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 4.1扇形统计图教案4 (新版)西师大版教学内容: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5页和 66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观察分析与处理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会解决有关问题.3. 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引导-自学预习提示:1.什么叫扇形统计图?2.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了扇形统计图,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对扇形统计图进行专项练习。(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出示课本66页4题。仔细观察下面两个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这两幅图反映的是什么事情?从第一幅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 )%。从第二幅图中可以看出耕地面积占全世界耕地面积的(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李明把全班同学最喜欢的球类调查情况制成了扇形统计图,如下图(1) 哪项球类活动最受欢迎?(2) 哪两项球类活动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3) 最喜欢那相求类活动的同学大约占总人数的1/4?(4) 其他是把最喜欢排球、网球、手球等球类活动的人数合并而成的,你认为合理吗?篮球19% 羽毛球 26%其他5%乒乓球 足球32% 18% 三、变式练习请同学们打开数学课本第66页,做5、6题。四、拓展练习统计本班在期末考试中成绩是优、良、及格、不及格的人数,算出各等级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数,制一个扇形统计图。五、检测练习1.填空。(1)常用的统计图有( )、( )、( )。(2)( )统计图较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3)要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4)要表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需要绘制( )统计图。(5)在一幅扇形统计图里,有一个扇形的面积占整个圆的45%,这个扇形的圆心角是( )2.下图是某校六年级同学参加三项体育活动人数的统计图。(1)参加跑步的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 )%,它所表示的扇形圆心角是( )度。(2)已知参加跳高的人数是30人,全年级参加三项体育活动的总人数是( )人,参加跑步人数是( )人,参加打球是( )人。跑步人数 跳高 人数25% 打球人数 占35% 3.根据医学分析,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体内含有蛋白质11千克、脂肪9千克、水36千克、其他物质4千克。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人体内各物质的含量。附送: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 4.2统计综合应用教案1 (新版)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72页例1,第72页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六。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统计表和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和反映情况,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并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计算器。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已经学习了6年时间,同6年前刚进校时相比我们自己有哪些变化?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进行适时引导。教师:是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天我们就利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来展示我们的身高变化吧!板书课题:综合统计活动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1(1)汇总搜集的资料,填写统计表。教师:我们课前已经从医务室的档案里查到了自己这6年来的身高数据,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自己的身高资料,一起填写书71页的统计表(一)。比一比哪组同学协作得最好,完成得更快。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速度比较慢的小组合理进行分工合作。教师小结:在刚才的合作中,有的小组团队协作意识很强,而且有比较明确的分工,两个同学为一个单位,本单位填好后立即与另一组的两个同学互换资料。这样既合理地安排了时间,同时又避免了合作中的混乱。(2)完成每组中平均数的计算。教师:现在我们再次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我们手中的计算器,计算出组内同学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想一想我们该怎样合理地安排人员,才能更快更准确地计算出平均身高?引导:两人一组,同时计算同一个年级的平均身高,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3)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出平均数。教师引导:在刚才的合作中,我们进行了有效合理的安排谁与谁同时计算一、二年级,谁与谁同时计算三、四年级这样既节约时间,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现在我们想要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并分别计算出同学们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大家想想又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呢?如何有效利用其他小组整理的结果呢?让同学各抒己见,教师梳理出合理的方案。教师:正像同学们所想的那样。我们首先要计算出自己小组同学在各年级的身高总数,然后指定各年级的平均身高计算,我们就指派各对应小组成员同时计算。指派计算各个年级的平均身高计算的小组,每个小组依次汇报本组各年级的身高总数。汇报计算的结果完成教科书71页统计表(二)。(4)制作统计图。教师:根据同学们在各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制作成统计图。三种统计图你会怎么选?(强调为什么不会选择扇形统计图,从而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反映部分属于总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引导:实际上关于平均身高的统计图我们既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又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因为它们都能直观看出数量的多少。两种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呢?(强调折线统计图突出的特点是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5)看图和看表分析教师:观察这幅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平均身高每一年各是多少,平均身高在发生怎样的改变?教师:6年来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增加了多少?教师:观察统计图你能否发现小学身高增长的关键期是什么时候?此时你会给学校伙食团长以及家长提出什么建议?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注重锻炼和营养搭配。(6)然后解决教科书72页第(4)题的第个问题。教师:如何才能知道现在班上有多少个同学的身高不低于全班的平均身高?(回顾最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法点数)算一算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2.课堂总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综合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三、课堂活动教师:如果我们想把全班同学按现在的身高分成5组,你们会怎么分?每组的统计结果又怎样表示?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小结:可以按从最低到最高的身高分出相等的5段,然后统计出每段中的人数。根据学生的想法完成第三个统计表。身高(cm)()() ()() ()( )()() ()()人数(人)教师:对于这一个身高资料你认为还可以选择哪种统计图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学生的回答在word中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并进行分析)四、拓展应用,促进发展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