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寻隐者不遇教案 长春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05638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寻隐者不遇教案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寻隐者不遇教案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寻隐者不遇教案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寻隐者不遇教案 长春版一、教材分析寻隐者不遇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板块的第二课,这首诗写的是贾岛去访问隐士没有见到的情景。诗句浅显精练,第一句从“问”开头,后两句省略“问”只写了“答”,可见作者用词巧妙。二、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初步掌握了理解古诗的方法,但这首诗每句都有省略,这对学生理解诗句造成一定困难,教师要通过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本班学生好奇心强,为此要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来协助教学。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理解重点字词,进而理解诗意。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把诗的语言转化成生动形象画面,会用自己语言讲述。过程与方法目标:随文识字,鼓励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朗读、感悟、想象,进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再现画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感情变化。四、教学策略本首古诗诗句自然质朴,通俗明快,为此在教学中努力渲染诗境,在教师生动的故事情境描述中、在古典的乐曲演奏中,学生随同教师一起走进文本、一起探索感悟文本。由于三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为此在理解古诗时我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不仅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更能达到预期目标。为更深一步感悟古诗内容、意境、情感,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填说,再现画面、大胆吟诵,再悟情感,进而升华情感,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五、教学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资源准备:自制教学课件。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长大后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针对不同的价值观进行评价)老师今天向大家介绍一种人-隐者(板书 隐者) 2、体会隐者含义请学生自由谈对隐者的理解。可以结合注释,教师适时引导。(隐者一般隐居在风景优美、环境幽雅的深山中。一般是有学问有品德的人。3、引出诗人有一位大诗人要寻找一位隐者(板书 寻 )。大家知道他是谁吗?板书 贾岛。(指生介绍诗人)教师:贾岛是一个读书刻苦的人,但经过几年都没考中,他心想一定是自己在某一方面做的不好,于是要请教高人。有一天他打听到大山深处住着一位以采药为生的高隐士这位隐士很有学问,正是贾岛要找的人,于是他打听好住址准备好干粮,上了路。(二)、展开想象,创设诗境。教师一边播放优美民乐及山水图片,一边叙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三)、初读古诗,明诗意。过渡:我们随同贾岛跋山涉水终于来到隐者的家,贾岛能不能找到他呢?1、教师范读古诗 (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诗人遇到隐者了吗)2、指生回答问题 引出“不遇”(板书 不遇)3、引导学生质疑 (诗人为什么没有遇到隐者,他的心情会怎样呢?)(四)、再读古诗,研词析句。1、学生自由读诗2、动手标画不理解字词(1)小组交流解决疑难问题(2)各小组汇报结果过渡:同学们通过各种办法理解了字词的意思,是否想尝试一下把古人的话变成我们现在通俗易懂的话呢?3、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意 (屏幕出示配图古诗文)(五)、研读诗文特点 感悟作者心境过渡: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和童子的对话,在理解和解释诗意时,我们会发现诗句中少了些什么呢?1、感悟寓问于答之妙课件出示: 松 下 问 童 子 :( ) ( ):言 师 采 药 去。 ( ):只 在 此 山 中, ( ):云 深 不 知 处。 (1)学生在组内大胆畅想畅说(2)各组代表汇报(3)明确什么是寓问于答,感悟诗文的精妙。(4)再次师生吟诵古诗2、感悟作者心境,领悟古诗意境。过渡:诗人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找到这里,却没遇到隐者,心情又会怎样呢?课件出示填空诗人来到山中寻访隐者,见松下站着隐者的徒弟,于是( )地问:请问你师傅在吗?童子答 :师父采药去了。诗人有些( ),又问:去哪里采药了?童子答:就在山里。诗人一听,觉得还有( )找到隐者,于是又问:在山里什么地方呀?童子答:山上云雾弥漫,我也不知道在哪。唉!诗人叹口气彻底( )。(1)小组交流合作完成填空(培养合作意识及感悟能力)(2)小组汇报(希望失望一线希望绝望)(3)教师评价3、师生共同吟诵古诗。过渡:作者由希望 失望 一线希望 绝望,这是一种多么复而多变的心理状态呀!这真是有些让人难以承受,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复杂的情感,再一次吟诵这首诗。