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10967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好,我看我们班人数不多,咱们班有多少同学呢? 今天由我给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希望大家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让我们一起圆满的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大家有没有信心? 下面就让我们进入这节课的内容,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一、 复习: 1、口算:(出示课件)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算一组简单的计算,看谁算的快? 23=6,58=40,92=18,37=21,46=24,84=32,77=49,69=54 2、说一说: 看来同学们对二年级所学的乘法知识还没忘记,那谁来说说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那92这个算式又表示什么呢? 看来同学们对之前学习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今天我们就在已经掌握的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来学习乘法的知识小树有多少棵。 (设计意图:复习二年级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1、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的好处吗?嗯,植树造林可以美化环境让我们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还可以减少沙土的形成,防上沙尘暴。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吧。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你能根据图上的这两个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吗? a.有小朋友问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b.三捆小树有多少棵? c.三车树苗有多少棵?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到30页,认真阅读课本30页第一个内容,解决黑板上的问题一。 阅读提示: (1).课本上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都是什么方法? (2).想一想:20+20+20=60和203=60有什么样的关系? (3).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尝试着给同桌讲一讲。 3、交流算法: (请同学上讲台讲解自己的方法)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现了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4、突破重点,达成共识: 小结:203表示的意义与我们学过的表内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你们认为哪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简便呢? 像这样在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题时,可以先用整十数末尾“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乘完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即可。老师把这种算法起名叫:“简算添0”. 5、深化感悟: (1)如果我这里有这样的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吧。篇二: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 示范课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 魏家滩中心校 马彩珍 一、教学内容:p2-3 二、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先观察p2这幅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理解图意并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二)、探索方法。 1、小组讨论算法:让学生结合提出的问题,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计算方法。2、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将学生的算法写在黑板上。对正确的方法均给予肯定。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33=9与303=90 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得出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3、试一试: 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然后反馈结果,再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最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组题目,找一找横行竖列算式的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对于学生的发现,只要合理,教师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理解与应用:组织学生练习并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p3上的第1、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p3上的第3题:先让学生看懂图,再理解题目中每一问的意思。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方法。最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3、数学游戏:通过p3的游戏巩固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小树有多少棵 30303090(棵) 339 3023090(棵) 30390(棵) 答:小树有90棵。 七、作业:1、复习p2、 p3。 2、预习p4、 p5。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创设情境,情境贯穿课堂始终,能充分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能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新知,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篇三: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是我们新学期的第一节课,老师希望大家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在新的学期里有新气象,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数学王国,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一、 复习: 1、口算:(出示课件) 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苹果吗?看,这里有这么多又大又红的苹果,想吃吗?只要你答对这些口算题就可以摘到苹果。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摘的苹果又多又快? 咱们一起来看:23=6,58=40,92=18,37=21,46=24,84=32,77=49,69=54,小朋友,你摘到了几个苹果呢? 2、说一说: 看来同学们对二年级所学的乘法知识还没忘记,那谁来说说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有小朋友说它可以表示2个3相加或者3个2相加。说得真不错!那92这个算式又表示什么呢?对,它表示9个2相加或者2个9相加。下面请同学们在这些剩余的算式中任选一题和你的同伴说一说它所表示的意义吧。 看来同学们对之前学习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今天我们就在已经掌握的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来学习乘法的知识小树有多少棵。(设计意图:复习二年级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嗯,植树造林可以美化环境让我们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还可以减少沙土的形成,防上沙尘暴。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吧。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有小朋友说从这幅图中可以看出有3捆小树,每捆有20棵。看的很仔细!那你能根据图上的这两个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吗? 