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珍珠鸟 2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42710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珍珠鸟 2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珍珠鸟 2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珍珠鸟 2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珍珠鸟 2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你家养鸟吗?生:养。师:养的什么鸟呀?生:鹦鹉。生:黄鹂鸟。师:你能简要说说,你家是怎么养鸟的呀?生:清晨,我爷爷会提着鸟笼去公园溜鸟,中午,会喂鸟儿专门的饲料。师:是呀,养鸟是一种乐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鸟的文章。(学生齐读课题:珍珠鸟。) (评:语文来源于生活,用学生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把学生和教材的距离拉近,引起学生和作者的共鸣。“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此时就体现出来了。) 师:课文大家已经预习了,现在我们来交流读书的情况,课文共有节,请位同学来读,其它同学当好小老师听听他们是否读正确、读通顺了。师:下面请同学观察插图,看看作者与珍珠鸟的关系怎样?生: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师:从哪儿看出来的呢?生:我从图上珍珠鸟站在作者的肩上,而作者脸带微笑地看着珍珠鸟这幅情景看出,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评:此时,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动物和人融洽的生活情景入手,激发他们关爱鸟类、关爱动物的思想意识。因此,插图中也渗透着人文精神素材。教师要努力发现并运用文中的人文素养,去滋养下一代。) 师: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节写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生:课文的第四、第五、第六节。师:请三位同学把四、五、六三节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节写的珍珠鸟与作者的关系是不是一样?生:不一样。师:有什么不一样?生:先是珍珠鸟和作者交朋友,后来讲他们成了好朋友。师:好,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样交上朋友的。(出示:起先小桌上。)师:请学生默读这一段,找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生:起先、随后、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渐渐地。师:请同学读这段话,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刚开始,珍珠鸟与“我”的关系并不密切,后来它看到“我”不去伤害它,就不怕“我”了。师:这是从珍珠鸟作者距离不断缩短,关系也不断接近。哪位同学能通过朗读,把珍珠鸟与作者不断接近的关系读出来。(出示: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反而友好到啄两下我的手指。)师:请同学们再默看这一段课文,跟刚才一样,先找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生:先是、然后、再、后来。师: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段课文,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生:我体会到珍珠鸟与“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师:谁能把珍珠鸟与作者越来越密切的关系读出来?生:(有感情地朗读。)师:这一段中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关系的发展过程写得非常细腻,非常生动。下面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来读好这一段(师引读:起先随后) 师:请同学们看着板书,试着把这一段记下来。(评:通过这个教育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了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和作者建立关系的。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领悟、读中欣赏,善于积累”的学习过程。“新大纲”特别强调背诵,强调语言的积累。) 师:文章、节写珍珠鸟与作者成了好朋友,也写得非常传神,下面请同学读读这两节,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呢?生:我觉得第小节第一句写出了珍珠鸟和作者的关系很密切。师:为什么父母要“再三呼唤”它才回去?生:说明珍珠鸟和我的关系非常好,甚至和父母的感情一样了。师: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种意思来吗?生:我觉得“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和珍珠鸟的关系很密切。师:你能把你体会到的意思通过朗读表达出吗?生:(朗读)“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生:我觉得“不一会儿,大概在做梦呢?”这里写珍珠鸟睡觉的样子很可爱,它对作者十分信任,因此,睡得很香。出示句子:比较:这小家伙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指名读。)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表示珍珠鸟对我十分信赖,使我出乎意料。生:“居然”。(评:这个细节,使学生明白了读课文,要前后联系;也是积累词语的好方法。) 师: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评:学生自由交流读懂的内容,气氛热烈。这个教育环节主要告诉我们:一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始终要作好学生和教材的“介绍人”,让学生和教材真诚地对话。二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创设自己探究学习的机会,他们的潜能便能惊人地发挥。)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插图就描绘了这幅情景,看着珍珠鸟对作者如此信任,你的内心怎样?(指导看图。)生:哎呀!珍珠鸟你对作者真是信任。生:我被作者和珍珠鸟亲密的关系感动了。生:原来,人和动物也可以和睦相处。(评:这里教师又一次抓住课文的知识内容与人文因素的联结点,通过朗读、交流、看图、谈体会,进一步深化了学生,人类爱护鸟类,爱护动物的意识。) 师:是呀,作者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发出了一声呼唤,文中哪个词表达这个意思?生:“不由自主”。师: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什么呼唤?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师:这是一句反问句,为了加强语气,谁来把这句话中的问号读出来。生:(朗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师:看着珍珠鸟在作者的肩上熟睡的样子,我们也被它对作者的信赖所感动,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生:(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师:课后,同学们可以把文章编成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点评】这堂课主要体现了新大纲的几点思想:、关注了文本意蕴的人文素材。在看图训练中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善于挖掘教材人文因素来渗透教育,让学生在感知形象中受教育;其次,在语言文字品味中与人文教育有机整和,善于抓住情节和叙述的内容来让学生体会、感悟人文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教育点,巧妙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感化、吸收,直至内化,最后变为自觉行动。、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者和组织者。主要表现在教师善于把握教材和学生的联结点,善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感悟文章,达到与作者的交流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导相结合,使学生的学有据可依,学得扎实,悟得深刻。、注意了积累语言文字方法的指导。这中方法的指导是在事实在在的教学中让学生领悟到的,而不是照本宣读的。因此,学生的掌握程度是较高的。