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40665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2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教材分析本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作者是以志愿军对前来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前3个自然段的写法大体相同。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都饱含在这一声声的恳求中,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密不可分的亲情。同时,这3个自然段还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3个自然段中间叙述的内容又主要是由送别时的情景和追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所组成,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课文的最后3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中,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受到深刻、生动的国际主义教育;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3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重点:1.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2. 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难点: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课前准备:查找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的资料,预习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整体感知1.今天我们来学习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2.展示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妄想以朝鲜为跳板,先侵占朝鲜,进而侵略中国,达到他控制整个亚洲的野心。为了抵抗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地踏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有200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奔赴朝鲜战场,其中36万余人将热血洒在了朝鲜的三千里江山。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中朝两国人民经历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军。1958年10月撤离朝鲜。我们的课文讲的就是他们分别的这一天的情景3.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结合课文题目,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二、走近文本,自主感悟感受到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的依依惜别之情。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呢?学生在反馈的时候提到这些句子的时候,教师及时把他们的观点进行提炼。1.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你找到了志愿军战士直接请求朝鲜人民的话。除了这一个自然段里,还有哪几个自然段也能找到这样直接请求的句子? 小金花,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 大婶(以上三个句子出现的顺序可随学生实际感悟进行变换。)2.大娘冒着炮火送打糕为救伤员失去了自己的小孙孙 师:这是你从志愿军战士回忆的事例中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情谊。还有同学找到类似的句子么?为了救侦查员,小金花失去了妈妈大嫂为了让我们吃上野菜,最终受伤成了残疾人。 3.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你找到的是志愿军战士们那么强烈的情感!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就落泪了呢?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4.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永远跟你们在一起。你找到了这些直接写出志愿军战士们心中的呼唤!能用你的朗读,把这一份情感读出来么?指名让学生读,不作深入要求。三、创设情境,深入研读1.如此深情,难怪在分离的今天,会有这么多的朝鲜人民来与志愿军战士们送别!而在送别的人群当中,你可曾看到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她紧紧拉着亲人的手,久久不肯放开。志愿军战士怎么劝她都不肯听,你来劝劝这位老大娘吧?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 你的送别含着深情,可是年迈的大娘怎么忍心就此和亲人志愿军分手呢?我们只好请求她停步。谁来请求大娘? 就是这样请求,大娘也没有停下送别的脚步,送了一程又一程,我们只好恳求大娘- 可是,大娘的脚步仍然没有停住。为了让大娘回家休息,万般无奈,我们的战士只好哀求她 2.大娘和志愿军战士之间到底发生过怎样的故事,让大娘如此不忍呢?冒着炮火送打糕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从这件事情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好这真是雪中送炭啊!为救伤员牺牲了唯一的小孙孙唯一是什么意思?大娘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难怪志愿军战士在最后要说: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如果你就是那名被大娘救下的志愿军战士,此时此刻,你又该怎样用这句话表达你的感激! 