有小朋友问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同学们能通过自己思考提出这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真是了不起,那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想好后再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2、交流算法: 现在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老师发现有小朋友是用加法计算的:20+20+20=60(棵),那么在算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呢?笑笑是这样理解的:一捆小树有20棵,有这样的3捆,也就是有3个20相加,所以20+20+20=60(棵)。解释得很清楚!这时有同学马上发表不同意见了,他觉得这样太麻烦了,用乘法还要简便一些。因为每捆有20棵,一共有3捆,也就是求3个20是多少,算式是:203=60(棵),那你知道这里的20,3,6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对,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小树,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 谁再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203”的结果的?有的小朋友说因为23=6,所以203=60,一共有60棵小树。有的小朋友说可以把20看成 210,这样203就变成2103231060了。还有的小朋友说先不看20的个位上的“0”,先算23=6,乘完后再在6的后面加一个0就可以了,所以就等于60。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在乘的时候先用23=6,再在6后面添一个0,也就是60。(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现了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 小结:203表示的意义与我们学过的表内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计算方法都是非常正确的,虽然运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但得出的结论却是一致的,都是60棵。无论你用的是哪种方法,过程都要写完整,算式后面要写单位名称,最后要写答语。你们认为哪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简便呢?很多同学都选择了第3种方法。像这样在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题时,一般把整十数看做几个十,再去乘一位数,结果就是多少个十;也可以先用整十数末尾“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乘完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即可。其实只要能够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用哪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3、试一试: (1)如果我这里有这样的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吧。 算出来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有的小朋友是这样想的,因为每捆有20棵,求4捆有多少棵也就是求4个2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算式为:204,因为24=8,2后面有1个0,就在末尾添上1个0,所以204=80,4捆小树一共有80棵。算的非常正确。 5捆有多少棵呢?算法是一样的,因为每捆有20棵,求5捆有多少棵也就是求5个20是多少,算式为:205,因为25=10,有的同学就把2后面的那个0给丢了,这就不对了我们还要在末尾添上1个0,所以205=100,5捆小树一共有100棵。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小结:像这样整百数乘一位数时,就可以先将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结果的末尾添上两个0。整千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与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可以先用整千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结果的末尾添上3个“0”。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积的末尾添0时,所添0的个数一定要与乘数中多位数末尾0的个数相同。小朋友,记住了吗? (2)找规律: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第一组,32=6,302=60,3002=600,第二组:54=20,504=200,5004=xx,遇到这样的题一定要仔细,最后可千万别忘记在结果的末尾添上与整十、整百、整千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哦。第三组:67=42,670=420,6700=4200,小朋友这几组题你都做对了吗?现在我们观察这几组算式,竖列有什么规律?用自己的话和同伴说说你的发现吧。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多少倍,积也随着扩大多少倍。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课本第2页第3题) (4)比较大小: 三、巩固练习: 现在老师想来检查一下我们小朋友对今天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做几道练习题。 1、写算式: 请你写出几个整十数乘一位数积都是180的算式,比一比看谁写的又多又快。 我们在做这样的题时,先看所给数的0前面的数是哪两个数的乘积,就在这两个数中的任意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与所给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即可,现在请你再写出几个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240的算式吧。 2、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3、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2题。 4、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3题。 5、解决问题:(出示课件) 同学们,我们学习数学是为了应用,下面就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个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吧。学校要给音乐兴趣小组购买5把小提琴,每把小提琴xx元,王老师带了8000元够吗?请小朋友动脑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有小朋友说要知道王老师带8000元够不够,要先计算出5把小提琴一共多少钱,再和8000元进行比较。每把小提琴xx元,买5把小提琴一共用了5个xx元钱,也就是xx5=10000(元),因为10000元8000元,所以王老师带的钱不够,那还差多少钱呢?再用10000-8000=xx(元),因此还差xx元。 (设计意图:设计多种多样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6、数学游戏: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灵活性。)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一起来回忆一下吧。有小朋友说我们今天学习了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在口算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吧。附送:2019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 综合实践 多彩的分数条教案 苏教版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96-9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用表示不同分数的彩条铺满“1”(抢1)以及从“1”里面逐次拿走表示不同分数的彩条(清0)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以及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与“1”的内在联系,丰富并加深对分数的认识。2.使学生在抛正方体选择分数,根据分数选择彩条,以及根据需要将彩条进行等量替换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事件的随机性,逐步增强对分数大小的判断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锻炼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在制作彩条、合作游戏的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丰富与多样,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点:感受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几分之一与几分之几,以及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与“1”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难点:根据分数之间的关系灵活合理地进行替换。教学准备:长、宽相等的彩色纸直条(包含一根白色直条),小正方体。教学过程:一、制作分数条,做好游戏准备。1.出示一根长方形直条。谈话:如果这根长方形直条表示“1”,你怎样得到?