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长征》同步练习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85624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长征》同步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长征》同步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长征》同步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长征同步练习题一我能快速地在字典里查出下列带点汉字。带点的字部首还有几画音序音节泥丸磅礴二“五岭逶迤腾细浪”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 比喻B夸张C两者都是三这首诗写了很多长征中的地名,他们是 , , , , 等。四我能给带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三军: A 陆海空军B所有的部队2走泥丸:A 步行B跑动C滚动3铁索寒:A 冷B寒光闪闪五我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诗句意思讲给父母听。_ 1抄写词语只等闲 腾细浪 走泥丸 云崖暖 铁索寒 万水千山 尽开颜2填空(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远征”指 “只等闲”是指 全诗的意思是 。(2)长征诗中写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 、 、 、 。(3)从这首诗中你感受最深的是3读一读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阅读专项复习(一) 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它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自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它不像暴雨挟风雷鸣电闪以炫耀它们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无情,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禾苗,面对禾苗却从来无所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灯下伏案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毕生的心血滴滴洒在我们的心田上!1、文中的“它”是指 ,“园丁”是指 2、联系上下文解释: (1)炫耀 (2)夜以继日 3、写出与下列词语的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 近义词:黎明( )平凡( )培育( ) 反义词:黑暗( )平凡( )短暂( ) 4、在原文中用“ ”线画出一个比喻句。 5、找出中心句,在句子下面用“ ”线画出来。 6、用( )画出表现“露珠精神”的句子。 7、这段话主要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举二、三个例说明你认为什么人或什么职业的人具有“露珠精神”? (二)太阳花 我喜欢太阳花,它是夏天里常见的一种最普通的花。 太阳花的茎有红色的,有绿色的。那茎很嫩,似乎用手一掐就会冒出水来。 太阳花的叶子很特别,小而厚,叶表面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蜡,光洁、碧绿。 太阳花的花朵颜色格外鲜艳,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金黄若金,而那粉红的就像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花朵并不大,多层花瓣的自然娇艳,单层花瓣的更是那么俏丽,真讨人喜欢。 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淋,那样子总是蓬蓬勃勃的,只掐下一枝小小的茎,插在泥土里,不久就会生根开花。 1、 从文中找出与“洁白如玉”的“如”意思相同的三个词写下来。 ( ) ( ) ( ) 2、 短文先写太阳花的( ),再写太阳花的( ),最后写太阳花的( )。 3、 短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 : 4、 作者为什么喜欢太阳花? 5、 简单地写出你喜欢的一种花的两三个特点。 (三) “热呀!热呀!”最难熬的时候到了。知了在树上“知了” “知了”地叫着。声音低沉缓慢,有气无力。老人们坐在树荫下,紧锁眉头,不停地摇着扇子,汗还是不断向下流。狗伏在树荫下,伸着舌头“呼哧”“呼哧”地喘气。柳树、杨树一动也不动,没精打采。禾苗在田地里无力地呻吟:“渴呀,渴呀!”爱唱爱跳的小河失去了潺(chn)潺声,河床上有些地方露出了洁白光滑的鹅卵石。 1、这是一段关于( )的描写。 2、作者抓住 等事物突出表现天气的热。 3、根据本文内容填空。 低沉缓慢的( ) 愁眉紧锁的( ) 没精打采的( ) 爱唱爱跳的( ) 4、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动态和神态来突出天气的热的?请根据下列提供的词语填空。 知了( ) 老人( ) 狗( ) 禾苗( ) 小河( ) 树( ) 5、仿照本文的写法,以“今天的天气真冷啊!”为开头写一段话。 (四)故乡的小桥 我的故乡在湖南的一个小山村里,门前有条小河,河上有座小桥。我和爸爸回故乡探亲,经常跑到河边去玩。 这座小桥是木头做的,架在清澈见底的小河两岸,河边栽满了垂柳,柳丝在花间起舞,好看极了。