让我们代表所有的志愿军战士,再和大娘说上一声(示意读课题):再见了,亲人!备注: 教学过程中相机理解以下词语:战役: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打糕:朝鲜人民喜欢吃的一种食物,用糯米做成,与我国年糕相似。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阻击战: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的战斗。噩耗:指亲人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捣米谣:朝鲜人民捣米时唱的一种歌谣。板书: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了解结构上节课我们在学习中认识了一位伟大的老大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看看送行的亲人们。课文在来的亲人中还选了哪些人来写呢?小金花、大婶读读描写小金花、大婶部分。想想在劝大婶和小金花的时候和劝大娘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么?1.一开始直抒胸臆2.回忆感人往事3.反问抒发心中情感 二、入情入境、感情朗读是啊,那就请你们自己读读课文,想想怎样才能用你的朗读劝住这些亲人呢?指导:1.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和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对比句子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感受反问句的强烈情感同学互相练读。教师范读三、刨根究底,再读再悟1.可亲可敬的朝鲜人民,为什么要像亲人一样对待我们志愿军战士呢?再读课文,找出句子体会。2.交流: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3课件缓缓出示课外资料:为了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士们在长达三年的战争中不怕牺牲,浴血奋战,许多英雄儿女的鲜血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和光荣负伤者共36万余人,其中有14万人长眠在异国他乡四、激发情感,层递朗读结尾汽笛长鸣,声声撕裂心肺,列车就要开动了,这么多的亲人,怎么能一一话别呢?望着舞动的鲜花,望着不断涌来亲人,望着熟悉的山山水水,志愿军战士只能满含热泪,深情地呼唤-列车徐徐启动,缓缓驶出车站,朝鲜人民舞动鲜花,追着列车奔跑!志愿军战士从车窗里探出头来,不断地挥动着手臂,他们又一次深情地呼唤。列车越去越远,终于消失在铁路的尽头。虽然看不见志愿军了,但朝鲜的亲人仍然站在那儿,静静地站着,任的热泪流淌,虽然看不到朝鲜亲人了,但志愿军战士仍在不停挥动手臂,再一次呼唤四、实践运用,内化提升分别的时刻,朝鲜人民又会对志愿军战士说些什么?想起哪些感人的往事呢?选择素材,模仿课文前三自然段写一段话,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图片素材提供:a.文中提到的二次战役b.被俘后英勇不屈的侦查员老王c.以胸膛挡机枪眼的黄继光d.为救孩子牺牲自己的罗盛教e.烈火焚身仍旧严守纪律的邱少云五、作业复习课文,做黄冈小状元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 大娘 直抒胸臆不是亲人 小金花 胜似亲人 回忆往事 大嫂 反问抒情教学反思15* 金色的鱼钩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教学本课的重点是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查找长征相关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长征途中一个老班长的故事金色的鱼钩!(板书)二、初读课文,直奔中心1请同学快速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汇报交流(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三、整体感知,分清脉络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所感动。可是,同学们想过没有,既然是写老班长的,为什么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呢?看来这枚鱼钩肯定有它不同寻常的地方。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仔细地读读,看看围绕着这枚鱼钩,课文都写了哪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呢? 1.“做鱼钩”2.“硬咽草根、鱼骨头” 3.“夜里钓鱼、摸野菜” 4.“命令战士喝鱼汤” 5.“奄奄一息让鱼汤” 四、以鱼钩为主线,品析全文这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鱼钩上,肯定还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而作者只选择写了这几个小故事,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在这些事情的背后,到底蕴藏着哪些感人肺腑的情感呢?默读课文,仔细品味文章,感受老班长的伟大精神。根据学生课堂生成,随机学习任一板块,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3)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 (3)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 3.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 (2)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3)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4)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4.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3)指导分角色朗读。 