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 考点43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岳麓版.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585538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5.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 考点43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岳麓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 考点43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岳麓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 考点43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岳麓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 科技与文艺 考点4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排查基础知识 细讲核心考点 精练高考模拟 考点训练 考纲要求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排查基础知识 1 汉初的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2 儒家学说整合出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3 汉武帝即位后 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 背景 一 理论 董仲舒的新儒学 二 答案 1 特点以 为基础 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2 内容 1 学说 2 君权神授 3 大一统 4 提出 三纲五常 公羊春秋 天人感应 实现 三 易错提醒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建议 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易错提醒 1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中的 儒术 是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 法家 阴阳五行家等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 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了 2 罢黜百家 禁绝百家 罢黜百家 只为独尊儒术服务 并不仅仅意味着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 因为在这一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还吸取了法家 道家 阴阳五行家等各家思想 进一步适应了 大一统 社会发展的需要 3 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 根本原因在于它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而不是因为它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影响 四 图示总结 1 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2 从此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图示总结 董仲舒新儒学 1 汉初统治者采用 无为而治 的思想 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汉朝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 2 汉武帝时 董仲舒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 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 春秋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主张 必背答题要语 4 为加强君权 董仲舒宣扬 君权神授 提出了 天人合一 和 天人感应 学说 5 汉武帝在中央设立太学 在郡县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6 汉武帝时代 儒家思想适应了政治统一和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返回 细讲核心考点 1 史料证史 董仲舒君权神授的观点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主题一 史料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王者承天意以从事 与天同者 大治 与天异者 大乱 春秋繁露 论从史出上述史料体现了董仲舒君权神授的思想 他提出该思想的目的是加强君权 适应大一统的需要 同时为限制君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史料探史 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观点史料董仲舒在 天人三策 中说 今师异道 人异论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探究依据史料 归纳董仲舒的主张 并说明其实质 答案主张是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其实质是文化专制 答案 3 重点讲解 董仲舒新儒学的独到之处 1 从思想内涵看 融儒学 阴阳学 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兼采百家 2 核心是 天人感应 说 强调王权的合理合法性 3 以神权限制王权 4 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最终目的 完全沦为官方统治哲学 4 归纳比较 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不同点 1 史料证史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 主题二 史料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 儒术 扩展之后又延长 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 待人之宽厚 人本主义之精神 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 论从史出史料主要阐述了改造后的儒学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表明了改造后的儒学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 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 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 图片探史 新儒学对教育的影响 图二五经书影图三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 探究综合分析三幅图所反映出的汉代教育的历史信息 并分析其对儒学产生的影响 答案 图一保存于西安碑林的汉代熹平石经 答案信息 汉武帝兴办太学 规定太学生员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 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 推广儒学 汉武帝正式规定 五经 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影响 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 重点讲解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1 对汉代政治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 大一统 局面 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 对民族精神 思想统一于儒学 儒学精神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 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儒学以仁义为主 强调人伦关系 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 3 对学术文化 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 