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 1 古诗二首教案2 语文S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88306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 1 古诗二首教案2 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 1 古诗二首教案2 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 1 古诗二首教案2 语文S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 1 古诗二首教案2 语文S版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生字和新偏旁。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自主积累词语。3.学习古诗,理解诗意,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和勃勃生机。重点难点1.认识本课生字和新偏旁。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指导书写生字。4.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激发热爱春天的情感。教学课时三课时。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醉:迷醉,陶醉。散学:放学。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村居草co长zhn莺yn飞fi二r月yu天tin,拂f堤d杨yn柳li醉zu春chn烟yn。句导读:写了“草、莺、杨柳”这些景物。用轻缓的语气读,感受春天的美景。译文:二月里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令人陶醉。儿r童tn散sn学xu归u来li早zo,忙mn趁chn东dn风fn放fn纸zh鸢yun。句导读:放飞着风筝,同时还放飞着快乐,放飞着希望。译文:儿童放学回来得早,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着风筝。段导读:写了环境的优美和儿童生活的快乐。 字词导读 春晓:春天的清晨。不觉:不知不觉。晓:指天刚亮的时候。闻:听到。啼:鸣叫。春晓春chn眠min不b觉ju晓xio,处ch处ch闻wn啼t鸟nio。句导读:“眠”适当拉长,稍作停顿,留下想象的空间。译文:春天晚上睡觉时,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醒来之后只听见到处是鸟儿的叫声。夜y来li风fn雨y声shn,花hu落lu知zh多du少sho。句导读:花落了这么多,令人感到很可惜。译文:昨晚夜里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花儿不知被吹落了多少。段导读: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1.学习古诗村居,感受春天给儿童带来的欢乐。2.认识本课的生字。3.朗读课文。春景图画,生字、新词卡片。一检查背诵和朗读1.指名背诵春晓这首诗。2.指名读村居。3.读本课识字卡片,口头组词。二自学古诗,老师指导自学古诗,学习本诗中的会认字。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学村居这首古诗,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帮助用实物投影出示村居中一些字词的解释,根据这些解释,试着自己讲一讲每句话的意思。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莺:鸟名。身体小,嘴尖,叫声清脆好听,吃害虫,是益鸟。常见的有黄莺、柳莺等。拂:轻轻擦过。堤:拦挡河水的堤坝。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的美好景色。纸鸢:泛指风筝。三小组学习,交流学习体会1.用自己的话讲讲古诗的意思,每人讲一句话。2.说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小组共同讨论。老师巡视,指导小组学习。四各组汇报学习情况可以先讲每句诗的意思,再有感情地朗读。也可以先读后讲。第一句写出了农村春天的美景。农历二月正是我国南方春光明媚的时候。小草钻出了地面,鸟儿在枝头婉转歌唱,河边的柳树上那长长的枝条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摆动,抚摩着堤岸。春花烂漫,人们陶醉在这美好的春光里。第二句是对孩子们的描写。放学后,孩子们急忙回到家里,拿着早已准备好的风筝,来到空旷的田野里,乘着春季之风东风,放起了风筝。五想象1.读完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好像看到了春天郊外的美景,好像听到了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声笑语,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齐背古诗。1.村居是一首很有生活情趣的小诗。这首诗比较好理解,在梳理了意思之后,重点还是放在背诵上。由于诗里涉及很多意象,所以可以鼓励学生边读边表演,在表演中就能流利地背诵了。2.学了这两首诗之后,同学们的兴致都很高,觉得很有意思,可以让学生找一些与春天有关的诗,读读、背背。这些诗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春天的美好景象。当然,也可以找一些当代的短诗,更富有情趣,更贴近生活。1.学习古诗春晓,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2.认识本课生字。3.朗读课文。春景图画,生字、新词卡片。一画面导入,揭题简介1.出示图1:多漂亮的画面哪!谁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2.老师:桃花静静地盛开着,花瓣是那么新鲜,像刚被雨水洗过似的。各种各样的鸟儿从巢里飞出来,有的站在枝头欢叫,有的在树间飞来飞去,自由欢快,没有人来打搅,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早晨。)3.春天的早晨是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一个春天早晨的雨后美景的古诗春晓。(板书课文题目)4.(指“晓”)这个字读什么?“日字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晓”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指“早晨”。)