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三下《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教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10288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三下《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三下《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三下《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三下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教案一、教学目标: 1.知道灯泡的两种连接方法:串联.并联。 2.能够连接出“点亮两个灯泡”的电路,并且在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能够将连接的电路用图表示出来,能描述实验中的不同现象,了解串.并联电路的主要区别。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的不同特点,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建立串联、并联电路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电池1节、灯泡2个、导线4根,灯泡实物图2个,电池实物图1个,记录纸4个,油笔1支。 2.演示材料:串联.并联电路演示板各一块。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探究兴趣,提出探究任务。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用电池.导线.灯泡连出1个电路,点亮了我们的小灯泡。都有哪些组成功了?但是,上节课的电路中只有1个小灯泡,如果再给你们一个,你能把它也连进去同时点亮2个小灯泡吗? 今天我们就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在前面探究活动中的成功经历作为本课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教师又对学生提出了更高难度的任务,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更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 (二)探究电路的两种连接方法。 1.连接电路,观察不同现象。 师:一会儿,请你们用10分钟的时间,来连接这个能让2个小灯泡都亮起来的电路,把成功的电路画下来(出示实物图)。成功一种就画一种,然后马上想想还有没有别的连接方法,在继续连接下一种。比一比哪个组在1分钟之内连接的电路最多。另外请你仔细观察连的方法不同,出现的现象一样吗?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在各组活动过程中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多种方法连接电路:还能再想出其它连接的方法吗?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发现什么不同的现象了吗?这种电路中灯泡的亮度怎么样?是什么颜色的?) 【设计意图:】提出研究的任务之后,教师便直入主题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探究电路的多种连接方法,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与空间。这时的探究活动是开放性的,自主性的。而此时的科学教师决不能做一个旁观者,游离于学生的探究活动之外。教师要参与到各组的活动中,以参与者.合作伙伴的身份向学生提出问题,建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为后面更加深入的探究活动作好铺垫。 2.分析、比较不同电路的不同现象。 师:各组是不是都成功了?你们用了几种方法? (学生回答) 师:那你们在连接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同的现象呢? (学生回答:有的灯泡暗,有的灯泡亮。) 师:亮的灯泡什么样?暗的呢? (请学生描述灯泡的不同亮度,并且把他们组的电路展示一下“暗的灯泡.亮的灯泡”分别是什么样子。) 师:同样的电池和灯泡亮度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怎么研究呢?这样吧,每组在“灯光暗”的电路图中选一幅,贴在黑板的这一边。“灯光亮”的电路图选一幅贴在黑板的这一边。 (学生选图.贴图。) 【设计意图:】“灯泡亮度的不同”是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最直观的区别,实验过程中学生最容易发现。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同样的电池和灯泡无论怎样连接,亮度应该是一样的。当学生发现事实与他们的经验不相符时便会自然而然发出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样一来便挑起了他们的认知矛盾,便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究其中奥秘的欲望,使他们主动投入到更加深入的探究活动中。 3.分析、概括,建立概念。 师:好,图都已经贴在黑板上了。先请1个组来说说他们是怎么连的。说清2个问题:(1)你是怎么连的。也就是,从哪连到哪。(2)1个连接点连了几条线。 (分组汇报连接方法。) 师:黑板的这边都是灯泡发暗的电路,这边都是灯泡发光亮的电路。仔细观察,所有亮的电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所有暗的电路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能找出来吗? (希望学生发现:灯泡暗的电路,每一个连接点都只连了一条导线。灯泡亮的电路,有的点连了2条导线。) 师:(用手指着黑板的电路图)灯光暗的电路每一个连接点都连了1条导线,这样就连成了一串。灯光亮的电路,有的连接点连了2条导线,就像树枝一样分杈了。你知道这两种电路的名字叫什么吗?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串联、并联) 【设计意图:】在各组汇报连接方法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必要的指导:请学生说清两个问题:“从哪连到哪”.“一个连接点连了几条导线”。这样一来,既可以使各组的汇报有层次,清楚,更可以引导其他学生有目的地倾听,将注意力转移到“电路的连接方法”上,突出了串联.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通过对两组电路实物图的比较.分析,学生逐渐发现连的这些电路实际就是两种电路并且发现这两种电路连接的特点。教师又用形象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语言总结两种电路的连接方法,并请学生自己给电路起名字,帮助学生建立了清晰的概念。 4.比较两种电路其它不同的现象。 师:你们在连接电路时,除了发现灯泡的亮度不同,还有没有发现其他不同的现象? (希望学生能够发现:有的灯泡是同时亮起来的,有的灯泡是分着亮的。如果学生没有意识到,教师可以加以提示:每次2个小灯泡都是一块儿亮的吗?)【设计意图:】从学生观察到的不同现象入手,为学生进一步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的其它不同特点作好铺垫。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实验中应仔细观察每一个现象,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科学习惯。 师:我这儿有两种电路。(出示串联.并联电路演示板。点亮小灯泡,学生通过观察灯泡亮度的不同分辨串联.并联电路。) 如果把串联电路的灯泡拧下来一个,另一个会怎么样?并联电路呢?拧下一个,另一个会怎么样? (学生猜测,指定一名学生来演示验证。) 能解释一下,这是什么原因吗? (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假设验证解释现象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科学学习的主体性。在解释现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串联.并联电路的认识,巩固了概念,还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提高了他们科学思维的能力。 (三)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那么我们家里的电路是哪一种呢? (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家中的电路,引导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使学生巩固本课知识的同时,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课后反思对于串联线路,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很容易想到,对于并联电路,需要老师的引导。附送: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三下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结构特点,学会用电池盒、小灯座使灯泡发光,学会用简单电路图做记录。过程与方法:经历让更多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并在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经历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激发学生对电的知识的兴趣,培养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教学重点使用电池盒和小灯座连接电路和设计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教学难点让更多的的小灯泡亮起来。教学准备观察材料:电池盒、小灯座。分组活动材料:小灯泡个、小灯座个、电池盒1个、干电池个、电线根。科学记录单。教学策划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引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都能让小灯光亮起来了吗?谁能演示给大家看一看呢?实际中的电路,我们也用手拿着吗?能想个办法把手解放出来吗?学生上台演示,点亮一个小灯泡。(发现:一个人较难操作)情景引入。没有明确的科学问题就没有学习目标。出示电池盒、小灯座。想想它们是干什么用的?思考。二、学习使用小灯座和电池盒连接电路各组拿出电池盒认真观察,然后说一说。你会安装电池吗?要注意些什么?各组拿出小灯座认真观察,然后说一说。你会安装小灯泡吗?要注意些什么?仔细观察电池盒的结构特点,描述电池盒的特点。安装电池,并将小灯泡点亮。仔细观察小灯座的结构特点。描述小灯座的特点。安装小灯泡,并将小灯泡点亮。为了分解难度,将电池盒和小灯座的观察使用分解了了两步。为使后面的学生的探究更加规范,效率更高,设计了展示多种连接方式,并组织学生讨论出较好的连接方式。三、画简单的电路图能不能用简单的方法来画出刚才我们连接的电路?把简单电路图画在科学记录单上。展示电路图。在学生充分观察后,以最简单的方式画出来,并把学生的图纸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最后共同形成简单电路的画法,为下一环节电路的设计作好准备。四、分组实验研究我们已经点亮了一只灯泡,你们能不能点亮更多的小灯泡呢?板书:点亮更多的小灯泡?出示所给的实验探究器材:2个小灯泡、2个小灯座、1个电池盒、一节干电池和4根电线。小组合作设计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看哪个组的连接方法最多,连接的最快。教师巡视。小组合作设计多种连接小灯泡的电路。并将电路图画在科学实验报告单上上。本环节放手让学生充分探究,注意培养在实验中的观察方法,记录方法。维果茨基认为,小学生的科学概念是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得的。在学生获得大量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让他们充分展示,交流,思维的火花在此碰撞。通过交流总结,从而获得知识的理解和成功创造的乐趣。各组将连接成功的电路跟大家展示一下,并说说你们是怎样连接的?说一说连接过程中的故事。还有不一样的吗?其它小组的请贴到相类似的哪一组。师生总结两种电路的特征。到展示台汇报探究结果,交流补充。将电路图贴到黑板。五、总结交流谈谈你在这节课中的收获,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进行集体交流。教师对各小组在课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六、课外拓展探究让三个小灯泡同时发光的方法,画出电路图。出示生活中的电路,这种电路属于我们设计的哪一种,向老师或家长请教。思考板书设计灯座电池盒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东关小学 姚春艳教学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科学探究目标:引领学生初步经历由模糊概念到科学概念的探究过程,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观察、提出问题、判断、实验操作和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组织、指导学生在精心设计的观察研究活动中,对观察现象的描述和概括,整理概括出关于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获得对溶解概念的认识。教学难点:引导鼓励学生对自己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教学准备:实验材料:食盐、沙子、面粉、高锰酸钾实验器材:烧杯、铁架台、漏斗、玻璃棒、滤纸、水槽教学过程:一、出示食盐材料,引起学生探究兴趣。认识实验材料,诱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二、创设对比实验活动,揭示溶解的一种现象。1、小组合作做食盐和沙子的实验。2、交流汇报:食盐和沙子在水中发生的变化。3、对比观察食盐和沙子在水中变化的不同。4、在对比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揭示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这一溶解现象。三、探究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发现溶解的另一特征。1、小组合作做面粉放入水中的实验。2、交流汇报:面粉在水中发生的变化。3、对比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是像食盐还是像沙子那样?并说明理由。4、引导学生说用过滤的方法来验证。5、教师介绍实验装置,讲解并演示过滤方法。6、三个小组合作在一起,共同完成过滤实验。7、交流:在过滤的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8、过滤以后,再观察比较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是像食盐还是像沙子。并说明理由。9、交流汇报得出:面粉和沙子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食盐在水中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10、让学生借助高锰酸钾均匀分散在水中的演示实验,探究食盐在水里是怎样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的过程。四、整理、分析研究结果,形成溶解概念1、学生根据实验观察进行小结食盐在水中发生的一些现象。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这些现象在科学上叫溶解。3整理研究结果,并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描述什么是溶解。五、拓展运用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回家后对列举的物质进行验证。附板书: 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食盐在水里 均匀分散 溶解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附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单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异同(用或表示)实验次数实验现象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实验一变成的微粒肉眼是否看见是否沉淀实验二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实验三在水中的分布是否均匀结果实验报告单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异同(用或表示)实验次数实验现象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实验一变成的微粒肉眼是否看见是否沉淀实验二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实验三在水中的分布是否均匀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