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海的歌》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35660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海的歌》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海的歌》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海的歌》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海的歌教学设计1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海的歌由两篇清新、活泼,充满情趣的小韵文组成。大海睡了采用叙事表达形式,描绘了大海的“静”之美。它采用拟人的手法,使画面有声有色。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淋漓的真情,把大海静谧之美与人类新生之美巧妙地融在了一起,读来亲切自然,又饱含深情。这首小诗写得好,好就好在诗人能静下心来感受大海,和大海对话。诗人不仅看到了美景,更体验到了风景中的人情。在生活中,也许我们也有过同样的体验,唯有把自己融入自然,把真情融入自然。用心去体会才能感知,才能与这样的景物对话,听到他们对自己的诉说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海上的风一诗,采用复沓式的表达形式描绘了大海的“动”之美。作者连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展现大海的祥和、温柔,粗犷、豪放。大海时而是纤纤的花仙子,时而是多情的琴师,时而是勤劳的汉子,时而又是粗放的狂飙,这就是变化万千的大海。两篇韵文,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想象丰富,情趣十足。读后使人身临其境,遐想无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学会10个生字。理解“绽开、波浪滔天”等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诗歌。过程与方法: 1. 读中感悟,读中想象。2. 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 理解诗歌内容,通过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想象大海优美的画面,体会夜色中大海的美丽与静谧,以及大海的万千气象,领略大海的神奇壮观。2. 注意积累好的语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诵、背展开想象,感受大海的动、静之美。重难点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海的有关资料,特别是图片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1. 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吧!课件播放大海的图片。2. 初谈对大海的感受。语言训练:看了图片,再结合你见过的大海,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读两首诗,认识生字词2.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3.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三、品读诗歌,读中感悟。1. 默读诗歌。2. 课件出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1)默读思考: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受?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画出相关诗句。(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2. 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四、集体交流、感悟大海睡了。1体悟大海沉睡时的静。(1)读读这首诗,想想沉睡了的大海给你什么感受?板书:静(2)交流: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的?随机点出“不闹了,不笑了”,指导读好第一句,体会大海的静谧。(3)还从哪儿读到了大海睡觉时的宁静?教师随机点拨“轻轻的”一词,指导读好第二句,体会大海的静谧。(4)深夜的大海没有白天的喧嚣,没有了风浪的嬉闹,多么静啊,别打破这份宁静。把自己的感受送到课文里,体会着读出来。2体悟大海沉睡时的美。(1)交流理解“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这个“她”是谁?点出:“抱”、“背”,她怎样抱着明月,背着星星? 出示画面,如果你是明月,你是星星,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背脊上,你会做些什么?又会想些什么?(2)大海妈妈的臂弯里抱着月亮姐姐,背脊上背着星星妹妹,她就像一位慈爱的妈妈正在哄孩子睡觉呢!哄着哄着,她自己也睡着了。听,播放潮声。出示: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大海睡熟的鼾声。 谁能读好它。自己先试试。指名读。(3)配乐,朗读第二句。(4)当我们再读这首诗时,你是不是对沉睡的大海有了更深的感受?你从大海身上体会到了什么?(5)大海和星月,母亲和孩子,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情感哪!板书:美。(6)指导朗读3. 迁移运用,内化语言。(画面出示)当黑夜渐渐离去,一轮红日从大海里慢慢地升起,此时的大海又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交流说说。第二课时一、集体交流、感悟海上的风。(一)入情入境读诗歌。1. 播放一段有关海风声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大胆发挥想象,伴随着呼呼的风声,看到了什么?(学生展开想象)2. 学生们思维活跃时,教师顺势引导:“让我们睁开双眼,随着风姐姐一起漫步海边去感受海上的风”。3. 教师泛读,将孩子们带入情境。4. 各种形式读文同位读、小组读、男女生比赛读使他们忘了此刻是在课堂,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课文朗读中,被大自然的美丽、神秘所倾倒。(二)感悟大海风的神奇。1. 从话题的交流中,感受神奇。相机指导朗读。把海上的风比作花神,展现海上浪花翻滚琴师,展现浪花翻滚发出的声音把海上的风比作大力士,展现渔船来往的繁荣景象把海上的风比作狮子,展现海风来临时海上波浪滔天的壮观气势。2. 读中体会:师生交流感悟的同时,多种形式品味朗读。3. 思考:诗歌的最后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4. 展开想象,感悟海上风的神奇(1)媒体出示大海美丽富饶的动态画面,海湾、帆船、蓝天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浪花的拍打声,柔柔的风声,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2)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课件出示填空:海上的风是,它一来,就_;海上的风是,它一来,就_;海上的风是,它一来,就_;海上的风是,它一来,就_。二、仿写诗句,拓展延伸,积累实践。教师导入: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诗人,写下自己的小诗。续写“大海的歌”,写在小本本上。课件出示自己先想想,然后在小组里说说。小组汇报,完成诗歌的创作。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 认读本课生字,组词,并说句子。2. 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3. 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滔”字。(1)自主学习7个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涛”与“淘”、“朝”与“潮”、“绽”与“淀”的对比、区分。