老班长“奄奄一息”,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同时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 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 (过渡语: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 老班长牺牲时,战士们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过渡语:“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却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 四、品味金色,升华情感师引: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做成的钓鱼钩。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出示句子)“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1)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答案可以是: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铁画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2)深情朗读中心句。(3)此时,你是否明白了课文为什么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可以从鱼钩诞生的意义,产生的作用,纪念意义等方面引导。(比如鱼钩代表着老班长可贵的品质;这枚鱼钩的诞生,为战士们带来了活下去的希望;在整个故事中,鱼钩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那枚鱼钩,战士们都走不出草地;是全文的线索等,同时,也可适当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尝试用线索为题的命题技巧,由教师视实际情况随机安排)小结: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揭开了中国近代抗战史上崭新的一页!而这一枚金色的鱼钩,却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五、作业:搜集长征中的感人故事,积累四字词语,做完黄冈。板书: 金色的鱼钩 老班长照顾我们亲切 自己不吃焦急 昏迷不醒鼓励 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保留鱼钩怀念,教育教学反思16桥教材分析 一篇感动人心的好小说,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之美:一位普通的老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留给自己至爱的儿子,用自己血肉之躯构筑起一座不朽的桥梁,更构筑起一座沟通百姓的心灵之桥!整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构思独具匠心,巧设悬念,尤其在结尾之处,更是神来之笔;语言极富张力,洗练而生动,读起来,如诗如歌颇具韵味。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能结合语境理解词义。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诵读课文,感受老共产党员的人性之美。3、抓住课文中极富感染力的语段,感受凝练如诗的文字,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环境描写、谋篇布局)的特色。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重点语段的品读,感受人性之美,感受语言的魅力,初步领悟课文表达上的特色。难点:对课题桥的深刻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对“父爱”的深刻理解。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洪水的知识,了解当代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创设情景 1同学们喜欢读小说吗?小说往往以情节曲折、故事扣人心弦,吸引读者。尤其是一篇好的小说,它的魅力是感动我们的心灵,给我们许多人生的启迪!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小说,板书:桥 。 二、初读全文,感知大意:1、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主人公是谁?(2)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故事?(3)情影体验:当你置身于故事情节之中,会有着怎样的心情变化?2、教师巡视,随时调控学生。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随时纠正读音错误,并回答: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感知洪水疯狂,人们的惊恐1、读着这篇小说,随着故事情节发生发展,你的心情有着怎样变化?2、组织交流:随机抓住以下语段,引导学生深入感悟?3、当故事刚发生的时候,你的反应怎样?(紧张,恐慌的担心)4、请划出带给你这种心情感受的文字。引导学生朗读相关语段。师再引:是什么让你如此紧张?(洪水)读一读小说是怎样来写的。5、出示描写洪水的语段: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引: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怎样的画面!告诉大家,哪个词儿在你的眼前突然跳了出来?读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有些什么问题?6、随着学生感悟结合相关语段进行分析。(例如:“像泼。像倒”。为什么两个字能单独成句?感悟“跳舞”一词的表达,如此紧张的情况下,作者怎么竟然用了“跳舞这个词语”?你觉得妥当吗?)7、结合学生朗读评价:这就是文字的魅力,通过你的读让我仿佛也感受到洪水像魔鬼,正在疯狂的扑来,死亡正在步步逼近,让人如临其境。文字是活的,你已经把它给读活了!8、把描写洪水的句子变成诗的形式,朗诵、体会语言的简炼如诗。出示: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 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 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师引:正因为这简炼的语言,这些语段成了一首诗,可是这首诗我们再也体会不到诗情画意,此时,你有什么感觉?9、朗读写人们反应的句子,可由教师和学生分别对读,师读洪水之句,生读人们惊慌逃难之句,对比中再次感受。