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排查落实练6 区域地理环境与地理信息技术课件 鲁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597761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排查落实练6 区域地理环境与地理信息技术课件 鲁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排查落实练6 区域地理环境与地理信息技术课件 鲁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排查落实练6 区域地理环境与地理信息技术课件 鲁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排查落实练区域地理环境与地理信息技术 排查落实练6 一 易混易错排查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 划分区域的目的是了解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似性 2 区域的整体性是指区域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3 区域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上的不同 4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5 区域发展都是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 不断成长壮大的 6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是指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 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 人地关系的变化是由协调 不协调 协调 8 GPS技术可以用来监测跟踪台风的位置 9 区域内部的特征都是一样的 并且区域之间只能是并列的 10 不同区域之间主要是不同点 几乎没有相同点 11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 影响区域发展的不利因素最终都会得到克服 12 地理信息技术就是 3S 二 高频考点强化下图为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图 据此完成1 2题 1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面对工业化不断发展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状 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 加大科技投入 将粮食用地全部转变为蔬菜 花卉 乳畜用地 治理环境污染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大量施用化肥和低残留农药 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延长产业链 实现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 提高产品附加值A B C D 解析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应该压缩粮食用地面积 但不能全部转变为蔬菜 花卉 乳畜等用地 大量施用化肥 农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答案D 2 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 贸易中心的发展 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其带动作用表现在 产业结构调整 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 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 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 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 贸易的发展 使周边地区成为其广阔的消费市场 交通线路向周边延伸 加强了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 改变了农民的生活节奏和生活观念 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 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A B C D 解析城市化的进程表现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 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 乡村变为城市 只是表现出农村生活的改变 并没有转变为城市 答案C 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之间 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 M为中央谷地中某城市 该城市的平均海拔为52m 据此回答3 4题 M城市的气候资料 3 M城冬季的降水量明显少于旧金山 其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是 A 距海远近B 地形C 纬度高低D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解析旧金山处于沿海地区 冬季西风带南移 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给旧金山带来大量降水 而M城处于山地的背风坡 降水少 其降水量明显少于旧金山 B 4 中央谷地的农作物种植一年可以收获2 3次 主要依赖于 A 土地面积大B 地形平坦C 邻近消费市场D 灌溉系统发达 解析中央谷地降水量少 农作物种植一年可以收获2 3次 主要依赖于发达的灌溉系统 D 2014年7月19日 超强台风 威马逊 登陆 广东南部沿海地区普通出现了降雨 台风登陆的雷州半岛 出现了大暴雨 据此回答5 6题 5 通过卫星云图准确地预报 威马逊 的运动路径 需利用到的现代技术有 RS GIS GPS MISA B C D 解析预报台风运动路径需要运用遥感拍摄不同时间的卫星云图 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B 6 在彩色电视画面中看到的 威马逊 的卫星云图中 云雨区的颜色应为 A 白色B 绿色C 蓝色D 灰色 解析卫星云图中 白色表示云雨区 A 7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随着社会 经济 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下图为 某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 据此回答问题 1 在阶段一 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因素是什么 2 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 从阶段二到阶段三 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整治 据图说出其整治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阶段一中 人烟稀少 居住点稀少 城市还没有出现 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阶段二中 城市已经形成并发展壮大 煤矿增多 大量湿地被城市占据 钢铁工业 化学工业遍布 污染加重 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 阶段三中 传统产业数量减少 新兴工业取而代之 自然保护区的出现 体现了人类活动的自我约束 区域发展走向协调再生阶段 答案 1 矿产 煤炭 资源丰富 2 环境污染加剧 资源过度开采和湿地破坏 3 煤炭 钢铁 机械 化学工业数量减少 出现新兴电子工业 钢铁 机械 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向城市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转移 建立自然保护区 绿化防护带 合理调整城市功能区分布和交通线路布局等 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答出两点即可 8 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流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空间之一 对人类的生产 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材料二图1为中国某河流流域图 图2为西伯利亚某河流流域图 1 请比较图中两条河流汛期出现的异同并简述其形成原因 解析据经纬度 结合材料可知图1中河流为塔里木河 位于内陆地区 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 属季节性河流 图2所示河流为叶尼塞河 类似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 有两个汛期 答案两河均有夏汛 图1所示河流 水量较小 冬季河流断流 夏季高山冰雪融水量多 属季节性河流 且有显著的日变化 有汛期 主要是夏汛 出现在7 9月 图2所示河流 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 春汛来自于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为主要汛期 夏汛来自于雨水补给 2 请比较图中两个区域农业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解析图1中河流位于暖温带内陆地区 图2中河流位于中高纬地区 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水源和热量 答案图1农业区的分布 在山麓平原和盆地边缘 或沿河分布 的绿洲 以绿洲农业 灌溉农业 为特色 成因 在山麓平原和盆地的边缘有绿洲分布 土壤较肥沃 水源充足 图2农业区的分布 主要集中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 成因 一方面 由于纬度相对较低 热量相对较多 生长期较长 农作物可以正常生长 另一方面 这一区域无沼泽分布 可以进行耕作 3 两图所示地区人口密度均比较小 分析其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解析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 而在气候温和 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人口更为集中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 干旱的荒漠 寒冷的极地 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 原始的热带雨林 人口稀疏 答案图1所示流域深居内陆 大多为干旱的荒漠地区 图2所示流域位于亚寒带 寒带区域 气候寒冷 两区域经济都比较落后 不论自然条件还是人文条件 环境人口容量都比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