早晨,小鸟在枝头上鸣唱,蝴蝶在花间翩飞,小路上,水牛在悠闲地吃着青草我的故乡太美了。我爱故乡的山,我爱故乡的水,更爱故乡的小桥。它没有芦沟桥的壮观,也没有长江大桥那样雄伟,但是,它在我心中却十分高大。因为它虽然矮小,却是默默无闻地、十分认真地躬着身躯,让人踏着它的脊背走过去,年年月月负着重荷,而没有听到它一声怨言。啊,小桥! 每当我从桥上走过,心里充满激情,把脚步放得轻轻呵,故乡的小桥,你在哪里?你在我的心里! 1、找中下列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1)这座小桥是木头做的,驾在清撤见底的小河两岸。( )( ) (2)它虽然矮小,却是默默无文地、十分认真地躬地身驱。( )( ) 2、把文章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的景物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本文有两处使用了省略号,请你说说这两处省略号所表示的意思。 第一处: 第二处: 4、第三自然段是采用 和 的写作方法,说明故乡的小桥在 作者心中十分高大的。 5、下面的句子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在正确答案的上面打“”。 (1)“呵,故乡的小桥,你在哪里?你在我的心里!”这句话是: (疑问句 反问句 陈述句 比喻句 拟人句 感叹句) (2)“早晨,小鸟在枝头上鸣唱,蝴蝶在花间翩飞。”这句话是: (疑问句 反问句 陈述句 比喻句 拟人句 感叹句) 6、用“ ”线画出本文的一个过渡句。 7、为什么每当作者从故乡的小桥上走过的时候,心里就充满了激情? (五)石头做汤许多年以前,有三个士兵从战场上归来。他们又累又饿,来到了一个村庄。由于连续的战争,村民们的收成很不好,他们赶紧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藏了起来,然后,到广场上去看那三个士兵。他们哀叹缺衣少食,不能招待士兵们饱餐一顿。士兵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一个士兵说:“ 你们没有东西给我们吃,不过我们却有让大家共同分享的东西,我们有一个诀窍:能用石头做汤。”村民们感到非常好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一堆火,架上了一口全村最大的锅。士兵们往锅里放上了三块光滑的石头。“这个,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第二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了一点呢。”村民们一个个想起了什么东西。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在大家坐下来准备喝汤的时候,有人推来了一桶酒。村民欢聚在广场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跳舞、唱歌,直到深夜。第二天早晨,当三个士兵醒来时,发现村民们全都站在他们周围,还有一背包面包和奶酪。“你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一位长者说,“我们会永远牢记在心间的。”第三个士兵对众人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人人都拿出一点东西来,就可以办成让大家分享的宴会。”1、按要求写词语。近义词:珍贵( ) 诀窍( )反义词:肯定( ) 缺衣少食( )2、村民对待三个士兵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 3、引起村民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村民们给三个士兵吃的、喝的,为什么还要感谢他们? 5、你从短文得到什么启示? (六)变 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有什么事就说吧。” “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就是您老人家呀!” 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正确的顺序,按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 和 。 3、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 4、文中第句里的“这样”的含义是: (1) (2) 5、你认为文中的马市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七) 家乡的桑树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长江三角洲,那儿长满了桑树,我爱家乡的桑树。 春雨如丝,泡开了粉红的桃花,饮醉了嫩绿的垂柳,也惊醒了梦中的桑树。一片片桑叶长出来了,小小的,嫩黄嫩黄的,只要梢不注意,那些在微风中绍手的已经是长大了的叶子。顺着“沙沙沙”的声音走进屋子,你瞧,那一只只白胖胖的蚕儿在一片片桑叶上吃得正欢呢! 桑叶长多了,渐渐地树上就挂满桑葚(shn)。我和小伙伴拾完麦子,常溜到桑树下,几个人使劲一摇树,“扑啦啦”,熟透了的桑葚便撒满一地,一个个红得发紫。拣一个放进嘴里,细腻(n)而柔软,那滋味就甭提了,甜得叫人心醉。没熟透的桑葚是不会掉下来的。有时,我们等急了,会爬上树去摘了吃。那桑葚又酸又甜,多吃几个,就觉得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两眼也被酸得眯成一条线,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红中透紫的桑葚了。 家乡的大伯大叔们爱用桑木扁担,他们常为自己有一两件桑木家具和农具而感到自豪。 1、短文是按 的顺序写的。 