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寻隐者不遇 1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86602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寻隐者不遇 1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寻隐者不遇 1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寻隐者不遇 1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寻隐者不遇 1教案 苏教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重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释题质疑。 1直接揭题。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唐代四位大诗人:白居易,李白,孟浩然,王之涣。今天,我们随着第五首古诗的学习,再认识一位唐代大诗人,他的名字叫贾岛。 2释题。 寻:寻找、寻访。 隐者:隐居山林的人。 不遇:没有遇到。 题目的意思就是:(作者)寻访一位隐居山林中的人却没有遇到。 3质疑。 怎么找的?为什么没有找到? 二、初读课文。 1自读古诗。 2指名读,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指导生字读音。 三、借助画面,理解诗意。 1仔细看图。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了作者在向隐者的弟子询问隐者的去向;童子在摆手说不知道在哪里;隐者在山高林密的深山中。) 2结合图谈一谈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童子:小徒弟。师:老师。此山:这群山。 3师重点指导。 言:说。 云深:山高林密,山顶之云雾缭绕。 只:就 4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 (l)你师父干什么去了? (2)在哪儿采药? (3)你能找到他吗? 5体会人物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 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 第四句: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又生出无可奈何之感。 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语气,体会语感,读出语气。 6扮演诗人“我”和“童子”,表演一下对话。 四、想象诗意,熟读成诵。 1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节奏。指读、同桌互读。 2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童”上边的“立”写得要扁平,与下边“里”写得紧凑。 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寻隐者不遇 3教案 苏教版设计思路:古诗字句凝练传神,意蕴深远悠长,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认真品味,用心揣摩细心领悟诗中蕴含的浓浓情思,同时让学生学会在质疑、探究、交流中自主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九册第3课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2. 学习古诗寻不遇,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所表达的情感。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生字。朗读、背诵课文。课前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 1认生字。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 寻隐者遇 2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二、自学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认识的生字,读一读。 3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三、读诗句,认生字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翘舌的字:松、采;师、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i。 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顺地回答问题,相机识字:松、童。) (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识字:师 (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 相机识字: (4)朗读课文。四、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可奈何)五、读写结合,扩展思维 读写结合是本课重点环节,我做了如下安排: 读:范读、初读、细读、赏读、诵读。 写:写字词意、画简笔画、写古诗。(一) 范读:我出示古诗插图,配着优扬的轻音乐范读古诗。(二)初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画出难点字,要求读准字音,再由我简介诗人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然后把难点字词写一写。(三)细读:学生读通每行诗句,并借助字典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真正含义,配合画面展开想象,串说句意。(四) 赏读:学生读通整首古诗,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串说诗意。(五)诵读:在优扬的轻音乐声中,学生闭上眼睛背诵整首古诗,接着想象其诗景,结合诗意,把自己所想到的情景用简笔画板书在黑板上,最后再次伴着轻音乐默写古诗。六、识字、写字指导松:用学过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记字形。组词:松树、放松。童:上下结构。上面是立,下面是里。这个字横画多,但长短不一。首横最短,次横最长,最后一横又比它上面一横长些。组词训练:童话、儿童、童年。言:发言、说话的意思。首横最长,中间两短横。师:左边是一短竖和一撇右边是横下一个巾。组词:师父、老师。采:上面是爪字头,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树,手伸到树上表示采摘的动作。第一笔为平撇,下面的三笔间隔要匀。深:左右结构。右边上面不要写成穴宝盖儿。组词巩固:深山、深海、深浅。七、巩固提高1. 练习:抄写生字2. 作业:八、教学反思 到此环节,学生已完成了本课的学习内容,但是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继续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在学生吟颂、板画、默写的基础上,又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将整首诗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上台表演,这样发挥他们相互合作、协作的精神。在讨论、表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对诗意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在各小组汇报表演后注意从学生的评价中引导全班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人当时起伏的心情。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单一的知识注入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联想与想象,分析与综合思维等活动的积极性,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设计好教学活动,使学生学得愉快,记得牢固,得到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