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荡秋千》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65630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荡秋千》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荡秋千》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荡秋千》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荡秋千教材分析一、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荡秋千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活动中,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研究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二、活动内容本次综合与实践的内容是“荡秋千”,即让学生在研究“荡秋千的次数与什么有关”的问题时,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体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本实践活动共设计了4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制订方案”,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在相同的时间内,谁荡的次数多呢?”引发猜想,制订研究计划。第二个环节是“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经历实验过程,做好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第三环节是“总结交流”,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第四环节是“回顾反思”,引导学生谈一谈参与实验研究的感想,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教材解读本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是在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安排的。通过该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问题的方法,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探究经验,对今后探索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综合与实践特点是:1选取学生经历的活动作为素材,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荡秋千是学生都经历过的活动,但荡秋千的活动学生没有与数学联系起来。因此,这样的实践活动,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2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渗透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荡秋千是物理学中的单摆现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学生在研究“荡秋千的次数与什么有关”的问题时,需要经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体验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二)学与教建议1组织学生参加荡秋千的活动,使学生获得初步体验。虽然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荡秋千的经历,但对荡秋千活动中的学问没有引起注意。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组织一次荡秋千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将绳长设计得长短不同,让学生在不同绳长的秋千上荡一荡,获得初步体验。2经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过程通过荡秋千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研究时间,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制订策略实验验证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如学生提出不同的猜想后,组织学生讨论验证方法,商定实验计划,然后提供实验器材进行分组实验。实验一,绳长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的实验及统计,研究的是荡的次数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二,绳长不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的实验及统计,研究的是荡的次数与绳长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每种情况实验的次数不得少于3次(实验的次数多才能说明问题);做实验时每组都需要从同样的高度荡起,用力要均匀;提醒学生要把实验的次数记录在表格中,便于分析问题。3合理开发学习资源,进行拓展延伸。通过荡秋千的研究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寻找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开发学习资源,如,生活中的钟摆现象。4重视活动过程的评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学生的活动评价,重在评价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是否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是否乐于和同伴进行交流合作。既要关注实验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实验活动的过程。5建议课时数:1课时。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word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2、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分别将它拼摆成以下形状。请同学们分别说说它们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指出:刚才的形状分别是由4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拼成成的,但由于拼摆的方法,观察的位置不同,我们在各个面看到的形状也不太相同,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物手中的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摆,进一步学会如何观察物体。二、教学新课刚才我拉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了这个形状。想一想,此时从正面看,你看到什么?提问:如果此时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放在什么位置不影响正面看到的形状?你想怎么摆?指名汇报,并分别演示,启发学生再想一想还有些什么其他摆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想一想,这几种办法摆放后,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正方体摆放时有什么规律?指出: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一个都可以。请学生们仔细从上面侧面观察,提问:这时看到的形状与刚才一开始的形状一样吗?小结: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是不一定相同的;在同一方位观察不同的形状,却是可能相同的。教学试一试:先还原成以上形状。现在这里的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从上面看一看,你看到什么形状?组织讨论:如果从上面看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可以摆在哪儿?学生们分组讨论并操作。指名汇报,交流想法并摆一摆。提问:此时再分别从正面、侧面观察,你们看到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还原之后,让学生从侧面看一年,记住你所看到的。提问思考:如果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再添一个可以摆在哪儿?学生分组讨论并操作。指名交流汇报并摆一摆提问:相怀想,如果此时你从其它几个方面去观察,看到的形状会一样吗?为什么?小结: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个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视图可能有不同的摆法,而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有相同的视图,但也可能不同。三、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图并说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如学生有困难可让学生先摆一摆 集体订正。“想想做做”第2题右边两题。按要求请同学们先照着样子摆一摆。请学生们依次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再请同学们同时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让学生们比一比在同一个方位看到的形状是不是一样的。“想想做做”第3题。独立完成分组汇报。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交流,如果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完成家庭作业书观察物体地一课时练习教学反思:2、观察物体(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2、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像与推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请同学们依从这组立体图形的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如果将这组立体图形分开面两组图形,我们有将如何来观察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来学习的内容。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同学们照样子摆一摆。请同学们分组,每人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比较观察的结果。提问:从正面观察,为什么看到的形状却不同?教学试一试提出要示:如果从上面看,形状不变,还可以如何摆?小组讨论,并动手摆一摆。全班交流摆的方法。提出要求:如果从侧面看,形状不变,还可以如何摆? 小组讨论,并动手摆一摆。全班交流摆的方法。三、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同学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如何想的。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提出要求,使同学们明确。根据要求,学生动手摆一摆。再从相应的位置看一看,验证是否符合要求。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完成家庭作业书观察物体练习教学反思:练习六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视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教学生尝试着画视图进一步巩固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尺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上节数学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说说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板书:视图 出示两张图问:你觉得这两张图有什么不同? 指出:我们在观察一个正方体的时候,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前面、右面和上面图1画的就是我们平时能看到的情况,而图二是在图1的基础上添上了3条虚线,这样就使图看起来立体的效果更强,可以完整地看到正方体的六个面,像这样的图,我们可以叫它透视图我们要会观察视图, 大家一起动手画一个正方体 二、练习:说一说 先完成书上的问题 问:谁能像这样子也来提问考靠大家? 随学生的提问其他同学解答 注意学生在出题的时候要说清楚是从哪个面观察得到的是怎样的排列的几个正方形? 你能用几个小正方体搭出下面的楼房模型吗?追问:图2看到的是3个正方体是不是真的就3个?观察这类图要注意什么问题? 3先数一数各有几个正方体再摆一摆(图略)提醒:图2和图3都是2层的2层的视图要注意上面正方体的下面虽然看不到,但肯定是有的一定要数进去 4思考题: 下面的几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连一连 连完后请学生说说自己在连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 连完后有什么发现?注意让学生发现相对的面如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在观察的时候,上面多的那一块的方向是正好相反的 三、尝试画较为复杂的视图 1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摆成从右面看到的是 2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摆成从右面看到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