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36564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3104页,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2通过观察与对比,认识折线统计图区别于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3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教学重点: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读懂图意,分析问题。教学难点: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行预测和推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组美丽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小区绿化图片。)师:欣赏过后,说一说你的感受吧。生1:真漂亮。生2:如果我也能住在这样的小区就好了。生3:这里的绿化工作做得非常好。师:我们都知道绿色植物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等作用。园林绿化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请看,这是滨海市和临江市xx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出示统计表。)师:说一说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滨海市xx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生:临江市xx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评析: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教师以精美的图片展示了小区绿化的美丽景象,从现实的素材入手,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头脑中有关统计的经验。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认识折线统计图。尝试统计,体会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滨海市xx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谁来说说看?生1:越来越多。生2:逐年增加。师:能说说你们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吗?生:通过观察统计表中的数据发现的。师: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条件。你能想个办法把这个变化情 况用更直观的形式表示出来吗?有什么好主意?生:画统计图。师:那就赶紧行动起来,在老师课前发给你的学习卡(1)上完成滨海市xx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统计图吧。(学生活动。)班内交流,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师:滨海市xx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你是怎么表示的?谁来交流一下?生:我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这样可以直观地看出绿化面积的数量。(屏幕展示学生根据统计表制作的条形统计图。)【评析:新课程观要求“以学定教”、“教”服务于“学”,本环节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自己选择整理统计的方法,并且通过亲手制作条形统计图,巩固复习以前学过的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回忆和梳理,也为新知的探究做好了铺垫。】师:与统计表相比,条形统计图的确可以直观地看出绿化面积的变化情况。那有没有能更加直观地表示这种变化的统计图呢?(学生沉思。)师:请看大屏幕。(出示滨海市xx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师:认识吗?生:我在电视上见过。师:嗯,你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其实呀,这就是折线统计图。(板书。)师:我们一起来看一遍这个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注意认真观察。(屏幕动态展示在绘有纵轴、横轴的空白图上描点连线的过程。)师:谁能试着说一说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步骤?生:先描点,再标数据,最后连线。师:观察细致,总结到位,了不起!【评析:借助课件的动态演示,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在观察、感悟中体会、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步骤。相信此间学生获得的一定更多,记忆的一定更深刻。】(屏幕同时呈现滨海市xx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师:对比观察这两张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生1: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个直条表示数量的,而折线统计图是用点和线段表示的。生2:折线统计图看的不是很清楚,而条形统计图可以一眼看出它所表示的数量。师:折线统计图能否看出数量的多少?通过什么看出来的?生:通过点。师:也就是说折线统计图中的点的位置是表示数量的多少的。那么老师有一个疑问,连接这些点的线段又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师:看到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相信一定有了不少的收获,哪个小组先来交流?生1:我们小组认为这些线段可以让我们看得更清楚。生2:我们认为这些线段表示上升或下降。生3:可以更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师:看来大家对折线统计图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以上的探究,你能试着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吗?生1:点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线段可以表示变化情况。生2: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板书。)师:表述得既清楚又有条理,希望接下来你能有更优异的表现。师: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分别根据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分析了滨海市xx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你觉得解决这样的问题用哪种方法最恰当?为什么?生:折线统计图。因为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师:的确是这样。解决像绿地面积变化情况这样的问题,最好用折线统计图,因为它能直观地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评析:在观察对比、讨论交流中,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逐渐走向明朗。通过自主探究,学生于不知不觉中感受着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体会着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并从中获得价值体验。】(2)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变化情况。独立制作。师:刚才我们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了滨海市xx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前面同学们还提到了临江市xx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怎样表示这个变化情况?应该用哪种统计图呢?生:折线统计图。师:请大家利用学习卡(2)尝试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师:谁愿意展示你画的折线统计图,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屏幕出示学生画的折线统计图,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画法。)师:观察上面的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生1:临江市xx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逐渐增加。生2:临江市xx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呈上升趋势。师:你能根据数据的变化预测一下xx年临江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数量吗?生1:17平方米。生2:20平方米。生3:18.5平方米。师:那我预测是14平方米,你觉得合理吗?为什么?生:不合理,因为从统计图上可以看出临江市xx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呈上升趋势。所以xx年应该比xx年要多。师:分析得有理有据,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评析:独立制图并分析、预测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3联系生活,巩固新知。(1)展示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折线统计图也是非常常见的,能说说你都在哪里见过吗?生:股市、气温、医院测量心跳的折线统计图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一起来看。(屏幕出示折线统计图图片。)师:由此可见,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2)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全班交流。关注学生对第(4)小题的回答,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思考。(3) 这幅折线统计图可能表示的是下面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请说明理由。地区小学生611岁平均身高变化情况。某商场xx年6月11月某进口商品销售量情况。【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通过多层次与多形式的巩固性练习、开放性练习、深化性练习,学生在应用拓展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关注数据的同时打开思路,从折线的形态分析变化,同时联系生活实际,透视“图外之意”,进行有意义的猜想和联想,让学习呈现出立体、丰满的态势。】4总结拓展。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1:我知道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生2:我知道了折线统计图可以呈现出变化趋势。生3:我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来进行推测。师:至今,统计图已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也演变出形式各样的统计图。