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语文S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36547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语文S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语文S版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学会生字、生词。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教具准备:生字词小黑板、教学插图、教学录像带教学地点:多媒体综合电教室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板书课题)二、初识图意。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4.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自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四、讲读第一自然段。.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五、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1)小题 第二课时一、图文对照,讲读第二段。1.看第二幅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3.再读(指名个别读)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述: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述: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1.看图,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生读第三自然段。2.学生回答,师板书。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1) 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2) 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三、巩固练习。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第三课时一、复习: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2.指导学习生字。3.难写、易错字形分析:塘:共13画,第八画右边要出头,第10笔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左边是“”。迎:半包围结构,里面的“”不要多写一撇。书空。龟:共7笔,上边是“”,下边是“”不是“电”。书空。裳:共14画,下边是“衣”。鼓:右边是“支”不是“”也不是“”,本课是“凸起”的意思。4.运用测试及书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四、总结课堂。附送: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下册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鲁教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生字、生词。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教具准备】生字词小黑板、教学插图、教学录像带【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板书课题)二、初识图意。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4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1自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四、讲读第一自然段。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五、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1)小题第二课时一、图文对照,讲读第二段。1看第二幅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3再读(指名个别读)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述: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述: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1看图,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生读第三自然段。2学生回答,师板书。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1)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2)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三、巩固练习。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第三课时一、复习: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2指导学习生字。3难写、易错字形分析:塘:共13画,第八画右边要出头,第10笔一竖上下都要出头。迎:半包围结构。龟:共7笔。裳:共14画,下边是“衣”。鼓:右边是“支”,本课是“凸起”的意思。4运用测试及书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四、总结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