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降落伞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27608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降落伞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降落伞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降落伞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降落伞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的因素。 2.知道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二、重点:探究出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难点:控制研究中的变量。 四、教学过程: (一) 展示降落伞 1.谈话: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来做个小伞兵呢?那好,我们把上节做好的降落伞拿出来吧,组长同学准备试飞,老师喊“一、二、三,抛!”你们就用力将降落伞抛向天花板,其他同学一起来欣赏降落情景。 2.活动:组长同学演示降落伞的下落。 3.谈话:谁能描述降落伞下降的情景?你们的头脑里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4.学生讨论汇报。 (二)做出假设 1.谈话:你们认为降落伞下降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2.学生提出假设。 3.谈话:我们的这些假设是不是正确呢?现在还说不好,不过我们可以动手实验一下。 (三)制定方案 1.讲述:现在每个小组根据选择的材料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 2.学生协商.制定研究方案(填表) 我们的研究计划 问 题: 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什么因数有关? 假 设: 与_ 有关。 越_ ,下降速度越 。 保持不变的是: ( ),( ),.放下高度。 需要改变的是: ( ) 成员分工:记时: _ ,发令:_ .放飞:_ 。记录: 实验设计与记录: 下降时间(秒) 平均用时 (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四)评价方案 1.谈话:刚才每个组制定了行动方案。现在让大家来交流一下自己的计划,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听一听他们的方案是否合理。如果你觉得不合理,我们可以帮他们来完善一下,好吗? 2.活动:学生交流自己组的计划,其他组边听边思考并提出建议。 3.师生共同研讨交流方案。 (五)学生探究 1.学生活动: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十名放飞的同学站在二楼观礼台上。让他们按自己的方案独立探究。 2.教师巡视,并在需要时给学生以帮助。 (六)交流体会 1.谈话:大家都按自己的计划去研究了有关降落伞的问题,你们愿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一下吗? 2.学生交流。 (七)总结 1.谈话:今天我们研究了有关降落伞的一些问题,通过这次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2.学生交流汇报。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风从哪里来1教学反思 青岛版风从哪里来探究主题是参照粤教科技版刮风了一课改编而成的。这一一课是由五个活动组成:1.什么物品指示风向;2.制作风向标;3.设计方案测量风;4.实地测量;5.跨地区、跨校的网上交流学习。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亲自动手制作风向标,学习测量风的方法,体验跨校、跨地区合作学习的优越性。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并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可能,最后将测量结果运用网络技术与校外的同学交流,真正实现了校际的合作学习。通过教学,我发现我的教学设计既有成功之处,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一、让科学回归生活。教育应源于生活,又融入到生活中去。科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与孩子的生活世界密切联系的。本课选择了风作为探究学习的对象,它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自然现象。课前布置学生寻找“什么物品指示风向”的活动,使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了可以指示风向的物品很多,从而知道科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着的。二、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亲身经历一个又一个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有的学生手拿着五花八门的物品在台前展示指示风向的方法,有的兴高采烈的拿着做好的风向标前来告诉我,“老师,我的风向标做好”,在校园各处,一组组同学在认真的测量着风,记录第一手科学数据,通过交流分析,发现不同地点的风力风向是不同。这个结果,不是老师一句话能告诉给学生的,是学生一步步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取的,是他们自己的科学探究成果。三、做中学。 “做中学”科学教育强调让学生亲自参与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发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和创造力。这节课,学生运用各方法来指示风向,亲自动做风向标,实地测量风,使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四、实现“跨校、跨地区”的合作学习。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传统教育注入了无限生机,学生的学习课堂同时也得到无限延伸。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探究性合作学习,使探究学习上升到更高的层面。这一节课,我们联系到鹤山市沙坪镇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并与他们一起开展测量风的实践活动,通过网络交流各地的测量结果,学生了解了各地风力风向的情况,使测量风的实践活动更具意义。五、不足之处。这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让学生制作风向标时,一些同学本来是负责查找有关测量风方法的资料时,但一到做风向标时,完全忘了自己的任务,都跑去做风向标了,这样一来,学生的任务完成不了,下一步制定测量风的方案时就会受到一些影响。在进行网上交流时,由于时间关系,学生还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本节课真正出彩的地方法并没有显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