10、片段描写:选择逃难中的一个或一群人,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来描写,要求文字简练,有感染力。(交流,评价)四、质疑结课既然文章的主人公是老汉,那么为什么作者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描写洪水,人们?下文又是怎样来刻画老汉的呢?五、作业:抄写生字词板书:突遇山洪 疏导撤离 舍己为人精神崇高 桥塌殉职 捐躯救助生命金桥 祭奠英灵教后反思:第二课时一、回顾上文,导入新课引:同学们,如果供魔乱舞,疯狂狞笑,人们惊恐逃命是一首死亡之诗,那么作者更用凝炼的文字,真挚的感情,抒写了一首生命的赞歌!这堂课,我们走近老汉,来感受他高大的形象。二、一咏三叹,感受形象1、快速默读722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讴歌这位老汉:描写老汉的哪些句子深深触动了你的心?(划出来,细细品味,放声朗读)。2、随机交流,品析713自然段。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语段: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思考:不说话的老汉,此刻心中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从语言中体会人物形象)4、分角色朗读713自然段。5、师引:“党员也是人!”这人群里不和谐的声音你听懂得是什么意思了吗?如果不制止,会是怎样的后果?再引:老汉又是怎样制止的?生读(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师引:老汉其实就想告诉那些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党员:“真正共产党员是为 ,是为 ,如果你怕死,不配当一名真正的党员!”6、再读一读老汉的两句话,冷冷地是老汉的话,不会冷却的是 7、再读第8自然段,以诗的形式,配乐再现: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为什么把老汉说成一座山?你们为什么读得那样激昂,响亮!8、体会老汉一心为老百姓,镇定如山,责任如山,形象高大如山。三、抓住矛盾,体会父爱1、默读1427自然段,思考:还可以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这高大如山的老汉形象?2、品读,交流,抓关键的动词“揪”“推”,从矛盾中体会形象(1)当学生读到: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这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2)师引:读着读着,哪个字一下子跳入你眼帘?板(揪)(3)继续读下去,哪个字又映入你的眼帘?(板:推)(4)师引:此刻同学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啊,这是多么矛盾?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结尾最后4个自然段,把这两段内容联系起来。你想说什么?你明白了什么?(5)学生快速默读最后4自然段。明白两人是父子关系。(6)师引:这只是简单的一“揪”吗?(点拨,普天之下,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既然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此时此刻,这一“揪”意味着什么(死亡)。老师认为老汉实在太无情!他是一位好党员,可他却不是一位好父亲!(7)激发兴趣,师生讨论。.结合学生否定的回答,师深究:“难道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于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就是真正的父爱!(8)师引:容不得多想,在死亡的边缘,老汉一瞬间闪过脑海最强列的念头是:引读第20小节。4、小结: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位老汉,出示小诗,配乐齐诵。5、创设情景:天堂里的对话1)配乐深情引导:最终,父子俩都被洪水吞没了,而老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似乎要喊什么,他究竟要说些什么?请大家闭上眼,让我们来到天堂,去聆听这父与子的对话。2)辛德勒的名单大小提琴音乐响起,让学生在乐曲中浸润1分钟。3)在音乐声中,学生片断写作的教师巡视。4)交流,点评。四、升华感情,总结全文同学们,这堂课已经结束了,课堂上你有很多东西可以忘却,但不能忘的是 ,现在你知道题目如何是“桥”? 不仅是一座生命之桥,更是一座连接共产党员和普通老百姓心灵之桥!感谢这座桥,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真正的好父亲!板 书: 桥 镇定 揪 老汉 责任 如山 推 父爱 大爱教学反思17*梦想的力量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读来让人感动的文章。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一个听来异想天开的梦想,居然变成了现实,而且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别人,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美好善良的梦想,会给人带来希望,会给人无穷的动力,能创造出奇迹。梦想的力量在文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仅鼓动着他本人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地为达到梦想的彼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梦想成真;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使安格鲁的村民们对瑞恩和加拿大人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这就是梦想的力量。作者按时间顺序和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瑞恩梦想实现经历三个阶段:筹集70元钱,筹集xx元,筹集买钻井机的钱。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一步比一步艰难,瑞恩的善良、同情也一次次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作者是如何将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也正是学生要学习的表达方法。