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一 中国古代篇 第一步 专题优化 专题三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591694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一 中国古代篇 第一步 专题优化 专题三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一 中国古代篇 第一步 专题优化 专题三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模块一 中国古代篇 第一步 专题优化 专题三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科技文艺 模块一中国古代篇 最新考纲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 宋明理学 4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5 科技成就 6 汉字的起源 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7 文学成就 8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模块一中国古代篇 模块一中国古代篇 主线导引 1 古代中国思想上起先秦 下至明清 其核心是儒学产生 发展 成熟 批判继承的历史过程 具体历程是 创立 孔子 仁 礼 发展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荀子 礼法并施 完善独尊 董仲舒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汉武帝 独尊儒术 改造 成熟 儒佛道合一 理学 心学 批判 新生 经世致用 工商皆本 反专制 2 科技成就 古代中国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模块一中国古代篇 3 文学与艺术成就 从先秦到明清 古代中国文学经历了 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的发展演变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独具东方神韵 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剧是戏曲艺术的瑰宝 成为我国的国粹 考点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克己复礼 仁政 君舟民水 2 道家 1 老子 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主张 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状态 2 庄子 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 认为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3 法家 韩非子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主张以法治国 实行 倡导及时变法革新 4 墨家 墨子 主张 兼爱 非攻 尚贤 节俭 道 无为而治 君主专制 细微点拨 1 区分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涉及仁 以德治国的是孔子 涉及仁政的是孟子 2 涉及仁政的是儒家思想 涉及无为而治 清心寡欲的是道家思想 涉及以法治国的是法家思想 涉及代表平民百姓要求的是墨家思想 二 从秦朝到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演变历程及地位 君权神授 存天理 灭人欲 本心 孔孟权威 经世致用 细微点拨 1 全面理解历史概念 天理与人欲 格物致知 致良知 知行合一 2 正确认识宋明理学的影响 注意它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到的积极作用 考向一春秋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运用史料 考查对诸子百家思想特点的辨析 C 解题思路定位知识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思想 民本思想 关键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 人无于水监 照镜子 当于民监 这句话的含义 解析 人无于水监 照镜子 当于民监 大意为 统治者不要把水当做镜子 而要把人民当做镜子 这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故选C项 兼爱尚贤是墨家的思想 主权在民是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的主张 道法自然是道家学派的主张 均与题意不符 故排除A B D三项 考查诸子百家思想的异同 B 解题思路定位知识 先秦诸子思想异同辨析 关键点拨 紧扣题干关键词 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 共通之处 判断 解析 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倡导实行法治 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儒家倡导 为政以德 在治国方面强调 仁 礼 注重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 1 2015 高考安徽卷 据 史记 载 一日 魏太子下车 向一位新贵 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 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 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 田子方答 贫贱者 并解释 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 A 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 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 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 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A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信息准确理解史实 根据关键信息 魏太子下车 向 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 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 可知 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 受到诸侯国的重用 故A项符合题意 B项士人轻视功名利禄与题意相悖 故排除 C D两项在题干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排除 2 2014 高考上海卷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此段文字出自 A 孟子 B 庄子 C 韩非子 D 道德经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儒家思想 从题干内容看应是儒家思想的主张 庄子 道德经 是道家著作 韩非子 是法家著作 只有 孟子 是儒家著作 故选A A 3 2014 高考海南卷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 君上之于民也 