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说课稿 教科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30902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说课稿 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说课稿 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说课稿 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说课稿 教科版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这节课内容的教学设想。一、说教材1、教材的设计意图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科学探索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森林、田野、草原、池塘等环境越来越熟悉,对环境方面的科学研究也越来越感兴趣。在对环境的进一步观察中,他们会发现一些更加有深度和科学意义的问题。“生物与环境”这一单元就是要引领随着学生年龄的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初步建立起的生态系统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2、在单元中的位置整个单元的教学由 8个主题活动组成。首先从观察研究的“种子发芽实验开始”开始,认识植物与无生命环境的关系,了解植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接着通过对蚯蚓与环境的研究,认识动物与无生命环境的关系,了解动物是会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对环境条件进行选择的。认识研究食物链和食物网,将植物和动物联系起来,认识到生物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然后从设计和建造生态瓶开始,观察生态瓶内的动植物及微生物;接着研究改变生态瓶的控制条件,推测和观察条件改变后的生态状况,初步感受生态平衡的意义。最后将研究推广到真实的大自然中,推测草原上某种动植物增减或某种环境改变后生态平衡状态的变化,进而认识引发沙尘暴的原因;认识在一定区域内生活的生物需要一个和谐、平衡的环境,平衡的改变会对生物的生存产生很大的影响。生态平衡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可以用以下脉络来把握“食物链和食物网”在本单元中的地位:种子发芽实验(一)做一个生态瓶种子发芽实验(二)食物链和食物网改变生态瓶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维护生态平衡 蚯蚓的选择 3、教材内容结构本课教材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谁吃谁;第二部分是水田的食物网。 二、分析学情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五课,同学们通过前面的一至四课的学习后,已经初步认识了植物的生存得是需要一定条件,动物是会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对环境条件进行选择的,同时,在经历过一系列有目的的考察活动后,有可能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进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认识。本课将侧重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进行重点研究。学生将从观察熟悉的“蔷薇花丛”开始,研究“花丛”中动植物间的关系,认识生态系统;研究它们之间的食物联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针对这一情况,因此,在后面对于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流程设计时,我是这样预设的: 创设情景、观察描述(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分析推理、达成共识。这一流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有时也贯穿某一教学环节。三、说教学理念本节课设计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四、说教学目标的设置1、科学探究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经历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提高归纳综合思维能力。2、科学概念知道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生物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讨论分析活动中使学生形成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五、说教学的重难点重点: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难点: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六、说教法学法小学教育学告诉我们:直观形象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学生所接受。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直观生动的语言、图片、课件、影音资料等,把静态的课本材料转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大胆讨论、积极交流、探索研究,使他们 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七、教学活动准备1、蔷薇、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鸟的图片。 2、课件、影音资料。八、教学过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在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发的基础上,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创设情境、观察描述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录象。1播放录象:草原生态群落的录象2师:看完这段录象,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师: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课外知识了解的也很多,那你们能不能把我们从录像片中看到的动植物,按照谁被谁吃的关系说一说呢?【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录像片,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探究食物链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 探究食物链1、谁被谁吃1)平时有许多习惯性说法,我们在科学课上统一按照“谁被谁吃”顺序说一说,(板书:谁被谁吃)据生回答板书。然后明确我们用箭头把他们连接起来。请生观察,箭头朝向谁?(获取营养的动物)预设:草 兔子 狐狸; 草 羊 狼。 2)分析这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问:想象一下,他们的食物关系象一个个什么连在一起?(链环)你能给他们起一个形象的名字吗?能说说什么叫食物链吗?明确: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板书:食物链)3)大屏幕出示图片:蔷薇花丛问:你能根据图中的生物说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吗?请写出食物链。观察这几条食物链,你发现了什么?(暗示:起点、结束)预设1:这几条食物链中,树叶和花能自己制造食物。其他的吃别人制造的食物。对策:我们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把吃别人制造食物的叫做消费者。板书:生产者、消费者。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生产者,哪些消费者?预设2: 这几条食物链都是从植物开始到动物结束。(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对策:他们的食物来自何处?(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动物吃别人制造的食物。)