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案1 苏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79827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案1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年(秋)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案1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年(秋)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案1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案1 苏教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67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五1,2题。【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情境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1回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师:同学们,为迎接奥运会的到来,班集体准备发动大家折幸运星的活动,我们要买合适的颜色纸就需要调查我们班喜欢各种颜色的同学人数,可以怎么办?你会用到什么方法?2揭示课题教师:刚才,大家想到了可以用已经学过的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来反映喜欢各种颜色的同学人数。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的统计知识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统计图。板书课题:统计图。点评:由学生翘首以盼的奥运会为题切入课堂,让学生首先从学习题材上产生亲切感,并借助统计学生人数全面回顾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学生认知结构上的基础。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1填写统计表,并计算百分比。教师:刚才大家说到可以用统计表,我们一起来填写,同时我们要结合前面所讲的百分数知识,计算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在word中制作统计表,并根据计算出来的百分比填写相关数据。提问:填写“红”这一栏的百分数是怎样得到的?又表示什么意思?2选择统计图,感知特点教师:根据统计表我们可以制作出什么统计图?为什么?(教师利用word,直接生成条形统计图)引导感知特征:只需记录数量的多少,因此选用条形统计图,没有记录增减变化的需要因此不选折线统计图。(强调: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并便于比较)教师引导:与统计表相比它能更加形象直观地反映出什么?(课件上突出显示数量)它有什么不足之处呢?(课件上突出显示百分比)面对这样的情形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有没有什么图形能弥补条形统计图的这一缺陷呢?)点评:学生的学习应该是经历“平衡不平衡平衡”这样的螺旋上升过程。当学生掌握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后已经达到一种认知上的平衡,然而当引入“百分比”这一新知后学生便经历“条形统计图无法满足需求”这样一个不平衡的认知状态,此时为达到知识结构的平衡状态,学生也有了进一步学习的心理需求。3教学扇形统计图教师利用word,直接生成扇形统计图。教师: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从中能发现什么?比一比谁的发现更多?引导学生观察这幅扇形统计图,整个圆表示什么意思?能不能说一说每一部分扇形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见解。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引导学生关注整个圆的含义以及每块扇形的含义。反馈:教师请几个同学到屏幕上去指一指自己的发现。教师小结:同学们都发现了扇形统计图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每个部分都是占整体(课件强调全体人数以及整个圆)的百分之几。也就是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占总人数(课件强调全体人数)的百分之几。教师:借助扇形统计图的这个特点我们就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课件演示:如果准备一共购买200张彩纸,那么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纸各应买多少张?引导学生思考要求红色彩纸需要多少张就是求“200的25%是多少”。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前完成的学生思考: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能解决它?教师:在这里我们又用整个圆表示什么?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发现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用圆代表一个总数,扇形可以反映一个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点评: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联系强化等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构建和应用的过程中,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促进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特征的理解和认识。这同时也为学生对比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奠定了基础。三、课堂活动1完成第67页“试一试”的题目学生先独立操作,教师巡视并检查同学是否已经掌握。教师:我们一起来判断以下这几位同学的方法是否正确。(展示两三位同学的计算以及提出的数学问题和解答)教师:从同学们的解答中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圆代表全班总人数(课件强调),每块颜色代表参加每类活动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课件强调)。2认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教师: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比较全面地学习了三种统计图。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教师: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应结合图示,并结合具体情景来进行理解。教师:根据我们对三种统计图特征的认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下列数据。(1)红光小学xxxx年树木总数情况统计表。年份xxxxxx总量(棵)1001xx0180200(2)红光小学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百分比(%)25xx1525(3)红光小学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数量(棵)5040303050点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学生经历对比分析的过程了解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且在生活中加以适当应用,从而让学生增强对数学应用价值的体会。四、课堂总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五、拓展应用,促进发展完成练习十五1,2题。