教学目标1. 理解“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一声不吭”等词。2. 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3感悟梦想的力量体现在哪些方面,体会题目的含义。并感悟到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美梦成真。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感悟梦想的力量体现在哪些方面,体会题目的含义。教学准备:体现非洲水资源匮乏的四张图片及文字资料教学课时:一课时一、揭题1、板书”梦想”,询问梦想: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2、补全课题: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梦想是我们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来源于梦想,而要实现梦想,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梦想的力量二、感知故事,了解背景1、带问读文:有个生活在地球北部的六岁小男孩,名字叫瑞恩,他的梦想却与遥在地球南端的非洲人民有关,他的梦想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读完给课文标上小节码。2、了解梦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3、介绍背景资料,了解梦想形成原因:年幼的瑞恩怎么会有这样的梦想呢?看一组非洲儿童贫穷生活的图片。从这些关于非洲的图片中,你了解到了什么?(非洲地区干旱,水资源匮乏,儿童生活艰苦等)文字资料:对于生活在尼日尔农村的人来说,到距离村子公里外的水井去打水是她们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附近的几个村子只有这一口水井,孩子们要喝水,庄稼更需要水,在他们这里,水就是命根子。他们精心浇灌着庄稼,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非洲的水资源危机每年致使6000人死亡,约有3亿非洲人口因为缺水而过着贫苦的生活。在未来的20年里,非洲至少有5亿人口将由于缺水而生活在困境中。读了这段文字,你猜猜瑞恩会怎么想?小结:当六岁的你们在父母膝前承欢的时候,非洲的孩子却因为缺水而烦恼、担忧着,也许正是这一点,打动瑞恩的心,让他有了这个不同寻常的梦想。4、了解故事结果:瑞恩的梦想有没有实现?从哪里知道?读最后一段三、理清脉络,复述故事1、理请梦想实现的过程默读课文,17自然段在说什么?板书810自然段在说什么?板书1117自然段在说什么?随机板书2、看板书复述故事梗概看着板书,你能说说,这个远大的梦想,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靠做额外的家务活来赚钱,)凑齐了元钱,买水泵;(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凑齐元,打井的钱;(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把这些内容都串联起来,其实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四、研读故事,感悟力量1、找语句感悟梦想的力量使瑞恩变得执着、坚强、充满信心。一个六岁的孩子,立志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让他们喝上干净的水。我们常人看起来异想天开的一个梦想居然实现了。梦想的力量是多么大啊!再细细读读这个故事,梦想的力量体现在哪里呢?用波浪线划下来。(“元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得靠你自己去挣。”瑞恩爽快地答应了。)答应得毫不犹豫。有志不在年高。是梦想的力量让瑞恩变得有勇气。(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赶了两个多小时。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2、联系自身,通过比较,感悟梦想的力量使瑞恩变得执着、坚强。如果你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出去看电影,把你一个人留下洗碗拖地,你会怎么想?那么瑞恩看着家人出去,他最想干什么?可他还是选择留下,他又是怎么想的呢?看着瑞恩一次次地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看到他最后坚定地履行答应妈妈的诺言,我们不由的心生敬佩。是梦想的力量让年幼的瑞恩变得坚强。3、通过对数字的研读,感悟瑞恩的执着。(瑞恩还小,他不知道元是个多么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可是让瑞恩通过自己干活来攒够元钱没有放弃)听了负责人的介绍,瑞恩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他难道一点都不知道元这个数字有多大么?当初为了攒元,他辛苦劳动了多长时间,细心的同学肯定已经推测出来了,瑞恩起码知道自己还要坚持个或者个这样的四个月,还要继续忍受没有电影看的煎熬,我们又怎能不被他的执着感动?一个梦想居然可以转化为这么大的动力。(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在为梦想默默努力的同时,瑞恩长大了,显然他已经知道这买钻井机的钱肯定比元还多,但是他依然坚定地重复着自己的梦想。梦想给了这个小男孩多大的勇气与信心。为了达到梦想的彼岸,瑞恩又一次坚定地向前迈出步子,而我们也又一次被他深深感动并由衷地敬佩他。4、感悟梦想的力量对周围人的影响梦想的力量悄悄地改变了这个男孩子,那么这力量还体现在哪里呢?周围的人,妈妈的朋友,有关部门(有人为瑞恩的执着感动,把他的故事写在报纸上,瑞恩收到了一张张的支票)爱心与善良是可以传递的。瑞恩的梦想让更多的人深受感动。五、朗读故事,再次感受梦想的力量1、引读故事一个人的梦想,居然感召这么多人步入到同一个队伍中来,一起努力,一起奋斗,早一天实现梦想就意味着非洲的孩子可以早一天摆脱缺水的困扰,意味着非洲的孩子离幸福就近了一步。所以当瑞恩一家一起来到乌干达的安格鲁,车子开新村庄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异的场面(引读)5000多名孩子聚在路边有谁不流泪呢?2、再读末段有了这个梦想,有了梦想的力量,我们惊喜地看到xx年3月这是梦想的力量创造的一个奇迹。板书奇迹六、结语美丽的梦想,是一颗种子,因为有着开花的愿望,它就一直默默地努力,暗暗地使劲,有了这样梦想的力量,终有一天,一颗种子会开出一片花。