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大自然的语言 2教案 北京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66146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大自然的语言 2教案 北京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大自然的语言 2教案 北京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大自然的语言 2教案 北京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大自然的语言 2教案 北京版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8个生字,认读8个字。正确抄写指定词语。3.用“告诉”写一句话。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生字词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学习课文,产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生字,写生字。教学难点:理解“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总也看不见”和“大自然的语言”等难句的意思。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正确朗读指定词语。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学习课文,产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总也看不见”和“大自然的语言”等难句的意思。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大家都知道,我们人类有语言,其实大自然也有语言,你们信吗?二、新授。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不丢字,不加字。自读检查2.指读课文。评读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告诉你几种大自然的语言?指名说4.讨论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同学说老师给以补充。5.细读课文。感受大自然语言的魅力。三、小结1.怎样才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呢?(从书上找答案)出示:“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什么意思?2.填空:只有( )的人才能看得懂,只有( )的人才能看得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就能发现大自然的很多秘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学会8个生字,认读8个字。2.读写指定词语。3.用“告诉”写一句话。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力目标:培养自学生字词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写生字。教学难点:写生字。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2.背诵课文,争取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二、用“告诉”说话。1.复习课文内容,口头填空。(1)水中游动的小蝌蚪告诉我们( )。(2)( )告诉我们大鱼有几岁。(3)( )是在告诉我们,那里曾是汪洋一片。2.用“告诉”说一句话例:我告诉妈妈,明天学校要开运动会。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读准字音(带音节)然语以告诉粗意注意:诉(s)的读音。2.将生字按结构分类。3.识记字形4.书写(1)看笔顺跟随,按笔顺各描一个,挑出难写字(2)重点指导:“以”:注意第2笔“点”的位置,第3笔“撇”的起笔和收笔,左右部分要写得舒展些。范写“以”(3)看范字各写一个,与范字比较,找出不足。再写一个,发挥最高水平四、巩固练习。1.读一读,并组词。然( )语( )诉( )粗( )音( )意( )告( )以( )2.抄写生字。3.用“告诉”写话。一定要认真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课后小结: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是采用小诗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读起来很有趣味。另外在课文中包含了很多小的课外知识,比如:小鱼的记录年龄的方法,两圈就是一岁,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还能知道小鱼的记岁方法,学生的兴趣很浓。另外在课文中,还包含春季的花卉、三叶虫的化石知识,这样学生的兴趣充分的调动了起来。教学的效果很好。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大自然的语言 3教案 北京版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为”)认识8个字,认识“米”字旁。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大自然的语言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在理解课文中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在理解课文中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 核心问题: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大自然的语言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在理解课文中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 查阅资料:三叶虫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板书设计: 13大自然的语言 蝌蚪图春天来了 鱼鳞图一圈一岁 三叶虫图汪洋一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提前在黑板上写上“语言” 1解决“语言”的意思 师:认识这两个字吗?(认识)谁来读一读?(生齐读)什么意思吗?(就是说的话)你都听过谁说的话?(爸爸妈妈、小狗) 2引入课题 师:说得不错!看看你们的眼力如何,看图猜季节!(师出示四季的图片生猜季节) 师:雪花纷飞,冬天到了;荷花盛开,已是夏天;落叶飘舞,那是秋天。这些都是大自然悄悄对我们说的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大自然的语言!伸出小手,认真地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师生共同板书课题后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通文识字: 师:别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有一个小朋友就去观察了,他观察到了什么呢?赶紧读一读课文吧! 1生自由读课文 2生自己读生字表和认读字表,每个字读两遍。 3字词检测: (1) 读生字卡片:抢读开火车读 (2) 词语检测: 镶嵌 师:什么意思呢?老师这里有一张照片,把照片放在了相框里并且 固定住了,我们就可以说:相片镶嵌在相框里。