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落花生 1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的】.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达方式。【教学重点】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教学难点】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师:现在,老师说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生:花生。师:(出示花生的投影片)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师: 板书:落花生生:齐读课题。(评析: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教者引用猜谜语,营造和谐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师:自由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生: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师: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师: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生:姐姐说它味美;生: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生: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理在地里。师: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生: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师:板书:花生桃子、石榴、苹果师: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可贵之处的?生: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却埋在地里。师:回答得真好。该抓住哪些关键词语来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生:我认为应该抓住“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这些关键词语;生:我认为还应该抓住“矮矮地长在地上”。师:板书: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上师:谁愿意来读一读?生:抽一生读。师:你认为他读得怎样?生:我认为他抓住了关键词语来读。生:我认为他读得很有感情,读得很流畅。生:他读出了桃子、石榴、苹果那种炫耀自己的语气。生:(齐声说)想。师:好,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生:有感情的朗读。(评析: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教者在教学活动中,不但做到了在做上教,还做到了学生在做上学。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去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师: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生:我体会到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生:我体会到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生:我体会到花生不求名利,朴实无华的精神;师: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用勾划出来。谁来读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生:一生读。生:父亲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生:父亲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个不求名利、默默奉献的人;师:作者“我”怎样理解父亲的话?在文中用勾划出来。生:“我”认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师:你怎样理解作者的话?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生:有些人,你看他仪表堂堂,可是他却没有什么本事;生:有一次,我在街上看见一位非常漂亮的阿姨,边走边吃香蕉,吃完香蕉就把皮扔在大街上,如果把过路的老大爷、老奶奶摔到了,怎么办?生:有些人,虽然长得很丑,可是他很乐于助人。生:我的邻居是个清洁工,他每天天没亮就开始打扫卫生,我觉得他就是一个有用的人。师:其实,我们的身边像那位普通的清洁工一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有很多,他们就是落花生那样的人。 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呢?举例说明。生:有,老师为了学生在工作上默默奉献。生:清洁工,为了一方的清洁,宁愿牺牲自己的青春。生:蜡烛是伟大的,牺牲了自己的身体给我们带来光明。生:春蚕,为了让人们穿上华丽的衣裳,到死都还在吐丝。生:太阳,因为你无私地奉献光和热,所以大地才一片生机昂然、万紫千红。师:大家说得真棒,在我们的身边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和事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评析: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陶行知先生也说:“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者善于启发、诱导,在语文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彩虹,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向语文。)师:这篇课文,从种花生到收花生、尝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尝花生到议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生: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强调我们应该做像落花生那样的人;生:课文重点写议花生,目的在于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师: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议花生,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内容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师: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法。(评析: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学有法,贵在授法。教者充分得挖掘了教材的内涵,巧妙地把课文的阅读与写作的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让阅读更好地为写作服务。)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在小组内交流。师:谁愿意毛遂自荐?生:我想说:“我要向花生学习”。生:做人不能光看外表,要看他是否有用;生:不是有一句名言:“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装扮自己”,我觉得说得真好。生:我又学会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和借物喻理两种写作方法,我想我的作文能力会更好。生:我认为父亲的话有些不对,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们的生长特点。生:老师,你不是说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时代,它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吗?难道像桃子、石榴、苹果敢于展示自己才华,错了吗? 师:你们提得真好,的确现在的社会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们的生长特点。但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里父亲只是打个比喻,作个对比,诣在强调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当然,任何比喻都是跛脚的。师:现在的社会既需要像落花生那样的默默奉献的人,更需要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评析: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学要个性化和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深刻领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