2、作者从 、 和 三个方面写桑树。其中 和 是详写。 3、用“ ”画出两个拟人句。用“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4、“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红中透紫的桑葚了。”这句话形象地刻画了“我们” 的心理。 5、作者主要抓住 和 来描述熟透了与未熟透的桑葚,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熟透了的桑葚 ,未熟透的桑葚则 。 6、桑树的作用是:桑葚可以 ,桑木可以用来制作 和 。 7、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找出两个错字改正过来,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只要梢不注意,那些在微风中绍手的已经是长大了的叶子。”( )( ) (八) 孝 心 一个13岁的小女孩在一个富裕人家做保姆。 一天,主人家吃月饼,主人也给女孩一个月饼。小女孩并没有同主人一道吃,她到另一个房间去了,没有人注意女孩吃或者不吃。在只有女孩一个人的房间里,一个香甜的月饼,在女孩陌生的眼里显得很模糊了。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愈来愈清晰:她驼着背、淌着汗锄草、拾粪在烈日下、在雨中艰辛地支撑着一个家。她就是女孩的母亲。女孩的鼻子酸了,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睛。于是,她那双颤抖的小手用旧报纸将月饼包了一层又一层,小心翼翼地藏起,小女孩要留着它让母亲尝尝啊!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女孩终于获得了回家的机会,稚嫩的小手郑重地捧出月饼,从未有过的喜悦袭遍全身:“妈妈,您尝尝这个” 其实,月饼早已发霉了小女孩不懂。 小女孩日日夜夜的孝心就是这样的结果。小女孩是不是太傻了?不,世上有愚昧的人,却没有愚钝的孝心啊! 1、在本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写在下面。 反义词:_ 近义词:_ 2、用“_”画出第2自然段中小女孩由月饼产生联想的句子。3、第3自然段中,小女孩说的话在朗读时应读出_、_(急切、喜悦关心、爱护幼稚、可笑)的语气。4、说说你还喜欢朗读哪一段,为什么?应该怎样朗读那一段?_ 5、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世上有愚昧的人,却没有愚钝的孝心啊!”这句话的。 (九)超 山 赏 梅 记 初春,正是赏梅的大好时节,素有“雪梅十里香”之称的超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公园大门前的小山坡上,有一片梅林。朵朵白梅绽开枝头,如片片白雪。白梅有五片花瓣,洁白无瑕,给人一种纯洁高尚的感觉。 进门不远,便是明堂。门外草坪上,有一株宋梅,四周用石栏围着,饱经风霜,树皮已成了铁黑色,树枝苍硬弯曲,枯枝不少,但枝头却稀稀落落地开着一些梅花,看来它还不服老,像要显示出自己生命不息的顽强意志。 穿过大明堂,在浮香阁前的庭院里,有几株红梅,开得特别艳丽。花瓣层层叠叠,非常饱满,看了使人精神振奋。 踏上山路,经过十八个“香蕉弯”,登上“起山峰”。举目远望,田野像绿色的地毯,河流像白色的飘带,远处的青山连绵蜿蜒。往远处看,山脚下、山腰间梅林像浮着的云雾,围绕着青山。 啊!超山的梅是美丽的,诱人的,祖国的河山是壮丽的。 1、 照样子,从文中找出两个叠词,再自己写两个叠词, 如:整整齐齐 ( ) ( ) 2、 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饱满( ) 饱经风霜( ) 饱:A、丰满 B、满足 C、充分、充足 D、满足了食量 3、 作者是按照 顺序记叙游览经过的。用“ ”画出表示顺序的句子。 4、 归纳特点。 白梅: 红梅: 5、 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 6、 本文表达作者 的思想感情。(十)向 日 葵 春天来了,雪化冰消,山青了,水绿了。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他们把玉米、大豆、谷子等优良种(zhn zhn)子种(zhn zhn)进了责任田,也把乌黑发亮的葵花籽儿,撒进肥沃的泥土里。 一阵春风,一场春雨,玉米出来了,大豆出来了,谷子也出来了。葵花呢?葵花用它那两片有力的嫩芽举着“人”字形的种子硬壳也出来了。 阵阵春风,场场春雨,向日葵长高了,已经有五六片叶子了。它像一个欢乐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生长着。 夏天到了,在这生长的季节里,向日葵已经告别了自己的幼年,长成了一个“小伙子”了。你看,它那舒展的叶子多像一把把芭蕉扇啊!头顶上隐隐约约长出了一个花骨朵小小的绿色的花盆。它的花盆一天天长大,终于开出了轮子似的花朵。几十个黄色的花瓣。花盆中间是密密麻麻的金灿灿的花蕊。一阵狂风,一场暴雨,向日葵在风雨中摇摆,而它的头却时时刻刻朝着太阳。 早晨,葵花张开笑脸,第一个迎接冉(rn rn)冉升起的太阳,中午太阳当空,葵花总是扬起那金色的脸庞(pn bn)。傍晚,太阳徐徐落山了。向日葵又面向西方,恋恋不舍地和太阳告别。 啊!多美的葵花呀!金色的阳光照进它们的心里了。 秋天来临,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向日葵度过了它朝气蓬勃的青年时代,渐渐成熟了。 习习秋风,丝丝秋雨,向日葵的叶子由绿变黄,花盆外的花瓣也慢慢凋谢了。但是花喷里那些数不清的花蕊下面却结出了饱满的果实葵花籽儿。这时,向日葵谦虚地悄悄地低下了头。好像在向人们暗示,该收获了。 农民伯伯开始秋收了,他们打下葵花籽儿,选好的交给国家榨油,剩下的留给自己吃,还用葵花的叶、茎做饲料。向日葵对人们的贡献多大呀! 