除了我们已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以外,还有柱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雷达统计图等。师: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无穷无尽的变幻,造就了无数的物象形态。其实,在自然界中也存在大然的统计图。(课件出示树的年轮、地震震波图等。)师: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查阅这方面的相关资料。【评析:通过交流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最后,将数学学习延伸至课外,延伸至生活,使学生在拓展中感受数学所独有的魅力。】【总评】本节课,教师的设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而且帮助学生建构起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和体验数学。这节课教师准备了许多有关的生活素材,注重从观察入手,结合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例子巧妙地融汇,开启学生思维之门。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再将生活经验数学化,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和反思等学习活动中逐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为了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学习,教师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人人动脑思考、人人动口交流、人人动手绘图。在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过程中,先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并进行比较,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特点,接着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中悟出特点、获得规律并进行简单预测。在学生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处、学有疑虑处、思维断层处,教师有目的地加以指导,加以指点。于是,师生灵感的碰撞、智慧的交锋最终不断生成创新的火花和创造的萌芽。整个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3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和对比。教师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和对比,把前面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了折线统计图,明确了折线统计图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把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再进行对比、观察、分析,从中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更好地看出数据的变化趋势,根据这种趋势,能进行简单预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统计意识。课堂浸漫着恒久的思维魅力,数学学习的内涵、折射出的统计思想也更深入人心。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单元分析一、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体验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量变化中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2根据需要,能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或预测。3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4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安排了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滨海市和临江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的情境,借助问题“滨海市xx-xx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呢”和“临江市xx-xx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呢”,引入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并通过观察与对比,明确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作用。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两份统计表,一份是部分城市xx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一份是A市xx-xx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统计表,借助问题“分别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比较合适呢”,引导学生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基本结构如下: 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引入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学生通过将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较,感受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的基本特点,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并能根据数据信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一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本单元的知识也为今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等统计知识奠定基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对统计图进行分析,作出合理的预测或推断。教学难点是能够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1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体现统计的重要性。本单元精心选取了大量富有现实意义的生活素材,教材中的信息窗和自主练习所选取的素材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移动电话数量、学生在校人数情况、沙尘暴次数、学生睡眠情况、网站的访问量等素材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体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突出了统计的重要性和作用。2合理运用迁移规律,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对比。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有共同之处,都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因此,教材根据迁移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条形统计图引入,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从中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更好地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3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重视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和判断。统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个现实问题。为此,教材中设计的每一个统计活动都重视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以加深学生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如:根据某地区历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和月平均降水量统计图,分析“哪些月份到该地区旅游比较好”。再如:根据某市xx-xx年拥有移动电话数量统计图,分析移动电话数量的变化情况。另外,在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时,教材注重了解决问题策略的渗透,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先进行分析,确定解题策略,再根据需要选择表达方法。4设置调查活动,培养数据分析观念。统计的核心目标是数据分析。本单元在编排上力求体现这一核心目标,设置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活动。如:调查本校近四年学生人数情况、本班同学每日睡眠时间、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等,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出发,使学生经历数据分析活动过程,掌握一定的数据处理方法。(二)单元学与教建议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自主探究新知。学生在之前已经学过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并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教学时,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运用迁移规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学习新知识。2注重体现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统计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应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描述的数量变化情况作出合理的分析、判断和预测,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会根据需要合理选择统计图。3结合地域特点和教学实际合理开发教学资源。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地域性。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设计思路,选取有本地特色的,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为素材开展教学,使学生感到亲切、有用,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4本单元建议课时数:4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