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河北版科学五年级下册21.工具人类的帮手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能具体分析某一类工具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科学探究目标:1、能设计一种标准对知道的工具进行分类。2、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发现技术的发展对工具发展的影响。3、能对某种工具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或方案。4、能根据生活或学习的某种具体需要,独立或与其他同学合作设计一种工具。5、能从不同的角度设计调查问卷,考察自己设计工具的市场效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说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是,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体会。2、能把调查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ST-SE1、能从效率、省力、效果等方面说明使用工具的好处。1、 能说明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具的发展结构日益复杂化、功能得到了极大加强;同时工具的发展也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教学准备:开瓶器、钳子、剪刀、铁丝、未打开盖的瓶子、白纸、投影仪、绳子、布条或纸条、分类结果记录表、不同类工具的图片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师:人的身体不如大象强壮,力量不如牛马强大,牙齿不如猛虎雄狮锋利但人的智慧却比其它动物高得多,人们发明和使用工具。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能够做许多其它动物不能做的事情。你知道哪些常用工具?它们对人类有哪些帮助?把你知道得写下来。每组一张白纸,小学生分组统计各种工具及对人类的帮助。(3分钟)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统计结果,师把各种工具用统计大表展示出来,评价并表扬优胜小组二、体验工具对我们的帮助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切断铁丝、撕开布条、观察细小物,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使用和不使用工具有什么不同吗?让我们动手试一试。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体会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师提示:1、注意安全 2、确保在比较过程中所用的材料相同,只是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这组变量。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师生交流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不同感受课上练习所做事情是否需要工具所需工具的名称开铁罐头盒冷冻食品去远方旅游观看星空随时了解国外小朋友的信息做健康检查师生交流答案,并说说自己选择这一工具的原因。(从所需要的工作时间,用力大小,工作效果等方面说一说工具能给我们带来那些便利?)三、给工具分类师出示写有各种工具的统计大表师:工具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也不一样。例如望远镜能帮助我们望得更远,飞机能帮助我们飞得更快更高,让我们试着把这张表中的工具分分类好吗?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分类标准,并设计记录表生汇报各组的分类标准,师相机指导以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分类标准。学生在小组内分类交流展示分类结果,并试着说明理由。(不需要统一或唯一的答案,只要学生的标准结果有一定道理就行)四、小结谈收获五、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类工具,搜集准备一些不同时期工具的图片或资料,了解这类工具的发展过程。第二课时一、工具的发展历程课前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类工具,搜集准备一些不同时期工具的图片或资料,了解这类工具的发展过程。师生交流各种工具的发展史并讨论工具的发展趋势。师:工具的发展如此之迅速,式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以自己选的工具为例,谈谈技术是怎样促进工具发展的。师生交流二、工具的改进师:工具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但生活中使用工具时总会有些不方便的地方,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哪些优点和不足,把你知道的和大家说一说。学生用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列举各种工具的优点和缺陷鼓励学生得质疑精神,(列举一些科学家的发明就是从找缺点找问题开始的,引导学生向科学家学习)生完成自己的改进方案师生交流改进意见三、布置作业1、继续完善自己的改进方案2、市场调查,了解自己的改进工具是否受到欢迎。附送:2019-2020年河北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冰、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附意图说明二、教材分析:冰、水和水蒸气是河北版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这节课的教学是从学生的大胆猜想开始的。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猜想是否正确,依据有无道理,就要用各种方法加以验证。而本课是对“冰在常温条件下,完全溶化时温度是多少,需要多少分钟,在加热条件下完全融于水时,需要多少分钟”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最后通过交流,在这一活动中有什么收获,了解假设与事实是有区别的。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目标:知道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 认识冰、水和水蒸气之间的转化现象。