(4)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上课伊始,利用画面唤起学生的旧知,创设了阅读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的设计由于遵循了“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学生乐意参与,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整体感知诗歌的结构和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感受文本,体悟诗境,咀嚼语言文字内在的韵味。真正做到在读中理解词语,在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美的熏陶。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基础上,结合画面,通过想象,运用文中的语言说说自己的创意,内化课文的语言。此处设计考虑到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观察、品味、提高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感受读书。在读书的基础上仿写,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时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是创新的翅膀。小学生思维活跃,富于想像。抓住这一特点,不但要引导学生发现美,同时还要引导他们积极体验美、表达美。让学生把在课文中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通过议论、交流的形式讲述出来。读中悟,每个人都在自己幼小的心灵深处去悟、去思、去想。真正地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寓美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抓住已有知识进行了引申和扩展,架起了思维的桥梁,让学生主动去探究,主动去发现,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你想象一下,海上的风还像什么?你能继续续编课文么?”由此发散学生思维,续编课文,使学生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出一幅幅海上美景。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在阅读奠定的良好前提下,将学生想象力的开发和文本内容的内化与语言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意犹未尽的感悟中,使感情的文化气息在心灵得以延续,产生的是一种文化熏陶后的“惯性”,深化主题。一改过去教师一笔一笔的写,学生一动不动的看的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写字的学习过程。自己总结出记忆生字的规律。采用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和以各种方式和生字“打招呼”两种形式进行生字认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指导学生写字抓住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规律,促进写字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的回顾,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的印象。四、朗读课文,指导背诵。1合作朗读课文。2配乐读文3指导背诵。五、拓展活动:收集有关大海的诗文,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小组合作办一期关于大海的手抄报。以一篇带一篇,让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小英雄都有所了解,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将学生在课上的情感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的习惯,并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附送:2019-2020年冀教版四年级上册孔子学琴WORD教案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方面: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抓住孔子的做法与语言,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孔子做事认真的品质。2、过程与方法方面: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孔子,以便更好的学习课文,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堂上引发学生间的辩论,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一讲或演一演孔子学琴的故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并以此受到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作出指导。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你对他有所了解吗?(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了解的关于孔子的资料。)师:这样一位伟人,在我国史书上是怎样记载的?引导学生阅读史记孔子列传。认识古文、大致了解古文内容。二、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共同解决。用简单的几句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课时(一)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在这位伟人身上借鉴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二)精读品悟1、幻灯出示: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孔子用多长时间学会了这首曲子?在文中相应的地方作简单的笔记。2、学生默读思考3、交流(在交流中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生1:我认为孔子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学会了这首曲子。因为文中第二自然段写着“一晃十天过去了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师襄之所以可以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说明孔子已经会弹这首曲子了,而且弹奏的节奏也还不错。生2:我不同意他的观点。课文中第三自然 “过了几天”孔子仍然在弹这首曲子,后来两次师襄去看孔子时,孔子也都在练习这首曲子,所以孔子学这首曲子的时间应该比十天长一些。生3:我也这样认为:孔子学这首曲子的时间应该比十天长一些。文中二至五自然段里有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一晃十天过去了”“过了几天”“又过了些时候”“不知又过了多少天”这些时间加起来也该有一个月了吧。生4:不对。在第二自然段中明明写着师襄的话“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在十天的时间里,连老师都说他会弹了,可见他是在十天的时间里学会了这首曲子。生5:十天就学会了,那以后的时间他是在玩吗?(教师见时机成熟)于是引导说:同学们的观点都非常有道理,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的读课文,请你在最能表明你观点的词语或句子处仔细琢磨,然后把你想到的告诉大家。以便更有力的说明自己的观点。5、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然后,找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同学组成小组交流自己的意见、理由或想法。6、全班交流。师:请两种不同意见的小组各先用一句话简单阐明自己的观点。