黑板也是被固 定在了黑板槽里,我们还可以说:黑板镶嵌在黑板槽里;看! 这里有一幅漂亮的风景画放在了画框里,你能像老师那样用 “镶嵌”来说一句话吗? 生:一幅风景画镶嵌在画框里。 师:谁还能说说? 生:一幅漂亮的风景画镶嵌在画框里。 师:现在你明白“镶嵌”的意思了吗? 生:明白了! 山巅 师:这里有一座山,你能帮老师指一指哪里是山巅吗? 生:指出“山颠”就是“山顶”。 师:把这两个难读的词放到句子里你能读准确吗?(出示句子:古老的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以为为什么(解决“为”的读音) 扩展积累,解决难点: 师:你能用不同的音再组出不同的词吗? 生:认为因为 告诉 师:他们都是生字,你是怎样记住他们的? 生:“告”上下结构,上边一个“土”加上一个撇,下边一个“口”。 师:没错!但是写的时候上边应该先写什么? 生:先写“撇” 师:对了!谁还有其他好方法吗? 生:我把“生”去掉一横,在下面加上一个“口”就是“告”。 师:他用的是熟字换笔画的方法,真好!谁来记记“诉”? 生:“诉”左右结构,左边言字旁,右边“斤”加上一个点,合起来就是“诉”,告诉的“诉”。 师:(出示在田字格中的“告诉”)这两个字怎么写才更漂亮呢?谁来说给大家听? 生:通过观察后指导占位。 师:两个字相比“诉”,比较难写,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认真地写 一写。(师范写生字,生书空随写。) 生:打开书描一个写一个。 4写完的同学把字词朋友带到课文中再读一读吧!做到读通顺,边读边标出小节。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师:如果我想请同学来分小节读课文应该请几个?(生:5个)我就请五个!我先请一个,剩下的我会随事情,你们可要认真听呦!他们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从中听懂了什么大自然的语言? 2生汇报,按照生汇报的来进入课文 (1) 第二小节 生:我读懂了小蝌蚪像游动的逗号,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到了人间。 指导朗读 师:(出示小蝌蚪的图片,板书:春天来了)是这样的吗?大家都来读一读第二小节吧!(生自由读书)老师今天也把小蝌蚪带到了课堂中,想看看吗? (师出示课件)只可惜老师的没有让他们动起来,你们能做做快乐的小蝌蚪,用你的游动告诉春天来了吗?(生作动作)快把你们快乐的心情读出来吧!(生齐读第 二小节展示读齐读) 点评:由于课前搜集素材的时候没能找到游动的蝌蚪,我就灵机一动让学生做动作,没想到这样的设计却使学生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清晰地体现了顺学而导。 仿写练习 师:除了小蝌蚪,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是告诉人们什么季节来了?你能试着像书上那样填一填吗?(出示句式) 你看那()的(), ()。 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春天已经来到人间。 师:先自己准备准备,一会儿请你来说一说。 生自由准备后发言 生1:你看那飘落的雪花,多么白多么美,这是大自然的语言,春天已经来到人间。 生2:你看那绿油油的小草,多么像绿色的地毯,这是大自然的语言,春天已经来到人间。 师:能发现生活中有这么多大自然的语言,了不起!谁还听懂了书中大自然的什么语言了? (2) 第三小节 理解课文 生:大鱼上的鳞片有圈圈,一圈就是一岁。 师:(出示鱼鳞的图片)大家同意吗?那么把你听懂的大自然的语言,清楚的读给大家听,谁愿意来试一试?(指生朗读) 考一考 师:你真的读懂了吗?那老师要考一考你了。(课件出示图片)你能告诉老师这条大鱼几岁了吗?(两岁)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介绍:因为它的鱼鳞上有两圈。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课件演示)这是一圈,这也是一圈,一共有两圈,因为一圈就是一岁(板书:一圈一岁),所以这条大鱼有两岁!你真棒!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小节! 生:齐读第三小节 师:你还读懂了什么大自然的语言? (3) 第四小节 生:我读懂了在喜马拉雅山巅发现了三叶虫的化石,就表示那里曾经师汪洋一片。 师:(随学生说的贴出三叶虫的化石的土,板书:汪洋一片)你们自己再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预设:生可能会问:为什么发现了三叶虫的化石,就表示那里曾经是汪洋一片呢?也可能问:什么是化石?为什么大海又变成喜马拉雅山了?) 生:我读懂了,三叶虫镶嵌在喜马拉雅山颠,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那里曾经是汪洋一片。 师:你也读懂了,真棒!谁还有不懂的? 生:我不知道什么是“汪洋一片”? 师:谁知道? 生都默然 师:(出示大海的图片)看,这就是“汪洋一片”!什么地方? 生:大海! 师:想一想这个词该怎么读呢?(指导:汪洋一片) 生读得不够好 师:看看屏幕,你们读得不够大,再读读! 生有语气地读出“汪洋一片”。 点评:这个问题是老师课前没有预计到的,面对学生的提问,怎样让他们解疑?如果直接告诉学生汪洋一片就是大海,学生可能还是似懂非懂。怎么办?我突然想到了三叶虫资料的背景不就是一张大海的图片吗?何不拿来用用!没想到图一出学生顿时茅塞顿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师:你还有不明白的吗? 生没有问题 师:(面对难点没有处理,怎么办?教师质疑!)老师有个问题,你们能帮老师解决吗? 生:胸有成竹地说“能”! 师: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颠看到了三叶虫的化石就知道那里曾经是汪洋一片? 生:皱着小眉头,歪着小脑袋不知道怎么办。 师:老师开始和你一样也不明白,于是老师就查找了一些资料,仔细读过之后我就明白了,我相信只要你们自己认真读一读也可以明白的。(师课件出示)生读后自己解释 师:看来以后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下面谁能用读来表示你读懂了什么? 两个学生读 (如果生在汇报时打乱了顺序,要回归一下课文,让学生指导课文中的顺序,并且告诉学生以后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最好按照课文的顺序去读,去理解) (4) 第一小节和第五小节 师:(指板书小结)刚刚我们从第二至第四小节中听懂了“蝌蚪游动起来就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鱼鳞上的圈圈能告诉我们一圈就是一岁;古老的三叶虫化石告诉我们那里曾经是汪洋一片”,那第一小节和第五小节是告诉我们什么呢?自己读一读,看一看你读懂了什么呢? 生:我读懂了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生:我读懂了不是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师:这些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让我们一起来完整地聆听一下大自然的语言吧! (5) 回归全文 全班一起读第一和第五小节,指生读2、3、4小节。 四、延伸扩展,丰富积累: 师: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你们是粗心大意的人吗?(生:不是)相信你也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大自然还有那些神奇的语言吗?(出示句式) 课件出示:落叶纷飞告诉人们。 告诉人们要下雨了。 告诉人们。 生:落叶纷飞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生:落叶纷飞告诉我们小燕子要到南方去了。 生:蚂蚁搬家告诉人们要下雨了。 生:龟背上的纹纹告诉人们他有几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