4、再创情境,以感促读,深化诗境。教师配乐创情境:当贾岛寻隐者而不遇,只好无奈地拖着疲惫的双腿往回走,边走边不时地回头望望山谷,直到看不见了,他低头吟诵道:课件逐句有节奏地出示古诗寻隐者不遇 松 下 问 童 子, 言 师 采 药 去。 只 在 此 山 中, 云 深 不 知 处。(六)、教师总结这一堂课大家表现特别好,可见大家对古诗文很感兴趣,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异彩纷呈,请同学们课下再搜集几首有关“寻人”的诗文,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古诗文的意境与魅力。(七)、板书设计 寻 隐 者 不 遇(唐)贾岛松 下 问 童 子, (希 望)言 师 采 药 去。 (失 望)只 在 此 山 中, (一线希望)云 深 不 知 处。 (绝 望)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寻隐者不遇是一首浅显易懂、通俗明快的古诗。那这样的一首诗究竟有何独特的魅力,会让人们传诵至今。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插图。在导入时,我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又猜到了什么呢?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是一位年长者在向小孩打听前方的道路,有的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说,诗人在向孩童打听隐者的行踪。这样便很自然地过渡到对“隐者”的理解。这首诗的诗意很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在品味朗读中,发觉歌咏的对象隐者,竟然隐藏在看似平淡的一问一答之中,这体现出作者构思的精妙。为了让学生更易体会在这短短的四行诗中,作者情感的变化,我创设了不同的情境,这样,学生便很容易走近作者的内心,感受到作者渴望见到隐者的心情。同时,也更易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说,本课的教学目标已基本达成。但在某些环节上,还存在些许问题,比如:在对“云深”一词的理解上,没有将插图运用到位。另外,最后对“隐者”的认识,应该将话语权交与学生,而不应该由教师小结。今后,我将更加深入地挖掘教学内容,拓展同类同题诗歌,让教学内容更丰富。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小喜鹊的两个家教学设计 北京版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小喜鹊的两个家是小学语文第5册教材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根据发生在北京四合院里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狂风刮断树枝,鸟巢从树上掉下来,三只柔弱的小喜鹊中只有一只幸存。在郭家母女细心地照顾下,小喜鹊伤病痊愈。树上的鸟巢建好了,小喜鹊可以回家了,可小喜鹊早把郭奶奶家当成了自己的家,把郭家人当成了亲人。它一见到郭家母女就立即飞到她们面前,欢快地跳跃不止,像个撒娇的孩子。小喜鹊还经常在门口接送郭奶奶的女儿上下班。更有意思的是一到晚上小喜鹊就回郭家过夜。就这样小喜鹊就有了两个家。这篇课文通过小喜鹊的两个家说明了人们对小鸟的关爱,表现了人类与小鸟的友好相处。本文围绕着郭家母女(对小喜鹊关怀备至)和喜鹊(与她们感情深)两条线索展开,感人而有趣。2学情分析学生刚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他们理解语言、组织语言、运用语言诸多能力不强,尤其是阅读能力。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和单元考试的阅读理解中就可以看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主要有:阅读兴趣不高,阅读量不够(课外和课内)、缺少方法、阅读习惯有待加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继续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的能力,体会句子的具体生动从而有感情朗读课文。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原因。2选择3、5 段中的一段背诵。3自选句子读一读或写一写。4理解课文体会课文原句的具体、生动,有感情朗读课文。过程和方法:1结合课文内容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原因。2通过抓重点词、想象、比较等方法体会课文原句的具体生动。3结合本单元的写作重点以“郭奶奶对小喜鹊关怀备至。”为重点句展开想象,进行练习。4学生在课件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升华情感,从而有感情朗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类的友好。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体会课文原句的具体、生动,有感情朗读课文。2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原因,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类的友好。教学难点:了解小喜鹊有两个家的原因,体会到人类对小鸟的关爱及小鸟对人类的友好。四、教学准备及教学流程五、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板书:郭奶奶家 小喜鹊家 我们都有一个家,小喜鹊怎么会有两个家呢?深入学习课文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三、回应课题,总结全文四、拓展延伸,训练表达六、学习效果评价1从第3、5段中选这一段背诵。2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抄一抄。3选作:以“小鸟是人类的朋友”或“我知道的益鸟”为题设计一份手抄报。七、本节课的教学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