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594278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考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考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纬网 知识整合 规律方法 经纬网的应用技巧1 利用经纬网确定经纬线和地理坐标 位置 1 确定经纬线 横线代表纬线 纵线代表经线 关系法 侧视 俯视及各种光照图上 相互平行的是纬线 不平行的 相交于一点 极点 是经线 如右图 L是经线 S是纬线 数值法 方格经纬网 如图结合数值定经纬线 经线值不能大于180 纬线值不能大于90 自西向东 经度增大 为东经 经度减小为西经 自南向北 纬度减小为南纬 纬度增加为北纬 2 定经纬度 定南北纬 a通过角标注记 b自转方向定南北半球 定出南北纬 c弧顶法 无其他说明 一般北纬弧顶朝南 南纬弧顶朝北 定东西经 a通过角标注记 b结合自转方向 东经向东递增 西经向西递增 定出东西经 对跖点 关于地心对称的点 经度互补 东西经相反 纬度数相等 南北纬相反 2 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在经纬网中 确定两点之间的方位可以执行以下定位流程 具体分析如下 1 方格状经纬网图 此类图中 经线和纬线一般表现为直线形式 两两相交构成方格状网图 对A B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 可依据以下流程 2 弧线式经纬网图 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此类图中 纬线表现为圆弧线 经线表现为放射状直线 准确判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定位的关键 如图所示 对A C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步骤如下 1 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 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 最短航线经过两极点 方向分三种情况 a 同在北半球 先向北 过极点后再向南 如A到E b 同在南半球 先向南 过极点后再向北 如B到D c 两地位于不同半球 则看劣弧过哪个极点而做讨论 如A到C 3 最短航线的判定方法 2 同一纬线上但不在同一经线圈上a 同在北纬从A到B的最短距离 先向东北 再向正东 然后向东南方向 b 同在南纬从A到B的最短距离 先向东南 再向正东 然后向东北方向 4 利用经纬网判定距离地球为近似球体 所有经线均为半圆 其长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故可得出同一经线上纬度差1 经线长度相差约111km 所有纬线均为圆 且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与赤道关系可表示为L纬 L赤 cos 为地理纬度 故可推得任一纬线圈上 经度差1 其长度约为111 cos km 1 若A B两点经度相同 则只要算出两点之间的纬度差 再用纬度差乘以111km即可 2 若A B两点纬度相同 A B两点间距离约为111 cos km 其中 为A B两点间经度差 为A B两点的地理纬度 3 若A B两点经度不同 纬度也不同 计算两点间距离时需要进行模糊估算 一是可以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 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尺 进而算出两点间距离 例练1 2015 河南郑州模拟 某人幻想试图从 24 S 59 W 入地 并始终保持直线前进且穿越地心 据此回答 1 2 题 1 当他钻出地球另一端时 最可能看到下列何种景观 2 如该人沿经线圈过北极点飞行到达上题中的地点 他要飞行约 A 1998千米B 19980千米C 12954千米D 15318千米 解析第 1 题 点 24 S 59 W 关于地心对称点为 24 N 121 E 该点处在我国东南沿海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竹子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被 所以A项符合题意 第 2 题 从点 24 S 59 W 过北极点到达 24 N 121 E 共跨180 纬度 每纬度差约为111千米 所以共飞行的距离为19980千米 答案 1 A 2 B 地图的三要素 知识整合 1 比例尺 1 特点 2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形坡度 风力大小的关系 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 比例尺越大 坡度越陡 比例尺越小 坡度越缓 若等压距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越大 风力越大 比例尺越小 风力越小 若等高 压 线疏密 比例尺 图幅相同 等高 压 距 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 越大 坡度越大 风力越大 等高 压 距 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 越小 坡度越小 风力越小 3 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放大 用原比例尺 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 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 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 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 10000 比例尺变大 比例尺缩小 用原比例尺 缩小到的倍数 分数倍 例如将1 20000的比例尺缩小1 4 即比例尺缩小到3 4 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 3 4 1 120000 1 160000 比例尺缩小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 原图面积 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 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 原图面积 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 3 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 9 2 方向 1 一般地图 面向地图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2 有指向标的地图 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正北 3 有经纬网的地图 纬线定东西 经线定南北 3 图例和注记 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是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 水深等数据的数字 规律方法 地球上的方向的判断方法 例练2 2015 四川成都联考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 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A 一百万分之一B 一千万分之一C 五百万分之一D 五千万分之一 2 在些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 厘米 A 20B 40C 60D 80 解析第 1 题 图示距离为80cm 而赤道的实际距离为40000km 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选D项 第 2 题 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应为经线长的一半 而经线长为赤道的一半 故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为赤道的1 4 故选A项 答案 1 D 2 A 等高线地形图 知识整合 1 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地貌类型 1 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 气温 海拔每升高1000米 气温下降约6 阳坡热量条件好 阴坡相反 盆地不易散热 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降水 迎风坡降水量多 背风坡降水量少 高大的山地或者高原对大气环流有阻挡作用 从而影响不同坡面的气温和降水状况 2 等高线的实际应用 2 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 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分水岭 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山脊线 即分水线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 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 落差大 河流流速快 富水力 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 集水区域面积 和所处迎风坡 背风坡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3 等高线地形图与 线 的区位 4 等高线地形图与 点 的区位 5 等高线地形图与 面 的区位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的计算1 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 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相 H高 H低2 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 T差 0 6 xH相 100m 规律方法 陡崖的相对高度 n 1 d H n 1 d 陡崖崖顶的高度 H大 H H大 d 陡崖低的高度 H小 d H H小 注 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d为等高距 