5.齐读“春晓”。“春晓”的意思是什么?6.过渡:理解诗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质疑,出示卡片,理解诗的题目)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听录音范读。2.自读。3.指读。4.过渡:下面我们来理解诗句,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感情。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前两句:1.出示图2:诗人本来在干什么?诗中哪个词表示睡觉的意思?(眠。)正音。你怎么看出来它表示睡觉?“春眠”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气候温和,睡起来会睡得怎样?(很香。)那“春眠”的意思该怎么说?(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2.(指“觉”)这个字读什么?我们平时常用到这个字,谁来组词?在这儿是什么意思?(觉得。)3.“晓”呢?跟诗题中同一个字,是解释为“天亮”还是“早晨”呢?(天亮。)4.指说第一句的意思。(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亮了。)5.指导读第一句:春眠/不觉晓。(老师范读,指读,齐读)6.诗人睡得很香,朦朦胧胧中听到什么?(鸟儿叫声。)你从哪句看出来的?“闻”是什么意思?(听到。)“啼”是一个生字,齐读。意思是什么?(叫。)“啼鸟”应解释为“鸟啼”,就是鸟叫。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到处听到鸟儿的叫声。)7.看图1,想想可能有哪些鸟儿在叫。这些鸟儿在叽叽喳喳地欢叫,我们来听一听。(放录音,听鸟儿叫)8.想想这时候诗人的心情怎样。(喜悦。)练读:处处/闻啼鸟。后两句:1.诗人坐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鸟儿叫声,想起了什么呢?2.“夜”指哪一夜?(昨天夜里。)诗人听到什么声音?(刮风下雨的声音。)3.“花落知多少。”“知”这里就表示“知道”。诗人知道花落了有多少吗?(不知道。)“知”解释诗句时就是“不知道”。谁来说说“花落知多少”的意思?连起来说说第三、四句的意思。(注意:开头加“想起”)4.我们知道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想想春天里有哪些花。这些花受到风雨的吹打,像雪花似的片片飘落,落在地上(看图3),这景象美不美?诗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春天花很多很美,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想到美丽的花朵飘落地上,美丽的春光即将逝去,诗人心中有点儿惋惜。诗人爱春、惜春,这是他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感情。现在老师做诗人,吟一吟这两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请你们各自做诗人,也来吟诵一遍。(注意:想象自己站在窗前,面对着满地落花)5.小结:刚才我们理解了全诗,体会了诗中表达的感情。(卡片出示:理解诗意,体会诗情)四朗读、背诵1.我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2.听录音范读。3.配乐指读,配乐齐读。4.练习背诵。五总结学法我们今天学到了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题理解诗句体会诗情读背全诗。希望大家把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1.在识字的过程中,先用“开火车”的方法来识字,然后用加笔画加偏旁、换笔画换偏旁的方法来学习,形式比较活泼,学生参与的机会也多,课堂气氛也活跃,最后让学生把认识的字带到词语里读一读,为接下来要学的诗做准备。2.春晓这首诗学生都比较熟悉,有的甚至能够背下来,很多同学就觉得没有听课的必要了。但是学生只会背而不理解诗的意思是不行的。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诗的大意,才能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因此,教师讲学生感悟的模式就不行。可反其道而行之,教师说出诗的大意,让学生猜是哪一句诗。学生猜的同时,自然而然也就对诗的意思有所了解了。1.指导书写生字,认识新偏旁。2.朗读课文。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一复习两首古诗1.练习朗诵,边读边体会古诗的意境,做到有感情地朗读。2.检查背诵。(可采取多种形式:如个人背诵、同桌互背、集体背诵等)二背诗比赛学生自己选择会背的古诗接龙背诵,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三复习生字1.自学会认的字。2.抽读生字卡片。四自主记字1.分组交流记字方法。2.请学生说说要记住这些字有什么好办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指导。五指导书写1.认识新偏旁。2.分类指导。(1)请学生观察生字,练习书空。(2)选择你认为难写的字,认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书写。(3)反馈、纠正。3.重点指导。(1)观察生字,请学生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2)学生练习书写。(3)反馈、纠正,注意让学生认真观察范字,通过对比,发现自己的字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还需要改进,从而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4.练习书写其他生字。春晓惜春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节课的重点是识字,在学习了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把难写的字找出来分析。学生边学边练,教师评析,基本上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生字。学生通过对照来写字的同时,教师应适当地鼓励与引导,才能保证学生书写的质量。1.给下列生字组词。古(古代)(古诗)声(声音)(风雨声)多(多少)(许多)忙(急忙)(连忙)知(知识)(知道)处(处处)(到处)2.搜集并背诵描写春天的古诗。