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第31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582834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第31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第31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第31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版历史第3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题组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1 1918年 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联合起来 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苏俄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势 为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打败国内外敌人 苏俄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农业上实行 余粮收集制 工业上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商业上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上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3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 物力 保障了战争的胜利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但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一些弊病与错误 如强行征粮 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 破坏了 工农联盟 4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农业上以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上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 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以租让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上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上废除实物配给制 实行工资制 5 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巩固了工农联盟 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6 新经济政策就是放弃社会主义公有制 恢复发展资本主义 题组二斯大林模式与苏联的改革1 斯大林模式实行优先发展 重工业的方针 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在农业方面 推行农业集体化 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 2 在斯大林模式下 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 物力和财力资源 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苏联迅速实现了 工业化 3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有 片面发展重工业 导致 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长期执行计划指令 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 性 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 赫鲁晓夫改革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有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实行 收购制 提高收购价格 增加农民收入 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大规模开垦荒地 提高粮食产量 提倡种植玉米 5 在工业方面 赫鲁晓夫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给企业部分权利 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6 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但未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改革最终失败 7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有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 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 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运用经济手段 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注重发展重工业 特别是军事工业 8 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改革 但成效不大 随后转入政治改革 其指导思想是 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义 背离了马克思主义道路 9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偏离科学社会主义轨道 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10 斯大林模式的建立是错误的 它在历史上没有发挥过良好的作用 11 二战后 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都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 题组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1 某国经济政策规定 大部分私人商业机构已被取缔 国家也不再通过商业渠道组织流通和分配 企业之间取消货币结算 职工工资的90 以上以实物形式支付 公共服务和教育实行免费制 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 A 动员人力物力保证战争需要B 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C 刺激消费应对经济危机D 推进福利国家形成答案A从题干中的 大部分私人商业机构已被取缔 企业之间取消货币结算 职工工资的90 以上以实物形式支付 等信息可知该政策排斥商品货币关系 结合所学可判断 该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故A项正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在国内战争结束后 苏俄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故B项错误 C 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排除 2 蒋经国曾在苏联求学 一次他在日记中写道 午饭后 我和几个朋友走到街上去买东西 莫斯科没有大的商店 满街都是小商人的店铺 商店有国家与商人开办之别 由此可见当时苏联实行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D 农业集体化答案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将企业收归国有 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不会出现题干中 满街都是小商人的店铺 的现象 故A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恢复了私人小企业和商品贸易 符合题干 满街都是小商人的店铺 商店有国家与商人开办之别 故B项正确 C D两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 其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 故不会出现 商店有国家与商人开办之别 故C D两项错误 3 有个国家曾经出现这样的情况 工人为了自身的生存 需要从农村取得粮食 而农民为了自身的生存 需要保卫自己的粮食 于是在农村中出现了 背口袋 的人 他们偷偷从农村背着口袋贩粮 到城市卖粮 要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 最好的办法是 A 大力发展凯恩斯主义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 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C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D 充分运用斯大林模式 推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答案B材料反映了国家过分干预经济 导致工人 农民偷偷买粮和卖粮 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城市和农村物质匮乏 需要通过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故B项正确 材料与发展第三产业无关 故C项错误 斯大林模式仍是加强国家干预 不利于市场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故D项错误 4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相似之处是 A 允许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 允许外资参与本国经济活动D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答案D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 而苏联 俄 始终没有允许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故A项错误 无论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还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都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以适应当时的国情 故B项错误 D项正确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没有涉及允许外国资本参与本国经济活动的内容 故C项错误 题组二斯大林模式与苏联的改革5 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 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材料中的 独特实验 是指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斯大林模式D 戈尔巴乔夫改革答案C 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 指的是西方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 故A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之后被逐渐取消 故B项错误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也正是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时期 故C项正确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时间为1985年至1991年 故D项错误 6 1933年8月14日 苏联杂志 为了工业化 中写道 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 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苏联实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B 苏联已实现国家工业化C 西方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D 苏联形成了农 轻 重比例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答案C根据材料时间信息 1933年 在三四年内 可知此时苏联正处于 一五 计划期间 斯大林模式正在形成中 不存在市场经济 故A项错误 1936年 苏联才实现工业化 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 故B项错误 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资本主义世界 苏联利用西方迫切需要向外输出资本 技术和寻找摆脱危机出路的有利时机 大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及技术人员和资金 为工业化提供有利条件 故C项正确 7 苏联建立集体农庄后 实行高度的指令性计划组织生产 并受集体农庄本身和机器拖拉机站的双重领导和干预 1958年 苏共做出决定 机器拖拉机站改为技术维修站 把部分机器直接卖给集体农庄 这一决定 A 解决了苏联的农业问题B 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自主性C 削弱了社会主义的基础D 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答案B题中没有涉及农业问题及解决对策 故A项错误 解读题干材料可知苏联的农业生产 受集体农庄本身和机器拖拉机站的双重领导和干预 1958年机器拖拉机站改为技术维修站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双重领导的局面 