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2课时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93836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2课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2课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2课时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2课时教案一、揭示课题,检查生字词语预习情况。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重温一段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这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就发生在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2、板书课题:狼牙山五壮士并齐读。检查字词:指导多音字“绷”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读一读,说一说第一组与读第二组的不同之处。齐读第一组,边读边谈感受。(读着第一行词语,让我们特别提气,让我们感受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总而言之一个字“壮”。)是啊,同学们!五位英雄,五位壮士,这五位壮士是谁能?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划出这五位壮士的名字。、探寻壮士的身份:(出示)七连六班的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小战士胡德林和胡福才。过渡:同学们,七连六班只是晋察冀根据地极为普通的战士,为什么课题中却说是“五壮士”呢?相信他们肯定有很多“壮举”,他们到底做了什么事呢?请大家快速读课文去找一找。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老师給大家一些提示:你可以参考课后题2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整理。(出示小标题)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借助提示交流)借助课文写作的线索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请大家把小标题记录在课后题中并注上各个标题的自然段序号。3、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划分三个部分。过渡:同学们观察提纲,发现了这篇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别的吗?四、学习最后一部分“壮烈跳崖”、老师把它改成这样行吗?(出示句子)、讨论: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课文中是怎么写出他们的“壮烈”的?(关注四个动作:望、砸、跳、响(喊)五壮士是怎样跳下的?(出示句子)五壮士地跳下悬崖。这一条,跳出了壮士的。(板书:跳)(有感情地朗读)马宝玉“砸”下的是什么?仅仅是一支枪吗?让我们来重温那惊天动地的一幕(出示句子)齐读(板书“响”)这里有两个“望”字,同学们读读这两个“望”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距离不同:“眺望”“望望”一个远,一个近;情感不同:一个是无限的眷恋,一个是满腔的愤恨;要表达的话语不同:“同志们,乡亲们,。”“小鬼子们,。”看录像,感受英雄那壮烈的一跳。4、是呀,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全体起立,捧起书本,再次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敌人的仇恨、对英雄的敬佩都融入我们饱含激情的朗读吧!5、生齐读第五部分课文, 尝试把这段话背下来。五、总结:通过这篇课文结尾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写文章结尾不一定都略写。(出示:根据表达的需要来组织材料。)为了表达的需要,也可以写详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结尾通过描写壮士的那一跳和那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口号声感受到了他们的壮举和豪言壮语。(板书“壮举”、“壮语”) 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跳 壮举 口号 壮言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种表达方法:根据需要来组织材料。这节课林老师想和大家学习一种读书方法学会写旁注(出示)二、知道什么是“旁注”吗?、林老师在读完课文后些了许多旁注,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部分。(出示句子)、读读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出示旁注。、如果你来写旁注怎么写?让你来写你会用哪些词语放在横线中?、(出示:温馨提示)、作者要写五壮士的“壮”为什么要把敌人写详细呢?(出示:侧面描写,使壮士的形象更加突出。)三、找出正面描写的五壮士的句子学着写旁注。过渡:这篇课文中壮士的“壮举”,不仅仅只有上节课所学的那视死如归的一跳,还有许多文中的其他地方呢!你会读得懂吗?、课前林老师搜集了一些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我想对大家一定有帮助。、出示成语。齐读,说说这些成语的共同特点。、学生读课文,写旁注。写得快的同学可以和同桌交流。四、交流:(一)痛击敌人,感悟英雄气概。、交流所写的批注,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关注:“沉着”、“狠狠地打”、“大吼”、“抡一圈”、“全神贯注”、“绷得紧紧的”。 “绷得紧紧的”与“全神贯注”表现出了战士歼敌地全力以赴。)、教师指导读,读出壮士的英勇。、小结:正面描写五壮士的“壮”是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入手的,(二)诱敌上山,一往无前中体会英雄气概、请同学读读写的旁注。、读书不光要读懂,还要读透,这段话中的“绝路”是什么意思?(死路)为什么说它是一条绝路啊?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板书:走)、班长明明知道这是条绝路,为什么还要选择走这条路呢?(齐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这是他们的心愿,更是他们的志向。(板书:壮志)过渡:是啊,班长心里想的是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的安全,根本没想到自己。战士们又是怎样想得的呢?你通过哪个词知道战士与班长的想法是一样的?学习“紧跟”一词,不要“紧”字与加上“紧”表达的效果一样吗?、朗读指导。小结:这段描写五壮士的“壮”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入手的。(三)引上顶峰,英勇歼敌。1、交流所写的旁注。、指名朗读。、小结: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刻画了壮士英勇歼敌的画面。五、激发情感,以情促写。过渡:从刚才正面描写壮士的句子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紧紧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突出了人物的英雄气概。其实这惊心动魄的狼牙山一战,还有许多细节没有在课文中记录下来。