国而战,诗句语言精练,节奏鲜明,直抒胸臆,朗朗上口。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了解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使学生懂得这是用生命写成的诗,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意思,特别是有比喻义的诗句。3、理解诗句,体会内容,学习先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革命生死观。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读懂诗句的意思。2、体会先烈们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革命豪情。教学准备:教师:搜集革命烈士的诗歌和录音磁带。学生:课前让学生了解有关叶挺和蓝地裕的英勇革命事迹。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设疑自探1、介绍作者,引入课文。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甚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革命烈士诗两首,就是他们在敌人的监牢里,面对严刑拷打写下来的,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这两首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读了这个题目,你能提出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自主质疑,教师归纳补充。 3、出示自探提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这首诗歌,边读边思考:1)囚歌是什么意思?2)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囚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喜欢的方法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然后同桌互相交流,注意做好批注。4、学生自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二、解疑合探 1、检查字词,指导朗读。A指名读,正音。注意评价与指正。b指导朗读: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尔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c指名读学生评价指名读2、展示交流自探成果。(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评价补充,优生评价。)(1)囚歌是什么意思?(是当时叶挺在重庆歌乐山“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内囚禁时,写在第二号牢房的墙上。 引导:同学们,想一想,叶挺同志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深恶痛绝的情况下写的。)(2)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师随机出示重点词句,点拨、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a、出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句中“人”、“狗”各指的是什么?(“人”在这里指的是坚贞不屈的革命者。“狗”指的是革命队伍里面的叛徒。这句主要写出了革命者面临的是坚贞不屈与苟且偷生的考验。)b、出示: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一个声音”指的是什么?(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读出敌人引诱革命着投降的语气。)c、出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地下的烈火”指的是什么?(指革命的烈火,指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的革命力量。)“活棺材”比喻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牢狱。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为了坚守革命气节,宁愿献出生命,让革命的烈火把这样的牢狱连同自己一起烧毁。“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说的是自己在革命烈火中,在为革命英勇捐躯的流血牺牲中,得到永久生命。理解重点词句后,说说诗的内容。(第一小节写出了革命者面临的是坚贞不屈或苟且偷生的考验; 第二小节讲革命者坚定的选择; 第三小节表达了对革命蓬勃发展,扫荡黑暗势力的热切期望和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决心。)(3)囚歌所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分小节进行分析,对不能解决的难点进行小组合探)a齐读第一小节。指名读。生评价。这一小节表达了叶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小结:表达了叶挺对敌人的愤怒,对叛徒的厌恶和憎恨的思想感情。b同桌互读第二小节,交流诗句意思。 “深深地知道”什么?革命者决不能为了活命而向敌人屈膝投降。要读出什么语气?(铿锵有力的、坚定地语调)第二小节讲了什么?(注意体会此处反问句的用法: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指导朗读:再读诗的一、二小节。结合学生从书中读到的,从影像中看到的,从老师那儿听到的进行强烈对比,相信学生对敌人和叛徒的憎恨会更深一层,对叶挺的坚贞不屈会更加佩服,真情流露,感情朗读会水到渠成。)c四人一组互读第三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这一小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革命蓬勃发展,扫荡黑暗世界的热烈期望和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决心。)小结:这首诗写出了诗人不畏敌人的威逼利诱,为了革命勇于献身的精神。三、质疑再探1、学了这首诗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预设:文中的“尔”是”你”的意思,为什么不用“你”?2、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四、运用拓展:1、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2、针对本节所学自编一道习题,考考你的同桌。生自主编题,师随机挑选好的习题进行展示。3、教师补充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先烈们不怕牺牲的革命豪情。板书设计18革命烈士诗两首 囚歌 人 坚贞不屈的革命者 门 紧锁 宁死不屈 狗 革命队伍里面的叛徒 洞 敞开 怕死投降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设疑自探(一)出示课题,简介作者:1、故事引入,渲染气氛。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叶挺同志视死如归的革命豪情,其实像这样的烈士还有很多。师讲述渣滓洞集中营、白公馆集中营、1127大屠杀等历史事实。简介作者:(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2、让学生在义愤填膺时听录音带范读耕荒;学生试着读一读。(二)通读全首诗歌。(生自由读)指名读,正音。师:谁来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读准了没有。师及时进行正音,解决生字词。理解这些词的意思:狼犬 荆棘 遗嘱同桌互帮互读。齐读。个人自由朗读。(三)生自主设疑: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习这一首诗歌,除了会读以外,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1)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提示引路,自读探究。1、出示自学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这首诗,先采用结合注释、词语、句子的意思,把自己的理解用铅笔批注在旁边;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小节诗歌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打上“?”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根据学情,留足时间。二、解疑合探1、展示对前面所提问题的自探成果。(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评价补充,优生评价。)(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分小节进行分析师随机出示重点词句,点拨、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 a齐读第一节。这一节诗表达了什么情感?“从荒沙中来,到荒沙中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儿子出生时,祖国和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兵荒马乱;而如今孩子长大了,也要像父亲一样,投入到革命洪流中去和众多革命者一起拯救这片土地。)b齐读第二小节。 “满街狼犬、遍地荆棘”是什么意思?这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国民党反动派和特务们残酷镇压革命者,人们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土地上。表现出作者当时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父子依依不舍的缠绵之情和满怀希望之情。)再次朗读,读出父亲对孩子的爱,对敌人的憎恨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c齐读第三小节。这一节诗表达了什么情感?(春天是播种、耕耘、希望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父亲希望儿子永远都满怀希望地参加革命,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奋斗。)小结:齐读耕荒,体会父亲对那种理想的追求,那种视死如归的从容,那种淳淳教诲的用心。三、质疑再探:师:学到这里,我们理解了诗意,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预设: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首诗歌?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四、运用拓展:1、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自编题:你想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3、教师补充题:用自己最有效的方法背诗歌,看谁读得准确,背得快。板书设计 耕荒永别-遗嘱-播种-收获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