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70398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夜晚的实验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语意思以及引号的用法。 2、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潜心研究,不断运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课前准备:课文挂图。课文片段若干。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通过预习,你知道这幅画画的是谁在干什么吗?在什么时间呢?2、板书课题:12、夜晚的实验 (读课题后质疑) 二、初读指导。 1、提出学习要求:(1)读顺课文。(2)理解词语,不懂的准备质疑 。(3)找出写实验的内容(学生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凭 瞎子 障碍物 堵住 判断 苍蝇 喉咙 薄膜 油漆 矿藏 领域 (2)解释部分词语。 敏捷 敏锐 洞察 恩惠 (3)组织质疑。(学生质疑) 表扬思考深入的学生,解决部分细节问题。 、初步理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三、学习第一段。 过渡:如果你来写斯帕拉捷这个实验,你会先写什么?(实验原由。这也是这类文章合乎逻辑的常用写法。)思考,回答。 、出示填空 斯帕拉捷( )时,常常看到()现象,产生了好奇:()?(默读。口头填空。) 、指导朗读 、感悟:你觉得从他身上能学到什么? (说说感悟。) 4、练习复述。 四、学写生字:学生分析字形和书写要求 如:“判”左右均等,“凭、碍”要写得美观。 五、作业: 、抄写词语。 、朗读课文。 、复述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斯帕拉捷怎么想到做这个晚上的实验? 1、回忆,回答。复述第一自然段。 2、指名复述第一自然段。 二、理解第二、三段。 1、他怎么做实验的呢?出示表格 次数 做法 结果 (默读第二段,思考。口头交流) 1 蒙住眼睛 轻盈敏捷 来回飞翔 2 堵住鼻子 还是飞得 敏捷轻松 3 油漆涂满全身 还是没有 影响飞行 4 堵住耳朵 东碰西撞 跌落地上 2、斯帕拉捷这个实验给后人有什么启示呢?找出写引起后人启发的句子。(学生找句子)出示句子: 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齐读。理解引号的用法。(借用“看”的说法,表示特别的用法)】 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第一个问题。 3、指名交流。 4、用画图法理解“超声波”。 相机板书: 超声波 巨大恩惠 三、引导深入学习第二、三段。 课文学完了。我们这样学语文课行不行?还可以学什么呢?(人物精神、文章写法) 、 讨论,评议。 2、归纳:仔细品读,读出文章层次、文中人物的感情、学习作者的写法。 四、精读第二段。 1、读出第二段的层次 (自由读,思考层次。) (指名交流:2-3;4;5-6自然段分别写了第一;第二、三;第四次实验的情况。) 第一次实验写得特别具体,为什么? 2、读出“第一次实验”的层次以及文中人物的“心”。 出示: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引导学生理解引号的用法。 3、读出写“第一次实验”时,作者的写法。 (1)、指读第二、三自然段。评议。 (2)、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读出层次。在书上画出层次。 (3)、自由读,指名读,大组接读,注意读出人物的感情。(强调“匆匆、惊叫、总认为、一定、完全出乎、很奇怪”等) (4)复述:各自按层次,抓重点,练习复述。 、放手让学生练习复述第二、三、四次实验。 五、回顾末段。 渡:由于斯帕拉捷和其他众多科学家的好奇与认真的研究,蝙蝠夜间飞行的这个现象,给人类带来了多少的恩惠啊! 小结:说说这篇文章学到这里,你受到什么启发? 六、作业 1、复述课文;2、小作文:读夜晚的实验有感3、拓展阅读蝙蝠和雷达 附:板书 夜晚的实验 蝙蝠 好奇 斯帕拉捷 实验 原来 超声波 巨大恩惠附送: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学情分析:课文的思路清晰流畅,语言通俗浅显,借助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适合学生阅读。教学目标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课文的思路清晰流畅,语言通俗浅显,借助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自然的文字,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适合学生阅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自学课文: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完成语文书上的描红。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3.想想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尝试文后的思考题说一说。4.质疑问难,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年级第二期时学过一篇专门介绍大自然有关现象的课文,大家回忆一下,课题是什么?主要内容是写什么?大自然的语言。主要内容是介绍与农业有关的物候现象。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呢?(简要回答)“花香鸟语,草长莺飞”;或“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与此文类似的课文,叫大自然的文字。(板书)我们从小认识汉字,认识了汉字,它可以帮助我们阅读,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写作,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等等,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作用可真不少。你们知道吗,大自然丰富多彩,大自然奥秘无穷,在自然界里还有另外一套文字,认识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破译自然现象,领略自然界的无穷奥秘。作者简介:伊林(18951953),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人怎样变成巨人等。二、导读新课1.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过渡段。2.文章层次如何划分?全文24段,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叙述认识书面文字的好处,全文的引子。第二部分(224段):介绍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说明认识它们的作用,认识它们的方法,介绍它们的成因。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24段):承上启下,总说大自然的文字。第二层(521段):具体介绍大自然文字的特点,成因,认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作用。第三层(2224段):总说认识大自然文字的方法。3.