另一方面 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 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 对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返回 精练高考模拟 1 2014 全国 高考 中国古代 天 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 以 天子 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 表明自己 承天 而 子民 官员 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1 2 3 高考题组 解析答案 解析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宗教 排除A项 材料没有强调皇权至上 并且皇权至上与祭天 祭祖先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排除C项 仅从题干材料无法得出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的结论 排除D项 答案B 1 2 3 高考题组 2 2014 全国 高考 秦朝法律规定 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 私拿亲子财物无罪 西晋时规定 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 西晋时 A 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 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1 2 3 高考题组 解析答案 解析 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体现了西晋时期亲情关系得以强化 这符合儒家伦理中和谐的主张 表明西晋时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答案D 1 2 3 高考题组 3 2014 江苏高考 在对天 君 民关系的认识上 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 主张民贵君轻 董仲舒主张 屈民以伸君 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 董仲舒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1 2 3 高考题组 解析答案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董仲舒 屈民以伸君 屈君以伸天 的含义 屈民以伸君 就是说臣民要绝对服从君主 也就是 君为臣纲 这并非先秦儒家的思想 且 全部 错误 故A项错误 屈君以伸天 就是说君主要绝对服从 天 的意志 董仲舒的这一主张神化了皇权 背离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 故B项正确 董仲舒的新儒学既有仁爱思想也有德治思想 但在材料中未体现 故C D两项错误 答案B 1 2 3 高考题组 4 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 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 取前七位 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 西汉是 道 义 礼 平 利 法 孝 东汉是 道 平 礼 法 义 孝 信 这一现象说明两汉社会 A 礼法并用教化为重B 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信仰C 以孝选官保证了政府的人才需求D 公平观念导致功利思想消亡 4 5 6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解析西汉是 道 义 礼 平 利 法 孝 东汉是 道 平 礼 法 义 孝 信 均体现出 礼 法 思想为两汉时期的核心思想 故A项正确 当时社会主流信仰仍为儒家思想 故B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选官制度的相关信息 故C项错误 材料中体现出公平观念 但并不能说导致功利思想消亡 故D项错误 答案A 4 5 6 模拟题组 5 1585年 万历皇帝步行十里祈雨 行礼结束后 皇帝发表训辞声称 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 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溇剥小民 上干天和的结果 现在务必要改弦更张 斥退坏人 引用好人 万历皇帝的言行突出体现了 A 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B 道家主张 天道自然 C 董仲舒的 天人感应 思想D 王阳明的 知行合一 4 5 6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解析材料中虽然提到 贪官污吏 斥退坏人 但是没有明确具体的惩罚措施 更看不出来惩罚的力度 故A项错误 天道自然 认为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发展都是自然而然的 不受任何意志的支配 这与材料中的意思相反 故B项错误 天人感应 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 认为天能干预人事 预示灾祥 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材料中的 大旱 由于 缺乏德行 贪官污吏 的结果 反映了这一层意思 故C项正确 知行合一 的意思是知必然要表现为行 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与材料主旨无关 故D项错误 答案C 4 5 6 模拟题组 6 西汉时期 太学开设并讲解 易经 诗经 尚书 礼记 公羊传 谷梁传 左传 周官 尔雅 等课程 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A 课程设置多样化B 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C 向社会下层扩展D 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 4 5 6 模拟题组 解析答案 返回 解析太学课程设置均是儒家经典 不能体现多样化 故A项错误 太学教育主要还是贵族化 没有走向世俗化 故B项错误 太学是集中于中央的教育机构 没有向社会下层扩展 故C项错误 太学设立体现儒学教育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 故D项正确 答案D 4 5 6 模拟题组 返回 考点训练 1 自战国至西汉时期 两种思潮历经盛衰方向相反的变化 这两种思潮是指 A 法家与道家B 法家与儒家C 墨家与兵家D 黄老与儒家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解析汉武帝执政后 采纳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学术建议 道家的发展暂时受到压制 不符合材料要求 故A项错误 法家主张运用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被秦采纳深受推崇 汉武帝执政后 一改前朝 无为而治 的治国思路 采纳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建议 使儒学成为封建官方正统思想 故B项正确 墨家 兼爱 非攻 等思想主张难以被统治阶级认可 故C项错误 黄老学说在西汉前期作为政府执政指导思想而盛极一时 不符合材料时间限定 故D项错误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2 董仲舒认为 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 道亦不变 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 这一主张表明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是 A 竭力救济贫困以安抚广大民众B 人君为政应 法天 行 德治 C 主张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D 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出贤士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解析题干中没有体现出救济贫困以安抚民众的理念 故A项错误 德治 是孔子的思想主张 故B项错误 题干中 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 体现出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思想 故C项正确 题干中没有提到兴办太学的相关内容 故D项错误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3 董仲舒说 圣人之性 不可名性 斗筲之性 又不可以名性 名性者 中民之性 由此可见 A 