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狼牙山五壮士。2、学生分钟练笔。、交流。、修改六、总结提升,布置作业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我们永远也忘不了!解放后,电影工作者把这个故事拍成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请大家有时间看看这部电影,或去查查资料,了解更多狼牙山五壮士有关的资料。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走” 壮志跳 壮举口号 壮言附送:钓鱼的启示说课稿 一、文本解读 钓鱼的启示是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生活的启示”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回忆了34年前的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34年后,“我”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从小受到像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读着文章,我仿佛也随着作者一起回到了那个特别的夜晚。“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走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银色的月光”、“皎洁的月光”“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夜晚!在这个夜晚,父亲用他那“不容争辩”的语言和行为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了名为道德的种子。在历经一次次地人生旅途中的道德抉择之后,这颗种子开始发芽并不断地成长,从当时的不理解到后来的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父亲就如那“皎洁的月光”,在一件细小的事中,在简单的是与非的认识中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至纯至真那是一份无法用金钱换取的人生财富。以致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成了“我”永久的记忆,而父亲那崇高的形象也将永远地刻在我的心中,影响我的一生。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过程叙述了“钓到鱼放鱼34年后的感悟”。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了不少细节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读来让人感触颇深。如“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再一次次细节与心理活动等地描写中表现出了作者当时在“放与不放”之间多么地难以抉择。也正是经历了这样的艰难抉择,作者才会在今后面对那诱惑人的“鱼”时,不再害怕,勇敢面对。 二、学情分析 班级中的决大多数孩子都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表述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新课标,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通过自学,辅导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交接、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 2、细读“我”的心理变化和“父亲”的语言,抓住“得意”、 “盯”、“好一会儿”、“不容争辩”等词语,通过对话,感情朗读等方法体会其深刻的含义,理解父亲不容争辩地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的理由。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理解父亲不容争辩地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的理由。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配乐朗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走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在这样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会有一个怎样美丽的故事发生? 2、揭示课题,板书,学生跟着书空题目。(设计意图:学生能更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交流反馈: 开火车朗读课文,较正读音,难读的长句子注意辅导“我却不止鱼”、“一个人要是话” 正确规范地书写易错的生字:钩、翼、诫、践 3、再读课文,说一说那一晚发生了什么事情,并写一写。 (落实本组课文需学习地语文能力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体会“我”的情感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钓到大鲈鱼时 ;把鱼放回湖里时,得到启示时。 请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并用()表示。 交流与指导。 用适当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出示:得意()()() 2、默读课文,体会父亲的情感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父亲呢? 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交流与指导。重点品读“不容争辩”的句子 (1)学生找到读一读,理解“不容争辩”词语的意思。 (2)出示句子:“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抓住“得”,换词读读,体会父亲的坚决和不容争辩。) (3)填空练习:学生自由读4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父亲不容争辩地对我说:“孩子,虽然( ),但是,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尽管( ),但是,你也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我运用了课文中的一个句式,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感悟来完成)(适时引入开放捕捞鲈鱼的资料,帮助孩子突破知识难点)(期间指导对话朗读,分角色读,体会我的急切、不理解到越来越急直至难受得哭出了声及父亲的不容争辩) (五)读第十、十一自然段,感受这次放弃对我的影响 1、就是因为34年前的这次放弃,就是因为父亲从小对我的严格教育,给了我一次又一次拒绝人生诱惑之鱼的勇气和力量。 学生齐读第十自然段。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出示父亲告诫我的话)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也就是像这位作者所说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遇到过诱惑吗?遇到诱惑时怎么做的?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采,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 ,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3、父亲告诫我的话影响了我的一辈子,滋润了我一生,此时此刻也一定滋润着你的心灵。