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山居秋暝》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92770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山居秋暝》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山居秋暝》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山居秋暝》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山居秋暝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教学目的1、解山水田园诗和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2、诵读课文。抓住意象,品味意境。3、对王维思想的了解。3、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鉴赏诗歌。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教法学法:涵咏、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请同学们看黑板上“亦诗亦佛,佛性为诗,诗入佛境;半隐半仕,仕不碍隐,隐在仕林。”这副对联写的是哪位诗人?(诗佛王维)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诗佛王维,感受一下他的山居秋暝的独特魅力!二识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著有王右丞集。王维多才多艺,诗、画、音乐都很有名,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很深。三略说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寄托了作者因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场,或清贫自守而宁愿隐身山林,啸傲烟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王维的这类诗的题材代表了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成就。四知背景:山居秋暝是王维晚年闲居蓝田辋川是写的一首五言律诗,他在终南山下建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五析题目,初步感知:诗题中“山居”、“秋暝”分别是什么意思?这是一幅以什么为题的画呢?明确:标题“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点明了地点;“秋”点明了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体时间。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的景物。六、诗歌朗读指导1、听朗读。2、结合注释,读懂全诗。3、诵读全诗。七明晰诗意:王维的诗被苏轼称赞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下面我们通过捉诗的意象,品味诗的意境来赏析这一特点。1首联与诗题有什么联系?明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3、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是写景,有什么不同?明确: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颈联用了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4、翻译尾联,并体会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春天的芳华景物已在不知不觉中衰败,秋景却很美,我还是愿意留居山中,不想归去。尾联表达了作者欲远离尘世归隐山林,不再回到纷纷扰扰的官场中去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5发挥想象,联想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村晚景图。请抓住意象及其特征,通过创造性想象,补充形象,再现画面,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图画,尽可能描绘细致、语言优美。(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参考范例:“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清泉石上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6、总结画面内容画面总合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7、山中景色令人陶醉。我们体会了“诗中有画”的特点。八再次诵读诵读指导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慢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九深入鉴赏: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不空,山中有人,有树,有水,为什么诗人写此山为“空山”?结合诗局理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明确:“空”实为静,人静,树静,水静,山静,让人心也静,这种静中透出的是一种心的空明与纯静。所以空山不是空空的山,而是宁静的山,纯明的山。环境:无人(无达官贵人)、无声(无尘世喧嚣)心境:空明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美在哪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上句侧重写空中,下句侧重写地下,各个景物非常协调,组成一个立体感很强的完整画面。诗句中蕴含了几组对比:动静、声音、上下、远近、色彩、刚柔等相对、对比中,景是和谐的,主要特点:幽清、明净。3为何先写“竹喧”再写“归浣女”,先写“莲动”再写“下渔舟”?明确:上句写女子,先声夺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情画意。(当然,还有平仄押韵方面的考虑)4.既是诗人心境空明,极力想表达山居之幽静,那他为什么又写了喧闹的浣女和下水的渔舟呢?明确:浣女也好,渔舟也罢,还是在写山居的空明与纯静,写人心的宁静。诗人仅仅是以动写静,以闹写静而已。(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5讨论:本诗尾联体现了诗人的愿望。尽管这时春芳已歇,为什么诗人还愿意在这里流连?是什么东西吸引着诗人?明确:山村的自然美:明月、青松、清泉、白石、翠竹、青莲清新、宁静村民的生活美:淳厚朴实、勤劳善良、和平安乐景、人的组合,是完整的田园生活图景,景、人和谐统一。(天人合一)这是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风景清幽、民风淳厚。6知人论世:最后一句中“王孙”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诗人曾属“王孙”,来自官场、来自社会,而今别居辋川。从“误入尘网中”到“复得返自然”,一个“自”字表达出诗人独特的“山居”领悟,更显秋韵之图乃是对羁绊人性的官场社会的强烈反驳。“留”者“居”也,而“山居秋暝”之“居”不仅有自然的深情召唤,更是诗人心灵的驻足。正是在这种精神背景下,为世人所景慕的“春芳”在诗人眼中就显得不足为怪了。7读下列文字: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王维结合诗中所写景与人来看,诗人追求的倒底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明确:景清幽、明净,以物芳而明志洁;人淳厚、朴实,以人和而望政通。王维追求的是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十思考:除了隐居,有无更好的方式?隐居是不是逃避?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31课数字杂说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自学目标】锻炼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养成关注生活现象并进行思考的习惯。懂得反对现代“数字”迷信,批判畸形的文化现象,树立科学观点。【课文提示】作者给我们展现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数字不仅代表博学,还有“身世”;不仅有客观的表述,还隐含着丰富的情感。本文是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对数字“身世、情趣、遗憾”的“杂说”,体现强烈的科学精神,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正音正字】卞bin毓y【词语积累】目不识丁饱学之士大同小异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雅俗共赏古往今来拍案叫绝不乏其例浑然天成毫不相干无稽之谈看好走俏如痴如醉见怪不怪【结构分析】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是全文的“纲”,总说数字具有丰富的身世、情趣乃至遗憾。第二部分,从数字的身世、情趣、遗憾三个方面进行介绍。这一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2-9段),主要介绍数字的身世。第二层(第10段),主要介绍数字的情趣。第三层(第11-12段),介绍数字被人们误用的悲哀。数字被人为地赋予某种意义,某些数字就被蒙上不白之冤而遭人记恨,甚至避之惟恐不及了。如:“7424994”(妻死儿死舅舅死)。【思维训练】第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第段在全文起总起的作用。第二部分可分三层。请找出每一层次的中心句。“数字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数字之妙远远不局限于数字王国本身。”“数字却也有自己的苦恼,本身和它毫不相干的事情,偏偏总有人硬往它身上安。它的概括力使人易于记忆,便利交谈。”请写出数字的演变过程。腓尼基人发明的字母表古罗马人创立记数法印度人发明“阿拉伯数字”中国早在七千年前就有一套计数方法,直至今天,这些数字还在发挥余热。第10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些例子要说明什么问题?举例子。作者通过具体例子,特别是民间流传甚广的诸葛亮的例子,告诉我们:数字能帮助记忆、促进交谈,它人情味十足,增添文化生活乐趣。在写法上,本文有什么独到之处?结构清晰严明,采取总分式;拟人化和举例的说明方法。把“数字”当作生命体来解说,从“身世、情趣、遗憾”三个方面,使解说显得亲切、易懂。在说明中举了大量的例子,使不易了解的古代数字知识变得通俗好懂;语言准确、丰富而生动,充分体现了科普小品的艺术特色,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能不能用罗马数法和中国数字表示“xx”?为什么?罗马数法不能表示“xx”。因为无法用罗马数字表示中间的“00”。中国数字可以表示“xx”,我国创造了表示空位的符号“”,所以可写成“二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