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首先要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善良水泵(元)执着感召打井(元)奇迹钻井机(更多)教学反思口语交际习作四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四由“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以及“成语故事”几个部分组成。由于本组课文讲述的是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故事,因此本次口语交际和作文的训练,一是继续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或是亲身经历过的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的事情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二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平台”通过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既要注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要注意领悟作者表达情感时所使用的方法。“日积月累”安排了16个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启发和教育,并进一步丰富语言积累。“成语故事”程门立雪旨在让学生知道这个成语的来历以及用法,学习主人公尊师重教的精神。教学目标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并写出真情实感,分享习作的快乐。3、巩固学习本组课文的所得,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并学习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4、引导学生朗读、积累关于永不放弃的相关成语。5、懂得“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 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情感,把令人感动的事情写真实,写具体。2、 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教学准备1、 搜集了解生活中感人的事迹。2、 歌曲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歌曲引入,简说故事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感人的歌曲,仔细听,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音乐:丹顶鹤的故事,多媒体同时出示徐秀娟资料)在这首歌中,你聆听到了怎样一个感人的故事?(生简单述说故事)2、多感人的事啊,同学们,感动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我们善良,充满爱心,所以我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二、层层深入,交流感动(一)明确要求,具体述说1、刚才几位同学讲述了歌曲中故事的大致内容,可是单单凭这几句话,能打动我们听者吗?咱们可以来提一提,我们还可以说哪些内容,可以怎么说,这样能使这个故事更容易打动我们听者?(指名生交流)(随机板书:清楚、具体、有感情)2、同学们说的真好,要使你说的事打动读者,得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说清楚,让人听明白,还可以加入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把最感动的地方说具体,同时还要注意语气,充满感情。大家看,这就是这节口语交际课的要求。3、那么你能按照要求把这件事清楚、具体、有感情地来说一说吗,自己先试着练一练(指名说)其他同学用心听,把他说的和老师写的进行比较,谁的更能感动人。(多媒体出示故事梗概)指名说,生评论(有没有把感动之处说具体)(二)激发情感,述说身边感动之事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时时刻刻发生着令人感动的事,你能来说一说这样的事吗?先自己说说,说的时候想想怎样才能使你说的事感动别人。(指名说,集体点评)(三)挖掘素材,转述故事1、同学们,现在我们学会了怎样说一件事才能打动听者,老师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许多令你感动的事,可能是一次轻轻的抚摩,也许是一句轻柔的安慰,或许是一个温柔的眼神,还有更多更多。(大屏幕出示素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素材,相信会给大家更多的启发。2、看了这一些,老师相信你一定想到了更多更多,或许还会触动深藏在你心灵深处的某根弦。在你的记忆长河中,有没有这样的让你深受感动的事?按刚才说的要求,在你的小组内和大家分享,小组内的同学要认真听,评一评谁说的最感人。哪里说的不好,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小组交流,配以轻柔的音乐。)3、大家在小组内都能畅所欲言,做的真好。你觉得你们组谁说的事的最感人,能说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说)4、刚才,我们同学有的讲了听到的,看到的令自己感动的事,有的同学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大家觉得哪种事更容易打动听者?说说你的理由。是呀,在说事情的时候我们要有感情地说,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要是还能加入自己的心理活动,说出真情实感,那就更好了。(板书:真情实感)三、夯实训练,拓展延伸1、同学们,我们刚才每一个故事都有它的感人之处,这节课让我们在交流中体验了不少人间真情,也让我们学会了感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些什么?(指名交流)2、是啊,大家能够说的这么好,都做到了以下几点: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说话中能够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3、老师还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在下星期的班队课上我们要举办一次演讲比赛,演讲的主题是一件让你最难忘的事,评比的标准就是上面这四点,请大家做好准备。