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2 鲁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80645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2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2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2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2 鲁教版教材简介:想别人没想到的事是一篇选学课文。内容比较简单。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从而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虽然但是”“不但而且”说话。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2.过程与方法: 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文本对话,感悟课文内容; 巧设空白,通过对比探究,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通过拓展资料,丰富知识,扩大阅读面,体验创新。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并树立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难点:用“虽然但是”来评价三位徒弟的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一张白纸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宋朝有个皇帝叫赵佶,他很喜欢画画,常常出一句诗,让前来考试的人画画,以此来选拔人才。有一次,他出了一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句。那些考生不是画了一片草地加上一朵红花,就是许多绿叶中插着一朵花。虽然他们的画也符合诗意,但宋徽宗没有一个满意。但他看到最后一张画时,不禁连声叫好。只见画上画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一位少女穿着一身绿装在林子里荡秋千,只有那张小嘴是红红的。请问,宋徽宗刚开始为什么不满意?看到最后一张画时,为什么又连声叫好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事)(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这是一篇选学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反馈交流。(三)随题读文,重点研读小徒弟的画。1.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读出相应的段落。(板书:画多)2.画师考得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屏幕显示: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读一读,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些问题自己去找一找。3.根据问题研读课文。(1)、大徒弟画了什么?要读出“多”要强调哪些字词?指名读(板书;很多小骆驼)(2)、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多?(板书:许多骆驼头)(3)、三徒弟画了什么?读一读画的内容(板书:两只在山谷中走)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几条、一只、另一只)4.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课件显示三幅画)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画师是怎么评画的呢?老师故意把画师的话隐去,请你们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因为所以”来评评三位徒弟的画,把画师的话补充完整。5.画师是怎么评价的?(显示画师的话)读一读画师的话理解“若隐若现”课件显示:“若”的意思要是你好像应选择哪一种?连起来说意思。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6.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字看出来?什么叫“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用“原来”说话7.小徒弟是怎样表现出骆驼多的?(板书:以少代多)8.齐读课文。下面,把你悟到的东西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四)拓展内容。引言: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学一篇。踏花归来马蹄香你从哪里看出这个人的画很有创意?他是怎么表现出香的?引言:关于赵佶皇帝以诗做画的故事还有许多,比较有名的还有这一篇。有一次,他出了一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下面四幅图,哪一幅最适合深山藏古寺的画面,为什么?第一幅:一座深山前画着一座寺庙.(深山有古寺)第二幅:一座深山(深山无古寺)第三幅:一座深山后露出寺庙的一个角(深山露古寺)第四幅:一座深山,一道弯弯曲曲的石阶上,一个和尚挑着水(深山藏古寺)(3)说说你收集来的有关创新的故事你有没有听到过类似的故事?或者你有没有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五)考考你。1.导语:讲了这么多创新的故事,老师也想考考你们有没有创新思维。我们也来“画骆驼”,比比谁画得骆驼大。启发:课文中,小徒弟是用“以少代多”的方法赢得了称赞,现在我们要画大,我们可以用“以小衬大”的方法来表现。2.每人在白纸上画,而后交流3.总结道理: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六)板书设计。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大徒弟许多小骆驼画多二徒弟许多骆驼头小徒弟两只在山谷中走以少代多(妙)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5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教学难点:通过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但又把那些钱扔回去”这个问题,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书籍爱的教育教学过程:一、介绍爱的教育1.出示爱的教育一书: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本书吗?2.请同学介绍这本书或说说其中的故事。爱的教育也可以叫做“一个小学生一学年的故事”,是由意大利某市立小学一位四年级学生阿米琪斯写的。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他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从10月份四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阿米琪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本文就源于其中一个故事。3.板书课题:意大利的爱国少年。4.齐读课题,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爱国)5.质疑:围绕关键词,你都想了解什么?疏疑:从哪儿看出少年爱国?二、学习生字、新词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1)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解决。(3)独立识字,掌握字形。2.指名读课文。(1)读准字音。热那亚(ya )虐(nue)待可恶(wu)侮(wu)辱愚(yu)蠢(2)掌握字形:运用自己已有识字方法自学生字。重点指导:卖:与“买”进行区分。上面有“十”的,是“卖”。遇:半包围结构。第七笔是“”,不能写成“”。(3)理解词义。大义凛然: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了一个十一岁的热那亚少年,在一艘从西班牙开往意大利热那亚的轮船上,用自己大义凛然的行为,维护祖国尊严的感人故事)2.理清课文脉络。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文章可分几段?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船上的乘客和意大利少年的身世。第二段(第3.4自然段):乘客们询问了少年的身世后,扔给他一些硬币,少年太需要钱了,就捡起了硬币。第三段(第5至9自然段):少年听到有人侮辱自己的祖国时,毅然把硬币砸在这些人的身上,大义凛然地维护祖国的尊严。3.再次读课文。板书设计: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爱的教育为什么? 身世给硬币扔硬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这个问题,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2.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 一、质疑问难,直奔中心1.指名读课文,提出问题。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这是一个爱国少年?2.课文第三段交代了这一问题。 二、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思考:这个男孩子的身世如何?(这个男孩子十一岁,是意大利的热那亚人。两年前,他被拐卖给一个马戏班,戏班的人将他带到了国外,他们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还不让他吃饱饭,他实在受不了这些人的虐待。在西班牙,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逃跑的机会。他找到意大利驻西班牙的领事馆寻求帮助,在领事馆的安排下,他搭上了这艘船,回热那亚老家。)2.什么是“虐待”?课文中的“虐待”指什么?(“虐待”指用残酷凶狠的手段对待。本课指“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不让他吃饱饭”。)3.在读小男孩身世时,你有什么体会?学生:我觉得他太可怜了。学生:我觉得他的命运太悲惨了,我们比他幸福多了4.有感情地读一读。过渡:是啊,船上的乘客在看到这个男孩时,有什么反应? 三、学习第二段1.自由读第二段,说说船上的乘客在看到这个男孩时,有什么反应。学生:先是奇怪,然后主动询问他的情况。学生:在听完他的诉说之后,乘客们有的叹息,有的议论,还有一些人乘着酒兴,拿出一些硬币扔给他。想像这些乘客可能在叹息、议论什么?学生:有的叹息说:“这个孩子可真可怜哪!”学生:有的议论说:“这么个小男孩遭遇这么多事,真不容易!”2.男孩为什么捡起了硬币?(国为他太需要钱了)3.他想拿这些钱做些什么?学生:他想给自己换件衣服。学生:他想给父母买点礼物。学生:他想吃一顿饱饭。总结:是啊,他太需要这些钱了!4.自由读第二段。四、学习第三段。1.思考并与同桌讨论:少年这么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2.互相交流讨论。3.小组汇报。学生:因为男孩子听到了那些人侮辱自己的国家。学生:因为男孩是意大利人,他不允许别人辱骂自己的祖国你从哪些词语能看出热那亚少年很爱国?(拉、扔、砸、跳、站直)4.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学生:他是一个爱国的少年。学生:他是一个不为金钱而活着的少年。学生:他是一个维护祖国尊严、大义凛然的少年5.分角色朗读最后一段。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总结:男孩的行为令我们敬佩,在他最需要钱的时候,他没有向金钱低头,而是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热爱祖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板书设计: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