我们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把吃别人制造食物的叫做消费者。这几条食物链中,谁为生产者、谁为消费者?【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画写箭头表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强化食物链的概念。认识什么是生产者,什么是消费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4)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发生联系,你还能举出出例子吗?生畅所欲言后 。播放课件:师:大多数食物链应该从植物开始。但是有的食物链不是从植物开始的。比如:蚯蚓喜欢吃动植物体腐烂后变成的腐殖质,这条食物链就可以从腐殖质开始。落叶(腐殖质) 蚯蚓 麻雀【设计意图】强调不一定所有的食物链都从植物开始,使学生不至于形成一个绝对的认识。(三)、探究水田里的食物网清楚了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之后,我们来个小竞赛,有信心获胜吗?竞赛之前,先来热热身:写食物链时需要注意什么?课件播放图像:在一片金色的稻田里共同生活着这些动物,现在看大屏幕你认识它们吗?1)水田里除了这些动植物之外还有很多。2)现在请各小组拿出记录单,在上面用不同的颜色画出相关的食物链,比比哪组画的多。3)小组讨论4)交流:指名汇报,各小组相互补充。5)观察这些食物链,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学生说出好多内容师: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的发现让老师吃惊,有的同学发现这些食物链交叉在一起就像网一样,我们把它叫食物网。(板书:食物网)【设计意图】课件播放,再现大自然中的一个生态系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观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归纳综合思维能力,注意在讨论分析活动中及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刚才我们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知道,动植物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食物联系,但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到底有多紧密?其中一种生物对链上的其它生物的影响有多大呢?我们通过真实的例子来分析一下。(四)、拓展与思考课件演示1: 例如,五十年代,我国农村曾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运动。人们发现,在麻雀被大量捕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虫灾,使粮食大量减产。农民伯伯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谁给农民伯伯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重点强调食物链断了,生态平衡被破坏了)学生回答后,师:你的发现和科学家一样。机动: 2、在20世纪初,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有效地保护鹿,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那里消灭鹿的大敌狼。提问:请你预言一下,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狼或者麻雀,你想对人类说什么?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太对了。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密切联系的,只有保护好每一种生物,与生物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实例拓展学生思维,分析食物链中某种生物的增减会引起其他生物怎样的变化,树立生命现象是运动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突破教学难点。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生物,树立保护每一种生物的意识。(五)、本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六)、课后作业请你观察身边的环境,画出一个包括植物、动物、人在内的食物网。【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去锻炼自己,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感受生物之间那种平衡和谐的关系,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谁吃谁十、说板书设计 蔷薇花 蚜虫 瓢虫 麻雀 草 兔子 狐狸草 羊 狼落叶 蚯蚓 麻雀水田里的食物网 (生产者) (消 费 者)十一、说教学反思食物链和食物网通过教学与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通过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间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以下两个问题:1、许多学生不认识稻穗;2、排序没有认真审题,如:按谁被谁吃的顺序将所给动植物填入食物链链环中,老师提示学生看清要求然后再填写,但是五个班的学生中或多或少的都有人想当然地去填,等到错误形成,拿到桌面上与同桌谈论时,学生自己才恍然大悟。我不由地想起前几年科学教学,几乎是同样教材,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灵活性是大了。但与前几年相比,现在这些的学生暴露出了一些学习与生活,特别是工农业、生产常识相结合相对薄弱的问题,暴露出了学习中的“缺陷”,听学校一些老师反映,在其他学科也有审题不到位,想当然去做的现象。也许是新时代接受新信息量大,再一个原因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人数多,根本没有机会去农村体验生活,只停留在课本的知识上,很少有实践经验,看来很有必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进行访问,以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食物链和食物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小学教师XXX,本次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本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植物生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和动物是会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对环境条件进行选择的基础上编排的,这一课是通过认识和研究食物链与食物网将植物与动物联系起来,认识到生物之间是互为生长环境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为后面认识在一定区域内生活的生物需要一个和谐、平衡的环境做铺垫。本课也是培养学生科学自然观的好素材。2、学情分析:课前对执教班级进行问卷调查,有25%左右的同学知道食物链是表示生物间的食物关系,都能用“谁吃谁”的方式表达食物链,而不是“谁被谁吃”的方式表达,学生对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有一种模糊的“吃与被吃”的认识,但具体到某种生物的食物是什么不清楚,在具体的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只能分析到相邻两种生物的联系和影响,只有4%左右的学生认为食物链中一种生物受到影响,会作用到其他所有的生物。3教学目标:(1) 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食物链。学会正确使用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等词语描述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2) 通过画、找食物链,认识食物网,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的之间的复杂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3) 经历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提高归纳综合思维能力,注意在讨论分析活动中及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4、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的概念,并会画简单的食物链。 