一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因“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孟浩然的诗多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虽然多是描写田园风光,但是孟浩然的诗更多抒写了个人抱负,给诗坛带来了新的气息。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是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有孟浩然集。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二风筝风筝起源于我国,相传墨翟用木头制成木鸟,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造纸术发明以后,坊间开始以纸做风筝,所以又称为“纸鸢”。五代时,李邺在宫中以线放风筝为游戏,并在鸢头上挂竹哨。当风筝升空,风吹竹哨,发出动听的筝鸣,“风筝”一名便由此而来。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在风筝的形状与图案上,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它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渗透着我国的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三春回大地春天的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附送: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 2 小树谣教案1 语文S版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自主积累词语。3.学习课文,知道树木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欢乐。重点难点1.认识本课生字。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会写生字,认识三个新偏旁。4.学习课文,了解树木能够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教学课时两课时。 字词导读 小树谣小xio树sh在zi春chn风fn里li摇yo,绿l了le嫩nn芽y,绿l了le树sh梢sho。句导读:“绿”字,不仅写出小树在春天的变化,还写出了小树的生机勃勃。读“摇、绿”时声音放亮一点儿,读出高兴的心情。段导读:春天小树发芽了。小xio树sh在zi春chn风fn里li摇yo,红hn了le花hu蕊ru,红hn了le花hu苞bo。句导读:从“红”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花蕊、花苞都红了,小树的花一定开得很鲜艳,很美丽。读“摇、红”的时候宜重读,读出喜悦的心情。段导读:春天小树开花了。 召唤:把人们唤来。这里是指把小鸟唤来。狂风:很大的风。筑:建造,修盖。温暖:暖和。它t召zho唤hun来li爱i唱chn歌的de小xio鸟nio,对du它t说shu:“等dn我w长zhn成chn大d树sh,狂kun风fn来li了le也y吹chu不b倒do。你n就ji在zi我w的de枝zh叶y间jin筑zh温wn暖nun的de巢cho。”句导读:第一个“它”是指小树,第二个“它”是指小鸟。“召唤来”是小树叫小鸟过来,小树愿意为小鸟遮风挡雨,可见小树很坚强、勇敢。我们要爱护小树,同时也要保护小鸟。读这一节时要用一种自豪的语气。段导读:小树对鸟儿唱的歌。1.认识本课生字。2.学习课文,了解树木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的变化。生字、新词卡片,小树的挂图,春天美景的图片。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看是谁?2.你能不能说一说树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呢?3.是的,小树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抑制沙漠蔓延,还能给小鸟一个温暖的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小树谣,让我们听听小树在说些什么。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请同学们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要把字音读正确。2.对照课后的生字表在文中画出生字,再多读几遍。3.同桌同学互相指读生字,互相检查,看谁读得准。三老师反馈,指导识字1.老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注意采用多种方式,如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指名读等,注意初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摇”,谁能说说“摇”是什么意思?你可以用动作、手势告诉老师。读读这句话:小树在春风里摇。“芽”,“嫩芽”。“梢”,“树梢”。“苞”,“花苞”。谁知道什么是“嫩芽”“树梢”“花苞”?到黑板上贴的图画中找一找,指给大家看一看。“召唤”,如果你想召唤同学们,可以怎样说?“等”,“等我长成大树”。“狂”,“狂风”。“倒”,“吹不倒”。“温暖”,我们可以说“温暖”的什么?你喜欢温暖的春天、温暖的阳光吗?想一想这个词语该怎样读。谁再试一试?2.读课文,巩固生字。把这些生字放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四合作学习,自主记忆1.这些生字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呢?小组间互相交流记字方法,然后选出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在全班交流。2.汇报学习情况。学生汇报自主记忆生字的情况。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记字方法,如编顺口溜、以旧代新、组词记忆、数笔画、在生活中记忆等多种方法,只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就可以。五指导朗读,读中悟情1.老师示范朗读课文,请学生检查老师是否把生字的读音读准确了。2.请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春天来了,小树在春风里都有哪些变化呢?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3.学生读书交流。4.老师反馈,指导朗读第1、2小节。(1)春天来了,小树长出了什么?(2)出示句子。