第二、三课时(指导习作)一、回顾谈话,激发兴趣同学们,上节口语交际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分享了自己亲眼所见的最难忘、感人的事。你们和同桌也快乐地分享了各自听到、看到、亲身经历的那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让我们把它写下来,编辑成一本真实的故事,作为我们的班刊吧。二、明确习作要求1、我们怎么想,怎么说,就应该怎么写。我们来回忆下,在上节的口语交际中,我们学到了哪些注意点?2、再来读读我们的习作要求,画出重点部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题目自拟、认真修改)三、范文比较,点拨指导1、教师举例比较:(课件出示两段文字)(1)今天妈妈烧了我最爱吃的蹄膀,我吃了很多,让妈妈吃,她却不吃。后来我看到她偷偷地在厨房里啃我吃剩下的骨头。(2)“红烧蹄膀!”这可是我的最爱啊!不是逢年过节,我们家可吃不上这样的美味佳肴。我抄起筷子,直奔主题,在蹄膀上大大地夹了一筷子,接着就是第二筷子、第三筷子坐在旁边的妈妈津津有味地看着我狼吞虎咽,好象这美味就是吃到她的嘴巴里一样。“妈,你怎么不吃啊?”妈妈双手捂着胃,缓缓地探了探身子,皱着眉头,略带痛苦地说:“这几天胃不太好,看到这些油腻的东西都没有什么胃口,还是你多多代劳吧!”哈哈,那我可不客气了,接着又是一场“恶战”,最后剩下几块残骨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只好放弃。只见妈妈麻利地收拾好碗筷,走进厨房。我悄悄跟在后头,看到的是妈妈埋头啃着那几块残骨的背影比较这两个片段,你觉得哪段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一段还不够理想?可以怎样改?3、师小结:是啊, 我们写文章就是要这样言之有物,表达时要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写得具体生动;言之有序,就是表达要有一定的条理、顺序;言之有理,就是表达要有一定的中心思想。四、学生自主习作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五、多元评价,认真修改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把自己认为写的好的段落做上标记2、与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找一找对方写的好的段落做上记号,并写上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记号,并写出修改建议,3、写作方法指导:(1)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让你们说最感人的事,借着你们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感人的画面,其实很多感人的事情就是这样定格在你们的脑海中的,我们可以把这种定格的场面放在文章的开头写,这样更能吸引读者。(2)如果在你的事中,始终是围绕着一个小事物展开的,你就可以把它当作写作的线索。我们可以回忆一下伞这篇文章,从渴求有一把伞,到母亲为了买伞昼夜劳作,最后终于为了买了这把伞,作者紧紧地围绕着伞这条线索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爱。(3)在写事情的时候, 你也可以采用倒叙的写法,从一件小事物引发你的回忆,引出感动的事。4、再次修改后,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的习作和一段优美的片段,在全班交流。5、老师和学生自由品评。师评:(1)写的真好,特别是这一段精彩的细节描写,让人能够在头脑里浮现画面,使文章真实感人。(2)语句非常优美,利用景物的描写,来烘托当时的气氛,很有感染力。(3)排比用的好,利于最后的抒情。(4)写作很有条理,时间顺序很清楚。(5)能够围绕一个中心点来展开描写,既具体,又生动,详略也很得当!六、誊抄习作,编写真实的故事班级作文集将这篇习作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纸上,编写成真实的故事班级作文集,让我们来体验希望与成功的喜悦,让更多人分享你的感人故事。附学生出现问题及解决办法:1、有些同学题材仍旧较为老套,还是写送伞、下雨天妈妈送我去医院等(解决:写这类事情可注重细节描写,把老套的题材写得细腻感人。)2、文章没有真情实感,虽然描写较细致,但缺少了情感。(解决办法:帮助学生一起回忆亲身经历的事,并帮助他选材。)重点不突出,对人物的描写不细致。(解决办法:注重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第四课时 一、朗读对话,畅谈发现1、导入:本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许多令我们感动的人。尽管他们所处的年代不同,尽管他们中的有些人连名字都不为人所知,但他们的形象却清晰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并深深感动着我们。(板书:感动)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学生们自由大声的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想想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什么?2、学生自由读对话。师: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发现吗?3、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将学生发言归纳为:(1)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设身处地地想,入情入境地读。(2)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要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3)要注意表达的方式。选择典型的句段,朗读体会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直接抒发感情。(2)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的儿子。(桥)在故事的叙述中表达感情。4、回忆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课文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感情的?5、还有哪些其他的表达感情的方式?