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未来我们怎样出行教案 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30561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未来我们怎样出行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未来我们怎样出行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未来我们怎样出行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未来我们怎样出行教案 西师大版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以出行方式为话题,课文的段落以空行和小标题为标志,共5段。第1段讲依据科学,科学家畅想着未来的出行方式,有火车下海、飞机入地、汽车上天。第2段讲“海底”列车,先介绍了即将修建的白令峡“海底”铁路情况。从“铁路专家指出,修建一条安全的海底铁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件困难的事。那么科学家为什么要做这样难的事?海底铁路可以让“整个列车横跨美、亚、欧大陆”。这样实在是方便快捷。那么修建海底铁路难在何处?难在海底铁路的长度至少要有74千米,难在对环境的保护。第3段讲“地下”飞机,介绍了这种可以在隧道中飞行的飞机的外形、动力、飞机场的建设、这种飞机的优点。第4段讲“公交”飞碟,介绍了这种飞碟命名为“生态与进步”的原因、这种飞碟的不同之处和这种飞碟的优点。第5段讲“飞行”汽车,讲了这种汽车的工作原理和驾驶情况。教学目标 1.浏览课文,快速了解课文内容。 2.在课文内容的启发下,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四种出行方式,感悟科学对我们生活的改变。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交通工具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现在,我们有哪些方式出行?未来,人们又会用哪些方式出行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朗读课文,说说未来的出行方式给我们怎样的感觉? 三、依照提示,自学讨论 你最喜欢哪种出行方式?想一想,课文介绍了这种出行方式的哪些情况? 四、全班交流,点拨指导 五、小结感悟,延伸拓展 这些出行方式并不是人们的奇思妙想,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你还能设想出其他的出行方式吗?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杨柳 1教案 湘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能说出作者喜爱杨柳的原因:不求索取,不忘根本。 2. 能找出文章的线索:作者对杨柳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3. 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主旨:借杨柳来颂扬那些具有杨柳品质的人,讽喻那些追求功名利禄、腐化堕落的人。 4. 能说出作者采用的对比写法的表达效果:突出杨柳的可贵的品质。能力目标:1. 能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精神和品质,使表达的主题更为深刻。 2. 能熟练查阅相关资料,并按照所需进行整理。情感目标:能理解作者借杨柳表达的人生哲理:做一个象杨柳一样朴实无华、甘于奉献、不忘根本的人。【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主旨。【教学难点】:能理解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借杨柳表达的朴实的人生哲理。【学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要点】1. 弄清文章的脉络层次2. 把握文章的主旨3. 品味语言,总结写法【思路设计】杨柳,学生们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于平凡之中蕴含的不平凡的品质,可能人们思索的不是很多。本文就是平中出奇,托物言志,借杨柳来抒发一种平凡的、朴实的人生道理,给人以启迪。在教学中,可按照阅读散文的一般方法来处理全文:阅读感知,把握基调弄清脉络,掌握内容品味重点,明确主旨总结写法,鉴赏评价。在把握文章主旨的时候,可通过一些思考题的牵引,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方法设计】1. 布置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散文风格;查阅文中出现的关于杨柳的诗文、典故,在课堂上由学生讲解。2多媒体播放乐曲为学生创造感受美的情境,同时在乐曲的伴奏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通过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掌握作者赞美杨柳的原因,把握文章的主旨:颂扬那些具有杨柳品质的人,讽喻那些追求功名利禄、腐化堕落的人。【过程设计】 一、导入散文,历来被誉为“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风情”。散文按表达方式可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说理散文三种类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杨柳,作者是现代作家、画家、文学翻译家丰子恺。二、作者简介要点设计:简介作者丰子恺方法设计:讲授法思路设计:先由学生就网上资料做交流,再由教师补充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现代作家、画家、文学翻译家。曾师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作品有画册子恺漫画,散文集率真集子恺近代散文集,主要译作有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和日本古典巨著源氏物语。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要点设计:朗读课文,把握作者对杨柳的感情方法设计:媒体播放、朗读、归纳思路设计:教师播放多媒体音乐,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和气氛,学生朗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杨柳,是一种平凡的树。它没有松树的挺拔,也没有白杨的伟岸。更没有百花的娇媚。但古往今来它却成为文人笔下不衰的颂歌。人们或歌其潇洒飘逸的姿态,或因其“柳”、“留”同音而用它表达离愁别绪之情。丰子恺先生想借杨柳告诉我们什么呢?在朗读时可体会作者对杨柳怀有的感情。 1.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多媒体播放乐曲,调整情绪。 