全课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三个特点,一是注重对学生三种统计图形的整合,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合理的数学结构。二是注意从现实题材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构建用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数与总数之间关系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三是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第2课时扇形统计图(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例2,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五35题。【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2(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出相关部分。教师: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教师: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教师: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xx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发现,现在哪位同学能代表你们小组进行发言?请一两位同学相互补充,找到统计图中发生变化的项目。小结:对比两幅扇形统计图,同学们强调最多的是有许多项目发生了变化。有没有没发生变化的量呢?(课件重点强调:土地总面积没发生改变)也就是两个圆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总面积。教师引导:结合我们的发现思考:森林面积的增加与荒山面积的减少会给这个村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村委会的领导面对xx年底的统计图你又会作哪些思考?点评: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总是要经历“粗略细致”这样的过程。而要培养学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就离不开教师有序合理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小结导向”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体现了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身份。(3)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教师: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问题并进行解析。2课堂总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又有什么收获?三、课堂活动教师:刚才我们分析的两个扇形统计图的圆都代表相同的含义土地总面积,(课件点出“课堂活动”第2题改变题目增加两个参数美国、俄罗斯的面积和人口)现在呢?教师:仔细观察这些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教师引导:重点分析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教师:面对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局面,你会做哪些思考?点评: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审视问题,既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之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的策略之一。四、练习应用,促进发展1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出示题中的两幅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对比。(1)从两幅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算一算:从1996年到xx年,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分别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千米?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抽几个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评议。(3)议一议:你对这种变化有什么看法?2完成练习十五第4,5题全课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知识的生成与发展,既巩固和加强了扇形统计图的一般特点,又重点强调了扇形统计图在对比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比分析对决策产生的积极影响,这样的教学设计同时也对符合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的心理需求。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综合:统计活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72页例1,第72页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六。【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统计表和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和反映情况,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并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计算器。【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已经学习了6年时间,同6年前刚进校时相比我们自己有哪些变化?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进行适时引导。教师:是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天我们就利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来展示我们的身高变化吧!板书课题:综合统计活动点评:选择身高的变化为研究内容,除了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亲切感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实用价值。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1(1)汇总搜集的资料,填写统计表。教师:我们课前已经从医务室的档案里查到了自己这6年来的身高数据,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自己的身高资料,一起填写书71页的统计表(一)。比一比哪组同学协作得最好,完成得更快。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速度比较慢的小组合理进行分工合作。教师小结:在刚才的合作中,有的小组团队协作意识很强,而且有比较明确的分工,两个同学为一个单位,本单位填好后立即与另一组的两个同学互换资料。这样既合理地安排了时间,同时又避免了合作中的混乱。(2)完成每组中平均数的计算。教师:现在我们再次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我们手中的计算器,计算出组内同学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想一想我们该怎样合理地安排人员,才能更快更准确地计算出平均身高?引导:两人一组,同时计算同一个年级的平均身高,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3)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出平均数。