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24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590880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24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24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24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2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三部分现代史部分 600分易混概念 考点 700分综合考法 考练 600分基础考点 考法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 主要包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600分基础考点 考法 考点74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考点75毛泽东思想考点76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分考点1三民主义的提出考法1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考法2中国同盟会纲领与三民主义考法3三民主义的实践分考点2新三民主义考法4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与评价 考点74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考法1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1 经济 阶级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2 思想理论基础 中国的大同思想 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及自由平等思想 西方的进化论等 3 历史教训 鸦片战争后各种救国方案实践失败和改革碰壁的教训 4 实践基础 反清革命斗争实践 考法2中国同盟会纲领与三民主义 1 中国同盟会成立及纲领 1905年 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纲领是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孙中山在 民报 发刊词上将其阐述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主义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 三民主义内容 1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清政府统治 2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 民生主义 土地国有 平均地权 4 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1 性质 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2 进步性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3 局限性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没有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这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考法3三民主义的实践 1 成就 辛亥革命后 建立中华民国 推翻了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与责任内阁制 此后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 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 实行独裁统治 企图复辟帝制 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领导发动了 二次革命 1913 护国运动 1915 1916 护法运动 1917 1918 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1 1922 这些基本都以失败而告终 考法4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与评价 1 内容 1 民族主义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 对内反对民族压迫 2 民权主义 授予一切反帝和反封建军阀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3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 2 评价 1 在内容上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2 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 是指导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 具有鲜明的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性 3 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 是国共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考点75毛泽东思想 考法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考法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考法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历程考法4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考法5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及意义 考法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 表现 1 李大钊发表了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等文章 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2 新文化运动中后期 毛泽东等知识分子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进一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 意义 1921年 中国先进分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法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 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并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奠定了思想基础 4 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考法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历程 考法4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 1949年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提出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2 1949年毛泽东发表 论人民民主专政 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3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发表 论十大关系 和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 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考法5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及意义 1 精髓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2 意义 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 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并取得胜利 建立了新中国 3 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和文化 考点76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分考点1邓小平理论考法1邓小平理论提出的背景考法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考法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考法4邓小平 南方谈话 分考点2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考法5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内容及意义 考法1邓小平理论提出的背景 1 文革 结束 但 左 倾错误继续存在 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 两个凡是 的错误思想 2 1978年 思想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为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3 1978年底 邓小平发表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重要讲话 这个讲话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考法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 考法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 主要内容 1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强调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 社会主义本质 根本任务问题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共同富裕 4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5 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问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实行对外开放 6 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问题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 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问题 三步走 战略 8 社会主义事业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 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与自身建设 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人民军队是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9 祖国统一问题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的构想 2 意义 1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 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2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考法4邓小平 南方讲话 1992年邓小平 南方谈话 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达到共同富裕 并且提出了判断各方面工作 三个有利于 的标准 指出 计划 和 市场 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考法5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内容及意义 1 内容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意义 1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的重大问题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2 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 3 是新世纪中共和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 易混点1新旧三民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易混点2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 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 具体的奋斗目标 三大政策是指导思想 方法 途径和具体方针 两者都是新民主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 政治纲领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标志 灵魂 新三民主义充分体现出三大政策的精神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 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 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要求 综合考法1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主要结合三民主义的内容分析 注重结合当前热点问题 从古代 近代和现代的民生主义问题进行考查 综合考法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理论的成熟 要把握住一个真理 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 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 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找到了中国自己的 农村包围城市 的革命道路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 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在复习备考中 要结合重大理论的形成过程 分析其重大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