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湘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附反思.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94366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湘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附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湘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附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湘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附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湘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附反思 三个好伙伴是湘美版二年级下学期的一课,本课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观察、感受和体验三原色,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自主的绘画方式大胆地表现对色彩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过程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安排: 活动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观察发现,寻找新知欣赏感受,获得新知巧设质疑,交流讨论出示作品,托展思维活动体验,巡视指导展示作品,讨论评析儿歌小结。 活动二,欣赏评述创作表现讨论平析。 活动一:可以通过从卡通形象红红、黄黄、蓝蓝三个好伙伴入手,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感受到卡通形象的美和色彩的美。对三原色有了一定认识后,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色彩感觉训练,如出示一张画,并请同学在自然界、生活周围找一找三原色,并谈一谈对色彩的感受。 学生认识三原色后,接着就可以开始吹画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出示吹画的彩色树,让同学谈谈画是怎么绘制出来的,以引发学生对这一技法的兴趣。教师这时可巧设疑问,再让同学互相讨论大自然中认识的树的种类、名称及特点,并让学生上台来展示,画一画这些优美的树,引发学生认识树的结构(树由树干、树枝和树冠三部分组成),了解树的形象特征。接着让学生试着用红、黄、蓝三原色吹出自己想象树的形象,同时提出自己在吹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可让同学互相交流,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这一环节时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可适当做一些示范,如色彩的浓淡、色滴的大小、吹气的力度、方向等,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作品画完后可让同学再观察,发现三原色在自然渗透时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并了解三原色的重要性,最后让学生复诵儿歌,加深学生对儿歌的理解。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并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能力。 2、 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三原色的重要性及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表现力。 教具准备:三原色的卡通图画、儿歌、吹的彩色树作品及绘画树的作品若干张、米罗作品、彩色水、白卡纸、吸管等。 课时:二课时。 教学流程: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个好伙伴,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并了解他们?(出示课题,板书课题:三个好伙伴), 生:想,齐读课题。师:请小朋友们看,(出示卡通画:介绍红红、黄黄、蓝蓝),红红的红是什么红?生答大红,品红。黄黄的黄是什么黄?生答柠檬黄。蓝蓝的蓝是什么蓝?生答天蓝,老师告诉你们又叫湖蓝。 师:刚才你们认识了这三种颜色,你们知不知道这三种颜色又叫什么名字?(请同学回答)。师:对,这三种颜色,又叫三原色,有哪位同学知道为什么这三种颜色(红、黄、蓝)叫三原色?(学生回答)。师:对,因为这三种颜色是其它颜色调不出来的,但是它们却能互相调配出许多颜色,同时三种颜色混调时可成为灰色。红红、黄黄、蓝蓝是来自色彩王国里基础的三种颜色,为了让我们记住它们,大家一起来学习首儿歌,(出示儿歌): 红红、蓝蓝和黄黄, 真是三个好伙伴, 来自色彩大家族, 把我们的世界来装扮。 二、观察发现,寻找新知。 师:是啊,大自然和生活中离不开这三种颜色,下面请同学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和这三种颜色一样的?(分小组讨论,交流)。养成学生观察发现生活的能力。 生答:教师前面的国旗是红色的,国旗上面的五角星是黄色的,吃的柠檬是黄色的,蓝天是蓝色的。 