董仲舒的人性论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B 董仲舒的人性论为其 天人感应 说奠基C 西汉武帝时期社会上出现道德信仰的危机D 这种人性论的新思想违背了正统儒家思想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解析董仲舒的人性论非圣人之性 也非斗筲之性而是中民之性 董仲舒的人性论实质上是 中民之性 论 其人性的主体是 民 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人 董仲舒认为 中民之性 包含情 甚或性即是情 具有贪仁两面 与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皆不同 董仲舒提出民性有 善质 而 未善 民之向善需要王者的教化 从而从人性之维为天子的 出场 提供了理论依据 由此 其人性论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故A项正确 此材料与天人感应无关 故B项错误 此题与道德信仰危机无关 故C项错误 董仲舒的新思想不是违背了而是发展了正统儒家思想 故D项错误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4 赵翼 廿二史札记 曾说 汉人 上书无忌讳 多狂悖无忌讳之语 而 帝受之 不加谴怒 且叹赏之 可谓圣德矣 同时 汉诏多惧词 诏书中经常有 朕甚自愧 朕以无德 是皆朕之不明 等语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儒生群体进入政权B 皇权接受儒家思想指导制约C 士人官僚的 规谏 D 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及儒生参政的信息 故A项错误 材料中 朕甚自愧 朕以无德 是皆朕之不明 体现了董仲舒 天人合一 的思想 说明皇权受到儒家思想的指导 故B项正确 士人官僚的 规谏 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信息 故C项错误 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说法不符合史实 故D项错误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5 史学家钱穆把汉代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 士人政府 他认为 汉高祖以来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 素朴的农民政府 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 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 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 促使 农民政府 到 士人政府 转变的关键是 A 郡国并行B 独尊儒术C 察举取士D 士族兴起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解析郡国并行是汉朝初期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 与题干中由 农民政府 到 士人政府 的转变无关 故A项错误 汉武帝时推崇儒家思想 精通儒学成为选官和教育的重要内容 形成了 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 故B项正确 察举取士是选拔官吏的方法和手段 与政府特点的转变无关 故C项错误 士族兴起是在汉代以后的魏晋时期 故D项错误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6 据 史记 记载 汉高祖刘邦母刘氏在大泽坡休息 梦中与神人相遇后怀有身孕 生刘邦 明史 记载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时出现了 红光满屋 的怪异现象 这表明统治者 掩饰自己出身低微以取得上层支持 制造天命观以树立君主的政治权威 美化改朝换代行为是顺应天意之举 宣扬迷信思想为实行愚民政治服务A B C D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解析汉高祖 明太祖此时已经成为统治者 不存在 取得上层支持 的政治考量 故 错误 统治者通过这些怪异现象制造 受命于天 的天命观 以树立自己的政治权威 故 正确 汉高祖 明太祖都是新朝代的建立者 制造天命观 以美化其改朝换代行为是顺应天意之举 故 正确 统治者的宣传 与实行愚民政治无关 故 错误 故选B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7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 记录了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 他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A 孔子创办私学B 齐国设 稷下学宫 C 汉武帝设立太学D 隋朝开创科举制 解析孔子创办私学 与材料中 官立学校 信息不一致 故A项错误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 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 是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 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与材料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信息不符 故B项错误 汉武帝设立太学 第一次出现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成为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符合题意 故C项正确 隋朝开创科举制 与材料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的信息不符 故D项错误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8 孔子是中国传统儒学的创始人 不同时期的 祭孔 活动展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195年 汉高祖经过鲁国 以太牢祭祀孔子 这是帝王祭孔的开始 汉元帝 公元前48 前33年 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为帝师 封阙内侯 号褒成君 赐食邑八百户 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 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 以奉祀孔子的开始 公元59年 汉明帝永平二年 于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 孔子 从此 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 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 祭孔的由来 1 2 3 4 5 6 7 8 材料二1912年3月 丁祭 祀孔日子来临 浙江民政司请示是否照常祀孔 行何礼仪 内务部 教育部通电答复 在民国通礼未颁行之前 文庙应暂时照旧致祭 惟除去跪拜之礼 改行三鞠躬 祭服则用便服 中国民俗史 民国卷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 指明其原因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解析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可知 汉朝皇帝祭孔的礼仪越来越隆重 从而说明了孔子及儒学地位在汉代逐渐提高 第二小问结合汉初董仲舒和汉武帝对儒学采取的举措来回答 答案现象 孔子及儒学地位在汉代逐渐提高 原因 董仲舒更新儒学体系 建立 新儒学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主张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并在中央设太学 传播儒学 1 2 3 4 5 6 7 8 2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析结合 1912年3月 除去跪拜之礼 改行三鞠躬 祭服则用便服 从思想传承与更新多个角度辩证回答 答案辛亥革命及自由平等观念推动了风俗习惯的改变 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影响深远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3 当今 我国每年都定期组织 全球祭孔 活动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结合儒学对中国及世界的意义进行回答 答案当今祭孔有利于弘扬传统儒家文化 继承优良传统 提高国民素质 有利于向其他国家宣扬我们的文化价值观 增进了解 共建和谐世界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