教师引导:在刚才的合作中,我们进行了有效合理的安排谁与谁同时计算一、二年级,谁与谁同时计算三、四年级这样既节约时间,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现在我们想要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并分别计算出同学们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大家想想又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呢?如何有效利用其他小组整理的结果呢?让同学各抒己见,教师梳理出合理的方案。教师:正像同学们所想的那样。我们首先要计算出自己小组同学在各年级的身高总数,然后指定各年级的平均身高计算,我们就指派各对应小组成员同时计算。指派计算各个年级的平均身高计算的小组,每个小组依次汇报本组各年级的身高总数。汇报计算的结果完成教科书71页统计表(二)。点评:本环节的安排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既关注每个学生的统计知识的回顾学习,又能培养学生在操作中合理有序安排活动的能力。不仅充分体现统计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能使学生在活动中真正获得能力上的提高。(4)制作统计图。教师:根据同学们在各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制作成统计图。三种统计图你会怎么选?(强调为什么不会选择扇形统计图,从而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反映部分属于总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引导:实际上关于平均身高的统计图我们既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又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因为它们都能直观看出数量的多少。两种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呢?(强调折线统计图突出的特点是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5)看图和看表分析教师:观察这幅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平均身高每一年各是多少,平均身高在发生怎样的改变?教师:6年来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增加了多少?教师:观察统计图你能否发现小学身高增长的关键期是什么时候?此时你会给学校伙食团长以及家长提出什么建议?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注重锻炼和营养搭配。(6)然后解决教科书72页第(4)题的第个问题。教师:如何才能知道现在班上有多少个同学的身高不低于全班的平均身高?(回顾最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法点数)算一算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2.课堂总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综合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点评: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对比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建立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为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准确的统计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课堂活动教师:如果我们想把全班同学按现在的身高分成5组,你们会怎么分?每组的统计结果又怎样表示?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小结:可以按从最低到最高的身高分出相等的5段,然后统计出每段中的人数。根据学生的想法完成第三个统计表。身高(cm)()()()()()()()()()()人数(人)教师:对于这一个身高资料你认为还可以选择哪种统计图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学生的回答在word中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并进行分析)点评:对同一个材料选择不同的统计方式和不同的图形来进行学习,使学生对数学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统计图所带来的不同的统计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应用价值的体验。四、拓展应用,促进发展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全课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对数学的应用价值的体现,由学生在统计身高变化的过程中认识到在不同统计要求下可以使用不同的统计图形,充分发挥各种统计图的统计优势。同时本节课的设计突出体现教师对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发挥群体功能、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方面的导向作用。综合应用:设计“六一”庆祝活动方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联系“六一活动”情境,综合运用比例尺、可能性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联系“六一”情景,引入新课1激趣引入教师:同学们,今年的“六一”节将是你们小学成长中的最后一个儿童节,你们想为自己的童年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吗?有什么好的提议吗?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引导开展庆祝活动。2揭示课题教师:刚才,有不少同学提到想搞庆祝活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设计一个“六一庆祝活动方案”,行吗?板书课题:设计“六一”庆祝活动方案点评:学生对“六一”节的活动热情高,对有关“六一”节的准备事项的参与积极性也就会迅速增加,这样的引入可以为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创新思维奠定基础。二、团结合作,共谋策略1了解活动涉及的各个方面(1)研究需要筹备的活动。教师:要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首先就要弄清楚需要作好哪些准备?安排哪些项目?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引导并梳理出相关内容。文艺表演节目唱歌、跳舞、小品、游戏等;场地的安排和布置;抽奖活动;记录活动照相。(2)拟定活动安排时间表。教师:我们首先应制作一个合理的时间表。根据同学们各自上报的节目及节目所需时间我们一同制作活动安排表。9:00宣布活动开始9:009:05请老师、学校领导讲话9:059:10第一个节目:竖笛合奏乘着歌声的翅膀9:109:20第二个节目:歌伴舞拜访春天9:209:30第三个节目:钢琴独奏清晨,我们踏上小路9:309:45第四个节目:小品孙悟空三难小聪聪9:459:55抽奖活动9:5510:15第五个节目:舞蹈算一算10:1510:45第六个节目:游戏推小车、吹气球比赛10:45颁奖,活动结束(3)照相费用计算教师:我们在活动的过程中由承担照相任务的同学为每个节目拍摄一张照片,并给每位表演者赠送一张照片,按照这样的方案算一算,如果每张照片0.5元,那么照相大致需要花多少钱?学生根据之前统计的参与节目的人数进行独立的计算。集体汇报。(4)抽奖设计教师:活动中进行的抽奖活动,如果我们按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50%的方案来设计。大家能想到哪些抽奖形式?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梳理出摸彩球(红黄蓝各2个、3个、5个),制作彩色转盘(红黄蓝各占20%,30%,50%)。