有难则用其死 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 君主无为而治B 强化血缘等级C 推行礼乐仁政D 实行严刑峻法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 君上之于民也 说明君主集权 有难则用其死 安平则尽其力 说明对人民统治的严苛 属于法家思想 故D项正确 A属于道家思想 B材料中没有提及 C属于儒家思想 均不符合题意 D 深化必备不同角度审视百家争鸣1 从唯物史观看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奴隶制瓦解 分封制崩溃 封建制确立的时代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形成的大背景 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2 从阶级立场看 孔子主张社会有序 老子主张统治者 无为 代表的是没落贵族的利益 墨子代表下层劳动者群体的利益 其他如孟子 庄子 韩非子等则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1 吕思勉先生说 大同时代的境界 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 不但孔子 即先秦诸子 亦无不如此 如孔子主张 克己复礼 老子幻想回到 小国寡民 的社会去 墨子主张 兼爱 思想 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结 主要反映了 A 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B 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C 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 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 复杂性 B 解析 社会进步有时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 道德沦丧 因而孔子提出 克己复礼 老子幻想回到 小国寡民 的社会 墨子主张 兼爱 说明社会的进步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二者在短时间内是矛盾的 故B项正确 材料中仅列举了孔子主张 克己复礼 老子幻想回到 小国寡民 的社会去和墨子主张 兼爱 思想 而韩非子等法家思想家主张社会是向前发展的而不是开历史倒车 故A项错误 材料并未体现出 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的观点 故C项错误 材料只是讲述了对三代向往的思想家的主张 不能得出反映了 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 复杂性 的特点 故D项错误 2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 史学家白钢认为 政治上的表现 一是有权就有一切 二是家长制 三是官僚政治 经济上的表现 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 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 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 一是天命观 其中 有权就有一切 家长制 官僚政治 蒙昧主义 历史根源分别是 A 三公制 宗法制 中央集权制 道家思想B 皇权制 宗法制 中央集权制 道家思想C 三公制 宗法制 中央集权制 儒家思想D 皇权制 宗法制 中央集权制 儒家思想 D 解析 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主宰国家意志 有权就有一切 体现的是皇权制 家长制 是指家庭的长者掌握大权 在家庭中居支配地位 其他成员都要服从 体现的是宗法制 官僚政治 取代先秦的贵族政治 体现的是秦代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 蒙昧主义 天命观是一种道德教化方式 让百姓重视礼仪 明知孝悌 体现的是儒家思想 D项符合题意 考向二从文明演进角度考查儒学演变的历程 从治国理念角度考查儒家思想的特点 C 解题思路定位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 关键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材料准确理解儒家的主张 紧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 称颂先秦及尧 舜时期的政治 解析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要求统治者对待百姓要实行仁政 不可过度威逼百姓 以达到巩固统治秩序的目的 材料反映了儒家的这一政治理想 C项符合题意 儒家思想在汉代经过改造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所以A项错误 儒家主张逐步改良政治 B项错误 儒学以维护等级秩序为目标 D项错误 从发展演变角度考查儒学地位的演变 C 解题思路定位知识 儒学政治地位的稳固 关键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 注意解读题干中唐高祖 武则天 唐武宗对待道教 佛教态度的变化 解析 题干材料阐述了唐高祖因姓李 与老子同姓 规定道教第一 儒学第二 佛教第三 武则天为打击李氏势力 明令佛教地位高于道教 后来唐武宗又 灭佛 只有儒学的地位没有重大变动 最为稳固 故答案选C 1 2015 高考福建卷 顾炎武在 日知录 中说 今将静百姓之心 而改其行 必在制民之产 使之甘其食 美其服 而后教化可行 风俗可善也 在此 顾炎武强调 A 培养人才 经世致用B 弘扬道德 规范言行C 富足百姓 移风易俗D 教化民众 静心明志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 顾炎武的意思是要安定百姓 改变其行为 必须先使人民 甘其食 吃饱 美其服 穿好 然后进行教化以改善习俗 故C项正确 C 2 2014 高考全国卷 T26 4分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 宋明理学家主张 存天理 灭人欲 他们认为人性 A 本质是善B 本质为恶C 非善非恶D 本善习远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点 对人性的新认识 宋明理学家继承并坚持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还将人性高扬为宇宙的本体 天道 天理 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 具有仁 义 礼 智等美德 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 所以强调 存天理 灭人欲 A项不是新认识 B C两项表述不符合理学家的思想主张 D 深化必备全面认识儒学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 科学或可取的一面 1 具有和谐意识 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 小到家庭 大到民族 国家 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2 具有忧患意识 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 奋发进取 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优良传统的形成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3 崇尚道德 充分意识到道德对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 