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23805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2. 能力目标: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整理,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概括的能力。3. 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口算、估算和笔算,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 请学生把课本从58页看到67页 ,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2. 自主整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3. 交流矫正,优化再建: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估算解决问题笔算不进位乘法 进位乘法4. 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5. 解决课本58页问题:这篇文章约有多少字?(1)图中4位同学分别采取了什么方法?(2)你选择哪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明确:在遇到问题时,要灵活选择解决方法)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2220 1322=286(个)1322260(个) 答:大约有260个字。答:一共有286个字。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 口算练习:(练习十七第1题)2060 9030 8080 152070030 8040 5070 40020(1)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2)总结口算方法:整十数和整百数相乘、两位数乘整百数,为了计算简便,我们可以把两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2. 估算练习:4218 3911 5728 4212 6347(1)你是怎么估算的?有几种方法?(2)总结估算方法:估算时可以把两个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求出它们的积,也可以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求出它们的积。3. 笔算并连线:(练习十七第2题)4122 1642 2143 2734 3132 1865(1)想一想,你是怎样进行笔算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2)总结笔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笔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4. 解决问题:练习十七第3、4题。(1)读题后学生独立思考,这两道题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2)小组讨论: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3)汇报: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4)总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看清问题是什么,根据问题从题中或图中找出数据信息,再列式解答。三、自主检评,完善提高自主检测题1. 填空。(1)93里最多有( )个30。 719里最多有( )个90。180里最多有( )个40。(2)85的6倍是( ),320是8的()倍。(3)2508积的末尾有( )零,积是( )位数。(4)19个18比20个18少了( )个18,20个18是( ),19个18是( )。 (5)3224可以分三道算式计算,一道是324=( ),一道是3220=( ), 最后是( )( )=( )1 88 1 1 88 6 48 6 5 8( )6 2 2 45 31 2 01 8 0( ) 3 3 2 57 5( ) 1 8 0 2 6 3 57 89 6 0( )2. 判断: 3. 笔算。3321 2214 23325645 4734 8842 4. 估算:9190 2086 3740 2180 3219 9911 8217 5230 5. 解决问题。育人小学足球队有22名运动员,学校拿出了1500元,准备为每名运动员配备一只足球,每只足球69元,还差多少元?四、全课总结:1. 在这一单元中你学会了什么?2. 对学生的学习做个评价。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素质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理解面积的意义。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能力教学点】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教学设计思路重点是建立物体的表面大小及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单位的意义,本节课通过详尽的实物演示演示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概念1让学生猜教师身高,师生交流,由此引出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分米。2激活关于长度单位实际长短的观念:谁来比划一下这些单位有多长。3指出:用它们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4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和长度单位,今天在这基础上学习新的本领。二、建立概念1得出面积的意义。(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我们的课本都有漂亮的彩色封面,我们的课桌都有平坦光滑的桌面。这些都是物体表面的一部分。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课本封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板书:观察比较)(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出示两组图形(见下图),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3)概括面积的意义。问:物体表面或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4)运用“面积”这个术语,叙说比较常见物体大小的结果。2认识面积单位。(1)设疑。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即课本第71页下面的两个长方形,其实际大小分别是72平方厘米和53平方厘米),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它们的大小。请学具来帮忙。给出三种学具(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让学生选择。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最合理的方法。解决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2)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进一步激疑,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信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正方形翻出反面的格子,只有9格,激起疑问。启发学生说出解决方法。(3)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4)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并形成常用面积实际大小的观念。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同桌两人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已画好练习本大小的格子),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三、巩固概念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3请你参加图案设计大赛(即课本第75页的数学游戏)。启发:你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更有趣的图形吗?展示学生的作品,启迪思路。学生动手操作(或回家完成)。四、本课小结(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