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只有一个地球 1教案 北京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85905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只有一个地球 1教案 北京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只有一个地球 1教案 北京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只有一个地球 1教案 北京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只有一个地球 1教案 北京版教学目标:1、能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知道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抓住关键词语,感受重点句子在表达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上的作用。3、感受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并产生从我做起,精心保护地球的情感。4、朗读课文,学习一些说明文的朗读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领会“只有一个地球”和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的道理,并初步学习说明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能抓住关键词语,感受重点句子在表达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上的作用。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地球的图片和资料、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引读至“可亲”)课件。 生齐读: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的“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师:当你在欣赏这段文字时,心中是何感想?(简说)(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像灿烂的明珠)2、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1课。 生齐读只有一个地球 看板书二、梳理文章1、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4个方面向我们做的介绍?(1)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2)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3)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之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4)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精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2、爱动脑筋的你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来说说?(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3、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就让我们按总结的不同方面去深入地理解课文吧!三、学习课文(一)1、2段(活动范围很小)1、默读课文1、2自然段,从哪看出地球上人类活动范围很小?用“”画出来,并点出关键词语。2、自学画书。3、交流:引: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1)“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只有”(链接没“只有”一词的句子。对比读出感受,“只有”说明什么?更为强调它的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师:数据不会改变,用词准确。“6300多千米” 半径长度,无法改变。“在中”、“像扁舟” 在众多星球中显得很小。(2)“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课件整个地球的表面积还挺大,但人类能够生活的只是其中的1/5,自然范围小。(3)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齐)师板书:活动范围很小。(4)我们朗读说明类的文章时,除了要有自己的感情,还要注意把数字读清楚,再来试试。 (齐)4、看看这两句话,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人类活动范围小的?(数字说明) 板书作者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人类活动范围很小。(二)3、4段(自然资源有限)1、人类在地球上活动的范围不但很小,而且地球上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下面请小组4人学习3、4自然段,并口头填表(自读表头)2、先自学再交流。3、交流。从哪些内容看出自然资源有限运用了什么方法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举例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说不出来,链接去掉关键词)不是而是 作者到底在强调什么?(形成时间久,不易得到,用完就没了)这种资源我们称之为不可再生资源,这些资源是来之不易的。再读这句。从哪些内容看出自然资源有限运用了什么方法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对比引:谁和谁对比?(地球的慷慨与人类的开采)像这样的对比,文中还有吗?地球对人类的态度和人类对地球的态度一样?(不一样 引出对比)。这些资源要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才能得到。我们把它叫做“不可再生资源”,真是来之不易的资源,而过渡的开采,会使这类资源快速枯竭。从哪些内容看出自然资源有限运用了什么方法4段全段对比谁和谁对比?(再生资源与人类破坏)。引:可再生的资源,本来能为人类做贡献,却遭到人们的破坏。使得地球上的(板书自然资源有限)4、自读这部分内容。(三)57段(不能移居别处)1、虽然自然资源有限,但老师并不担忧,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宇宙那么打,等资源都用完了,咱们移居去别的星球不就行了?老师这样想行吗?谁能用书中内容说服我?(自读57段,准备一下)2、自读找理由。3、口语交际。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抓数字),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谈不出,链接对比读(能住的一个都没有。至少:特别强调,更大范围内呢?)谁再读读。师:看来作者用词准确,很有说服力。还有吗?7段。抓假设有过设想,但没实现呢!还是未知数。4、那还真是不能移居他处了。板书再看看这几自然段,作者用什么方法说明呀? 数字、假设1、所以,当宇航员遨游太空时,不由得发出感叹。齐读8段(看书)2、你也来读读这段,此时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四、交流资料。简单资料+方法(3人)师用2、3句话说个例子像这样的资料,你知道哪些?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五、总结。1、总之,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精心保护地球,才能造福后代。因为我们(齐读课题)只有一个地球。2、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保护地球说明方法用词准确说明文朗读技巧3、作业:设计一条环保公益广告。用上有魅力的语言。板书: 活动范围很小 数字 自然资源有限 举例、对比21、只有一个地球 不能移居别处 数字、假设、引用 精心保护地球 引用、假设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只有一个地球 2教案 北京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9个生字和新词,认读4个字。能力目标:1.能根据提示,把课文分成四部分,仿照第一部分的样子,写出其他部分的主要内容。2.朗读课文,能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知道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情感目标:1. 抓住关键词语,感受重点句子在表达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上的作用。2. 感受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并产生从我做起、精心保护地球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知道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根据提示,把课文分成四部分,仿照第一部分的样子,写出其他部分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语,感受重点句子在表达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上的作用。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9个生字和新词,认读4个字。能根据提示,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你对他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自由发言二、新授。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同桌互查,纠正字音.再读课文,了解大意。默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段意。浏览全文,概括主要内容。2详读课文,分结构段。三、熟读课文。课后小结: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对文章有目的的进行课外拓展。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有关环保方面的问题,可以做到带着问题学习。第二课时一、看录像,明目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深深认识到了,提高环保意识是多么重要。但我们身边的有些人仍在做着不明智的事。来看看这个生活中的小片断。录像中的张克同学有什么错误做法?(太浪费水了。)我们应该劝劝他。二、回顾方法。怎样入情入理的说服他呢?先回忆一下,只有一个地球的作者围绕着这个问题(指文题)是怎样一步一步进行说明的?投影:有人会说:(大),其实(小),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地球)。有人会说:(丰富,再生),其实(有限,毁坏),所以我们(必须保护地球)。有人会说:(移居),其实(不能),所以我们(必须精心的保护地球)。引导学生一起说:(作者先针对有人会说“地球很大”这个观点,说明地球其实在宇宙中是很渺小的,人类活动的范围就更小了,呼吁我们应该保护地球;然后针对有人会说“地球上的资源很丰富,而且还可以不断再生”这个观点,说明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已经被人们毁坏了,呼吁我们必须要保护地球;最后针对有人会说“我们还可以移居”这个观点,说明人类暂时是别无去处的,呼吁我们必须要精心保护地球。)作者就是这样层层深入的说明的。三、运用方法,进行训练。我们就来学习作者的方法,劝劝像*这样的同学。先考虑一下,你打算针对他哪些想法进行说理呢?投影:*会说:( ),其实( ),所以我们( )。*会说:( ),其实( ),所以我们( )。*会说:( ),其实( ),所以我们 )。板书:多 再生 开发 小组汇报。四、布置作业。 围绕“要精心保护水资源”这个话题写一篇小短文。五、补充资料:你知道吗?1地球上大约有138亿亿立方米水,但94%分布在海洋中。据统计,全球的淡水储量仅3.5亿亿立方米。就是这么一点点淡水,绝大部分还不能为人们所利用,实际上,可供我们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总水量的千分之三。2全球到处都在闹水荒,缺水成了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有80个国家严重缺水。3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1%,淡水拥有量却只占8%。全国每天缺水总量达xx万吨,每年影响工业产值200多亿元,每年3000万亩土地因干旱颗粒无收。4人类造成的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80%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流入江河。现在全世界的河流40%受到了污染,有些已失去使用价值。5虽然人们已经在研究净化水源的问题,但实际上水的重复利用率目前只能达到50%。6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淡水被“封存”在冰川雪原里,它们是可以被开发的。向天空要水,让海水变为淡水也是广开水源的好办法,但是在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实现这些目标还是很困难的。比如,科威特一吨淡化海水的生产成本相当于人民币六万元,真是“水贵如油”呀!课后小结:在学习中,通过学习认识到环境保护不是遥远的事情,不止是大人的事情,而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也可以完成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