通过以上这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三原色,感受到生活中处处的美。三、欣赏感受,获得新知。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三原色,找到了我们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三原色,老师带来了一张画,想不想看?(出示吹色树画),请仔细看,老师这张画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学生回答)。 师:对,这是一张用三原色水,滴在白纸上,用嘴吹或借助吸管吹出来的彩色树,请找一找,画中除了有三原色,你还发现了有哪些颜色?看谁最聪明,这些颜色是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混合在一起变出来的? 生:我发现了有绿色,绿色是黄色和蓝色混在一起变来的,老师我,我发现金黄色,金黄色是红色和柠檬黄在一起变出来的。 师:是的,你观察得真仔细,金黄色又叫橙色。还有新的发现吗?生:老师,我发现了一棵好看的紫色的树,紫色是由蓝色和红色渗透在一起变出来的。 四、巧设疑问,交流讨论。 师:是的,同学们观察的非常认真,发现了许多不同颜色的树,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你还认识了解哪些树?这些树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点?(小组交流,互相议一议),然后请同学把知道的树画在黑板上。(学生兴趣盎然,小手高高举起,课堂气氛活跃,同学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学生画出的树有:春天的柳树、苹果树、枣树、梨树、樟树、银杏树、白杨树、枫树等,并一一道出了不同的树有不同的特点。如苹果树上结了红红的苹果没,银杏树的树叶像一把把小扇子;枫树的叶子想我们手的形状等。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可激发学生更加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师:同学们画出的树真多,画出了自己心中的树,再请同学想一想,找出这些树的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说一说树的组成、树的结构)为以下吹树画作铺垫。五、出示几张姿态优美的树的作品,再分析树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树的形象特征。六、学生作画,巡视指导。让学生试着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吹出自己的想象树。(学生在试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让同学互相交流,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突破教学环节的难点,如:色彩的浓淡程度、色滴的大小、吹起的方向和力度等,可适当做一些示范。)七、展示作品,讨论评析。让同学在观察中发现三原色在自然融合中所产生的色彩变化,进一步了解三原色的重要性。八、复诵儿歌,加深学生对儿歌的内涵理解。九、教学效果。(略)。活动二:1、欣赏感受,读懂作品。欣赏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夏天,画面中大面积的红色和黄色的运用,烘托出夏天的气氛,突出了画面的主题,画面中的小面积的蓝色和大面积的红黄色形成冷暖色的对比,黑色的运用使画面增强了分量感,层次更加分明,节奏感更强,色彩更响亮。再次欣赏,分组讨论。书中三幅学生的作品,主题各不相同。有画动物为主的,有的表现汽车的,还有的以人物为主的,三副画的色彩使用均大胆地运用了三原色,有的是单色平涂,有的是双色重叠或三色交叉互搭,从画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自由自在地表现。3、通过以上二个环节的欣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色彩的运用画面效果产生的影响,然后再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三原色进行创作。4、评价可采用自评,互评的形式,提高同学的审美意识。作业要求:大胆运用红、黄、蓝三色创作一副想象画。附送:2019-2020年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0课生命的甘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形态,雨雾冰雪,江河湖海,到处都有它的身影。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露,人类每天都离不开水的滋养。在太空中观看,地球也被蔚蓝色的海水包裹着,美丽,神奇。而科学家发现,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几乎都是水做的。水不仅是生命的源泉,它还是生命的甘露。没有了水,生命就会终结。 在此背景下编写生命的甘露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本课为单元课。在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并安排有两个必须的学习活动。第一部分是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水的认识:离开了水就离开了生命,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第二个部分是对水的雨形态的审美与表现,并安排有画雨景的学习活动。