到了冬天,向日葵的一生虽然结束了,但它留下的丰收果实,却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由于向日葵时时刻刻接受阳光的哺育,它的果实才格外饱满,格外香。 是的,我们少年儿童也正像葵花一样,在党的阳光下,天天向上,茁壮成长。 1、 用“/”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 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四个词写下来,再写出你从课外写到的四个词。 3、“冉冉”是慢慢的意思,请你在文中找出三个和“冉冉”意思相近的词。 4、用“ ”画出描写向日葵外形特点的一段话;用“ ”画出描写向日葵作用的句子。 5、作者抓住了向日葵的特点,写出了“果实格外饱满,格外香”并且产生了联想,这联想是: 6、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向日葵的?请在正确的答案后的( )里打“”。 (1)按时间顺序。( )(2)按事情的发展、变化顺序。( ) (3)按事物的特点、类别顺序。( ) (4)按空间顺序。( )(十一)丢失的东西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子前走过,突然,脚下一滑,我赶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时,顺手抓了一个梨。这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好没有看见,便站起来,走了。这时,梨已稳稳当当地到了我的手心,只见这梨子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梨香。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手里的梨怎么办呢 吃了 不好意思 扔掉吧 又舍不得 怎么办 怎么办 我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儿来的梨?”“梨梨是梨摊上的”我脸红了,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怎么得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了吗?”爸爸的声音不大,但很有力。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是,爸爸。”但我不明白自己到底丢失了什么?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了回去。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时,我终于找回了爸爸说的我丢失的东西。 1、 将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缺少的标点填上。 2、 用“ ”线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3、 填上适当的词。 一( )摊子 一( )香味 ( )的梨 ( )的孩子 4、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连忙( ) 随手( ) 严肃( ) 称赞( ) 5、 作者丢失的东西是: 。 6、文中讲到作者三次“脸红”,请你说说作者第一次和第三次“脸红”的原因。 第一次脸红:第三次脸红: 7、 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十二)深山含笑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竟、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1把文中括号里有不合适的字划掉。 2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 3在文中用“ ”画出两个比喻句。 4注意带点词语,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 (十三)羊吃草的启示 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草茵茵的坡地,那就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了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再没有事可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咀嚼。羊吃草实在有趣 可要是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 那该多好啊 我们的学校不正是这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 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 我不止一次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的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能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1、 联系上下问解释词语。 (1) 五彩缤纷: (2) 一丝不苟: (3) 不厌其烦: 2、 给第三自然段画“ ”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 用“ ”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羊是怎样吃草的句子。 4、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 这句话中“嫩芽”指 ,“土香草”指 。