(5)场地安排教师:我们的活动场地安排如果能够在纸上画出来的话那就更好了!能行吗?首先应确定平面图的什么?(强调比例尺应该合理)教师引导:除活动场地外,我们再按同样的比例尺确定出观众席的位置范围,关于黑板的布置我们可以选用其他的比例尺来呈现。将学生分两个大组,一组制作活动场地平面图,另一组制作黑板布置平面图。点评: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参与活动的安排和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设计中也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2课堂总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三、拓展应用,促进发展设计一个“毕业晚会的活动方案”。全课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一是充分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进行活动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注重体现知识的应用价值。比如,设计抽奖的活动方案就要联系可能性的知识进行设计,而活动场地的绘制则需借助一定的比例知识来完成。附送:2019年(秋)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案2 苏教版课 题分段数据统计课 时1备课人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分段整理数据教学难点分段整理数据教 具课件有无课件教学过程:一、 检查复习 导入新课每个星期一,大家都会穿校服,看上去整齐又漂亮。 想一想,在每次换校服之前都要做什么呢?(量身高) 随便请几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问:是不是要为你们每个同学都设计一个尺寸,做出50种规格的校服呢? 出示全班的身高记录单,请大家观察表中的数据,你觉得应该怎样安排比较的合适? (分大号、中号、小号三种规格。身高120cm129的穿小号,130139的穿中号,140149的穿大号。) 2、现在我们已经想到了要根据身高把服装分成3种型号,看了这张记录单,你清楚具体有几套大的?几套中的?几套小的?那下面该做什么? (按各段统计,可以用打“”的方法或是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 更喜欢哪种统计方法呢?为什么?(用“正”字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结果) 根据记录单上的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注意不要遗漏不要重复。 写完之后与电脑的演示校对一下,如果有错,检查一下问题在哪里。3、能不能就这样把画“正”字的记录表交上去呢? 指出:还要根据它完成统计表。 学生继续完成。与电脑校对。 想一想,那么多的班级,都制作了类似的统计表,而且每年都需要这样的统计,检查我们的这份表格,还缺了什么呢? 出示完整的表格,包括表名和日期。 4、服装厂的看到这张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 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分段整理的方法进行统计二、 自主学习 质疑释疑:其实我们身边用分段的方法来整理的现象是很多的。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比如成绩:90多分的为A,70多、80多的为B,60多的为C,60以下的为D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出示) 看了这些数据,你觉得怎么分段比较的合适? (50多的为A,40多的为B,30多的为C,20多的为D。) 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交流校对三、 合作探究、突出重点1、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美丽的家园,需要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流水。 演示: “你知道吗?” 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的一些常识 2、现在你们想知道我国一些大城市的空气质量现状吗?(出示p.72第2题) 找一找,哪些城市的空气质量是“优”?画“正”字统计在表中。 那我们现在居住的城市空气质量到底如何呢?请大家找一找。(良) 把其他也是“良”的城市找出来,统计好 剩下的几个城市空气质量属于哪一段呢?继续填写。 根据“正”字整理情况,完成统计表看了这份统计你有什么想法么? 指名读一读表名,这个表名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四、 课堂达标 基础过关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1. 下面是四(2)班女生身高记录单。(单位:cm) 先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这个班女生身高分布状况,再把整理的结果填入统计表。身高(cm) 人 数140及以下 141144 145及以上 四(2)班女生身高情况统计表 身高(cm) 140及以下 141144 145及以上人数 这个班女生身高在()厘米范围内的人数最多,这个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厘米(保留整厘米数)。五、 拓展训练 突破难点 四(1)班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学号 分数 学号 分数 学号 分数 学号 分数1 88 8 92 15 89 22 962 86 9 94 16 93 23 543 90 10 100 17 97 24 784 85 11 99 18 99 25 895 79 12 98 19 100 26 876 96 13 96 20 79 27 987 92 14 97 21 65 28 68(1)分数段 人数100 80-99 60-79 60分以下 (2)四(1)班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 年 月分数段 合计 100 80-99 60-79 60分以下人数(人) (3)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课 题44页27题(练习课)课 时2备课人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整理和分析数据教学难点数据分段进行整理教 具有无课件教学过程:一、第二题 1.出示题目,弄清题意 2.学生完成分段统计 3.怎么计算合计人数呢?算加法 4.分析数据:哪一段的人数最多?前十名,你能估计她的成绩可能是多少吗?(只要估计) 二、第三题 1.分别画出横向统计图 2.注意标注数据 三、第四题 了解我国代表团在第24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金牌的数量,完成统计图。 第2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韩国汉城 5枚 第2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西班牙巴塞罗那 16枚 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美国亚特兰大 16枚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澳大利亚悉尼 28枚 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希腊雅典 32枚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中国北京 51枚 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英国伦敦 38枚 一、 第五六题 学生设计表格,在班内统计后,完成统计表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分工合作。