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14 弹琴姑娘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09136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14 弹琴姑娘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14 弹琴姑娘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14 弹琴姑娘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14 弹琴姑娘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教材简析: 弹琴姑娘通过对琴声的描写,赞扬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勤学苦练的好学精神。文章语言清晰,构思巧妙。课文先总述“我”不论清早夜晚,总能听见好听的琴声;接着按春夏秋冬四季具体描写从不间断的美妙的琴声,弹琴人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我”由衷的敬佩,因此期望见到这位弹琴人;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那位素未谋面,却似曾相识的弹琴人一个系红领巾的小姑娘,“我感到意外;最后,“我”虔诚地、由衷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教学目标:1. 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工整书写。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第6段。3. 读懂课文,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4. 学习课文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弹琴姑娘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方法:三疑三探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钢琴曲吗?想自己弹一曲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弹琴姑娘。2、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2、教师巡视,相机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生字新词障碍,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并及时在黑板上板书。3、解决字词类阅读障碍。重点字音:滞 锲 券重点理解:锲而不舍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指名读,齐读,正音,自主识记。5、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处。6、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通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我”一年四季听到的琴声,希望认识这位谈弹琴人,后来知道了弹琴人原来是一位系红领巾的小姑娘。)三、熟读课文 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2、找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第二课时一、设疑自探 1、 同学们,这一节我们继续跟随陈伯吹爷爷一起,走进那条长长的胡同里,去聆听优美的琴声,去认识那位令人钦佩的弹琴姑娘。(板书课题)2、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想知道哪些问题? 学生自主质疑,教师归纳、补充,梳理本节要探究的重点问题。预设:(1)弹琴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2)作者在听琴的过程中感情有什么变化?4、“提示”引路,自读探究。(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上的问题,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出批注。(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学习。二、解疑合探(一)感悟弹琴姑娘的刻苦勤奋。1、师:读了课文,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漂亮)指明读描写小姑娘外貌的句子。2、小女孩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勤学苦练、锲而不舍)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小女孩的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学习)第一自然段1、仅仅是琴声打动了作者吗?还有什么?(不仅仅是琴声,还有小姑娘不分清早、夜晚练琴的精神)是啊!小姑娘不分清早、夜晚,勤学苦练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作者。(2)过渡:让我们接着走进春夏秋冬的日子,继续聆听那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第二自然段(1)出示第二自然段。这里打动作者的是什么?(2)同样的琴声,这里又是怎么打动作者的心的?(学生读句子)(3)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洒在洒在想象一下,雨点还可能洒到哪里?(洒到我的心里、洒到嫩绿的小草上)一直洒得长长的胡同里稀湿稀湿,耀出一片亮光来。(4)这句话说的是雨点的活泼和淘气,你怎么说琴声打动了作者呢?(作者用雨点的轻松活泼来衬托琴声的活泼优美)(5)对,正因为琴声优美、活泼,所以作者才感觉到春天的雨尤为轻松、活泼。作者用雨点的轻松活泼来衬托琴声的优美。(6)让我们回到文本中去感受作者借助景物来衬托琴声的方法。读第二自然段。把作者的这种巧妙的方法牢牢地记在心里,会背的就背,不会的拿着书朗读。(7)嗯!这琴声让春雨有了活力,更让作者对弹琴人产生了兴趣,想知道究竟是谁?(板书:好奇)第四自然段(1)师出示第四段,这里又是什么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同样的琴声,为什么能打动作者?(夏天天气炎热,人们纷纷跑去乘凉而小姑娘却在叮叮咚咚地练习弹琴。)(2)是啊!作者用其他人乘凉与小姑娘练琴做对比,(板书:对比)更加突出弹琴人的勤奋与刻苦,这使得作者开始钦佩弹琴的人。(板书:钦佩)(3)他钦佩弹琴人的什么?(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4)读一读第五段,读出作者的钦佩。第六自然段和八自然段(1)秋天呢?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来写出叮叮咚咚的琴声的?同桌读六自然段,想一想,说一说。(作者用秋天夜晚的景色来衬托琴声的优美动听,让作者不由得赞美弹琴人锲而不舍的精神。)(2)锲而不舍什么意思?联系课文说说。读一读,读出你对弹琴人的赞美。(3)冬天呢?自己读,想一想,说一说。(作者再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弹琴人的锲而不舍)这让作者产生了想见弹琴人的愿望。3、回读四季听琴的感受,产生敬意。