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气体的压强学案(新版)苏科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24842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气体的压强学案(新版)苏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气体的压强学案(新版)苏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气体的压强学案(新版)苏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 气体的压强【学习目标】1、 了解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2、 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3、 会估测大气压的值。4、 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重点难点】估测大气压的值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预习指导】体验大气压的存在瓶子吞蛋纸片托水半球实验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能够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吸管吸饮料钢笔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水以上实验表明: 阅读课本,了解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说明大气压的值很大。估测大气压的值:器材:2ml的注射器一支,弹簧测力计一个,刻度尺一把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注射器的容积ml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cm活塞的横截面积s/大气压强的值p/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由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完成的,他测出的大气压的值相当于76c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活动:探究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的影响结论: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课堂反馈】一、 大气压强1、 定义:2、 方向:3、 产生的原因:4、 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二、 估测大气压的值1、 原理2、 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3、 器材:4、 公式:三、 大气压的变化1、 一定量的气体,体积越小,气压越大2、 一定量的气体,温度越高,气压越大3、 气压与季节变化有关:冬天气压大于夏天气压,晴天气压大于阴天气压4、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5、 气压还与流体的流速有关,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 (应用:飞机的机翼,汽车的气流偏导器)标准大气压:105Pa,即76c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课后作业】1、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 )A用吸管吸牛奶 B棒冰融化 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 D水往低处流2、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6帕,(760MM汞柱)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3、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4、我国铁路大提速后,站台上的乘客与列车间的空气流速和压强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站台的安全线距离由原来的1m变为2m关于列车与乘客间空气流速及压强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B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大C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大 D空气流速变小,压强变小。5、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如图所示,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B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C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D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6、如图所示,在两张纸片中间向下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片 ,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7、刘星坐在汽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汽车行驶过程中,开了车窗,小明看到车内悬挂的窗帘在 飘动(选填“车内”或“车外”);这是由于车外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内,而使车内的气压_车外的气压而造成的(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 如:抽油烟机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 ,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压向扇口排出9、目前,轿车已逐渐进入百姓家庭。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家中最近购买的一辆小轿车,他发现该轿车的外行类似于飞机的机翼。那么,当该轿车在成渝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的过程中,车子上方的气体的速度 车子下方的气体的速度,从而使得轿车行驶时,它对地面的压力 车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王欣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如图所示,用小勺轻轻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落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挂钩、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G。(1)吸盘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_。(2)该方法所测大气压强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一条即可):_。11、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 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 用小勺轻轻地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天平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m 。请完成问题:吸盘脱离玻璃板时,若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测得大气压数值的表达式是:p大气压=_。12、为了定性研究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特点,老师要学生准备了如下器材:透明塑料饮料瓶、剪刀、细线、几个大小不同的气球。(1)为了验证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这一结论,小明用剪刀剪去饮料瓶底,在瓶盖上扎一小孔,然后用细线系住吹起的小气球,通过瓶盖上的小孔将气球拉入瓶内,将瓶倒置,用手堵住瓶盖上的小孔,再向瓶内注水,如图14所示。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小明接下来应通过 调整气球在水中的深度,同时观察气球的 。(2)为了研究气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用剪刀剪去饮料瓶底,将气球按图15反扣在瓶口。将另一气球割开,用细线和气球膜封住饮料瓶底部,分别用手向下拉瓶底的膜(图16)和用手向上压瓶底的膜(图17),发现了瓶内的气球体积出现了图示的变化。小华针对此现象,作出如下推断,他的推断与实验现象不相符的是 A大气压强随着气球的体积的增大而增大B气体的压强随着气体的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随着气体体积的增大而减小D因气球内的气体与大气相通,所以气球内的气体压强就是大气压(3)小丽也按图16、图17重复小华的实验,发现气球的体积没有明显的变化。小丽将整个装置放入水槽中,很快找到了实验失败的原因,其原因是 。(4)在靠近塑料瓶底部的侧壁开一个小圆孔,用胶带封住小孔,接着拧开瓶盖,往瓶中加入水,然后撕去胶带,水便从小孔射出,如图18,在瓶内水面不断下降的过程中,水的射程将 ;如果往瓶中加水至图18所示水位,再拧紧瓶盖,撕去胶带,小孔中射出的水流速度逐渐变慢直至停止,那么在撕去胶带后,瓶内气体压强 A先逐渐变大,后保持不变 B先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C先大于大气压强,后小于大气压强 D一直变大【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