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66460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三首古诗,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了解诗句意思。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三首古诗,默写赠汪伦。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2、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引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古诗。(板书课题)二、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第一首古诗赠汪伦(板书题目)。要求我们能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己理解古诗的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大家共同交流。在理解诗句的同时要注意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三、学习赠汪伦1以故事引入。赠汪伦这首诗的作者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唐代诗人李白。汪伦和李白是好朋友。汪伦是有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学,但不愿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干是想出一个妙计。他修书一封,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已早听说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应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却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这首别具一格的七言绝句,2教师范读,轻重缓急得体,抑扬顿挫分明。3指名学生试读,教师随机指导。4指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感情。(l)根据课文注释、查字典自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2)小组讨论、交流,议一议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相机点拨。指名试讲:你是怎样理解诗的前两句的?(先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然后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重点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并体会感情。师:谁来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情”指“情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师:汪伦对李白的情谊仅仅表现在“送别”上吗?前面听了老师对这首诗写作背景的介绍,你们知道汪伦对李白的情谊还表现在哪里?(表现在汪伦写信热情地邀请李白来桃花潭作客;表现在汪伦天天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师: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没有,这是作者的假设,那么,跟下句连起来,可用上什么关联词来翻译呢?(哪怕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还可用“就算也”“纵使也”)师:同学们,汪伦先是写信热情邀请李白来家作客,接着又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伦又带领村民踏歌相送。所有这一切,怎么不使李白深受感动呢?大家请再想想,如果采用不同的语气来翻译这两句,比如可用感叹句或反问句的形式,能不能更好地表达李白此时的激动心情呢?(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怎么能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呢?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吗?不,远远比不上。)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谁来说一说,这里用什么来比喻什么?(用“桃花潭水的深”来比喻“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师:这里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为的是表现什么?(表现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情谊深。表现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师:谁能把这种感情谈出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把这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练说,可以发挥想象。)(4)指导朗读、背诵。指导停顿,读中表达情感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背诵这首诗。四、布置作业默写赠汪伦。第二课时、复习引入1指名背诵赠汪伦。2指名描述诗意。二、揭示课题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李白写的又一首表现朋友相送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课题)。2解题:补充介绍黄鹤楼,黄鹤楼最早建于三国时期,有“天下绝景”之称,历代诗人在此留下了不少诗篇。孟浩然,是唐朝一位很有名的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可指名背诵孟浩然的诗,如春晓。之:往,去。广陵:地名,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汉朝时称“广陵”,隋唐时称扬州,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提示:是谁送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三、自学古诗自主探究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2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学古诗,记下不懂的问题。3小组合作学习。4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故人西辞黄鹤楼重点解释“西辞”。可结合地图,让学生先找到武昌,再找扬州,看两个地方所处的位置,也可画出长江流向图,由图可见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由西向东,依长江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拱手。第一句点明送别地点。烟花三月下扬州重点抓“烟花”。三月。过去人们称之为季春或暮春,正是春深如海的季节,在草长花开的季节,空气湿度增大,远望去好像有一层薄薄的烟雾笼罩着花草树木,烟花指的就是这种景色。第二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在黄鹤楼这样的千年胜地,又正值繁花似锦的春天,朋友们正应愉快地聚会,可“故人”却要辞别远去了。这两句在叙事之中流露出惜别之情。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学习时采取边读边画边思考的方法,先让学生准确生动地描述情景,在头脑中或在纸上形成画面,犹如亲眼看见李白送别好友后呆立江边,久久不肯离去,若有所失的神情,使学生在展开想象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真挚情谊。教师: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5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老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6练习背诵四、总结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里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五、拓展延伸(可任选一项完成)1课外阅读李白、孟浩然写的其他诗。2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完成一幅古诗配画。第三课时、复习引入指名背诵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学习回乡偶书1解题:理解“偶”和“书”的意思。2简介作者及背景。贺知章,证圣元年进土,时年三十六岁,直到天宝三年回到久别的家乡,当时已是八十四岁的人了。久别归来,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喷涌而出,随手写下了这不朽之作。3教师范读,学生听后说说这首诗讲的是什么事?4学生读熟古诗,借助课文注释和查字典自学诗句。5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6当“小老师”,上台讲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台下同学可以对“小老师”发问,“小老师”答不上或答不对的,可由台下同学回答或补充、更正。无人答对的由教师引导、帮助。7教师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大了才得以重返故里,虽乡音未改,但两鬓早已如霜,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怀。8指导感情朗读并练习背诵。9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演一演。(l)在小组内进行编演。(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演出。三、拓展延伸1分小组互相交流课外阅读的古诗提示:先读读古诗,说说作者是谁,还可以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带着同学们读一读。2请23名同学当小老师向全班推荐古诗。四、学习本课生字1在小组内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忆生字的。2你认为哪个字容易写错,提示给大家。3指导正确书写。 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两首-牧童1教案 鲁教版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