生01:我们仍然坚持孔子用了短短的十天时间学会了曲子。生1:我们认为孔子学会这首曲子用了十多天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师:我们先请认为孔子十天学会曲子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好吗?生02:文中记录着师襄的话:“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了。” “整整十天”从整整一词可以看出师襄觉得这些时间已经足够了已经不短了,这足以说明孔子用十天时间学会了这首曲子。老师打断:你能把你体会到的师襄话中的意思读出来吗?学生朗读。生03:课文中写着:“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的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窗前说明孔子弹得已经不错了,节奏感很好了。生04:文中第一自然段写着“他有多方面的特长”“还精通音乐”“尤其弹得一手好琴”像这样一位人物,用十天学会一首曲子足够了。生05:我忽然想到, 孔子弹琴已经这样了不起还拜师襄为师学习弹琴,说明师襄的琴一定弹得更好,在当时应该算得上是位艺术家了吧。所以他的话绝对可信。孔子就是十天学会的曲子。师:你们的理由太充分了!现在想改主意的同学,你可以被他们几个统一过去了。生2迫不及待的站起来:别过去,听听我们的意见再说吧。十天的收获在师襄和我们一般人的眼里,孔子是学会了这首曲子,可是孔子自己却并不满足,大家听听孔子的话:“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孔子认为自己十天下来了,弹得还不够好,还需继续努力。又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掌握弹奏技巧,不算真正的会弹这首曲子。 师:我们也特想听听你读一读孔子的话。这位学生读孔子的话。生3:我来接着说。后来孔子就继续练琴,过了几天,他掌握了弹奏的技巧,还不满足,还要弹出曲子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他对自己的水平总也不满足。所以孔子是用了更长的时间练习这首曲子的。师:老师听了你们两方面的理由以后,有这样一种感觉:看来关于孔子练习的时间长短已不再重要了,关键在于人们对“学会”的认识不同,是吗?孔子对自己提出一系列的要求,他做到了吗?生:他做到了。第三自然段中写着“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的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真说明他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我也练过琴,一首曲子我练了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时,弹起来仍不免断断续续,偶尔用错手指。如果我在回琴的时候能够做到手指运用自如,老师一定会给我一百分的。生:孔子继续练琴时,他弹得更好了,弹出了曲子的思想感情“师襄再次来到孔子的住处。刚一进门,他就被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一曲弹完,好半天才醒悟过来。”我觉得孔子此时已经弹得太好了,曲中的情感可以把人给迷住,真是太了不起了!我真想听听这样的曲子!师:很遗憾,老师课前并没有找到这首曲子。大家想个办法,怎样才能让我们领略一下如此迷人、如此激情洋溢的乐曲风采呢?学生稍沉默了。师:让我们认真地读课文吧,读出师襄的感受,从这些描写师襄感受的句子中想象一下曲子的美妙,称赞一下孔子技艺的高超。指导朗读这部分。师襄听到让他如此陶醉的曲子以后,说了什么?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朗读了师襄的话。师:同学们觉得师襄的话语气怎样?生:师襄语气里满是赞叹。生: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孔子的佩服。师: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次师襄的话。学生再次朗读师襄的话教师朗读孔子的话:“不行啊,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这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读后稍顿再问:“故事到此处你有何感想?”生:我觉得孔子对自己要求太高了。生:我觉得从一首曲子体会作者是怎样的人,这是不太可能的。虽然文中记述孔子做到了,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所以孔子真了不起呀!师:孔子确实做到了!让我们看一看当时的情景吧。学生自由的大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然后自由发表意见。诸如:“孔子太了不起了!”“弹到这种程度太不容易了!”等等。师:所以师襄称赞孔子的琴艺是学生中不少人一起回答:“炉火纯青!”师:你知道这个词语的含义吗?生:我猜了一下,可能是说炉子里的火呈现青色吧。生:我查了字典,没能查到它的解释。生:我在成语词典中找到了它的含义。相传道家炼丹,直到炉子里的火苗呈现纯青色时,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孔子真是太了不起了!师:同学们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和意识越来越强了,老师真为此高兴。回到课文,孔子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小小的一件学琴的事就让后人们如此赞叹不已。那么,从今天孔子学琴这件事来看,他身上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生:我认为孔子做事非常认真,他“毕恭毕敬的弹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生:我认为孔子非常谦虚,他本来弹琴非常好了,还要继续拜师学习。生:我想起了论语中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这样做正是这句话的最好解释吧。生:我认为孔子对自己的琴技能一次次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一遍又一遍的努力练习,最终使自己的琴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师:这种做法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是什么呢?生:这叫精益求精吧。生:我想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说这叫“温故而知新”吧。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做让自己更接近伟人的标准?生:明天我练琴的时候一定不偷懒了,而且也要练得好一点再好一点,也试着从一首曲子中领会弹奏技巧,体会思想感情。生:再学一篇课文时,我一定回家多复习。(四)复述故事师:这篇课文给了我们如此多的启示,你记住它了吗?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吧。学生先在小组中讲一讲,然后派代表讲给全班听。学生发言略。老师评价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例如:加进自己的想象,运用了史记中的一些说法,使用了自己的语言等教学反思1、课文中的主人公孔子离现实年代久远,所以课前布置孩子们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显得格外重要。从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2、上课伊始,“孔子用了多长时间学会弹奏着首曲子?”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激起了孩子们那么热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他们对词句的理解。讨论时的前部分,孩子们停留在对课文大意的了解,没能深入理解词语和句子,这也是四年级孩子的通病。于是我引导学生又一次读课文,“在最能表明你观点的词语或句子处仔细琢磨”,引导学生抓词语和句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虽然感觉内容上有些重复,但我个人认为还是有必要的。3、课文中还有几个词语抓得不够突出。例如:“如醉如痴”“沉浸在琴声里,似乎想得很远很远”等。另外如果朗读指导再多些就更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