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4 强调力行 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 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5 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并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尊崇 以至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封建社会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 2 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 尊卑等级观念 重男轻女的观念 因循守旧的观念 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这些观念均属于封建糟粕的思想 1 为政在人 取人以身 修身以道 修道以仁 仁 人心也 人者 政之本也 身者 人之本也 心者 身之本也 不造其本而从事其末 末不可得而治矣 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为政根本在于得民心B 修身正心方能国治C 事功为本 修身为末D 内心反省可明天理 B 解析 依据材料 人者 政之本也 身者 人之本也 心者 身之本也 不造其本而从事其末 末不可得而治矣 的信息可知 人才是政治之本 修身是做人之本 正心是治身之本 只有加强道德修养 修身正心方能治理好国家 故B项正确 依据材料中 为政在人 可知材料认为为政根本在于 人 而不是得民心 故A项错误 依据材料 身者 人之本也 信息可知修身是做人之本 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内心反省可明天理的内容 故D项错误 2 以下是根据汪玢玲 中国婚姻史 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由图可知 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 这跟下列哪一史实联系最为紧密 A 理学成为官方哲学B 明清出现进步思潮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专制皇权的加强 A 解析 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 主要是受理学的影响 南宋以来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制度 压抑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导致节妇烈女人数增加 故A项正确 明清进步思潮批判纲常礼教 追求个性发展 不符合题意 故B项错误 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 与当时统治者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有关 与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关系不大 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专制皇权的加强 故D项错误 一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1 四大发明 1 造纸术 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 东汉 改进造纸术 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2 指南针 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 时指南针出现并应用于航海 13世纪传入欧洲 3 印刷术 隋唐时期出现了 印刷术 北宋时期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后从西域传入欧洲 考点2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蔡伦 北宋 雕版 4 火药 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火药 唐朝末年 开始用于军事 北宋广泛应用于军事 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欧 2 数学 东汉 九章算术 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南北朝时祖冲之对圆周率精确计算 3 天文学 战国 甘石星经 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汉代的浑仪 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 编著 授时历 4 古代农书 西汉氾胜之的 氾胜之书 北魏贾思勰的 元朝王祯的 农书 明朝徐光启的 农政全书 齐民要术 5 医学 西汉成书的 黄帝内经 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东汉张仲景的 伤寒杂病论 是中医临床学的经典书籍 明朝李时珍编写的 本草纲目 被誉为 细微点拨中国古代科技素称发达 但不是一直领先于世界 明清时期逐渐走向衰落 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仍属于传统科技 而且以总结性为主 发展停滞 西方此时则是近代科技的兴起 以创新 理论性科技为主 东方药物巨典 二 古代中国的文学1 先秦 和楚辞是先秦文学最高水平的代表 分别开创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风格流派 2 汉朝 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特点是铺陈词藻 文采华丽 3 唐朝 唐诗是唐朝文学的代表 代表人物有边塞诗人王昌龄 浪漫主义诗人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4 宋代 宋代的文学以词为代表 豪放派词人有 和辛弃疾 婉约派词人有柳永和李清照 适应了市民阶层丰富生活的需要 5 元代 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 与元杂剧一起 合称为元曲 以关汉卿的 为代表 诗经 李白 苏轼 窦娥冤 6 明清 章回体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 出现了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等也很有影响 商品经济发展 扩大是明清文学兴盛的原因 细微点拨 1 凡是考查市民文学形式的要考虑与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的关联 原因要考虑商业发展 城市繁荣 市民阶层扩大等因素 2 注意区分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红楼梦 市民阶层 三 古代中国的艺术1 汉字 书法 1 汉字 基本脉络 原始的刻画符号 甲骨文 金文 秦朝 隶书 始于秦 流行于汉 楷书 草书 行书 演变趋势 由繁到简 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 稳定化 2 书法 发展脉络 楷书 始于东汉 魏晋完善 唐代步入盛世 草书 起源于汉初 成熟于 行书 东汉至西晋书体完全成熟 小篆 东晋 阶段特点 秦篆汉隶 魏晋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隋唐风格多样 宋四家追求个性 忽略法度 明代平民化 世俗化 个性化 2 中国的绘画 1 发展脉络 新石器时代 彩陶画 战国两汉 帛画 魏晋 出现 唐 雍容华贵 宋元 文人山水画 独立画种 注重意境 风俗画 明清 风格奇特 2 代表作品 