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角 2说课稿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69354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角 2说课稿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角 2说课稿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角 2说课稿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角 2说课稿 北师大版大家好!我是*小学的*。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科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认识角。板书课题教材分析:本课的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直观地认识角,学会角的各部分名称,角的记法和读法,角的大小比较,能直观或借助三角板辨认锐角、直角、钝角这三种角,建立角、直角、锐角、钝角的直观形象是难点。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及空间观念,我努力为学生多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结合实物动手操作,为学生能灵活地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在比较大小、认识三种角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亲自体验,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根据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我把这一课作了两个定位:A、在本册书中的定位。认识角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在整册书中只占三课时,所以在讲授完这一课后,就必须让角的概念根深蒂固地印在学生的脑中。B、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定位。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几何图形有了认识,但角的认识却是第一次系统地在教材中出现。这就说明了本课的重要性。因此,教好这部分内容尤为重要。根据这两个定位,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直观地认识角,能辨认角的大小,并能在生活中熟练运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3.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使学生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难点: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解决办法: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比较角大小的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式及方法: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及新世纪版教材以及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觉得学数学,其本质上就是“玩数学”。只有新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运用和最大限度地内化知识。在课堂上,我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研究者,所有教学内容都是以这一思想作为主旋律,因此我设计了“折一折”、“摸一摸”、“比一比”等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有独立学习、猜想、验证、观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把生活情境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们从生活中学习知识,再把知识还原到生活中,从中提炼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根据班级学生已有知识的程度,我在课堂上大胆采用引导教学和尝试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方法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模式,而采取“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方式,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先感知,再经过老师的引导,使知识系统化。在此过程中,我重视学生学习的主观愿望,让学生“找一找”、“辨一辨”、“折一折”,分散教学难点。评价方式:本课从开始到结束,始终建立在对学生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的以数学为中心的开放型数学之上。这节课的教学安排目的就是能够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自主地学习知识、发现规律,实际应用,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首先,我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街景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亲切的导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同学们,你们看这幅图,这就是未来的哈尔滨的街景干净、整洁。在这么美的图中,你能找一找哪里藏着角吗?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角?”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我会对他们已掌握知识的情况大致有了了解。在这里,我设计了两套方案。如果学生对角的认知比较明确,我请他们直接用手中的不规则纸折出一个角。如果学生找得不是十分理想,我会先示范,折出一个角,请同学们确认这是不是一个角,再请他们动手折。这种把数学从生活中带入课堂的导入方法简单易行,过渡平缓。2.初步感知形成规律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到抽象,所以,让他们闭上眼睛摸一摸自己手中的角,再摸摸同学的角,讨论 “摸完了角,你有什么感觉?”闭上眼睛,是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手上,也使他们感到新奇,通过对照和比较,发现角的特点。这样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总结能力。也把他们的回答引导到正确答案上来。通过小组的汇报,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出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就足够了。然后再进一步了解角的各部分的名称,我把这个权力交给了学生。“请同学们给他们取个名字”,引出“边”和“顶点”的概念,再研究读法和写法!用这种方法,把固定的知识多样化地呈现给学生。这时教师适时地出示几道小题,检验、巩固所学知识。3.肯定成绩深入探求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时加入活动角的部分,学生根据刚才的经验很容易总结出角的大小只与张口有关,而与边的长短无关后再回到纸折角上来,让同学们比较一下同桌两人纸折角的大小。“你能把大角折成比较小的角吗?”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主参与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创新意识,又培养了空间想像能力和主动参与习惯。充分激起了学生们回旋喷涌的思辨力和创造力,自己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比较角大小的方法。“直观辨认角的大小”这一教学难点在玩玩乐乐中就达到了。我把下面的部分作为机动内容,我会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教学直角、锐角和钝角。要记住直角并不难,难的是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正确地区分锐角、直角和钝角。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辨别方法。要想让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首先要让学们通过亲自比较和多媒体课件演示得出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的结论。然后,找到生活中最熟悉的直角,比如书本、电视机、桌椅等等作为参照物。最后只要把角和身边的参照物进行比较,就能很快地得出正确的结论了。所以,我这部分的教学设计就从生活实际中学生最熟悉的事物中引入,化为具体的知识再还原到生活中去,从而在生活中积累更多的经验,为今后学好有关角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效果预测:认识角一节充分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型课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然地融入整节课。教师变教为导,结合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变为自主汲取新知的动力。我认为在讲授完这一课后,概念类知识会以系统的生活实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而不是以文字的形式机械地印在学生脑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会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板书设计:板书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手段,既能有助于教师的教,又方便学生的学,我设计的板书简单明了,是本课的“明线”认识角 边:直直的 角 顶点:尖尖的 张口越大,角越大 锐角直角钝角 书本 桌椅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角 3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角的正确表象。教学难点:会比较角的大小。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游戏导入:出示用字母和数字标号的8扇门,指定学生打开哪扇门,露出图形的一个角,猜图形。从学生猜出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中引发冲突:“为什么不猜是圆?”从而引入课题“认识角”。2. 观察操作,引发矛盾(1)找一找,认识角出示三角板问:“那三角形有角吗?有几个角?在哪儿呢?”学生:“有,三个,在这儿”(这时候,他们大多都指着角的顶点)师:“哦,这就是一个角?”(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点) 学生反驳:“这不是角,这只是一个点。”师追问:“对,这不是角,只是角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叫顶点。那么,一个完整的角究竟在哪儿呢?”(抛给学生一个方向,让他们利用手里的三角板,找角的准确位置。)(2)摸一摸,感知角再次拿出三角板,摸一摸其中的一个角,和角来个亲密的肌肤接触,感知角的特征。通过描述,得出结论:角有一个点,两条直直的边。(相机板书)“我们一般用一个小圆弧标出角,写上一个字母或者数字表示,如1”(3)辩一辩,熟悉角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别哪一个才是角并阐述理由。巩固对角表象的理解 (4)指一指,抽象角学生对角的理解已经很透彻,再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让他们来指一指,哪里有角。然后组织学生摸摸教室中的角。3. 比较实践,探究内化(1)摆学生用自己准备好的长短不一的两根小棒来摆出一个角。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提出疑问:“他的小棒很短,我的小棒长长的,那么我的小棒摆出的角比较大。” 学生思考后抗议:“老师,我也能用两根短短的小棒摆一个大大的角。”师:“你是怎么做的?” 生:“我只要把角的两边一拉开,角就变大了。”(马上有更多的孩子响应。)师:“是吗?那大家来试一试?”通过实践,得出结论:角的大小由它的张口决定。(2)比组织4人小组合作:其中一个孩子摆出一个角,另一个摆比第一个角大一点的角,下一个再摆更大的角,依次类推。(3)观用白板的直观演示,角的张口变大、变小后角的变化。让学生再次感知角的大小和张口有关。(4)练出示一系列角,让学生利用新学的知识比较出角的大小,同时不断地说出比较的思路。4应用拓展,巩固提升(课件出示)(1)找一找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把它们标出来。(2)拓展:小组合作,在一个三角形上剪一刀,剩下的图形中还有几个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