给出实例体会,比如借景抒情,咏物抒情二、总结学法,课外拓展1、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听说大家在课外也收集了一些感人的文章,请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学生出示自己平时阅读是比较喜欢的文章),老师提两点建议:(1)朗读文章时,要入情入境地读,用自己的朗读打动听者。(2)听的同学要边听边思考,这篇文章什么地方令你感动?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2、学生小组交流。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朗读文章,学生交流听后感受与体会。第五课时一、日积月累1、导入: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成语,如可以用在描写景物方面的:山清水秀、峰峦叠嶂;可以用在描写任务外貌方面的:气宇轩昂、仪表堂堂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成语则可以用与表现人物某些方面的精神品质。2、生自由练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3、检查认读情况。(开火车等)初步了解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四人小组合作,对自己不懂的成语提出来小组解决。4、再读成语,按自己的方法把成语进行归类。(1)比较适用于形容和平时代的精神。(2)比较适用于形容战争时代得精神。(3)比较适用于形容坚强意志的成语。(4)比较适用于形容思想境界方面的成语。5、自由选择文中的几个成语,讲几句话,也可以讲述熟悉的历史名人或生活中的劳动者的故事,也可以。6、小组要评出“故事大王”,推荐参加全班“故事大王”比赛。二、成语故事1、导入:成语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非常精练的具有特定含义的一种固定词组或短句。它的来源大致有两个途径:一是古代寓言、历史典故或古书上的语句经过文人加工后流传下来的,如我们刚才在“日积月累”中学到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二是通过人民群众口头流传下来的,如亲如手足等。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程门立雪,大家自己读读短问,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3、用自己的话把“程门立雪”的故事说明白。提示:用上“谁和谁”、“为了”、“结果”、“后来,杨时成为”同桌互说,全班交流。(杨时和游酢为了解决疑难问题,冒着大雪赶到程颐门前,当时老师正在午睡便站在门外等候,等老师醒来,他俩已成了雪人,后来,杨时成为一个著名的理学家。)4、想象程颐醒来后看见门外的两位“雪人”会说什么?三、总结廷伸,课外拓展1、“程门立雪”现在多用来称赞什么精神?2、速读全文,找出从哪些地方看出杨时尊敬老师?3、全班畅谈班级中尊敬老师的典型事例。4、有感情朗读课文。四、布置作业1、将“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好朋友听。2、继续收集成语故事,与同学互相交流。教学反思18 将相和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公忠为国的精神。从结构上看,全文由3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2个故事是第1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3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故事重点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蔺相如在文中是个熠熠生辉的人物,他有勇有谋,顾全大局,唇如枪、舌如剑。在关键时候,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性命来逼秦王。当与廉颇发生矛盾时,主动避让,言辞恳切。而廉颇作为一员武将的形象,也显得十分鲜明。他威震诸侯,耿直畅快,勇于改过,其精神令人敬佩。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隆重、约定、胆怯、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教学重点:读讲故事,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教学难点: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1.简介史记:我国西汉司马迁写的杰出的历史文学著作,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改编自这部名著。2.板书课题:将相和 齐读课题。3.释题:课题中的“将”和“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理清脉络1.将与相和好如初了,这说明其中还有个从不和到和的过程。文章通过几个小故事给我们讲述这个过程的呢?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试着给这几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2.学生初读后交流小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谁来简单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读文后练说)三、精读探究 感受人物形象1.导语过渡: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又立了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战功赫赫的廉颇很不服气,他说了什么?指名读16节。2.探讨蔺相如真的“就靠一张嘴”吗?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110节)画出蔺相如说的话第一处(第6节):指名读,思考: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读17节,理解赵王的“为难”。)指名再读第6节,从他的话里你感受到什么?抓住“想了一会儿、愿意、一定”体会。再次带着感受和理解齐读第六节。第二处:(第8节中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学法同前。第三处:(第8节中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理解“理直气壮”。从“我的脑袋和璧一块儿撞碎”体会到什么?第四处:(第9节中)理解“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