2探究目标:通过化冰试验的分阶段观察记录,认识冰、水和水蒸气的状态转化及其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物质形态的转变,明白形态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不同形态的同一物体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四、教学重、难点:化冰试验的操作与观测,由温度统计表认识转化过程的特点。五、教学准备:1教具:试验台、温度计、记录表、酒精灯、打火机、三角架、铁棒、冰块、学习记录单、量杯若干、烧杯、铁丝网 2学具:笔、纸。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知道了它们之间的不同。但是,我们身边却有一种神奇的东西,它能在三者之间变化形态。大家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学生)回答。师:这种物质就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水。水在自然界中很平常,那么,大家知道水在固体、液体和气体时被称作什么吗?(学生)固体叫冰;液体叫水;气体叫水蒸气。导入新课:同一种物质怎么会在自然界里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冰、水和水蒸气的变化。(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猜想已经非常喜欢,而且很乐意去猜,这样的设计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自然过渡到新课。【评析】导入环节提出疑问的方式,直接引入研究的问题,简洁恰当。(二)、探究新知,猜想验证1猜想师:首先,我们来动手操作,进行化冰的试验。拿出两个放有同样多冰的烧杯,一个杯子采用常温溶化,另一个杯子采用加热溶化,哪个杯子里的冰溶化得快?请同学们大胆地猜一猜。在常温下冰完全化成水时的温度是多少度?需要多少分钟;在加热条件下完全化成水时,需要多少分钟?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想。当加热到多少度时,水开始沸腾?所需要的时间会是多少分钟?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后,水的质量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师:把你们的猜想填写在学习记录单上,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用实验来证明)2验证教师演示第一个实验,实验时请一位学生上台点燃酒精灯,并一起回忆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证明,加热的冰溶化的很快。下面两个实验,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前用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小组合作完成;正确使用酒精灯;注意安全;实验完成后填写教材P26P27记录图、填空题和讨论题。交流与总结通过这组实验,你有什么收获?又有哪些疑问?你的猜想正确吗?引导学生交流:加热的冰溶化得很快,需要4分钟;冰完全化成了水。当加热到100时,水开始沸腾,同时水的质量慢慢地在减少。(原因用课件说明)【设计意图】是使学生了解冰、水、水蒸气之间转化的过程,同时加深学生对这一转化过程的认识和对重要特征的认识【评析】三个猜想问题,能针对探究的问题,试验的操作过程,验证了猜想的正确与否,使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水的三种形态的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小结:今天我们在实验中观察了冰化为水的过程,其中也伴随着水变为水蒸气的过程。其实水蒸气和水反过来也可以变成固体的冰。这样的现象大家见过吗?给大家说说你看到的现象。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看到过现象。【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由谈现象,互相交流后获得到更多知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三)拓展操作1收集关于人们利用物质形态变化的资料,然后大家讨论一下,说出你的看法。2.猜想:三伏天冰箱里的雪糕为什么不容易化?并设法验证。(学生汇报后,教师用课件说明原因)【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已会用“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对待科学中某一个问题,能用科学的思维猜想,实际操作验证,甚至解释其中的原因。【评析】拓展知识、巩固练习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结合到生活当中。(四)全课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探索过程,请学生畅谈自己的学习感受与情感体验。【设计意图】总结学习科学的方法,用科学的思维理解科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总评】本教学设计能依据课标的要求,科学课教学新理念出发,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一篇较好的教学设计。一、本设计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设计教师在设计本课教学过程中,从设疑导入猜想实验,讨论得出正确结论,拓展巩固等几个教学环节,符合学生实际,给人一种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感觉。二、实验过程引导的恰当,学生的实验生动有趣。实验操作是本课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观察认识、以及三态变化的条件,是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是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胆识和兴趣的重要体现,本科学课设计比较符合教育理念。让学生去实验,总之,学生拥有自主创新的氛围,合作交流的机会,对教材处理恰到好处。三、本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点。从整个过程看,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让学生去猜想去操作,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探究过程的细致,得到了充分验证。使学生真正地把握了科学教育的本质,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体会探究是无限的,使学生潜能得以更好的开发,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引向课处,拓展了学生探究的空间。此篇设计是一篇较好的引人入胜的教学设计,整个教学设计符合新课标要求,符合新的教学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