提高了自主性 故B项正确 题干没有体现农业发展的程度和状况 故C项错误 题干没有体现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故D项错误 8 赫鲁晓夫改革选择农业作为突破口 主要是针对 A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 市场那只 看不见的手 完全为国家这只 看得见的手 所取代C 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种种表现及严重后果D 当时粮食供应严重不足的严峻的农业形势答案D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是综合体制因素 不是赫鲁晓夫改革选择农业作为突破口的直接原因 故A项错误 市场那只 看不见的手 完全为国家这只 看得见的手 所取代 说的是计划经济模式 仍属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故B项错误 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种种表现及严重后果 是从政治上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故C项错误 农业发展是苏联经济的老大难问题 斯大林逝世时 苏联农业形势非常严峻 所以赫鲁晓夫改革选择农业作为突破口 D项正确 一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特点 历史作用1 特点 1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 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 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2 历史作用 1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 生产稳步恢复 巩固了工农联盟 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重难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2 探索了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命题视角新经济政策在苏俄 联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过程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 1 利用新材料 设置新情境 考查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特点在高考中经常出现 因此在复习备考时要牢记这一知识点 特别是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比而显现出的特点 2 新经济政策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典范 与罗斯福新政同属现代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对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很大的启示 因此高考中往往把它与罗斯福新政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对比考查 新经济政策的 新 和 变 1 调整了生产关系 允许私有制的存在 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 2 分配形式发生变化 实行按劳分配 流通领域 允许自由贸易 3 梳理了一条 小生产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这样的发展思路 4 按经济规律办事 从直接过渡转变为逐步过渡 典例1 2014课标 34 4分 1928年 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 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 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 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 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 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 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命题立意本题以苏联钾矿矿井由德国公司负责建设作为切入点 考查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关键准确把握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理解 由德国公司负责 与新经济政策之间的联系 解析 由德国公司负责 体现了当时苏联将部分企业以租让制的形式转给外国资本家经营的思想 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建设初期采用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故选D项 题干信息并不能说明苏联缺乏基本的技术基础 排除A项 此时 苏联刚刚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计划经济模式尚未形成 故B项表述不确切 C项中的 依赖 表述与 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 不符 答案D 1 1 世界现代史 中描述道 在的指导下 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 最高指挥权 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 与此同时 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 材料中 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A 公私合营B 新经济政策C 罗斯福新政D 斯大林模式答案B解析从材料 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 与此同时 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 可以看出该政策是在坚持国有制前提下 允许私人贸易存在 这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故B项正确 1 21921年的一份苏俄文件写道 海军和红军中的不满情绪几乎同农民一样激烈 难以控制的不满情绪主要由从家乡农村传来的消息而郁积起来 家乡农村常常给他们捎来关于农村经济危机的坏消息 后来使这些不满情绪初步得以化解的办法之一是 A 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 推行农业集体化C 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 实行余粮收集制答案A解析关键信息 1921年 难以控制的不满情绪主要由从家乡农村传来的消息而郁积起来 题干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后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 A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符合题意 B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 不符合题意 C项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不符合题意 D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不符合题意 二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及教训1 表现 1 所有制形式 单一的公有制 2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 调节手段 排斥市场 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4 管理手段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 教训 1 片面发展重工业 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 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3 国家为了积累资金 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4 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 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重难点二斯大林模式与苏联的改革 命题视角斯大林体制确立之初对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起了很大作用 但其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忽视生活必需品的生产 使人民的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模式僵化等弊端在苏联历史上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1 高考试题一般要求辩证地分析斯大林模式的作用 要求考生既要认识到其短期内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 又要明确从长期来看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2 改革开放前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学习斯大林模式的产物 高考试题通过对比两者的异同点 要求考生认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3 将苏联的经济建设与美苏两极对峙 苏联的解体联系起来 要求考生从经济的角度分析美苏争霸格局演变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根源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邓小平改革的异同1 二者的不同 1 内容上 邓小平改革以经济领域为主 主要是在农村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城市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改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戈尔巴乔夫改革以政治领域为主 全盘否定苏联历史 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 放弃共产党领导 实现多元化 多党制 2 特点上 邓小平改革先农村后城市 先试点后推广 循序渐进 步伐稳健 戈尔巴乔夫在风险很大的政治体制改革中 激进冒险 大刀阔斧 企图一蹴而就 3 性质上 邓小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社会主义的完全否定 4 结果上 邓小平改革取得巨大成功 中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戈尔巴乔夫改革彻底失败 苏联迅速发生剧变并最终解体 2 二者的相似性 1 时间上接近 邓小平改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2 面临的困境基本相同 都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发展过程中遭遇重大挫折 中国历经十年浩劫后百废待兴 苏联历经30年改革没有重大突破 3 改革的目的相同 都是为了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发展经济 增强综合国力 典例2 2014福建文综 22 4分 1952年到1964年 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 48倍 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 69倍 这是 A 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B 适应 加速发展战略 的需要C 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D 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命题立意本题以苏联某一时期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变化作为切入点 考查苏联的改革 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关键准确把握苏联赫鲁晓夫改革的具体措施 解析提高谷物和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属于对农业政策的调整 故D项符合题意 农业集体化主要推行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A项错误 加速发展战略 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提出的 B项错误 当时在冷战格局下 统一的世界市场并未形成 C项错误 答案D 2 11934年 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在 莫斯科日记 中写道 我丝毫不怀疑 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弊端B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C 苏联的经济体制能为世界发展提供借鉴D 苏联政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时间信息为 1934年 这时的西方世界刚刚经历经济大危机 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 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可知 罗曼 罗兰希望通过借鉴苏联的经验拯救危机中的西方 从而实现美好未来 故C项正确 A项同题干所述内容不符 材料所述侧重点在于苏联建设成就与世界美好未来的联系及其借鉴意义 故B项错误 D项夸大了苏联政策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