第三个部分是让学生以实际行动爱护和珍惜水资源,做环保卫士,安排有设计制作招贴画的学习活动。三个部分相辅相承,前后贯通。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感受就会有强烈的愿望:既然生命离不开水,我们就要保护好水。 教材在呈现上是按以上内在联系而合理安排的。体例上有三种形式:1最具视觉冲击的照片(直接、明白)。2学生作业(不同样式的参考)。3前导语和提示(启迪思考)。不同形式力求体现出水对于生命的重要以及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有利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第一部分有四幅照片。地球选自卫星太空拍摄的照片,图中的地球上美洲大陆与海洋的轮廓清晰可见。人类还从来未有能够如此观赏美丽、温馨的地球家园。图中的白色部分不是海浪,而是大气中的气旋云团。织锦(葛克平先生拍摄)表现了山区农民在农田(梯田)里扯秧插秧的情景,画面的构图、动态和色彩生动鲜活。渴(陈钢摄)表现的是儿童渴了之后大口畅饮洁水的情景。与另一幅斑马饮水的照片一样均直接体现了人、动物不能没有水的事实。安排这些图片的用意在于从宏观上和从具体的生活中体现生命个体与水的密切关系:和谐、自然。 第二部分是围绕画雨景的主题而展开的。为了从情景进入,选用了多彩的雨季(苏林重摄)和都市雨景(平龙画),雨意浓重,情景交融。意在引导学生去欣赏、体会雨的清新和美丽。另外三幅学生作业分别选用了不同的画雨方法表现人在雨中行的生活场景,较好地表达了作者对下雨的好感和愉快。雨中上学的情景,有自己撑伞的,有穿雨衣骑单车的,人物表现得生动充分,表达出对雨的高兴,也是学生都有过的体验。教材中特意安排了画雨的小训练,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完全能取得学习好效果。 第三部分是为倡导环境保护,开展爱护水资源的行动而设计的。共有五幅图片,三幅学生作业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节水爱水的理念,告诫人们要去保护水,关注水。来源于生活,富有童趣。另两幅摄影作品分别呈现了干涸与缺水所带来的艰难与可怕。最后,通过具体设计制作一幅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来表达同学们的想法与做法。 二、教学目标 进一步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和水的多姿多彩,欣赏珍视生命之水。 学习用线描、色彩表现雨景,制作保护水的招贴画。 养成学生在生活中关心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教学思路 本单元是有关水的系列学习活动。了解水表现水(画雨)保护水。 首先要深层次了解、认识水在今天地球上的状况和对地球生命的重要,这是本课学习的基础。状况:在陆地上的分布极不平衡,旱涝极端,严重污染。同时也要认识水的多样自然形态,在欣赏水的雨形态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画雨景。画人在雨中,关键是雨滴雨丝要画出。教材上用小训练形式进行了呈现,还需教师在教学中作有关传授。雨形态表现好了,雨的场景就好办了。 保护水资源是一个广泛而抽象的主题,要用招贴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还是不容易的。因此,需要教师做两方面的教学启发与引导。一是污水、缺水的事实;二是怎样做才算保护节约了水。尤其是后者弄明白了,设计制作就好办了。当然,教师还应该向学生讲授招贴画的一般格式要求:1主题与画面要明确、醒目、新颖,具有视觉冲击力,使人看着明白。2主题一般用文字口号来强调,简洁、通顺、突出。可用拼音或字母加以标示、装饰。3画面内容可用绘画、摄影、数码图形等表现。画面内容与文字的位置可灵活安排,但一般还是要注意庄重。 四、教学选择 本课的学习可以从介绍学生还不曾知道的地球水资源现状开始授课。通过观看地球卫星照片或有关水污染的电视新闻剪辑加以认识了解,继而设问“地球差不多都被水包裹着,为什么还会缺水少水呢?”由此展开教学,会震撼学生,使其深入认识其严重性。也可以从每天的生活开始认识水对于我们的重要,刷牙、洗脸、喝水等无一不需要水,设问:“如果没有了可用的水,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从熟悉的生活介入,也能加深对水的认识。还可以在学习本课之前,设计一份对水的调查表布置学生自主填写,以达到对家乡水状况的了解。如:有几条江河,几个湖泊?饮用的都是什么水源的水?排放的生活污水到哪里去了?你能看到家乡下雪、结冰吗?等等。 学习画雨景时,应重点引导学生记忆下雨时的情景。周围的景物有什么变化,下雨时雨滴下落时为什么会是斜线的,落到地面上的情形怎样,人打伞穿雨衣怎样表现等等。 设计招贴画的活动可有两条途径。一是画一幅保护水的画之后用另纸贴上(也可剪贴画面),再写出文字主题并加以装饰完善。二是在电脑上利用网络资源用软件制作。 教材中两个必须的学习活动的前后顺序可根据教学实际作调整。画雨景意在表现水的形态美,招贴画重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教学建议 1学习本课时可与科技老师加强联系,建议在科技课上同步学习“水”的内容。 2下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对雨的观察了解及对雨的感受表现是不尽相同的。烟雨朦胧隐约,暴雨砸落在地上、水中,产生响声、涟漪在表现上可多样。为避免把画面画成脏黑色,教师可提出“下雨时天是不是黑乎乎的?用黑颜料画天空好不好看?”的讨论。 3蜡笔水彩画是学生比较喜欢也容易掌握的一种技法,特别适宜表现雨景,不妨在本课传授其基本方法,丰富学生对雨的表现手法。如用蜡笔水彩画进行作业,应使学生注意不可在已画好的蜡笔(油画棒)稿上来回涂抹水彩色,以免弄脏画面。学生作业时,如有主动请教老师怎样画另外的东西,教师应作局部示范,解决学生的问题。