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3教案 冀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86028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3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3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3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3教案 冀教版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表面积计算的问题。3.在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特征以及它们展开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到的结果。5.能主动参与观察、操作、尝试计算、交流等数学活动,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和经验,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一)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观察、交流、归纳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总结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教学准备: 课前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的物体(或是两个长方体纸盒)、尺子。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出示实物图。让学生找出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师:同学们请看,这些物体你们认识吗?你能从中找出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吗?生:墨水瓶的形状是长方体的。生汇报,教师进行分类。2.生活中见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生:牙膏盒的形状是长方体,骰子的形状是正方体的。生:指名发言要更多倾向于学困生。二、主探究。1.认识面、顶点、棱的特征。(1) 指出面、棱和顶点。师:生活中这样的物体有很多,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像老师这样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上面有平平的面,还有边和尖尖的角。师:这个平平的面我们就叫做长方体的面、面与面之间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也可以试着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名称)教师板书。拿出正方体物体:你们指出面、棱和顶点吗?(学生没有的可让学生看老师的到前面来指)再让学生指一指长方体的。(2) 面的特征。师: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生:长方体有6个面、正方体有6个面。师:你是怎么数的?这些面有多少特征?(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数)生: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师:你用什么办法验证你的猜测呢?(可以在小组内说一说)生用一定的方法验证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生:我用算的方法来验证生:我用剪的方法验证,是这样做的生:我用画的方法(3) 顶点、棱的特征。师:观察用细棒和珠子做成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用了多少根小棒、多少颗珠子?(珠子也就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所用的小棒就相当于“棱”。)生:正方体用了8颗珠子12根小棒,证明正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生:师:说说你的怎么数的?它们的棱各有什么特点呢?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4) 整理特征。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找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你能把它们的特征整理在表格中吗?名称 面顶点棱正方体6个面,所有的面完全相等。8个顶点12条棱,所有的棱的长度都相等。长方体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等。8个顶点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学生先自己整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师:仔细观察表格,正方体和长方体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呢?生: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不同的地方是学生汇报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3.长、宽、高。师:相交于一个顶点有三条棱,这三条棱的长度谁知道叫什么名字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师: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这样放着谁能说出它的长、宽、高?如果这样放呢?(变换不同的方向说出)师:你们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吗?师:你能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吗?完成练一练第一题。师: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点?那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都叫做正方体的棱长。4.练第二题。5.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内容?三、巩固新知。练一练的第三题。师:看练一练的第三题,谁能把题读一读,然后回答。生:师:前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呢?生: 板书设计:名称 面顶点棱正方体6个面,所有的面完全相等。8个顶点12条棱,所有的棱的长度都相等。长方体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等。8个顶点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教学后记: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和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4教案 冀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动手操作、展示、观察等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初步建立长方体、正方体和展开图之间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的趣味性,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和展开图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的纸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出示漂亮的大礼品盒,引发学生研究兴趣)想做漂亮的礼品盒么?打算怎样研究?2.出研究的方法并揭示课题:展开与折叠二、自主探究活动之一1.引发猜想,唤起思考: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会得到什么形状的图形?2.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1)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师提出“展开”的要求:沿棱剪开,不能剪散边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教师巡堂,并与学生一起“展开”长方体和正方体。(2)初步感知“展开”与“折叠”的关系。四人小组交流,教师相机(展开活动)提问:“为什么把展开的图形又折叠回去呢?”(3)请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各种不同的形状的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3.揭示概念,探究特征:(1)揭示展开图的概念:象这样由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展开的特征:观察黑板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感悟: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各小图形的特点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不唯一的特点三、自主探究活动之二1.(出示做一做1)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对折后能围成正方体?(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判断。能围成正方体的在课本上打,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打。(2)反馈、辨析。把你认为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找出来。说说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想象折叠的过程)找出能围成正方体的图形。教师提出要求:能确定哪个图形能围成正方体的请想象一下它是怎样围成的;如果无法确认能否围成正方体的请拿出老师为大家提供的学具折一折,再想象一下。2.出示做一做2: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1)学生独立思考判断。(2)小组交流。(3)反馈、辨析。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在脑子里想象你是怎样围的。引发争论:4号图形能围成长方体吗?全班动手折叠验证,说明理由。哪些图形不能围成长方体?说明理由。提升思维,深层探究由上例引发的思考:(出示3号图形)怎样变一变使3号图形能围成长方体?相机点拨:摆放的规律2.出示下图:怎样移动两个小正方形可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设计意图:由上例不能围成长方体的图形引发的探究活动,变不能围为能围、变静为动、变特殊为一般,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四、课后延伸,拓展探究简单的展开与折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其实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研究其它的立体图形。相信同学们随着课后的不断研究一定会有了不起的发现。教学后记:据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在课上我并没有多讲解,只是有序地引导、组织学生活动。为此我主要以开放式的课堂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操作与探索,共同研究,得出结论。教师的角色由过去的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紧张与和谐、团结与协作、民主与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劲头高涨,学习效果很好。1.重视数学教学活动正方体、长方体是学生所比较熟悉的几何体,但这节课不能仅仅停留在本来的认知水平上,而是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来立意,定位在对正方体展开以后是什么样的平面图形上,又继而逆向思考,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可以围成正方体的认知上。全课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上,在人人动手、个个参与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把“教材教师学生”有机地整合。2.关注教学评价 评价应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特别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本节课由始至终都要把教学评价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我对学生的评价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伴随着学习过程,且又关注评价的“多元”和“多样”化,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有趣、有用和亲切的一面,使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课程标准指出:“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虽然在上完这堂课后,看到以上标准仍充满自信,但在作业中对部分先天空间想象能力有欠缺的学生来讲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同仁们说只能让他们在练习中多体会,多剪几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来看并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