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在长大》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79563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在长大》公开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在长大》公开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在长大》公开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在长大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材 1教材内容 我在长大这一课是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五单元愉快的收获中的第一个小标题。其主要内容是:先让孩子感知自己身体的变化,然后,通过设计成长手册的活动,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该单元教学从儿童的出生、成长切入,引导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启发孩子们思考和理解长大的含义,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的方法。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体验成长的乐趣。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 (2)、积极参与体验活动,提高体验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3)、知道长大的含义,了解自己的特点,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知道长大既是身体的变化也是心灵的成长。 3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认识自己的成长,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自己,认识自己,体会长大的快乐是本课的重点。通过看图和讨论让孩子们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理解成长既是身体的变化也是心灵的成长,让学生知道自己愉快的成长和父母分不开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4教学准备 为了让教学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我在上课的前几天就给他们布置了课前预习:1、请他们收集自己幼时的出生证、出生纪念卡、儿时穿过的小衣服、小鞋子等资料,记录自己刚刚出生时的身高、体重,测量并记录自己现在的身高、体重;2、整理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儿时用品等。3、向家长调查自己的成长趣事。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用课件展示刚出生的几幅婴儿图,并播放婴儿哇哇大哭的声音。 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几幅婴儿的照片。(课件展示并播放哭声) 师:你们刚出生的时候就像这样,多可爱、多漂亮呀! (二)从身体的变化初步感受成长的快乐 师:(出示几张学生婴儿照片)瞧,这是我们班的几位小朋友,大家猜猜他们是谁? 师:到底他们是谁呢?我们数“1、2、3”,让他们自己走出来好吗? 师:大家看,这几位小朋友与照片上的他有什么不一样呢? 师: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现在请你们拿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自己觉得和小时侯还有那些不一样呢? 师:看来,你们从小到大,这几年的变化还挺大的。 过度:请你们把收集的小时侯的用品拿出来吧!老师这儿有三件衣服(出示一件婴儿衣服、出示一件上幼儿班时的衣服、出示一件现在的衣服,让学生对比),它们是我们班上的一位同学的。师指着婴儿衣服和上幼儿班时的衣服,你们看还能穿吗? 师:怎么不能穿了? 生:我已经长大了。 师:是啊,小小的一件衣服,就能让我们看到自己成长的痕迹。 师:除了衣服,还有哪些物品能说明我们长大了? 师:请把你们带来的小时候的物品(如:小鞋子,帽子等)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吧。(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物品)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物品拿上来展示给大家看。(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师:刚才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我们都在长大,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长大了。(略) 师:刚才你们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张出生证,它清楚地记着XX小朋友的体重、身高,我们请小主人来读读吧! 生:重量3千克,身高51厘米。(出示小黑板:是个体重身高表.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体重3千克、身高51厘米) 师:你知道3千克有多重吗? 师:对,也就是6斤。(师捧出一个西瓜)这个西瓜正好3千克,你小时候就跟它一样重。请你的好朋友来抱抱它吧。(一个同学抱起西瓜) 师:那你再抱抱他,看他现在的体重怎么样?(学生吃力的把同学抱起来)师:为什么抱得这么辛苦呀? 生:他现在太重了。 师:是呀,你看,他现在都这么大了,哪能不重呢? 师:你出生时6斤,那你知道现在多少斤吗?(若生不能回答,就现场称体重)板书:体重XX千克。 师:你们知道他刚出生时有多高吗? 生:51厘米 师:大家比划一下,51厘米有多长?(同学在比划的时候,师拿出一个51厘米左右高的娃娃,立在那位同学的身边,大家看了十分惊讶) 师:那你知道你现在多高吗?(若学生不能回答)你站在秤上称一称(板书:身高XX厘米)。 