如果要得到又该怎样做?得到、呢?2.制作分数条,感受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师:现在我们就用手中的长方形直条折一折,剪出这些分数。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用课前准备好的教材附页的彩色直条,分别做成表示、的彩条。汇报交流:你是怎样得到这些分数的?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演示并制作出这些分数,从上往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贴在黑板上。师:观察黑板上贴出的分数条,你有什么发现?讨论:你发现这些分数是怎样变化的?想一想:“1”里面有几个?有几个、或?你是怎样想的?照这样继续折一折、剪一剪,还能得到哪些分数?汇报交流。3.点明课题,引发实践的欲望。师:看这些彩色的直条里原来还包含着许多数学知识呢,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些分数条做游戏,在游戏中探究学习。【设计意图:这一节的教学通过学生制作分数条,以及各个分数条与“1”的对比中,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1”里面有2个、4个、8个、16个,这一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把学生对分数的已有认识进行初步的抽象,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为下面的游戏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另一方面,学生在交流发现中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数感。】二、自由“铺1”活动1.提出活动要求:用刚才得到的分数条自由组合,将自己手中的“1”(白条)铺满,看谁的白条上铺出的色彩多。铺满后和同桌说一说用了哪些分数条铺满“1”。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3.交流展示:展示铺出2个的情况。引导:从铺出的结果来看,2个就是几?如果拿掉一个,还可以用哪些分数条将剩余部分铺满?(学生尝试铺一铺)说明哪些分数合起来是?4.你还有哪些铺法?从你的铺法里,你还知道了哪些分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2个是,2个是,2个是。【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自由铺“1”的活动中,继续感受“1”里面有2个、4个、8个、16个,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尝试将分数条进行等量代换,学生在替换的过程中加深认识了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与“1”的内在联系,学生的数感在动手操作中得到了加强,同时也将下面游戏中合理“替换”的难点进行了分散,为后面游戏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三、“抢1”游戏下面我们把活动改成同桌做游戏。1.制作游戏用的骰子。在教师提供的正方体的六个面上标出2个,2个,2个,相对的两个面上标相同的数。2.课件出示游戏规则:(1)同桌两人一组做游戏,轮流掷正方体,落下后朝上的面是哪个分数,就把表示这个分数的彩条铺在表示“1”的白条里面。(2)最后一次掷出的分数,如果在白色直条里铺不下,这次掷出的无效,等下次轮到再继续掷,直到正好铺满“1”为止。(3)谁先把自己的“1”铺满,谁就赢得1分。(4)玩5次,得分高的人获胜。(5)掷正方体决定谁先开始游戏,同桌每人掷一次,谁掷出的分数大谁先开始游戏。3.示范游戏。玩前猜想:最快掷几次就能抢到1?请一名同学到台前和老师一起玩一次。每铺完一个分数条之后,提出问题:“已经铺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没铺?”学生根据铺出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4.帮助小迷糊解决他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课件出示:问题一:小迷糊好运气,第一次就掷出,可是他在自己的分数条中怎么也找不到了,怎么办?你有好办法帮帮他吗?问题二:小迷糊最后一次掷出,铺不下了,小迷糊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能帮帮他吗?鼓励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5.同桌活动,教师巡视。要求:游戏时,要一边铺分数条,一边估计已经铺了几分之几,还要铺几分之几。6.汇报游戏结果。【设计意图:玩“抢1”游戏,将学生置身于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无法预设的情况,需要学生自己或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丰富对简单分数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为以后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积累活动经验。】四、“清0”游戏1.课件出示游戏规则:(1)用两个的彩条把“1”铺满。(2)掷正方体决定谁先开始游戏,同桌每人掷一次,谁掷出的分数大谁先开始游戏。(3)两人轮流掷正方体,朝上的面是哪个分数,就从自己的直条中拿走相应长度的彩条。(4)如果最后一次掷出的分数比剩余的彩条大,这次掷出的无效,等下次轮到再继续掷,直到正好全部拿走为止。(5)谁先把自己图中的彩条全部拿走,谁就赢得1分。(6)照这样玩5次,得分高的人获胜。2.教师示范游戏:第一步:用两个的彩条把“1”铺满。第二步:假如我掷出的是,应该怎样拿?同桌交流拿法。汇报:你打算怎样拿?为什么可以这样拿?还可以怎样拿走?同桌交流。3.帮助小迷糊解决他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小迷糊经过几次游戏之后,白条上还剩3个分数条,这一次他掷出一个,小迷糊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你能帮帮他吗?为什么只要拿走2个分数条就可以了?4.同桌游戏,教师巡视。5.汇报游戏结果。【设计意图:玩“清0”游戏,要把一个较大的分数换成若干个较小的分数,才能拿走相应的分数条,在游戏过程中又有可能需要把若干个小的分数组合成一个较大的分数,学生必须根据分数之间的关系灵活合理地进行替换,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师的示范和帮助小迷糊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就将分数间的等量代换提出,有了这一解决问题的经验,学生就能在“清0”的游戏环节中灵活进行替换,学生的智力活动在这些换数中进行,他们的数感在换数中得到发展。】五、游戏反思通过游戏,你发现分数与“1”有什么关系?、之间有什么关系?你对分数的大小又有了哪些认识?为什么要在正方体的六个面标出2个,2个,2个?怎样看待游戏的输赢?评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数感是一个人基本的数学素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数感,并把培养数感确立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的数感不是通过传授来得到培养的,而是建立在感悟基础之上的,是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逐步感受和体验得到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一开始通过制作分数条,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1”里面有2个、4个、8个、16个,把学生对分数的已有认识进行初步的抽象;然后通过自由铺“1”的活动,使学生继续加深认识了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与“1”的内在联系;随后的“抢1”和“清0”游戏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几个分数的再认识,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实践体验中深化数感,在动手操作中增强数感,在解决问题中升华数感。2.重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数学教学是过程的教学,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次游戏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一步体会、等分数的含义,感受这些分数与1之间,各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启发他们在活动中发现和提出更多有意义的问题,为学生的数学活动积累经验。3.重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优化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优化结合是衡量一节好的教学设计的重要指标,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课要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巧妙,能够直接为学生的学服务。本节课的教学处处体现了这两者的优化结合。制作分数条时,学生的动手操作与教师的引导发现;“自由铺1”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操作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游戏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教师在游戏前的示范引领,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教师主导地位的有效发挥,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