2作者对杨柳的感情是?明确:喜爱、赞美四、解读全文要点设计:理解文章重点语句、段落,弄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旨。方法设计:讨论交流、归纳概括思路设计:设计一系列问题,在研讨中完成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把握。本文寓情于物,物就是杨柳,情就是喜爱、赞美。那么,我们还要弄清杨柳具有的本质特征。问题1. 文章赞美杨柳的段落有哪些?作者赞美了杨柳的哪些特点?如果联系人生,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首先来看“贱”。在文中作者还提到了与“贱”相反的“贵”,“贱”的本意是价钱便宜或地位低下,文中指由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或不吃,或吃得少,或吃得次,显得命薄而低下;“贵”的本意是价格高或地位优越,文中指吃的东西好,显得身份地位高。联系现实,他们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再来看“下垂”。与“下垂”相反的是“参天”。你能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对“参天”之物的态度的语句吗?明确:语句:“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可见作者对这种忘记根本、只想高攀的植物是深恶痛绝的,联系现实,就是对那些高高在上、贪图享乐、作威作福、忘掉根本的得志小人的讽刺了。这句话也从反面衬托了杨柳“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本”的可贵品质。问题2. 文章为什么要写牡丹、葡萄?明确:作者是在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杨柳的从不奢求,只是给予的品质,赞美杨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这部分作者借描写杨柳的“贱”和“下垂”来赞美杨柳的不求索取,只是奉献,饮水思源,不忘根本的精神和品质,表达了对那些追求功名利禄、作威作福、腐化堕落的人的嘲讽。(即文章的主旨)问题3. 自古以来写杨柳的作品有很多,人们常常把杨柳作为春的象征,作者认为以杨柳为春的原因是什么?明确:作者认为杨柳的下垂美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因此它是春的代言人。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常以杨柳为题来赞美春天,作者却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杨柳为春”加以阐释,那就是杨柳的“下垂”所显现的谦逊,它懂得大地是其生命的源泉,因而它“高而不忘本”,最能象征春天的神意。问题4作者认为观赏杨柳的最佳地方在哪里?是不是在西湖?为什么?明确:杨柳的存在是自然的,也是独特的。它不是因为生在西湖而高贵,也不因为长在乡村而卑贱。它是朴实无华的,正因为它的朴实作者才认为其高贵;它又是柔韧坚强的,正因为它的坚韧,作者才觉它尤为可爱。作者不独赞西湖的杨柳,而更钟情于平实大地上随处可见的杨柳。此处呼应前文,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问题5. 文章前3段内容似乎与赞美杨柳的主题不相干,那么它们有什么作用呢?可以去掉么?明确:为后文直接咏柳蓄势。 第一段里作者说明自己喜欢杨柳只是“随缘”而已;第二段强调自己喜欢杨柳并非存心“结缘”;第三段运用类比手法,阐明自己与杨柳的关于就是“随缘”而已。作者虽然没有明确表明喜欢杨柳,看似游离于主题之外,实则处处点题:“画中多杨柳”、“小杨柳屋”,可见与杨柳是有缘的,这种缘是不可附会的,只能是“随缘”。反映了作者不造作、平实、不张扬的风格。问题6. 作者为了讲明自己“随缘”的主张,还用了一个类比,是用了一个什么类比?明确:“也许我曾经穿黑袜一样”。“穿黑袜”这件事说明“我”并非十分喜欢黑色,只是机缘巧合,才买了一双。同样的道理,“我”与杨柳的关系也如此。并非象世俗理解的那样,而只是“随缘”。问题7. 课文中除了写杨柳外,还写了“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植物,为什么要写它们?明确:“紫薇”是栽种在唐代中书省庭院里、整日里面对着紫薇郎的紫薇花(紫薇郎是对中书省官员的称呼),“红杏”是曾使宋代兵部尚书宋祁出名的红杏(他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人称“红杏尚书”),“芍药”是红楼大观园里史湘云醉卧其旁的芍药,“牡丹”则是杨贵妃最喜爱的花。这些花在作者看来都是华而不实的,它们之所以名贵并非有特别地方,只是稀少罢了。这里写其他花的作用是用这些花的华而不实映村杨柳的朴实无华,为后文直接赞颂杨柳蓄势。明写花,实写树。前三段为全文奠定了基调:崇尚平实,自然,不牵强,不做作。五、总结写作特点要点设计:总结写作特点方法设计:教师点拨,学生归纳概括思路设计: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问题设计:1.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那么散文的特点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明确:本文在选材和构思上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作者在文中歌咏杨柳不求索取、不忘根本的品质,给人以美的体验和熏陶。围绕中心,多角度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前3段为后面的咏柳蓄势,奠定了全文的基调。(教师对照板书总结)2. 文中几处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又什么表达效果?明确:通过对比,杨柳的精神更为崇高,使表达的主题更加深刻。对比,是我们观察生活、认识事物、分辨是非的常用的方法。对比写景,可使景物更迷人,对比写理,可使道理更深刻。纵观全文,对比随处可见。3. 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各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排比、比喻、对比、拟人等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六、小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生命力顽强的杨柳的身上还包涵了深刻、朴实的人生哲理。人类的智慧不仅在于赋予自然界生物以丰富的内涵,更在于人类能从中找到自己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动力。希望咱们师生一起,都来学习杨柳,做一个朴实无华、乐于奉献、不忘根本、回报社会的人。【应用设计】1课余搜集有关杨柳的著名诗句,整理在笔记本上,熟记成诵。2结合杨柳生命力顽强、甘于平凡、不求索取、乐于奉献等特点,以“生命的萌发”或“生命的价值”为题,写一篇感想,在班内与同学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