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 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3 估算陡崖高度 例练3 2015 山东济南模拟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水果重要产区之一 地适宜种植的水果是 单项选择 A 苹果B 菠萝C 椰子D 柑橘 2 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 应选择 或 线 理由是 3 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 甲 乙 丙 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 村 理由是 4 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 用电问题 该地区计划在 处修建水电站 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 但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解析第 1 题 从图上纬度28 N可看出 该地属于亚热带地区 第 2 题 读等高线图可知 线经过山脊 地势落差大 坡度陡 工程量大 第 3 题 读图可知 丁村处在两条河流交汇处 地势平坦 自然条件优越 交通便利 第 4 题 处位于峡谷 筑坝拦水工程量小 答案 1 D 2 坡度小 工程量小 3 丁地势平坦开阔 水陆交通便利 4 工程量小 水库蓄水量大 淹没村庄和农田 需要移民 第一步 确定剖面线 在等高线图上画出一条剖面线 可能为已知 如下图中的AB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 知识整合 1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第二步 建坐标 纵坐标表示海拔高度 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 第三步 选比例 一般情况下水平比例尺是垂直比例尺的1 10 第四步 描点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 或仅描关键点 如最高点 最低点 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第五步 连线 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 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 如下图中8 9两点高度相同 两者之间为河谷 地势较低 AB间的剖面图如下 通视问题可通过做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 山地或山脊 阻挡 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特别注意 凹形坡 与 凸形坡 的不同 凸形坡 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如图 2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通视问题 注意剖面线上的起点 终点 转折点的数值范围 关注最高值和最低值中心的数值 读剖面线的方向 经纬线位置 图例和注记等 读出剖面线上的地势起伏状况 分析海陆分布和地形分布特征 确定剖面线所在的大洲 大洋 国家或地区 地形区等 综合分析剖面图上某地的气候类型 自然带等地理事象 判读地形剖面图的方法 规律方法 例练4 2015 湖南长沙模拟 读 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分析回答 1 4 题 1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A 山地B 丘陵C 低缓高原D 平原 2 图中陡崖M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A 50米B 90米C 155米D 220米 3 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 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A 由西北向东南B 由西向东C 由东南向西北D 由东向西 4 在N点 A 能同时观察到甲 乙两村B 能看到甲村 无法看到乙村C 能看到乙村 无法看到甲村D 两村都无法看到 解析第 1 题 通过等高线分布规律可知 该地区海拔基本处在200 500m之间 而且地势有一定的起伏变化 故主要为丘陵 第 2 题 M处陡崖有3条等高线交汇 并且等高距为50米 根据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 可以计算出该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0 H 200 故C项正确 第 3 题 由题意可知 M处在甲地的正南方 乙处河流根据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的原则 所以 河流流向为由西北向东南 第 4 题 由等高线弯曲状况可以判定 N处左侧为一山脊 所以向左侧看甲村视线会受到阻挡 向右侧看乙村则可通视 答案 1 B 2 C 3 A 4 C 等值线图的判读步骤 常见图表 除等高线 等温线和等压线等常见等值线外 高考时还常见光合有效辐射 PAR 强度空间等值线 图1 区域晴天出现频率等值线 图2 以及城市等地价线 图3 等 新 等值线 判读步骤 读图名 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 即等高线 等压线 等温线 等降水量线 等盐度线 等人口密度线 等震线 等时线 等潜水位线 等太阳高度线和等太阳辐射线等 一 看图名 二 看疏密 等值线稀疏 说明单位距离内的差值较小 等值线密度 说明单位距离内的差值较大 如等高距一定时 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 水流愈急 同一幅图中 等压线越密的地方 风力越大 如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右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为A B 河流流向为B A 三 看走向 四 看弯曲 确定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 一般采用垂线法和切线法 1 垂线法 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 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 若箭头向中心辐合 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 若箭头向外围辐散 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 如下图 2 切线法 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 比较切点 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 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 则该处为低值区 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 则该处为高值区 如下图 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 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交会的地方表示陡崖 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流区域可能存在台风 五 看闭合 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 则要遵循 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规律确定其数值 如右图中有两条等值线 数值a小于b 则M地的值大于a N地的值小于b 六 看递变 等值线上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反映了该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 递增或递减 七 看特殊 典题示例 2013 大纲全国文综 10 11 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 如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 1 2 题 2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形坡度 风力大小的关系 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 比例尺越大 坡度越陡 比例尺越小 坡度越缓 若等压距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越大 风力越大 比例尺越小 风力越小 若等高 压 线疏密 比例尺 图幅相同 等高 压 距 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 越大 坡度越大 风力越大 等高 压 距 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 越小 坡度越小 风力越小 1 H K Q R四地中 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 H RB Q RC Q HD H K 2 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的地区是 A Q R之间B N M之间C S R之间D S K之间 思维过程第 1 题 H点外围等值线数值可能为180 也可能为200 如果是180 则H的取值范围是160 H 180 如果是200 则200 H 220 同理 K点外围等值线的数值可能为160 也可能为180 如果是160 则140 K 160 如果是180 则180 K 200 据图中R Q两点位置可知 160 R 180 180 Q 200 第 2 题 从图中可知Q R两地之间纬度相当 气温变化不大 动物种密度不同 不符合题目要求 从图中可知S R两地位于不同纬度 两地之间纬度越高 平均气温越低 但种密度也越大 从图中可知N M两地位于不同纬度 两地之间 纬度越高 平均气温越低 种密度也越小 从图中可知S K两地纬度相当 但动物的种密度不同 不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1 A 2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