这句问话的意思是:作者要求我们对于周围的世界 。 5、 文中的“翻草”是指 。 6、 读完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答案: (一)1、文中的“它”是指 (露珠) ,“园丁”是指 (老师)2、 (1) 炫耀 值得骄傲的事让很多人知道(2) 夜以继日 没日没夜的3、 近义词:黎明(早上 )平凡(一般 )培育( 教育) 反义词:黑暗(光明 )平凡(伟大 )短暂(漫长 ) 4、 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5、 露珠的身形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6、 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灯下伏案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毕生的心血滴滴洒在我们的心田上!7、 表现了作者对露珠无私奉献、帮助他人不求回报的 赞美之情。8、 雷锋 比尔.盖茨 (二)1、像、似、若。2、茎、叶、花。3、首尾照应。4、因为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5、提示:如:美人蕉。叶子大,花朵鲜艳(三) 1、生物 2、作者抓住 知了、老人、狗、.树、.禾苗、爱唱爱跳的小河 等事物突出表现天气的热。 3、 低沉缓慢的(知了 ) 愁眉紧锁的( 老人) 没精打采的( 狗) 爱唱爱跳的(小河 ) 4、 知了( 鸣叫) 老人( 愁眉紧锁) 狗(没精打采 ) 禾苗( 无力) 小河(爱唱爱跳 ) 树(没精打采 ) (四)1、 (1)这座小桥是木头做的,(驾)在清(撤)见底的小河两岸。 (架 )( 澈) (2)它虽然矮小,却是默默无(文)地、十分认真地躬地身(驱)。 (闻 )( 躯) 2、 文中描写了小桥、小河、垂柳、小鸟、蝴蝶、水牛。3、 第一处:省略。说明他的故乡还有很多美丽的事物。第二处: 表示静默或思考 。4、 排比 对比 5、 (1) 感叹句 (2) 拟人句 6 我爱故乡的山,我爱故乡的水,更爱故乡的小桥。7、 因为这个小桥给作者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在作者心中,这个小桥就是他生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他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五)1、近义词: 宝贵 窍门 反义词:否定 丰衣足食2、开始时他们把粮食藏起来,还哀叹缺衣少食;后来他们就把东西拿出来,给他们吃。3、他们教给了村民一诀窍:石头做汤。4、:因为士兵们让他们明白,当别人有困难时,你应该尽力去帮助他们。5、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心,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六)1、 2、悠闲 顿时收敛3、让爸爸同意并支持自己到农村去锻炼。4、(1)指代女儿要到农村去搞乡镇企业(2).是埋怨女儿通过这种手段欺骗他,让他支持女儿去农村。5、马市长虽然知道大学生去农村是一件光荣的事,但是当得知自己女儿要到农村去的时候又反对,从父亲角度考虑,一位父亲怕女儿吃苦,让女儿过好日子是正确的,但是从女儿方面考虑,他限制了女儿的发展。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七)1、植物生长的顺序。2、桑叶 桑葚 桑木 桑叶 桑葚4、我们特别想吃桑葚而牙又酸得不能再吃5、颜色 味道 红的发紫 细腻而柔软 又酸又甜6、可以使用 家具 农具 (八)1、反义词:清晰模糊 近义词: 愚昧愚钝3、 急切、喜悦5、孝心,顾名思义,晚辈对长辈的感恩或者说回报,人想要尽孝心并不在于智商的高低,而取决于一颗心,想要尽孝心,无论什么人都会绞尽脑汁去想、去做、去表达自己的孝心,故而在孝心上是没有聪明与愚昧之分的,所有人都一样。所以说:世界上有愚昧的人,却没有愚钝的孝心。 (九)2、饱满(A) 饱经风霜(C)3、游览顺序4、白梅:如片片白雪。白梅有五片花瓣,洁白无瑕,给人一种纯洁高尚的感觉。 红梅:花瓣层层叠叠,非常饱满,看了使人精神振奋。 6、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十一)1、? ? ! ? ! ? ?2、“手里的梨怎么办呢?吃了?不好意思!扔掉吧?又舍不得!怎么办?怎么办?我边走边想”3、.个 股诱人的, 黄澄澄的 知错能该4、赶紧 顺手 严厉 夸奖5、 诚实的品格6、第一次是因为拿了别人的梨心理不安而脸红;第三次是把梨送回去受到表扬而脸红7、 要做一个具有诚实这种美好品质的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去拿。 (十二)1、己;佩;竞;向; 2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3、深山含笑散发着弥天的清香气息,像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4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我更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 (十三)1、, ,! ? 4、正确的事物 错误的事物 要分清哪是正确的,哪是错误的5、胃里没有消化的草茎、草根,这时又被送入口中,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咀嚼;又指我们在学习中要多温习巩固。6、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的,分得清是非好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