课目 第10课生命的甘露(活动一)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情境导人 1教师设问:同学们,下雨是自然现象,你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喜欢下雨?描述一下雨天上学的情景好吗?(学生发言描述之后看影像) 2看下雨的影像。 3小结:烟雨朦胧,湿漉漉,空气清新,到处像洗过一样很漂亮。 下雨的DV影像 深人理解 1下雨天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景物、人物) 2你注意到雨点落下来时是什么样子?(在空中、在地上) 3下雨时你是什么心情?有什么感觉?(喜欢、不喜欢) 学生回答后小结:大家说得很好。下雨了,雨点从天上争先恐后往下落,风把雨点吹得往一边斜,所以,人们打伞总要斜一点。 有时雨越下越大,好像一串串银珠从天上掉下来,雨水把地面淋得透湿。人们打着伞、穿着雨鞋、披着雨衣,在路上匆匆忙忙地走着。当乌云密布时,大地变得阴暗,景物也失去了光彩。每当下雨了,很多同学就有一种好奇、兴奋的心情,有的还喜欢在雨中行走玩耍。大人们也不例外,在炎热的夏天,若是下一场大雨,人们会觉得非常舒畅。美国影片雨中情中的男主角在雨中手舞足蹈,表现出兴高采烈的情绪。雨,原来也是欢快的。 教师:怎样画雨景呢?请大家把课本翻开。(画雨的小训练) 雨景的照片和电视、电影 中有关雨景的片断 方法指导 1介绍画雨的表现方法:勾法、刷法、刮法、蜡笔水彩法。 2教师着重介绍蜡笔水彩法。示范并讲解: (1)先画好雨中的人物、景物; (2)用浅色蜡笔点线画雨,注意用线; (3)最后用重色水彩(如:紫灰色、蓝色、深绿等)涂画天空地面和空白处。乌云、闪电、树、飘落的雨点、人们打着伞在雨中行走,还有映在水中的影子等等的表现,使画面线条模糊,给人感觉好像是画中景物被风吹得在动。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自己的方法。 画雨方法的课件,多媒体演示 作业观摩 1教材上的三幅学生作业,内容情景不尽相同,工具材料各不相同,表现形式方法也不相同,但都是非常优秀的作业。 2本校同年级学生的优秀作业若干。作具体的情景与形式美评价分析。 投影仪 自由表现 1布置学生作业:画一幅雨中行或雨中景的画。 2学生动手作业。 3教师巡视、协助、提示。 提示:把雨天见到的印象最深的场面画下来。表现雨不一定就是画雨,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动态、衣物在雨中的形态等来表现雨;雨点不像雪花,要注意用线。有些颜色调不出,如蓝黑色、蓝灰色、蓝紫色等,教师可趁机把方法告诉给学生。 放音乐雨中即景 教学总结 1作业完成情况的简要评价。 2课堂学习态度的评价。 3未完成的作业的后续安排。 课目 第10课生命的甘露(活动二)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讨论主题 1组织教学,巡视纪律和学具准备等情况。 2导入新课。问:地球是个水球,为什么又缺水呢?我们怎样来节约用水?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来保护和爱惜水? 3让学生针对在网上查的资料进行讨论,怎样开展保护水的宣传活动。 4小结:地球虽然被水包裹,但90以上是海水,加上雨水分布极不平衡、河流污染、可利用淡水很少,造成水资源匮乏。保护和爱惜水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为让更多的人爱惜和节约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设计招贴画。板书课题:保护生命之水(设计招贴画) CAI出示相关思考问题 CAI出示相关图片影像 探究方法 1要设计好招贴画,首先要了解招贴画最基本的形式构成要素。形式要素有: (1)广告语:(板书)简单、明了、意义贴切。 (2)画面:(板书)色彩对比强烈、主题突出。 2欣赏各种招贴画,对照要素进行分析。 3步骤与方法学习。 第一步:构思好了开始画草图(可用笔画出图形和文字的位置,并标出色块)。(老师可在黑板上画示意图)要求:图形不要太复杂,突出主题。(结合课文中的图片讲解)如:请珍惜一点一滴中以水龙头的外形和水滴结合,配以文字说明,画面起到衬托作用,警示人们关好水龙头。节约用水,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第二步:草图定好了开始绘制。可用水粉、水彩笔、剪贴等工具材料进行,也可直接利用计算机制作。今天我们就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制作。在网上选出图片,再利用图形应用软件进行处理并制作。可运用Windows中的绘图工具或从程序中找到图画工具并进行绘制;也可运用金山画王绘制;还可运用photoshop制作。 第三步:用软件中的文字工具打出主题广告语。 CAI出示表现形式多样的招贴画 计算机及其应用软件: Windows中的附件图画或金山画王或photoshop 自主作业 1将自己的构思、构图和同学展开交流讨论。允许学生交谈。 2学生作业:直接运用计算机进行作业。 3教师巡行、个别指导,及时解决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问题。 4教师可随时调出不错的阶段性学生作业效果给全体同学观看。 CAI出示相关的图片资料并进行提示 总结评价 1学生把作业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夹中,教师调出画面,学生互相欣赏。 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简评。 3总结:今天,我们不仅认识到了水的珍贵和水资源的匮乏,懂得怎样保护、节约生命之水,而且运用计算机进行了招贴画的设计创作。同学们的作业从设计到制作都各有特点,效果很好。怎样将自己的作品真正起到招贴画宣传的作用呢?大家可在网上发布给网友或打印出来在社区张贴宣传 展示学生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