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六上《蚯蚓找家》教案及反思.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84241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六上《蚯蚓找家》教案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六上《蚯蚓找家》教案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六上《蚯蚓找家》教案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六上蚯蚓找家教案及反思一、 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0课蚯蚓找家二、 教学目标:1、会设计对比实验研究蚯蚓适宜的环境;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倾听他人的意见。2、知道蚯蚓适宜生活的环境,从而认识到动物和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动物、动物适宜环境、动物影响环境。3、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关爱生命,实验完毕把蚯蚓放归大自然。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设计对比实验。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活的蚯蚓、玻璃槽、一次性手套、实验方案表、实验记录表、多媒体课件。2、 学生准备:干土、湿土、镊子、黑布。五、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搭上“智力快车”进行一次抢答,看看谁答的最快最准确!请大家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 (1)它是一种动物。 (2)它可以做药材,具有解毒、降压等功效。 (3)它可以做食品,我国的彝族、苗族都用来招待客人。 (4)它的粪便可以改良土质,是非常好的肥料。 (5)它被人们称为“净化环境”的小卫士。 你知道它是谁吗?(生回答,老师板书:蚯蚓)2、(师):你知道蚯蚓是怎样生活的吗?蚯蚓与环境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蚯蚓的家!(把课题补充完整:找家)(出示课件1)3、(师):老师这儿有一些蚯蚓,请小组长到老师这里领取。4、(师):这些蚯蚓是老师从自己的家乡潍坊带来的,它们离开了自己的家来到了泰山脚下。今天,咱们就为它们找个家。那你打算给蚯蚓找个什么样的家呢?为什么要给它找这样的家?5、留给学生时间思考,老师结合学生回答来板书。(阴暗、潮湿)(二)、探究蚯蚓与环境的关系: 1、(师):我们打算帮助蚯蚓找这样的家,这样的家适合它居住吗?(板书:?)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呢?(生说: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2、(师):下面,就请大家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你们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或两个问题来研究,先讨论讨论:在做实验时,你们打算使用什么材料?怎样去做?在实验中,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小组长带领大家认真讨论,设计好实验方案。3、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发放“实验方案表”。4、学生汇报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本组学生可以补充。)(在学生汇报实验方案时,老师要特别强调在做这个实验时,不同的条件是什么。)潮湿环境:(不同条件:干土、湿土)其它条件相同。阴暗环境:(不同条件:阴暗、明亮)其它条件相同。(在玻璃槽底面铺上一层湿土。)5、(师):大家设计的方案很详细,很全面。现在,我们就开始实验。动手实验之前,老师有几点小提示。请看大屏幕,师读“温馨提示”。(出示课件2)6、(师):老师是同学们的引路人,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我一定会随叫随到。现在,我们就开始实验吧!7、学生动手实验,老师发放“实验记录表”。8、(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的实验成果呢?(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做的?你又发现了什么?)9、老师总结:我们在课堂上通过实验的方法证明了蚯蚓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擦去?)离开了这样的环境,蚯蚓是无法生存的。在现实生活中,蚯蚓的家又是怎样的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10、老师播放视频。(出示课件3)(三)、探究动物与环境的关系。1、(师):现在,我们已经帮助蚯蚓找到了自己的家。和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老师这里有几种动物,你能帮它们找找家吗?2、老师播放图片,学生回答。(出示课件4、5、6、7)3、(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它们又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里?4、学生交流。5、老师总结: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了自己喜欢的环境,它们是不能生存的。6、通过我们对这些动物的研究,你认为动物与环境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7、学生回答。8、(老师总结):动物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如果离开了自己喜欢的环境,它们是不能生存的,动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当环境变得不适合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所以,我们要保护和创造动物需要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大自然!