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四季听琴的感受,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再来回味一下那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二)感悟“我”的情感变化。1、教师:同学们,作者是一位儿童文学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随着岁月的交替,作者内心的感受也在变化。作者在四季听琴的过程中感情有什么变化?由刚开始的好奇想知道是谁,到钦佩他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再到赞美他的“锲而不舍”,最后想见一见弹琴人。2、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再次听到了那优美、轻松的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并见到了我赞叹不已的人,就是这样一个年纪小小、脸蛋儿俊秀、脖子上还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她不论清早、夜晚,不管严寒、酷暑,勤奋刻苦、锲而不舍地练习,此时作者又是什么样的感情?出示:我禁不住(引读)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1)理解“虔诚”一词。(2)“我”为什么“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用课文中的句子作为依据阐述自己的观点。(3)指导朗读这句话,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创设情景读)a春天的日子多雨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b夏天的黄昏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c秋天天高气爽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d冬天的寒夜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总结:正是这优美的琴声打动了作者,更是弹琴姑娘身上那种锲而不舍、勤学苦练的精神打动了作者。三、质疑再探1、回顾课文,引导质疑。课文学到这里,自读提示中的问题解决了吗?你心中又产生了哪些疑问?预设:“我”会怎么祝福这个弹琴姑娘? 2、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四、运用拓展1、盘点收获。(着重引导学生感受间接描写的运用。)2、自编题:请你根据学习情况编写12道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 学生自编习题,自主解答。3、教师查看学情,收集典型试题。班级交流典型测试题。 4、推荐课后阅读陈伯吹作品集。板书设计弹琴姑娘 春天 好奇夏天 钦佩秋天 赞美冬天 祝福附送: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16 诗两首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能根据注释读懂诗句,了解诗歌的大意。2. 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3. 背诵观书有感。教学重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了解大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 体会书的价值。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准备:教师:搜集赞美书的名言警句。学生:课前查阅观书有感的资料及朱熹和狄金森的简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读名言警句,谈话导入:(1)出示与书有关的名言警句: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从这些名言警句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书对人类的重要价值)2、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有关书的诗。一首是(生)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一首是(生)美国女作家狄金森的神奇的书。(板书课题) (2)展示资料,介绍作者2、引导设疑师:你认为学习这两首诗主要应该解决哪些问题呢?生: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生: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生:还要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3、出示自探提示:1) 自读这两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运用你喜欢的方法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并在旁边做好批注。3)从这两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学生自读探究。二、解疑合探:(一)整体感知:1、交流诗句中难读的字词或句子。抽读正音。注意“亩”“徘徊”“渠”“籍”“谛”“栅”的读音。2、通过自学,你初步明白了什么? (二)了解观书有感的意思。1、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师生重点交流“鉴”“徘徊”“渠”等字词。鉴开:像一面打开的镜子。(比喻)徘徊:来回移动。(动作理解)渠:它,水塘。清如许:如此清澈。2、全班交流诗句意思。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仿佛看到哪些景物?(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4、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5、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色,有什么感悟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6、你从中又有什么启示呢?(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的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趣高雅!)7、想象促朗读,寄情于诗间。1)师:让我们边想着这美丽的景象,边吟诵这首诗。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美的境界和读书融合,让我们再去感受书的神奇。(三)了解神奇的书大意。1、 指名读诗歌,评议、再读。2、 自主交流,体会书的神奇。谈一谈你对每一小节诗的理解。3、激发对读书的热爱之情。(仿写填空):书像_,_;书像_,_书像_,_4、 有感情地朗读。(四)再读这两首诗,说说书的价值。三、质疑再探1、快速浏览这两首诗,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预设:这两首都是写书的诗歌,其表现手法有哪些不同?(第一首诗是古诗,以理入诗,于形象中寓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要多读好书;第二首诗是现代诗,直接抒发了对书籍的热爱与赞美之情。)2、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四、运用拓展:1、生自编题。2、师补充:1)谈谈学了这两首诗的感受。2)背诵观书有感。3)积累有关书的名言警句。板书设计 古诗 16、诗两首 书的价值 现代诗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