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3教案 教科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72952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3教案 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3教案 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3教案 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3教案 教科版课题河流对土地的作用计划课时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继续探究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不同的是本课侧重在河流对土地的侵蚀作用方面,河流是地球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的统称,它是由冰雪融化或降雨产生的径流汇集而成的河流,属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而河流形成后对土地会产生影响,自然界中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会怎样改变地形地貌。教学目标1.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所形成的。2.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3.尝试解释冲积平原形成原因。4.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的作用。难点: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解释。教具学具准备湿润、混有少量新的土、长方形塑料小槽,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先了解关于河流学生知道些什么,通过课下的收集查阅学生了解到我国一些大的河流,这些河流和我们生活生产的关系,接着通过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推测河流什么地方流速快,什么地方流速慢,什么地方有侵蚀,什么地方将会有沉积。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最后通过图片和资料介绍因为侵蚀和沉积带来的地形地貌变化以及和人类的关系。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1.我们国家有哪些大的河流?家乡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你知道长江和黄河的形成原因吗?2.师小结:河流一般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涧溪流汇集而成的。当流水通过地表时,会形成细小的水流和沟壑,这些细小的水流会逐渐形成溪流,并汇成河流,而沟壑在流水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成大的切沟和冲沟并形成河床。3.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学生思考回答倾听老师讲解学生讨论交流有效设问,引发学生探究行为。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二、探索河流对土壤的影响1.河流会侵蚀两岩的土地吗?2.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准备实验装置,注意空盒的1/3不要装土。观察无河水流过的“河道”,在记录纸上画出河道的形状,并把它的宽度、深度标记在图上。推测:当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流速大,什么地方流速小,什么 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师提示注意事项,在向“河流”注水时,一定要检查出水口是否正对“河道”,试一试,流出的水是不是正好流入河道中,确保无误后,才能正式向“河道”注水,注水一开始要保持杯子中的水始终是满的,在实验盒的出水口,一定要用较大的容器接住,流下来的水,为了让效果明显,观察得更清楚,可以让实验观察的时间长一些,也就是说在一瓶水流完后,再接着倒一瓶水。观察河水流动速度的变化,注意河水的什么地方被侵蚀了?什么地方会有土沉积下来。加快沉积实验,观看关于“大石头鹅卵石细沙的土片”学生实验准备装置学生观察,并在记录纸上作记录在河道上记下自己的推测,用直线标出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汇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动手,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的空间。三、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1.思考:为什么在大江大河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2.自然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课件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作业设计作业: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请结合阅读单元资料库,了解其他自然力,如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教案 教科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2.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3.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过程与方法:1.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2.推测河流什么地方流速快,什么地方流速慢,什么地方将会有侵蚀,什么地方将会有沉积。3.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4.尝试解释冲击平原的形成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2.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3.风化、侵蚀、沉积等作用对人类有利有弊。【教学重点】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教学难点】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教学准备】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水、尺子、接水桶。教师演示:河流形成、河流侵蚀两岸和河床、江河下游泥沙沉积成平原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1.我们国家有哪些大的河流?家乡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你知道长江和黄河的形成原因吗?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后讲解:河流一般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涧溪流汇集而成的。当流水漫过地表时,会形成细小的水流和沟壑,这些细小的水流会逐渐形成溪流并汇成河流,而沟壑在流水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成大的切沟和冲沟并形成河床。3.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学生讨论交流。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1.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2.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回忆沉积实验,观看关于“大石头鹅卵石细沙”的图片。3.学生实验。准备实验装置:注意空出盒的1/3不要装土。观察无河水流过的“河道”,在记录纸上画出河道的形状,并把它的宽度、深度标记在图上。推测:当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流速大,什么地方流速小,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在河道上记下自己的推测,用虚线标出。学生动手实验。注意:在向“河流”注水时,一定要检查出水口是否正对“河道”,试一试,流出的水是不是正好流入“河道”中。确保无误后,才能正式向“河道”注水。注水一开始,要保持杯子中的水始终是满的。在实验盒的出水口,一定要用较大的容器接住流下来的水。为了让效果明显,观察得更清楚,可以让实验观察的时间长一些,也就是说在一瓶水流完后,再接着倒一瓶水。观察河水流动速度的变化,注意河水的什么地方被侵蚀了?什么地方会有土沉积下来?4.小组交流、讨论。5.全班交流、汇报。6.小结。三、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1.思考: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学生讨论回答。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教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课件。四、课外拓展活动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请课后阅读单元资料库,了解其他自然力如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