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二课时)教案 沪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85589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二课时)教案 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二课时)教案 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二课时)教案 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二课时)教案 沪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素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基本方法。2经历对问题的分析,观察,找规律,讨论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素因数意义的理解,体会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的活动中,自觉改进学习,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素因数的意义,并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知道互素和素数有什么区别.教学过程设计一、 情景引入练习:请大家拿出练习本,分别写出 6 的因数, 8 的因数 6 的因数: 1 、 2 、 3 、 6 8 的因数: 1 、 2 、 4 、 8 教师:太好了,我们已经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那么请你们仔细看一看, 学生不难答出6 和 8 的公有的因数是1和2猜想:这样老师就可以让学生猜想几个数的公因数的定义: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二、学习新课问题的提出:植树节这天,老师带领24名女生和32名男生到植物园种树,老师把这些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男生人数都相等,请问,这56名同学最多分成几组?问题的分析:124和32的因数是多少?224和32的公因数是多少?324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问题的答案:24的因数有:1,2,3,4,6,8,12,2432的因数有:1,2,4,8,16,32 24和32的公因数是1,2,4,824和32的最大公因数是8问题的引伸:因此老师最多可以把这些学生分成8组,每组中分别有3名女生和4名男生例题1 求8和9的所有公因数,并求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解:8的因数有1,2,4,89的因数有1,3,98和9只有公因数1,因此8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1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例题1中的8和9就是互素的例题2 8和12各有哪些因数,它们公有的因数是哪几个?最大的公有的因数是多少?学生口答教师板书:8的因数有1,2,4,812的因数有1,2,3,4,6,128和12公有的因数有1,2,48和12的最大的公有的因数有4教师:下面用图表示(几何画板演示)教师:第二幅中阴影部分表示什么?(8和12公有的因数,4是最大的。) 再次强调: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题3 求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解法1 18的因数有1,2,3,6,9,18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18和30的公因数有1,2,3,6最大的公因数是6拓展 以上的例题3有没有更快捷的方法呢? 解法2:把18和30分别分解素因数18=23330=235可以看出,18和30全部共有的素因数是2和3,因此2和3的乘积6就是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 求几个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只要把它们所有的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解法3 为了简便,也可以用短除法计算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23=6例题4 求48和60的最大公因数解:48和60的最大公约数是223=12三、巩固练习1口答填空:12的因数是( );18的因数是( );12和18的公因数是(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 2把15和18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下面的圈里,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请找出下面各组数的公因数:5和7 8和9 1和12 9和15 7和9 16和20答案:学生口答后老师在每组后面标出公因数。5和7(1) 8和9(1) 1和12(1)9和15(1,3) 7和9(1) 16和20(1,2,4)3快速回答:24的因数是( );36的因数是( );54的因数是( );24,36和54的公因数是( );24,36和54的最大公因数是( ) 四、找规律观察: (1)3和5的最大公因数是 ;(2)1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 ;(3)6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 ;(4)8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 通过求这四组数中的最大公因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规律:两个整数中,如果某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如果两个数互素,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五、布置作业 1 . 练习1.5 1,2,32 . 复习所学的知识3 . 预习新课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乘加、乘减混和运算及简便算法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1)36215 (2)5673 (3)15(3427)4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5用简便方便计算2574 0.36101教师导入,揭示课题并板书。二、读讲探究1读书读书提示:(1)阅读教材第9页的例4,说一说分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2)试着算一算第9页下方的算式,对比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并观察例5例6,用什么方法使计算简便的。2讲解(1)分数加、减、乘混合在一起时,运算顺序跟整数相同。(2)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3)例5应用了乘法结合律,例6应用了乘法分配律。三、初试验证1教材第9页“做一做”,要求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2教材第10页“做一做”。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出运用的定律。四、分组精练1练习三第1题。2练习三第7题。五、概括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乘减的运算顺序及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你觉得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六、布置作业练习三26题。七、教学反思 由旧知识入手,达到新旧知识的迁移。学生完全可以自己通过对比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因为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发现,总结。最后点题,引起学生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