(出示课件8)(四)、总结拓展1、(师):这节课,通过对蚯蚓的研究,你有了哪些收获?2、学生交流收获。3、(师):通过对这节课的研究,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老师看到同学们能够真心实意地为蚯蚓着想,我想委托大家把它们送回真正属于它们的“家”,你们愿意吗?你们打算把它们送到哪里呢?(生说)在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害它们!4、(师):关于“动物与环境”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身边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了解它的生活环境,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板书设计: 蚯蚓找家 潮湿 阴暗相互依存动物 环境教学反思:根据本课教材内容,安排的主要活动是:挖蚯蚓,交流认识,制定实验方案,研究蚯蚓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其他动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归纳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知道蚯蚓适于生活的环境,并进而认识到动物与环境的关系。一、本课教学中以引领学生探究贯穿全课,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前布置学生挖蚯蚓。学生为了挖到蚯蚓,可以说动了一番脑筋,学生到了多个地方去挖蚯蚓,去了菜地、麦地、果园,干土里没有再到湿土里找,费了很大功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找到了蚯蚓在大自然中的家,得到了关于蚯蚓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发了学生继续研究蚯蚓的兴趣。二、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探究“扶”与“放”的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课研究蚯蚓适于什么生活环境的实验,实际是研究蚯蚓喜欢阴暗还是明亮、潮湿还是干燥的对比实验。做上述第一个实验时采取对学生“扶”的措施,这个“扶”也是适可而止,主要是以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得出结论为主,只是在各个环节教师略作引导;做第二个实验时,对学生采取了“放”的措施,即让学生借鉴前面的实验,小组讨论、设计并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总结得出结论。教学中有“扶”有“放”,这样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学生学得更加主动愉快。三、注重课堂的开放性、趣味性。完成本课主要教学内容的同时,(在下课前的五分钟)给学生增加了趣味性探究小实验:学生利用放大镜、玻璃、白纸等工具材料观察蚯蚓的爬行。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地非常积极,使用了多种方法,研究出的好多结果都出乎老师的想象,如:一个小组的同学发现蚯蚓在玻璃上行走的时候打滚,而在白纸上的时候身子却能一伸一屈地向前爬,看到这种现象,这个小组的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呢?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时,学生研究的热情依旧不减。上述现象又一次印证了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但是经过认真思索后发现,本课的教学设计在开放性方面还很欠缺,没有更深刻地去挖掘教材,没有进一步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这样不利于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一、针对本课的教材内容,本人在教学设计上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就是没有对教材进行大胆地整合,重新设计和拓展,使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二、要给学生营造开放的科学课堂,本人还认为必须打破现有的课堂束缚,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给学生更大的开放空间。我想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没有努力就不会成功,形成开放的科学课堂也不例外。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学条件的改善,不久的将来,教师和学生都会适应这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甚至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只有如此,形成开放的科学课堂,学生的探究能力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附送: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六上蚯蚓找家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1课,主要是通过探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让学生认识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从学生熟悉的动物的生活环境为切入点,通过查资料、观察、实验探究、搜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事实,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也有影响。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能够自主完成猜想、设计实验、实验观察、得出结论等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他们对周围事物尤其周围常见的动物有了较多的了解,并能对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本课以研究蚯蚓适应的环境为切入点,将学生带入广阔的动物世界,为探究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打开探索之门。