师:看着他俩,你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吧? 师:哪些小朋友还带来了出生证,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生:体重3.5千克、身高50厘米。(板书:体重3.5千克、身高50厘米) 师:那你知道现在多重多高吗?你站在秤上称一称(板书:体重XX千克、身高XX厘米) 师:每小组发一张调查表,请小朋友们把你收集的身高,体重数据填在表中.师:看着自己的调查表,你们有什么想法? 师:从同学们的身高、体重的变化和刚才那首儿歌可以看出同学们都怎么样?(板书:我长高了) 师:祝贺小朋友们长高了,长大了。 (三)由成长中的趣事进一步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有趣的事!现在大家就来看看XX同学成长过程中的趣事吧!(课件展示:XX同学从小到大的照片,并配上文字) 对XX同学的画进行形容,使学生感受到很有趣. 师:看了XX同学成长过程中的事,很棒吧! 师:那你们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也有许多有趣的事,难忘的事吧?请你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我半岁的时候会XX;我几个月长牙齿;几个月会喊“妈妈”;几岁会走路;几岁自己穿衣服、吃饭了;几岁上幼儿园;几岁会跳舞、唱歌;几岁会写字;几岁参加过什么节目等)。 师:请你们将收集的有趣资料给大家展示一下吧?学生把自己带来的一组照片展示给大家看,并解说。 师:呀!资料收集得很详细,是个做事认真的好孩子。我们大家夸夸她吧!(同时发朵小红花以示鼓励) 生:学生拿着他从小时候和现在写的字和画的画儿展示给大家看,并加以说明。 师:看来同学们知识、能力在不断的提高,我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我发现你们真的是长大了。看呀!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情,我们都能记在心里,我们现在能快乐的成长是多么幸福呀! (四)制作成长记录册 师:看着自己小时侯的照片,再看看自己今天的模样,多有意思啊!在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我们长大了!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能用什么好方法把成长的快乐记录下来呢? 生:设计成长记录。 师:恩,很不错的方法。你们看就是这个样子。(相机放课件,1.婴儿照片,幼儿照片,儿童照片,现在的照片.2.身高数据.如:一岁多高,5岁,8岁等.3.记录如:我一岁会喊爸爸妈妈了.我三岁上幼儿园了等) 师:那么没有带照片的小朋友你们用什么方法来记录成长的快乐呢? 师:根据学生说的再相机出事课件。(成长卡片,数据,记录成长日记,画画) 师:你们的主意可真不少呀!真能干!那么大家开始行动吧!(课件播放音乐) 师巡视,并指导学生。 (音乐停)师:哦,你们看这位小朋友坐得最快,最好,并且收好了用具。 师:把你们的记录册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抽生展示,发奖小红花。 师:看着自己和大家的成长记录,你们想说点什么吗? (再次揭示课题:我长大了) 师:我们的成长册还没有完成,回家请同学们继续完成吧! 总结:小朋友们在爸爸妈妈及亲人的关心、爱护下都长高了、长大了,伴随着身体的成长,让知识、能力也跟着你们一起增长吧! 附送:1.难忘的校园生活2019-2020年小学品德与生活五年级第二单元成长的摇篮教案设计目的要求:1.体会正在经历的小学生活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知道个人的成长是和学校老师的培养和同学的帮助分不开的。2.进一步激发学生尊敬师长,珍惜同学友情。3.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的集体荣誉感。重点难点:重点:1.能体会到正在经历的小学生活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个人是在学校和班集体民主团结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2.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的情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尊敬师长、珍惜同学友情。难点:珍惜小学学习生活,体会到个人的成长是和学校老师的辛勤培养和同学的真诚帮助分不开的。在校园中经历的欢乐和伤心都是必不可少的生命成长历程。懂得感谢生活,对关心爱护你的老师和同学心怀感激。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介绍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短片。2.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反映学校生活的歌曲音乐。学生准备:搜集反映小学生活的文字、照片等资料。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播放录象片段,导入课文的学习1.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背景音乐中,播放反映丰富多采校园生活的短片。2.学生交流畅谈观片体会。3.引出课题难忘的校园生活。二.阅读“成长记录”,体会校园生活的美好学生自学“成长记录”这块内容,小组讨论交流:你可图中的牧场有哪些相似的校园生活经历?三.展示“我”的难忘的“第一次”1.组内交流:向学习伙伴展示反映小学生活的文字、照片资料,叙述难忘的“第一次”的成长故事。2.组间交流: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向同学展示组员的剪贴作品;推荐数名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四.细览“风景线”1.自学“风景线”这块内容,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采。2.举例讲述丰富多采的校园生活让我备感温暖。五.即兴演讲“我和班级共远航”1.老师引导: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大环境,也离不开班集体的启迪和教育。有时,我们会因为班级的成功而开心,有时也会因为班级的失利而伤心。这是任何一个热爱班级的同学自然流露出的真诚。2.选择一题,准备五分钟后即兴演讲。选题一:那一次,我为班级的成功而开心。