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下《小车的运动》说课稿.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81241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下《小车的运动》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下《小车的运动》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下《小车的运动》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下小车的运动说课稿评委们、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小车的运动。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是一门应用学科,他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小车的运动这一课。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第三单元是物体运动体系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们对“相对运动”及“运动的基本形式”做简单的了解。从本单元开始,在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过程中,第一次引导学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对物体的运动做简单的定量观察。而小车的运动一课,是以小车为话题,按“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对小车在平面上的运动过程所产生的问题“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探究,本课也是建立假设后,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搜集证据的一节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课,它的主要教学是:1、 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直接导入“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们对这个问题作出假设。2、 用小车进行实验,探究小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学会控制变量。学情分析从小学生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体系上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并通过三年级科学课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小车的运动属于物体的运动的种类学习内容。通过对物体运动的距离、时间、方向的学习之后,学生对物体的运动因素已经有了相应的理解,对于本课小车的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现有知识结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本课学习。教学目标在标准理念指导下,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从方法、知识、情感等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能根据经验提出做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能够依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4、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科学知识:1、知道小车的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的测试结果的重要性;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的作用;3、学会尊重科学实验中的有关数据。教学重点: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教学难点: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教学准备:实验报告单、小车、绳子、螺丝母、沙子、卷尺、秒表。根据以上对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分析,结合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以及建构主义的情景教学理论,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学法:教法:谈话法、观察法、指导法。学法:合作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有了明确的教法和学法,以及根据本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小学生认知规律和水平,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我对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具体安排是:(一)、以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玩过哪些小车?怎样玩的?有哪些发现?小车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可以说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追车的“粉丝”,许多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早就玩过小车。所以,我以“车”为话题,来勾起学生对车的回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建立起“小车的运动快慢与诸因素的关系”,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中感知到科学的存在,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同时,我以激趣的方式引出课题,既然大家都喜欢车,那么,今天车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玩小车,一起来研究小车的运动。(板书:小车的运动)2、动手玩小车,提出探究问题我们知道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路培琦老师曾在自然到科学的转变中指出“科学课强调从问题入手”。所以我在教学中,力求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问题环境,为每组学生准备了一辆装满沙子的重载小车、一跟细绳、还有6个螺母,让学生利用我给准备好的材料玩小车,同时提出要求:“小车在运动中有几种情况?”活动的序幕一经拉开,学生探究的兴趣非常浓厚,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会想出各种办法使小车自己运动起来,他们可能会用手去推或拉小车运动;有的会利用螺母做动力拉小车前进;有的会把小车放在斜面上使小车向下运动。这样,他们在玩中会发现“小车运动起来有时快,有时慢,”从而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一辆载重小车的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板书:一辆载重小车的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此时,探究活动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二)、以活动展开,获取新知1、针对问题,提出假设当问题提出以后,接下来就是如何解决问题。科学课强调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出假设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本册教材对学生探究能力训练的重点。此时,我鼓励学生进行大胆预测,让学生对“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有的学生会提出与拉力有关、与小车的载货多少有关、与路面粗糙程度有关、与轮子多少有关等等(板书:学生的假设),此时,以假设为突破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的假设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但无论对于错,都要给予鼓励。因为他们要对自己的假设寻求一种解释,所以便会积极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2、 梳理假设,确定本课任务面对众多的假设,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时我适时指导,提出“各组利用老师给的实验材料能研究哪个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小车的载重量和轮子是一定的,桌面的光滑程度是不变的,能改变的是哪一个条件?学生经过讨论会确定需要改变螺母的数量这个条件,也就是拉力。这样使问题逐渐明了化,从而确定了这节课研究的问题小车的运动快慢与拉力有没有关系?全班同学围绕一个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形成了一种竞争氛围,这样有利于各小组合作学习。3、 依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问题有了,如何去验证自己的假设?科学课的学习不仅仅强调动手做,更重要的是动脑,所以在动手之前先让学生动一番脑筋,想清楚实验如何设计;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去控制变量;实验怎样做;做的时候又要注意些什么。,此时,学生会展开各小组讨论,进行汇报时,有的会说:实验中要改变的只有螺母数量,其他条件不变;有的说实验中要看准表;有的会说要定好起点和终点然后用尺子量好距离;有的说每个实验要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数,这样才能说明问题。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是值得互相借鉴和鼓励的。所以我给每个组提供了一份实验报告单,要求各小组几分钟内设计好实验方案教师参与到学生的研究团体内进行有效的指导,保证了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4、 合作探究,动手搜集证据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所以在这一环节里,我把科学探究的权利交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向学生提出在实验中注意分工合作、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注意安全等要求后放手让他们动手实验,这时,在小组中,有的看准表、有的在绳子的一端挂螺母、有的看好起点和终点,有的在记录数据。这样在实验中培养了孩子们的小组合作意识训练了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形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科学结论具有可重复验证性,所以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并不是一次完成的。教师要引导各组学生对几组数据进行分析,在事实基础上得出结论,并把实验结论向全班同学汇报。在汇报中,培养他们倾听的习惯,并且会对他人的结论提出质疑,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此环节中,如果有的小组数据与其他小组反差很大,这时不能急于给他们否定,而是通过全班同学帮其寻找原因,鼓励再做一次的方法找出结论,从而达到科学探究的最终目的。(三)以评价反思,巩固方法“能够使用控制变量法搜集证据;知道什么是“变量”、怎样控制变量”是本课的难点,是实验教学中重点培养的科学素养之一,在本册书中的以后课节如:“摆”、“降落伞”等课的学习中还会使用,所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巩固“控制变量”搜集证据等实验方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促进学生评价能力、反思分析自我行为能力的发展。(四)以后续探究,拓展应用我对整堂课的设计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从“我学会”变成“我会学”。其实,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很多因素有关,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根据我们今天的探究方法继续研究其他因素。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驾驶员”,借助这辆“科学的小车”驶入科学的大道,探索、探索、再探索,最终到达科学的殿堂。以上是我的教学设计。谢谢各位评委、老师!附板书设计:小车的运动提出问题:载重小车的行驶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与拉力有关 与路面光滑程度有关与车轮多少有关进行假设与载重多少有关与车的形状有关。 。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假设: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的越快;拉力越小,走的越慢。保持不变的是: 。需要改变的是: 。 实验设计与记录:拉力(螺丝母个数)小车运动的时间(秒)最后结果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结论: 。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下我们来养蚕word教案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 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观察蚕卵和蚁蚕; 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科学知识: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掌握养蚕的方法。教学准备:师生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 学生准备:纸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 学 设 计教 学 效 果一、导入出示丝绸。师问:“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后再亲手抽丝吗?”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出示蚕卵。师:“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蚕卵)关于蚕你知道些什么?”2、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在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1) 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2) 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3) 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3、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注意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4、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 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看它怎样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又去找食的情景。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5、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三、课外拓展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