战国帛画 人物龙凤图 人物驭龙图 东晋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唐代绘画作品 步辇图 送子天王图 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元代王冕的 墨梅图 等 文人画 3 京剧 1 乾隆年间徽班进京 2 形成 道光年间 徽剧和汉剧融合 兼收昆曲 秦腔等民间曲调的唱腔 剧目和表演方式 3 发展 同治 光绪年间 京剧走向成熟 出现 4 走向世界 民国年间 京剧走向世界 成为中国的国粹 同光十三绝 细微点拨唐宋以来 因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民阶层逐渐兴起 受其影响 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逐渐出现世俗化的倾向 如文学方面的唐传奇 宋话本 绘画方面风俗画的出现 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书法方面追求 有意无法 的 宋四家 戏曲方面的宋南戏和元杂剧等 作为商品经济衍生物的市民文化的兴起是社会史观研究的重要领域 复习中应注意总结归纳 从社会背景角度理解文学成就的特点及成因 考向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表现 特点及影响 C 解题思路定位知识 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明清小说的特点 关键点拨 解答本题应理解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之间的关系 紧扣题干中不同阶层 不同性别年龄的人们对小说的熟悉程度 解析 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民阶层扩大 促成了小说这种世俗文学形式的繁荣 小说成了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 材料说明的正是这一点 A项说法不正确 B D两项是世俗文学的意义 但不是材料的主旨 故排除A B D三项 从史学研究角度考查古代戏曲艺术的特点 B 解题思路定位知识 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京剧脸谱 关键点拨 紧扣题干中唱词 据所知戏曲人物的性格分析判断 解析 京剧脸谱来源于中国古代 傩 戏中的面具 在后来戏剧发展演变的过程中 人们给不同颜色的脸谱赋予不同的性格 这种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很难真实地再现历史 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从而也就不能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 故排除A C D三项 1 2014 高考江苏卷 据叶德辉 书林清话 五代后唐时 在宰相冯道主持下 开始将儒家 九经 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 至真宗景德二年 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 司天监 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 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A 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 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 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 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C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两点 一是时间的变化 从五代后唐到宋朝 二是核心内容 印刷术的推广 宰相冯道生活于五代后唐时期 而雕版印刷早在唐朝初期就已出现 故A项错误 宋真宗景德二年是公元1005年 此时毕昇还未发明活字印刷术 1041 1048年发明 故B项错误 从材料提供的印刷品的数量逐年增多和印刷机构遍布全国各地 可知C项正确 依据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 可知D项错误 2 2014 高考四川卷 太史公曰 相如虽多虚辞滥说 然其要归引之节俭 此与 诗 之风谏何异 据此可知 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 A 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B 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C 创作形式与 诗经 一致D 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 材料大意是 司马相如的文章虽然多假托的言词和夸张的说法 但其主旨却归于节俭 选项中与其相符的只有B项 司马相如生活在西汉时期 他不可能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A项错误 赋与 诗经 的创作形式不一致 C项错误 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3 高考四川卷 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 下列作品中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别四幅图片所体现的书法类别 从A项图片中 永和九年 这一信息可知是王羲之的 兰亭序 局部 摹本 属于行书 其最大的特点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 兼具楷书和草书的长处 既工整清晰 又飞洒活泼 故A项不符合题意 B项图片符合隶书的特点 排除B项 C项图片所示字体略长 笔画圆匀 富于图案美 属于小篆字体 排除C项 D项图片所示字体笔画简约 勾连不断 线条流畅纵情 属于草书 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故D项符合题意 深化必备文艺是社会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等现象的反映1 春秋战国时期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思想活跃 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 秦汉 国家统一 生产发展 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 西汉儒学独尊 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 文学艺术大放异彩 3 隋唐 盛唐时期政治统一 经济繁荣 民族融和 文学艺术全面辉煌 同时社会走向正轨 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 中唐以后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政治黑暗 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 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4 宋代 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随着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市民阶层扩大 韵律极严的诗歌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更加丰富的思想感情 