请同学们快速背背,让父亲的告诫时刻烙在你的心上。(语言的积累) (六)拓展,作业 1、最后送大家一句名言孟德斯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读读记记。 2、根据提示,写句子。 三十年前的那个夜晚是个怎样的夜晚?可以写月色,也可以写事情,还可以写得到的启示。 (学习语文是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和学习使用的过程。读写结合,学生运用自身语言积淀自由表达的方式,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升华。这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表达的过程。在写的过程中吸收语言,进行内化。我们都知道,语文课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凝聚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板书 钓鱼的启示 道德实践 是非 难 得意急切委屈、难受不舍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说课稿2套一、说教材及学情分析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第四组的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着“生活中的启示”选编了四篇文章,每篇文章都包含着深刻的做人哲理。钓鱼的启示是一篇论理型的文章,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正是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那就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的,钓鱼过程中有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启示部分的句子比较难懂又包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课文蕴藏的、倡导的道德品质都是现代社会所呼唤、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如规则意识、如诚实守纪、如不为名利所惑等等。 钓鱼的启示设计在本册的第四组课文的第一篇,主要是检验一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本教学设计基于“研究性阅读”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阅读课堂教学新模式。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表述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钓鱼的启示情节性强,语言质朴,含义深刻,学生爱读、能读,但不一定读得懂。幸好课文有直接点明文章主旨的重点句,教学中可以凭借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要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发,感悟无私处事、诚实做人的重要。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学生能正确无误地认读2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3、通过朗读、默读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初步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三、说重点、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2、本课的难点是理解本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理解“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四、说教学过程根据上述教材及学生情况的分析,谈谈教学过程:一、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字词。1、教师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学生提问:为什么钓鱼会使人从中受到启示?会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2、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3、指名分段读课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个别学生不能准确理解的词进行指导,如“涟漪、小心翼翼、皎洁、乞求、不容争辩、诱惑、抉择、告戒”等。(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在朗读课文中理解和学会字词)二、熟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1、提示阅读:请用心读课文的钓鱼部分13自然段,边读边想:“我”钓到鱼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父亲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在重点词下打上重点号。)2、在“我”钓到鱼时,父亲和“我”都很得意,而面对着到手的这条大鲈鱼,我们却没得意多久就面临着一个难题?(学生再读课文,讨论面临什么问题?预设:对这条鲈鱼是放还是留?)3、面对这个难题,父亲的态度是怎样的?父亲做出决定是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得”字感受父亲态度的坚决,从父亲的一声“孩子”去感受父亲对“我”的温柔和深情,体会其矛盾的心理和实践道德的决心。)4、组织交流:对于父亲的决定,“我”是一种什么态度呢?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梳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我”为什么不想放鱼?父亲为什么坚决要“我”放?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学生抓住主要词句总结“我”不愿意放鲈鱼的原因。在教师的引导下由父亲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感受父亲对“我”的教育和爱。)(设计意图:把读书的时间交给学生,把读书的权离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5、启发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里的“鱼”是指什么?作者最后对父亲的行为会怀着怎样的感情?(学生讨论理解“诱惑人的鱼”的特殊的含义:荣誉、权利、名利等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体会到父亲的管教让“我”有了抵制诱惑的能力,作者对父亲肯定会心存感激。)三、拓展延伸,深入体会拓展: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这时你会怎么做?(学生思考问题,交流自己的看法,明确在具体事件中所体现出的道德的“是”与“非”。)(设计意图:语文课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四、说板书钓鱼的启示钓鱼 得意 急切 放鱼 乞求、委屈、难受 无奈、依依不舍获得启示 感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