学生再读课文,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举例子;作诠释;分类别。4.品读课文语言特点。(1)学法介绍。说明文是向读者介绍知识的,因而说明文的语言务必准确。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平实,也可以生动。学习说明文,有必要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品味。大自然的文字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为什么会这么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呢?我们可以从词语运用、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去体会,去理解。(2)教师示范。由于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而文章的语言很生动。如: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它总共有成千上万个字母。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母。你脚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母。由于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而文章的语言很活泼。如:只有那声音还从远方传来,好像在说:“再见!再见!明年春天见!”由于插入了一些描写,因而文章的语言很形象。如:它们像一个人字形那样飞着,排成整齐的队形朝着阳光照耀的森林飞行。但是很快,又分辨不出一只只的鸟来了,又像是个蜘蛛网了。由于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因而文章的语言很通俗。如: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读完最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3)学法实践。学生读课文,继续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词语运用等方面品味语言,然后先小组后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句中的“文字”和“最厚的书”应该怎样理解才最准确?“好东西”在语意和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文字”在本文这个地方不仅是指书面上的文字,它还暗含“大自然的文字”;同样“最厚的书”不只指用纸印刷的书,它还暗指玄妙无比、变化无穷的大自然的这部大书、活书。“好东西”形象地写出了“文字”这种特殊物体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的一种最好的、最常用的工具。这样写,使文字的“工具作用”表现得更生动、形象。在介绍星星这种文字时,作者这样写道:你知道,在水面上船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也没有什么写着“由此往北”的有箭头的指路牌。此句说明了什么问题?本句意在说明光认识书面文字还不行,在这种没有书面文字指示的情况下,人们要正常工作、生活,就必须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读好大自然这部书。作者用浅显、通俗的事例委婉地说明了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的重要性。“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大门口了,而飞走的鹤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们,热天已经过去”。这句说明了什么?用了怎样的方法说明?有什么好处?本句说明了这些候鸟的来去,就是大自然中的文字,这些“文字”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作者用拟人的方法来说明,使说明对象更生动、更形象,巧妙地说明了这些文字起了帮助人们“识时”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使之与科学性有机地融合。第14段中有这样一句:“从远方传来奇怪的不安的声音,好像有人在高空互相呼应着”。这声音是什么声音?成群的鸟的叫声。三、课堂小结本文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认识这些文字有什么好处?怎样去认识这些文字?以上是本文学完后必须了解的内容,学了本文和大自然的语言以后,同学们应该多观察、多请教走进大自然,不仅仅只领略其风光,更要积累这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长大了去多多研究大自然,破译大自然的玄妙,从而让它更好的服务于人类。说明文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描写等表达方式,可以使被说明的事物变复杂为简单,变深奥为浅显,降低说明难度;可以形象地展示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我们在说明文的写作中可以作这方面的尝试。四、布置作业1.读了第二部分第二层后,你们知道石灰石和漂砾是怎样形成的吗?2.既然大自然的文字是如此生动有趣,认识它们又有如此重要意义,那怎样认识它们?3.为强化人们的保护大自然的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环保标语。例:空气清新,延年益寿。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继续学习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情感。教学目标1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学习26自然段。1自由读26自然段,思考文中还写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认识它们对人类有什么好处?2圈画出相关词句后填表。3交流,板书。4读完这些段落,大家有什么想说的?5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三、拓展延伸。1学生实践:(1)通过图片、填空题等了解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文字。(2)出示课件,进行环保教育:读读大自然现在的文字,谈谈自己的感受。2学生交流:(1)你在生活中还认识那些“大自然的文字”?(2)在野外郊游,如果你在一个山上迷路了,你如何依靠识别大自然的文字,而找到方向,走出森林呢?四、学习课文的第7自然段。1了解伊林小时候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2学生齐读课文第7自然段。3读后交流:怎样才能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呢?4教师小结谈话。五、作业。A课后实践活动:各小组把收集到的资料汇集起来,出一份以大自然的文字为主题的小报。B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板书设计星座辨别方向地上云朵观察气象大自然的文字石灰石脚下了解地质变化花岗石教学后记大自然里有许许多多像课文中提到的文字,一些学生学了课后,对所学内容表现了深厚的兴趣,这一点对培养他们探索自然,一定会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