三、教学目标1、 会设计对比实验研究蚯蚓喜欢的环境;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能倾听他人的意见。2、 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关爱生命,爱护蚯蚓。3、 知道蚯蚓适于生活的环境并进而认识到动物和环境的关系。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蚯蚓、干土、湿土、纸盒、圆盒、手电筒、湿巾课前活动: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这首童谣大家都很熟悉了,我想请同学接着往下说,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来到台前来,我们从三只青蛙开始,你说四只青蛙,你说五只青蛙,往后接着说,好吗?你对他们有什么要求吗?我们听听谁说得既准确又流利。同学们,他们说的怎么样啊?不错,真是个口齿伶俐的孩子,今后中央台的播音员就是你了!掌声送给他们。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上课,同学们都知道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位动物朋友,大家想不想知道是谁?老师把它们放在了这个盒子中,听我的口令,当我喊“开始”由小组长负责,打开上面的盖子。2、准备好了吗?同学们一定要仔细看,可以站起来。我们先看到这里,把盖盖上,迅速坐好,看哪个小组速度最快。(师不动)3、同学们,看到什么了?(找一个刚才反应强烈的同学)怕吗?老师从你刚才的表情中看到了,你差点蹦起来,为什么要大声叫?为什么感到恶心?4、我看到刚才这名同学镇定自若,你能轻轻的拿出一条蚯蚓来放在手心里吗?让大家看看。(师拿一条蚯蚓放在掌心,找一名害怕的学生)你摸一摸,没关系的,试一试。(学生摸一摸)没事吧,真不错。5、蚯蚓在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你们对蚯蚓有什么了解吗?6、看来同学们对蚯蚓的了解还真不少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盖子,可以把蚯蚓拿出来,再来仔细地看一看,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7、你有什么新发现吗?老师这里有一段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蚯蚓浑身都是宝,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来给它找个家吧?(二)探究实验1、猜想蚯蚓可能适合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哎?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呢?你知道吗?你能说说吗?(1):学生积极回答,直接板书即可【板书 潮湿黑暗松软】(2):学生说出了一部分,师:想不出来没关系,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吧。(3):举手的很少或者没有举手的,师:想不出来没关系,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吧。这些都是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到或通过书本间接得到的,难道蚯蚓就真的像你们说的这样,喜欢潮湿黑暗或是松软的土壤环境吗?【随机板书“?”】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一下。2、讨论实验方案并设计对比实验。下面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喜欢的问题,来设计实验方案,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设计的更科学,更严谨。小组讨论。3、汇报交流实验方案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谁来说说你们组的实验方案。别人汇报时,其他人怎么做?倾听是一个好的习惯。生汇报。找两组学生来汇报,一组潮湿,一组黑暗。谁帮他们组来完善一下这个实验?同学们,我们刚才设计的是“对比实验”方案【课件】,对比实验首先要找到对比项,对比项就是唯一的不同条件,比如研究潮湿问题时,潮湿和干燥是唯一的不同条件。同时要控制好相同条件,比如潮湿问题,要保证“土质一样、两种土一样多、蚯蚓数量一样、蚯蚓大小一样、温度一样、时间一样、两种土摊开的面积一样、蚯蚓距离土的距离一样”等等,只有把相同条件考虑的更全面、细致,严格控制好这些相同和不同条件,才能使我们的对比实验更科学、严谨,这样我们得到的科学结论才能更准确、可靠。下面根据你设计的对比实验方案,请组长到台前领取实验材料。老师想提醒同学们一点,做实验时同学们要小心一些,爱护我们的蚯蚓朋友。开始实验。(三)联系生活,长期观察1、刚才同学们研究了蚯蚓的生活环境,老师知道有一个人他多年来也一直在研究蚯蚓,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视频】这位专家经过了多年的研究才找到了蚯蚓喜欢黑暗的特点,同学们,刚才短短的几分钟的实验时间,你认为我们能得到准确可靠的结论吗? 3、为了便于同学们观察记录,老师设计了一张长期观察记录单,回去以后,以小组为单位,继续按你们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经过一段时期后,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整理,看看能得什么样的科学结论。好,这节课上到这儿,下课!和学生见面要点:一、强调纪律老师说“开始”,才能讨论或者是动手操作。老师击掌三次要立刻放下手中的所有东西,结束讨论,坐好。咱们来练习一下:1、拿出语文书。我说开始了吗? 2、翻开第三课。开始。 3、读读课文。开始。 4、击掌三次。停。二、四年级溶解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搅拌:对比项: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相同条件:水质、水量、水温、同样的盐、盐量、容器、外部环境三:小游戏 说说反义词仔细马虎 粗心细心 宽敞狭窄 困难容易 暖和寒冷 微笑悲伤 干燥潮湿 熟悉陌生开始结束 明亮黑暗 失败成功 烦恼高兴现在将来 喜欢讨厌 封闭透气 弯曲笔直特殊一般 坚硬松软 凉爽炎热 相信怀疑四:练习回家练习歌谣,明天上课比赛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