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12 苏武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566003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12 苏武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12 苏武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12 苏武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苏武传 第四单元 诗海拾贝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 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 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 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 空向秋波哭逝川 赏析 这是一首凭吊古人的诗 颂扬了富有民族气节 忠贞不屈 心向故国的苏武 作者先是想到了苏武 魂销汉使前 的故事 想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 将其羁留匈奴十九年的种种难以言状的情感 尽写入 魂销 二字 文章颔联继而追思苏武当年 用工整的句子描绘了两幅画面 一是望雁思归图 二是荒塞牧归图 概写了苏武幽禁在异域的漫长岁月 颈联想到苏武归来 宫殿楼台已非 人亦早已衰老 尾联遥想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 思考 这首诗主要颂扬了苏武什么样的精神品格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语林撷英一 有关 气节 的名言1 人不可有傲气 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2 最贫的是无才 最贱的是无志 约翰生3 忍辱偷生的人 绝不会受人尊重 高乃依4 在命运的颠沛中 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 莎士比亚5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孟子6 渴不饮盗泉水 热不息恶木阴 陆机7 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 卫灵公 二 汉书 中的名句1 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 2 以管窥天 以蠡测海 3 知其一未睹其二 见其外不识其内 4 论大功者不录小过 举大善者不疵细瑕 5 其文直 其事核 不虚美 不隐恶 畔 同 叛 背叛 旃 同 毡 毛织的毡毯 亡 同 无 没有 见 同 现 表现 霑 同 沾 沾湿 衿 同 襟 衣襟 决 同 诀 辞别 去 同 弆 收藏 以 通 已 已经 动词 起事 动词 发出 派出 动词 揭露 暴露 动词 招供 牵攀 动词 举 拿 动词 牵 拉 动词 调转 名词 使者 动词 让 动词 派 动词 出使 介词 因为 连词 表目的 介词 凭借 的身份 介词 把 动词使动用法 使 归 形容词意动用法 以 为壮 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 肥沃 动词使动用法 使 相斗 名词作动词 生子 名词作动词 结网 名词作动词 用檠矫正弓弩 动词使动用法 使 堕 名词作状语 在夜里 名词作状语 向上 形容词作动词 做亲近之臣 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一般财物 第二年 去世 栽培 提拔 拿着 6 特殊句式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为降虏于蛮夷 何以汝为见 子卿尚复谁为乎 何以复加 缑王者 昆邪王姊子也 缑王等皆死 虞常生得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定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判断句 被动句 被动句 7 成语积累 屈节辱命 背信弃义 肝脑涂地 泣下沾襟 失去了节操 辱没了使命 违背诺言 不讲道义 原指在战乱中惨死 后指牺牲生命 泪水滚滚流下 沾湿衣服前襟 形容哭得非常悲伤 作者卡片 1 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苏武的哪几件事情 有何作用 我的答案 2 文中主要写了几次匈奴招降的情况 我的答案 文章先后记叙了苏武的自刎 拒降和北海牧羊等几件事 表现了苏武坚定的信念和矢志不渝的民族气节 共三次 第一次写卫律软硬兼施想迫使苏武投降 第二次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 使其投降 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劝降 1 如何理解苏武所说的 屈节辱命 虽生 何面目以归汉 这句话 名师指津 解读这句话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找出苏武所要表达的三层意思 也可由此看出他的性格特征 我的理解 苏武的话有三层意思 一是表明自己没有参与谋反事件 二是表明汉朝没有指使他们这样做 三是教育张胜等不要贪生怕死 后文的 引佩刀自刺 大大增加了说话的分量 不仅为国雪耻 扭转了外交上的被动局面 而且赢得了单于的尊敬 2 文中写张胜请降 有何用意 名师指津 作者善于运用反衬手法 借张胜的 请降 来突出苏武的 拒降 以此来刻画其坚贞不屈的品格 我的理解 从文中看 一个 请 字写出了张胜在卫律剑下丧失骨气 奴颜婢膝的形象 反衬了苏武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3 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件事 而是有详有略 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名师指津 