小树/在春风里摇,/绿了嫩芽,/绿了树梢。小树/在春风里摇,/红了花蕊,/红了花苞。你能告诉大家小树有哪些变化吗?请你把这两小节朗读好。(3)反馈朗读情况,老师给学生具体指导。(4)出示几幅描绘春天美景的图片。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象,你的心情是怎样的?(5)带着你的感受再来朗读这两小节诗。同桌互相读。(6)指名朗读,老师指导。5.指导朗读第3小节。(1)读一读第3小节,小树对小鸟说了什么?(2)指名读小树说的话,想一想从小树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3)交流反馈,引导学生体会到小树能挡住风沙,为小鸟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4)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小节,要读出感受。6.互动交流,角色转换。(1)当小鸟听到小树说的这些话时,它会和小树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先认真思考一下。(2)老师扮演小树,学生扮演小鸟,进行角色转换,互动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体会到小鸟对小树表示感谢,小鸟也要为小树的成长做出自己的贡献,共同为美化大自然贡献自己的力量。(3)请学生再读一读第3小节,加深体会。六回顾全文,配乐朗读1.老师配乐示范朗读。2.学生配乐练习朗读。1.本课生字较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出示生字后,可以问一问学生,哪些生字以前就认识了,怎样认识的,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借鉴,提高识字的效率。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常用的方式记忆汉字,如拆一拆、合一合、编顺口溜等。2.在分析课文的时候,让学生大胆地表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学习了这课后,同学们都表示要从小养成热爱大自然、热爱花草树木的习惯,可见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表演是加深理解课文的一种好方法。1.练习朗读课文。2.指导书写生字,认识新偏旁。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配乐录音带。一交流图画,进行语言表达训练1.请同学们把自己画的图画展示出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并说一说你画了什么,为什么画它。2.小组中推荐一两名同学,向全班汇报。汇报的同学要说清自己的图上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画它。3.汇报后,听的同学可以提问,进行交流。二朗读课文1.同学们画得非常好,相信你们也一定会把课文读好。请同学们出声朗读课文,把你感受到的春天的美丽读出来。2.指名朗读,老师进行指导。3.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朗读比赛。三指导书写1.认识新偏旁。(1)出示三个新偏旁:“又字旁”“绞丝旁”和“门字框”,请学生认读三个新偏旁的名称。(2)找一找哪些字有这三个偏旁。(3)让学生观察“对”“红”“间”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师指导有哪些笔画在写法上需要同学们注意。2.指导书写“对”“红”和“间”。(1)说说“又字旁”怎么写,“绞丝旁”怎么写,“门字框”怎样写。“又”做偏旁时,第二笔变成一个大点。“纟”共三笔,最后一笔是“提”。“门”的第三笔是“横折钩”,不要读作“横竖钩”。(2)观察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描红。3.指导书写其他生字。(1)描红时注意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学生提出难字,老师范写。(3)学生练习、展示、纠正。小树谣1.学完课文之后,教师可采用绘画的交流训练方式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进行创造性的积累。让学生充分交流,体现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想象,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写字训练可让学生自己找出难字,这样教师讲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就更加集中了,比教师自己提出难点再讲的效果要好。1.小树长大后是什么样的?小鸟是怎样在大树上生活的?把你想象的内容画成一幅画。2.在生活中找一找带有“又字旁”“绞丝旁”和“门字框”的字,把它们写在自己的识字积累本里。一树木的作用树木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降噪,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是氧气制造厂。1公顷阔叶林一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释放出0.73吨氧气。树木是粉尘过滤器。当含尘量大的气流通过树林时,随着风速的降低,空气中颗粒较大的粉尘会迅速下降。另外,有些树木的表皮长有绒毛或者能够分泌出油脂,它们能把粉尘粘在身上,从而使经过树林的气流含尘量大大降低。树木是杀菌能手。许多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出杀菌素,杀死由粉尘带来的各种病原菌。据调查,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百货大楼为400万个,林荫道上为58万个,公园里为100个,而林区只有55个。林区与百货大楼空气中的含菌量相差7万多倍。此外,树木还是天然蓄水库和天然空调。我们要保护森林,如少用一次性筷子、水杯、饭盒等制品,多用可重复使用的制品,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二古诗里温暖的春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南宋志南和尚的诗句便从人的触觉方面直言春风和煦而无寒意。“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南溪早春)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句也同样写出了徐徐春风的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