数据记录准确,分析有道理 五、作业:完成思考题,补充习题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课 题条形统计图课 时1备课人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读图、画图等活动,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会求平均数,根据图里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说明,并进行交流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体验描述数据的不同方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统计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条形统计替可以说明生产、生活中一些数据之间的关系,体会从报刊或查阅资料中获得信息或数据,体会统计有说明问题、对问题有简单预测的作用,产生对统计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1格表示多个单位)教学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1格表示多个单位)教 具光盘,事先调查好4大河流的长度有无课件教学过程:一、 检查复习 导入新课我们以前认识过条形统计图,谁来简单的描述一下条形统计图有几部分组成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选用的话题是关于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的。 先请大家来看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常识。 学生轻声阅读“你知道吗? ”读完后,交流,主要要明白: (1)有89个成员国 (2)确定的方式有2个。一是超过半票的直接当选;二是没有超过半票的时候,最少的会被淘汰 追问:89个成员国超过半票是多少票? 5个国家一起竞争,需要多少次的淘汰?二、 自主学习 质疑释疑: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成员国的代表投票决定xx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城市。在第一轮投票中,五个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如下图。(图略) 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 (比如具体的5个城市以及相应的得票情况等。) 这些数据使你想到了什么? (根据评选规则,没有出现超过半数的情况,虽然说上海的票数是最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波兰将淘汰了)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甚至可以问:89个成员国都投票了么?你可以怎么知道? 引导学生把图里的5个数据加起来,得到84票。问“84票”说明了什么问题?) 质疑:这张条形统计图与我们前面认识的有什么不同呢? 注意观察纵轴上的数据,指名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在制作这统计图的时候,可以把1格表示成多个单位,比如说这里的1格就表示5票 当不正好是5票的时候,比如说是2票,就需要根据经验去选择合适的高度。 2、预测一下,波兰被淘汰之后,接下来哪个城市也可能被淘汰? 读试一试,看一下,自己的预测正确吗?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注意规范学生画条形时的步骤:(1)确定高度,并标上数据;(2)画框,连成一个条形;(3)画阴影 学生继续完成,并交流检查。 说说从统计图里你知道些什么? 最后提醒:完整的统计图还要有图名(已有),制作时间等,所以要填上时间:xx年12三、 合作探究、突出重点(1)说说上面每座电视塔的高度(2)中央电视塔比江苏电视塔高多少米? 问:如果我再提一个问题“江苏电视塔和中央电视塔一共高多少米?”合适吗?为什么? 那谁能继续提比较合适的问题? 2、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注意:(1)条形边成了圆柱体;(2)单位:万吨 (1)哪一年的棉花产量最高,哪一年的棉花产量最低? (2)xx年的棉花产量比xx年增加了多少万吨?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我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428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的金牌数如下表(略) 说说第28届是在哪一年举办的呢?27届呢? 指出:奥运会每4年一届,正好和闰年是一样的,这几届都是在闰年举办的。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把条形统计图绘制完整吗? 要提醒学生注意: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区别 画完统计图后问:你看了这张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么? 4、查资料,了解我国的长江、黄河、珠江和淮河四条河流的长度,再把统计图绘制完整。 长江6300千米,黄河5464千米,珠江2214千米,淮河1000千米 注意这份统计图和前面讲的有不同:条形是横向的,可以更直观地显示这几条河流的长短。四、课堂达标 基础过关四年级一班参加兴趣小组人数如下图。 (1)一格表示()人。(2)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3)参加科技小组的人数比参加合唱小组的人数多()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五、拓展训练 突破难点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学校组织了一次游艺活动。下图为四年级一班学生参加游艺活动的人数统计图。 (1)一格表示()人。 (2)你能说出参加各种游艺活动的人数吗? (3)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填写统计表。 项目 猜谜语 套圈 象棋 跳绳 绕口令人数 (4)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课 题练习课课 时2备课人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月 日课 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 具有无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 怎么求出平均数 (先求和,在求平均) 二、练习 1.练习八第3题 1.平均身高160厘米,李强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吗? 2.学校篮球队中,可能有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说说理由2练习八第4题 指名板演。平均每天卖出苹果核橘子各多少箱? 哪几天卖出的苹果箱数超过平均数?卖出的橘子呢?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多多少?少多少?一样多?) 3.练习八第5题判断,注意平均数的含义 4.第6题 估计平均数,只要在最多与最少之间即可 5第7、8、9题,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校对,订正。在求平均数的过程中要细心。 三、作业 完成第10题,补充习题中的练习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课 题第四单元测试课 时3备课人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 具有无课件教学过程:一、某农户承包的柑桔园,近5年的种植面积如下。小精灵儿童网站出品观察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xx年的种植面积是xx年的_倍,是xx年的_倍。(2)如果4的产值大约是200元,xx年该农户承包的这个柑桔园年收益为_元,xx年预计年收益_元。(3)还能从上面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二、星光小学四年级4个班参加植树活动的人数统计如下。四年级参加植树活动人数统计表根据上表,完成统计图。四年级参加植树活动人数统计图小精灵儿童网站出品三、看图填空。从统计图中可以获得如下信息。(1)_。(2)_。(3)_。四、四年级1班两个组的同学视力情况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画统计图。四年级1班第1、2组同学视力统计表五、看统计表画图。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