作者写苏武 选材时紧紧围绕他宁死不屈的品格 详略有度 从不同的角度来衬托其性格的忠贞不渝 我的理解 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 所谓 真金不怕火炼 面对威逼利诱 面对死亡威胁 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 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 宁死不屈 忠贞不渝 4 苏武入匈奴遭遇变故曾两度欲引刀自决 后来被困地窖 牧羊北海时却又千方百计要活下去 这前后不一的做法是否矛盾 会不会影响他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名师指津 先表明观点 再从维护自身和国家尊严的角度思考作答 我的理解 不矛盾 不会影响他的形象 引刀自决是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 维护尊严 坚强地活下去是为了打消匈奴摧毁其肉体 征服其意志的念头 同样是在维护尊严 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 所以他 杖汉节牧羊 卧起操持 5 匈奴与汉已经和亲 为何还要 诡言武死 名师指津 匈奴 诡言武死 其目的在于继续扣留苏武 这里主要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来刻画苏武的精神品格 我的理解 尽管已经和亲 但匈奴仰慕苏武的气节 仍幻想苏武可以归附 因而不想让他回去 所以以 诡言 掩盖真相 想继续扣留苏武 这也从侧面表现了苏武的气节 6 这篇文章在塑造苏武的形象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请将文中多个人物的性格和苏武进行对比 名师指津 主要通过张胜 卫律 李陵三种类型的人物与苏武对比突出苏武多方面的精神品格 我的理解 真正的忠诚就是忠诚于国家 人民 而那些不分黑白 一味盲目服从君主 为君主做无谓牺牲的行为 我们称之为 愚忠 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 名师指津 对于苏武的做法 可从多角度来分析 从国家和民族大义的角度来看 则不是愚忠 而从其一味愿为皇帝肝脑涂地的角度来说 则又有愚忠的影子 我的理解 观点一 苏武的忠诚里有一些愚忠的成分 比如 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 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 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 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对其亲人的伤害之过 该报的恩要报 该争取的权利也要争取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 观点二 如果我们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 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 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 是人民 身为汉使 当被卷入匈奴的政变时 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 不能引起汉匈两国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 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 可见他是把国家的和平 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细节描写 三注意 写法指导 苏武传 中作者通过一些细节描写 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 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 第一次被 胜 惠共止之 第二次又被救活 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 卧啮雪 与旃毛并咽之 流放北海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 卧起操持 节旄尽落 等 这些细节描写 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满 动人 高大的英雄形象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 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 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它是最生动 最有表现力的手法 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 具体描写时 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 让人感到可信 要抓住典型细节即最能反映人物性格 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细节 细节描写注意抓住以下几点 1 细节描写要真实可信 2 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 3 恰当地对所选细节进行描写 既不过分详细 也不过分简略 为写作目的服务 随堂练笔球场 一个海纳百川 包罗万象的魅力舞台 请运用细节描写 写一段文字 对踢足球进行形象的描绘 不少于200字 范文示例胆怯 甚至有一点想回避的感觉 我必须接住这个球 因为我怕 我怕听见对手刺耳的嘲笑 怕看见对手讥讽的目光 但我更怕队友们悲伤的长叹和失望的目光 我一定要接住它 一团信念之火在我体内燃起 我深吸了一口气 弓着腰 目光聚焦在黑白相间的足球上 只见王博文高抬大腿 砰 球像一颗流星 