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另一方面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一些作家转向于采用词这种更能抒发感情的文学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爱国主义精神 这样 宋词便得到了快速发展 5 元代 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知识分子处于社会底层 知识分子们的愁苦 反抗 逃避现实通过元杂剧与元散曲 合称为元曲 来表达 6 明清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商品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文化专制 八股取士 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1 元代杂剧 窦娥冤 描述了一位名叫窦娥的女子受害含冤而死的故事 她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 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楚州大旱三年 这三桩誓愿都得到了实现 这种描写 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折射了劳动人民的正义呼声 反映了儒家的天人感应理论 表现了封建法制的阶级属性A B C D D 解析 窦娥冤 设计了三桩誓愿显灵的超现实情节 表明窦娥的冤屈的深重 反抗的强烈 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故 错误 窦娥冤 反映了下层劳动妇女的苦难 隐晦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抗争 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故 正确 窦娥发下的誓愿均违背自然界的规律 但是作者都让其最终实现 追溯其思想根源 来自于儒家思想的天人感应学说 本质上带有限制暴政的民本观点 故 正确 封建法制本质上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 这与材料维护劳动人民的意愿相反 故 错误 选项D符合题意 2 京剧的形成是自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 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 互相争胜 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 实行新的综合 没有新的综合 就不会有曲调丰富 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 材料反映了 A 京剧已成为 百戏之祖 B 京剧艺术经融合而推陈出新C 京剧是古代戏曲的高峰D 京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 B 解析 百戏之祖是昆曲 不是京剧 故A项错误 依据材料 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 实行新的综合 没有新的综合 就不会有曲调丰富 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 可知京剧是经融合后而推陈出新的 故B项正确 材料中只是叙述了京剧的形成过程 并没有反映其地位 故C项错误 元杂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 故D项错误 儒学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史料一中国的县志中有丰富的女性资料 它们清楚地表明 妇女的贞节是当地荣誉的象征 对风俗的描述 列女志 的前言 甚至许多地方志的编纂体例都清楚地显示 女性贞节是向外部世界描绘地方道德标准的综合价值观的组成部分 来自长江下游的一些例子很有说服力 其中有如下描写 歙欲称闺门邹鲁 指文教兴盛之地 盖山川清淑之气所独钟 抑亦程朱之教泽 邓小南等 中国妇女史读本 史料二宣圣谕 圣谕曰 孝顺父母 尊敬长上 和睦乡里 教训子孙 各安生理 毋作非为 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 朱元璋 曲尽做人的道理 件件当遵守 能遵守的便是好人 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 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 堂 中 敬听宣读 悉心向善 皆作好人 有过即改 共为盛世良民 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 虎墩崔氏族谱 族约 1 据史料 辨析考查宋明理学家的思想主张 如 二程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朱熹的 三纲五常 就是天理 强调 存天理 灭人欲 陆九渊的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真理 的主张 王阳明主张通过内心反省 克服私欲 以 致良知 等 2 据史料 考查古代不同时期统治者与百姓对儒学的态度及影响 如程朱理学在宋代以后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并成为地方教化的工具 明代统治者尊崇儒家伦理 民众遵守儒家伦理等 3 依据史料 考查儒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统治 社会生活 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 如据史料一考查程朱理学如何对女性贞节作为地方道德标准产生影响 据史料二考查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维系家庭家族和睦 维护政治 社会稳定 传承民族道德 影响思想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等 4 据史料 考查不同时期儒学地位的变化及对儒学的态度 如中国古代儒学不同时期的地位 近代康有为 陈独秀对儒学的态度 现代中国儒学的地位及对儒学的认识等 1 2014 高考全国卷 T25 4分 秦朝法律规定 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 私拿亲子财物无罪 西晋时规定 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 西晋时 A 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 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有利于维护家庭稳定 强化亲情关系 这符合儒家伦理中和谐的主张 表明西晋时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 2 2015 山东潍坊模拟 岳麓书院院训 忠孝廉节 碑文由朱熹所写 每字一碑 分嵌在讲堂左右两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四字碑揭示了楷书的端庄浑厚B 书院教育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C 四字碑体现了理学的本质内涵D 朱熹将理学发展成官方哲学 C 解析 A项不能体现朱熹理学的本质 故错误 岳麓书院院训 忠孝廉节 四字碑不能说明 书院教育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故B项错误 忠孝廉节 四字碑深刻诠释了朱熹理学的本质内涵 故C项正确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其理学思想被作为后世官方正统儒学思想 但是材料看不出 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