难点:理解食物网所反映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的关系。二、说教法、学法及依据: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时我注重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作用,以探究发现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通过分析观察、分析、讨论、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小组竞赛及多媒体等形象生动的特点,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三、教学流程:(一)情境创设 引入新知根据五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入新课,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所以我利用草原的生物群落中动物捕猎食物引入,激发学习兴趣,体现引入含“活势”。(二)感知-认识-理解食物链利用生活中花坛的生物入手,内容感知食物链,再通过小组讨论认识食物链,体现气氛求“活跃”,然后运用学生自能、合作学习获知什么是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在写出身边的简单的食物链,并指出生产者和消费者,理解深化,在利用多媒体演示展现对食物链的理解,这样设计体现活动求“活泼”,同时突出了本课的重点。(三)逐层递进学习食物网 通过竞赛写出食物链,利用多媒体出示的田野的生物图,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线条画出所知道的食物链,体现探究有活力,综合两幅图分析、理解什么是食物网,了解他们之间的 能量交换关系,强化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来突破本课的难点。 (四)拓展延伸 促进内化利用两个生活中实际例子,感知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每一种生物存在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帮助解决问题,既能反馈学习效果又是对知识的升华,同时又进行了德育教育、环保教育。 四、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图解型板书,利用色彩线条和鲜活的生物图片突出重点和难点,真实的再现了食物链和食物网,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符合五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七色光2教案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色光合成的。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色光的合成实验。3.能做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混合实验。4.感受到光学世界的无穷奥妙。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彩虹的形成。三、教具准备:泡泡液、镜子、水槽、手电筒、喷水壶、水杯、温开水、三棱镜、电池、马达、色盘、空白圆片纸若干学具准备:水彩笔、胶棒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谜:天上一座桥,没人走没车跑,太阳一出来,它就不见了。课件出示彩虹。(二)交流生活中的彩虹1提问:彩虹漂亮吗?关于彩虹,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的问题可能有:彩虹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太阳一出来,彩虹为什么就消失了呢?在什么情况下能形成彩虹呢?彩虹一般是在什么季节出现的?2教师小结:在这些问题中,哪一个是最有价值的.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看来,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彩虹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从我们的身边开始来探究彩虹的秘密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像彩虹一样的颜色,想想看,在什么情况下哪些物体能产生呢?3学生回忆: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喷水池上.瀑布前.浇花的水龙头上.建筑工地上的喷水管.洒水车洒水时.太阳照射到某些玻璃上时.浮在水面的油花表面.VCD光碟表面.飞在空中的肥皂泡4.让学生吹泡泡5.提问:那我们生活中的这些事物是依靠“谁”才形成“彩虹”的呢?(太阳光)彩虹的形成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6.小结:哦,原来太阳光还能借助于某些物体变颜色呢!7.提问:阳光能变出几种颜色来?(七种)板书课题:4.七色光8.提问:是哪七种?(学生可能会回答:赤.橙.黄.绿.青.蓝.紫)9.提问:是这样七种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最好让我们亲自来看一看“彩虹”。10.讲述:要看“彩虹”,必须要有“彩虹”。现在天空没有彩虹,那怎么办呢?看来,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制造“彩虹”。(三)制造彩虹,做光的色散实验1学生分组讨论制造彩虹的方法,教师小结。用喷水的方法(晴天)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做(阴雨天)用三棱镜做(晴天在室外做,阴雨天在室内用手电筒做)2.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提问:(1)分组讨论怎样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制作彩虹?看书P26页说说方法。课件出示: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制造彩虹的注意点:镜子摆放的角度手电筒照射的方向(2)分组讨论怎样用喷水的方法来制造彩虹?课件出示:用喷水的方法制造彩虹的注意点:要背对阳光;口里要含一大口水,喷的时候时间尽量要长;喷出来的水应该是水雾,而不应是水柱;注意要在避风处做;喷射的角度要仔细揣摩,是向上喷?还是向下喷?还是平喷?小组里选一个肺活量大的同学做实验,其他小朋友在他周围观看。(3).用三棱镜制造制造彩虹课件出示:用三棱镜制造彩虹的注意点:在三棱镜下放一张白纸小心旋转镜片,直到看清为止。3以小组为单位制造彩虹。4交流实验后的发现与想法。5.教师演示:在靠窗的一组有阳光直射的实验桌上放一个三棱镜,让三棱镜分解的七色光射到教室前面白色的墙壁上。(如果没条件就用课件)引导学生观察:(1)七色光的颜色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红.橙.黄.绿.蓝.靛.紫而不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纠正了以前认识的错误。)(2)七色光中哪几种色光看得最清楚?哪几种色光较模糊?(3)七色光的光带宽窄也是不同的,哪个比较宽?哪个比较窄?6提问:那你们现在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了吗?7学生解释,并用图来解释。8提问:那雨后的彩虹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天空中有三棱镜吗?9.教师总结,板书:10.彩虹的出现就是一种色散现象,是哪一位科学家给出了科学的解释?11.看书P27页,阅读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牛顿说用七色光可以合成白光。板书:合成师:这七种颜色能不能合成白色呢,我们来试一试。(四)光的合成实验1.介绍实验材料:色盘.小马达.电池.空白圆片纸若干。2.提出实验要求:将色盘放在马达上旋转,观察。3.学生分组实验,汇报。4.做完这个实验你有其它的想法吗?如果只用其中的几种颜色旋转,会合成什么颜色呢?你想尝试一下吗?5.学生分组做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混合实验,展示实验结果。(五)全课总结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什么?2.课后用老师发的黑白色盘转一转,看看能发现什么。3.让我们吹起七彩的泡泡,结束这节快乐的科学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