更像一个狞笑着的恶魔 冲着球门飞来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足球 朝着球来的方向腾空跃起 双手伸向足球 就像老鹰伸出利爪 去抓捕猎物 嘭 球恶狠狠地撞进我的手里 我牢牢地抱住了它 在这一瞬间 我听见队友们热烈的欢呼声 苏武的气节汉武帝时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 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时间为公元前127年 前121年 前119年 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 表示愿意与汉讲和 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 所以 到公元前100年 苏武出使匈奴时 被扣留 匈奴想迫使他投降 苏武传 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 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饥寒压不倒 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 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 大义凛然 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适用话题 班固墓前三鞠躬王学理一代史学家 文学家的班固同司马迁齐名 其留下的 汉书 同 史记 都属于不朽的历史典册 当时就有 当世甚重其书 学者莫不讽诵 的话 汉书 同 史记 后汉书 和 三国志 列为中国的 前四史 而今 在他身后的归葬之地竟是如此地萧条 我的眼眶湿润了 历来的政治漩涡里有风险 而在文化圈子里也未必风平浪静 只不过那是另一种形式的 同样存在着生与死的搏击 班固一生的两次遇险 如果第一次未能逃过一劫的话 历史上怎会有他的一席之地呢 公元54年 班固的父亲病逝了 于是 他扶灵柩离开了京城 回到了家乡安葬 在 居丧 的守孝期间 他广泛收集资料 重订编写体例 在父亲所撰 史记后传 的基础上开始了西汉史的撰写 为实现父亲的这一遗愿 他已经苦苦地进行了八年 但此时 有人给皇帝上书 告班固 私改作国史 于是 班固被捕 投进了长安的大牢之中 家也被抄没了 就这样 天崩地裂的大祸降到了班家 告状人选择 私改作国史 这可是个要命的罪名 而且还是直接告到皇帝那儿 显然凶多吉少 修史既是史官的事 岂容私人去做 何况你班固在 私改作国史 不论是非曲直 办法只有一个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先抓起来再说 遭受诬陷的班固陷入了绝境 真是有口难辩 那时 皇帝居住在京都洛阳 而班固押在长安的 京兆狱 中 一旦州郡审理 刑具加身 就生死难保 在这紧要关头 班固的弟弟班超挺身而出 他快马加鞭 日夜兼程 赶往京都 诣阙上书 在皇帝面前 班超详细说明司马迁的 史记 写西汉的历史只截止到汉武帝太初年间 父亲班彪鉴于这一缺憾 才写了 史记后传 65篇 而哥哥是继承遗愿正在做前人的工作 恰好这时 被抄的班固手稿也被地方官作为罪证呈送到京 东汉明帝听了班超的申辩 又看了班固的书稿 这才发现班固是无辜的而且还是个人才 就把他释放了出来 汉明帝极其欣赏班固的史学才华 从此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随即下诏 令班固入京 到校书部 授官 兰台令史 掌管着书劾奏疏 班固有了合法的身份 就同前睢阳令陈宗 长陵令尹敏 司隶从事孟异等人 共同撰写成 世祖本纪 随后他也迁为郎 任 典校秘书 更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国家经典史籍 为继续完成 汉书 的撰写争取到了有利的条件 他接着把功臣 平林 新市 公孙述等写成列传 载记二十八篇 上奏明帝 明帝诏命他继续完成 前所著书 经过20多年的努力 终于在章帝建初中期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 汉书 汉书 完成后 已经56岁的班固才算步入了人生的辉煌时期 建初三年 他从 郎官 升任为 玄武司马 不过 也还只是个郎官中的小头目而已 但他的学识与文才 同样得到爱好文学的章帝的欣赏 常被召入宫讲学 随巡献赋 朝议参辩 实际上成了章帝的侍从和顾问 建初四年 章帝效法西汉石渠阁的故事 在白虎观召集当代名儒 讨论五经同异 并亲自裁决 在这次由皇帝主持的学术讨论会上 班固以史官兼任会议记录的身份 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了有名的 白虎通义 作为外戚的窦宪 依仗妹妹是皇后 横行不法 但班固作为舞文弄墨的 笔杆子 不加戒备 仅凭着世交 进入窦宪幕府 无意间就埋下了悲剧的祸根 窦宪荡平北匈奴之后 威名大振 连他的弟弟窦笃 窦景 窦瓌都 并居列位 充满朝廷 刺史 守令也多出其门 朝臣们稍不顺从 便会招来杀身之祸 窦宪居功自傲 肆无忌惮 激化了朝廷内的政治斗争 永平四年 当窦宪班师回朝之时 和帝就乘机一举收捕了窦氏的党羽 窦宪被迫自杀 班固也因此而罢免了官 如果说作为文人的班固 被免官是个解脱的话 加之他为人宽厚 谦和 容让的品性 也会得到人们宽容的 但从古到今就有这样的情况 偏偏在节骨眼上就会有些卑鄙小人找上门来寻事 原来班固的门人曾得罪过洛阳令种兢 而这位大权在握又心地偏狭的无耻之辈竟借机罗织罪名 便把班固逮捕下狱 据 后汉书 班固传 记载 就在这一年里 他死在狱中 终年61岁 想来 班固在监狱里一定是备尝肉体的折磨和精神上的侮辱 或者是直接被害死的 但史书没有记载 或者原有记录而被删 都有可能 一代忠实的 良史 在编写 汉书 时对人求真 对事讲实 而自己悲惨的结局却被轻而易举地给阉割了 真使人扼腕叹息 正因为没有档案可稽 后来范晔在写 后汉书 这一段历史时也只好一笔带过了 思考 1 班固第一次遭遇的灾难是如何得以化解的 答 2 你认为造成班固悲惨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答 弟弟班超挺身而出 去京都 诣阙上书 详细说明班固续写史书的原因 汉明帝有知人之明 惜才爱才 缺乏政治眼光 仅凭着世交 进入窦宪幕府 卑鄙小人 无耻之辈借机罗织罪名 使之被捕入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