选题二:那一次,我为班级的失利而难过。3.学生演讲。4.评选最佳演讲者。六.课外延伸填写表格,记录下班级获奖奖项,下次学习时间进行交流。第2课时教学准备:制作“小学生活档案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把相关资料发到“班级论坛”上进行交流。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二.主题活动:“我们的成长足迹”1.课前,学生按照课文要求记录小学时代一些难忘的事情,制作“小学生活档案卡”,把这些学习内容设计成一份不署名的爱心作业,全部放于一纸箱里。2.主持活动的同学抽取爱心作业,宣读同学的成长故事。全班同学猜一猜这是谁的爱心作业。猜中者继续抽取爱心作业,方法如前所示。此活动意在增进同学间的友情,增进班级凝聚力。三.实践作业:把同学设计的爱心作业制作成展板在年级组展示2.园丁赞歌(2课时)目的要求:1. 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激发热爱和尊重老师的思想感情。2. 通过阅读“师生心桥”的故事,采访身边的老师,加深对老师的理解和尊重。3. 通过设计和参与教师节活动,增进师生情感。重点难点:重点:1. 学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激发热爱和尊重老师的思想感情。2. 通过阅读“师生心桥”的故事,采访身边的老师,加深对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尊重老师的劳动。难点:现代社会的老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定位。走下圣坛的老师平和亲近,有时也会和学生产生误会。如何理解身边平凡而伟大的老师,如何尊重老师的劳动,通过跟踪采访老师,或许能发现老师的许多闪光点。教学准备:1. 有条件学校,在课前组织学生观看影片一个都不能少或烛光里的妈妈。2. 学生从网上阅读有关介绍中国优秀教师的事迹资料。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 谈话激趣1. 引出话题:同学们每天在和老师接触,你们是怎样理解老师这个职业的?2. 交流:你们知道古今中外的人是怎样理解“老师”的?二. 走进“知识窗”,走进名师心灵1. 自学“知识窗”里的小故事,思考:读了故事后你的体会。2. 选择其中一则故事,谈谈体会,表达敬慕之情。三. 经历“活动角”,抒发师生情谊1. 选择“活动角”中的两题展开活动。2. 自由组织学习小组,交流学习体会。3. 各学习小组推荐数名学生,在班中交活动成果。四. 真诚交流,搭起“师生心桥”1. 一同学满怀激情地朗诵故事。2. 主题讨论:当和老师产生误会,我们该怎么办?五. 课外实践如果你和老师产生误会,建议以书信、卡片的形式主动沟通、抒发真情。可以在你认为合适的时间里和老师交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教育影片,并组织学生讨论:怎样的老师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在讨论过程中,穿插学习本课内容。第2课时活动1. 跟踪采访一位老师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根据课文提示为老师写一则300字以上的小传。2. 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设计教师节活动方案。3. 组织一次“自主学习日,让学生尝试当一天班主任,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增进师生的相互理解。3 我为母校添光彩教材分析:与前两课存在因果、递进之关系,前面两课围绕“我以母校为荣”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活动,这一课则以“母校以我为荣”这层意思展开教学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采访、上网搜索等活动方式,感知与理解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并富有创意地设计母校名片,增强学生以校为荣的集体荣誉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通过 “名人和母校”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母校、报效母校之志。 3组织学生进行“如果我是校长”的讨论,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增强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争做学校小主人、和学校共荣辱的责任心和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激发学生热爱母校、报效母校之志;通过各种活动增强学生以校为荣的集体荣誉感。难点:通过“如果我是校长”的讨论,为母校发展献计献策,培养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责任心和自豪感。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按照课文学习要求制作母校名片;搜集其他名人的母校及其主要事迹(如毛泽东、竺可桢、蔡元培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课件播放:学生上课、联欢、领奖等画面。教师语:母校给了我们知识和力量,母校给了我们荣誉和欢乐,我们能为母校做些什么?(出示:为母校增光添彩)2展示交流展示学生自制的母校名片,讲述在制作过程中的学习体会,分析母校名片上的数据给你的启示。教师对学习交流活动做出评价。教师有选择地展示学生搜集的其他名人的母校,让学生讲述该名人的主要事迹,然后讨论它体现的是何种精神。3讨论“我怎样为母校添光彩”如果让我来做,我会怎样为母校增光添彩呢?教师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如果我是校长,我会为学校的进步与发展做些什么?”讨论之后,学生自评,把学生认为较好的点子、意见集中并加以整理,送给校长。关于陈嘉庚先生的详细故事:学生自学书上的陈嘉庚的故事。如果同学还想进一步地了解陈嘉庚先生(如生平、创业详史、海外华侨经历),可访问网站:http:/www.chenjiageng.com(集美陈嘉庚(1874-1961)纪念胜地)、http:/www.fjql.org/qszl/c006.htm(福建侨联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